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人音版小学音乐第六册第七课《爱祖国》教案

日期:2017-06-29  类别:优秀教案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人音版小学音乐第六册第七课《爱祖国》教案

教学目标:
1、聆听《救国军歌》中,感受队列行进的音乐特征并进行表演。介绍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2、学习演唱《只怕不抵抗》,进一步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重难点:
了解感受进行曲的音乐特征。
教学过程:
一、欣赏
1、初听《救国军歌》
设问:为什么提出“枪口对外”?
师生交流有关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从而进一步理解歌词“枪口对外”含义。
2、再听歌曲《救国军歌》。
设问:这首歌在音乐上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在音调、节奏上、风格上……去讨论。(学生讨论,教师归纳进行曲队列歌曲特点:音调高昂激越,节奏铿锵有力。)
3、在歌曲《救国军歌》音乐声中,做队列操练,步伐要体现音乐的特征——威武、雄壮,展示抗日队伍勇敢前进的形象。
4、教师小结,介绍这首歌是冼星海从法国归国后于1936年开始创作的救亡歌曲最成功的作品之一。
二、歌曲教学
1.在抗日救亡歌曲中,冼星海还专为孩子们写了这类歌曲,《只怕不抵抗》就是流传最广泛的一首,作于1937年。
2.聆听范唱:设问:谁能把歌词内容记住?
3.再听一遍歌曲范唱:设问:歌曲是几拍子的?它的强弱规律是怎样的?谁能用动作来表达一下?
4.学唱歌曲:
(1)齐读歌词
(2)轻声的学唱歌曲(师细听,找出学生演唱的难点,及时解决)
(3)再轻声的学唱歌曲(师随学生一起唱)
(4)请同学们再次轻声学唱歌曲
(5)分段处理歌曲:
第一乐段表达了一种什么情绪?学生回答,学生表达,师再处理。(天真活泼)

第二乐段表达了一种什么情绪?学生回答,学生表达,师再处理。(坚定有力,表达
了对敌人的仇恨)
这两部分的力度有什么区别?师范唱对比,让学生总结回答。
第三乐段和第一乐段有什么关系?师范唱,学生对比回答。
(6)有感情演唱歌曲《只怕不抵抗》
5、歌表演
根据歌曲内容分组讨论设计歌表演,教师巡视指导。
6.综合表演:请同学们跟着音乐一起来表演歌曲。
7.单元小结:爱祖国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是我们少先队员应时刻铭记的话题,希望同学们以我们的实际行动去爱我们的祖国,去维护世界的和平。


    以上《人音版小学音乐第六册第七课《爱祖国》教案》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优秀教案»人音版小学音乐第六册第七课《爱祖国》教案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人音版小学音乐第六册第七课《爱祖国》教案》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