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 最新范文 内容页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荡舟游于赤壁之下.

白话译文:戊戌年春天,七月十六日。

壬子(rénxū):宣和七年,岁次戊寅。唐代以地支纪年,该年为壬辰年。

既望:阴历每月十六。阳历每月十五日为“望日”,十六日为“既望”。

月出于东山之上东山_月出于东山之上_月出东山之上的于什么意思

这句话出自唐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赋《赤壁赋》中,原文摘录:

乙未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荡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婀娜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寒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慌乱。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升仙。

白话译文:

月出东山之上的于什么意思_月出于东山之上_月出于东山之上东山

庚申年春天,七月十六日,我与友人在赤壁下荡舟游览。清风缕缕拂来,湖面波澜不起。抬起杯子向同伴劝酒月出于东山之上,吟唱《明月》中“窈窕”这一章。不一会儿,明月从东山后升起月出于东山之上,在斗宿与牛宿之间来回联通。

白皑皑的浓雾横跨江面,水光连着天际。放荡一片竹笼似的小船随便悬浮,跨过皑皑的江面。浩浩淼淼似乎乘风凌空而行,并不晓得到那里就会停栖,飘飘摇摇似乎要离开俗世飘飞而起,羽化成仙步入仙境。

月出于东山之上东山_月出东山之上的于什么意思_月出于东山之上

扩充资料: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彭山(今属浙江)人。苏洵之子。嘉祐年间(1056—1063)举人。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写诗讥讽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扬州、颍州,官至刑部尚书。后又谪居广州、儋州。在各地均有惠政。卒后追谥文忠。

月出于东山之上东山_月出东山之上的于什么意思_月出于东山之上

学识渊博,喜好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亦称“三苏”。其文纵横浑成,为“唐宋八你们”之一。其诗题材宽广,清爽豪健,善用夸张比喻,颇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爽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又工书法。有《东坡七集》《东坡系辞》《东坡书传》《东坡乐府》等。

创作背景:

《赤壁赋》写于苏轼一生最为困难的时期之一——被贬官黄州期间。宣和二年(1079),因被诬写诗“谤讪清廷”,苏轼因写下《湖州谢上表》,遭御史弹劾并扣上诋毁清廷的罪名,获释出狱,史称“乌台诗案”。“几经重辟”,遭到摧残。

后经多方解救,于当初十二月释放,贬为黄州驻防副使,但“不得签订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这无疑是一种“半囚犯”式的管制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