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小袋鼠: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

日期:2017-06-29  类别:优秀教案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教学设计科目:音乐年级:二年级课题:音乐综合课《小袋鼠》授课教师:代莉玲教学目标:1、创设自主、开放、活泼的课堂,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创的过程中掌握有关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一些基础知识;2、能充满情趣地演唱《小袋鼠》,能即兴、自由地进行《小袋鼠》歌表演,喜爱小袋鼠,保护小袋鼠,向小袋鼠学习——热爱劳动;3、能积极、主动参与“传电波”、“摘果子”的游戏中来,能听辨并打击组合的节奏。教材分析《小袋鼠》是一首具有诙谐情趣的儿童歌曲。五声徵调式。歌词简洁、生动,抓住了“大袋子”这一特征,勾勒出袋鼠特有的形象,其中两次插入带八分休止符的四度向上跳进,仿佛是袋鼠欢快的跳跃,使漫画式的袋鼠形象栩栩如生地出现在我们面前。歌曲虽然描写了澳洲所特有的动物,但由于曲作者在旋律上运用了我国的民族音调和调式,听起来使人感到十分亲切,生动地表现了小袋鼠可爱的形象。教学难点:体会掌握三个音符,即兴创编歌表演的舞蹈动作。教学重点:在参与音乐教学活动中,体会小袋鼠可爱的神态,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创造的意识和能力。课前准备:磁带、录音机、小袋鼠头饰、气球、书包、树、各种图画时:一课时型:综合课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律动表演,随音乐走进教室2、师生问好歌3、课前小唱二、谜语导入此物生得怪,肚下长口袋,宝宝袋中养,跳起来真快。三、传电波游戏1、宜昌电波传澳大利亚(节奏练习)2、听澳大利亚传来的电报(引出歌词)3、按节奏朗诵歌词四、学习歌曲(用听唱法)1、听歌曲范唱,教师表演(带头饰)2、再表演,学生跟老师律动3、点学生和老师一起表演(带头饰变成小袋鼠)4、全班一起表演5、学生跟琴齐唱歌曲五、小袋鼠摘果子(检查掌握音符的情况)1、展示智慧树,说明游戏规则2、请学生带上不同音符的头饰上来摘不同音符的果子(气球)3、用书包代替小袋鼠的袋子,将气球装进书包4、奖励智慧的果子六、德育教育向小袋鼠学习,用自己的劳动获得果实,教育学生在生活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七、下课1、师生再见歌2、学生在欢快的音乐蹦出教室课后反思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把孩子从狭隘、禁锢的学习环境中解脱出来,让他们在玩中培养兴趣掌握知识技能,自然的渗透审美教育,因此在认识三个音符的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小袋鼠摘果子”的游戏教学方式,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游戏中去掌握所学的知识,实践中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达到了高潮,这些音符知识很自然的牢记在他们的脑子里了,同时,我在学生摘果子的过程中把歌词朗诵出来,也有助于帮学生记歌词,理解歌词。这首曲子歌词简单有趣,旋律轻快活泼,在学习这首歌曲时,我打破常规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情景表演的创编过程中用听唱法去学习这首歌曲。在情景表演的过程中,我尽量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典型的结合本首曲子的材料,有目的的为他们创设活动空间,放手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全方位的参与表演活动中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新课改的脚步在不断前进,创新的思想也在不断更新,我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将在今后的学习和探索中不断磨练自己,提高自己。

    以上《小袋鼠: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优秀教案»小袋鼠: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小袋鼠: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