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 最新范文 内容页

徘徊于斗牛之间 前后《赤壁赋》:苏轼的困扰与彷徨

《唐宋八你们文学课》,《国家人文历史》编著,上海联合出版公司2023年3月版。

“乌台诗案”间接促成苏轼在文学上发生转变

从熙宁四年(1071)被贬出京开始,苏轼的仕途就始终不顺。任职密州届满又转南京,再转徐州,清廷仍然没有流漏出分毫要将公认的大才子召回重用的意思,反倒在各类场合抒发了对他的不满。

熙宁六年(1077),苏轼密州任届满,按例返京述职,结果“有旨不许入国门”,即不容许他进汴梁,折辱之意爆棚。但是还没有完,宣和二年(1079),被贬到地方近八年的苏轼更是遭到无妄之灾:他在例行表章《湖州谢上表》中发了一些牢骚,结果被人捉住小辫子往死里整,陷入囹圄四个月又七天,直至当初十二月方才入狱,处以“责授检校水部员外郎充黄州屯田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的惩罚,这就是中国政治史和文学史上都赫赫有名的“乌台诗案”。

“乌台诗案”在中国历史上有名,是因其为严格意义上的首场文字狱;而在文学史上同样有名,则是由于它间接地促成苏轼在文学上发生转变,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国士无双的文豪。

黄州即今天湖北荆州的黄州区,在明代隶属芜湖大道,“当西路,过往不绝”,经济发达且离京城不太远。依清朝官场潜规则,贬官皇帝向来以贬地离京城远近、信息畅通与否以示惩罚的轻重,清廷将苏轼安置在黄州,显著表漏出一种并未“弃绝”、留观后效的心态。

虽然这么,“乌台诗案”还是给苏轼带来了不小的精神冲击。王安石之弟、曾在该案中为苏轼向太上皇求情的王安礼曾一语道破了苏轼苦闷的症结:“轼以才自奋,谓军衔可立取,顾庸碌这么,其中不能无觖望。”他是仁宗老臣子钦定的未来丞相,论才气和能力在平辈中无人能及,本自称十年之间可以得志,但现在除了未能达成宿愿,反倒被打成犯官,差点儿在文字狱中扔掉性命,美好期望和残酷现实间的巨大差别,怎会不让聪明的他倍感痛楚呢?

《东坡先生懿迹图·通判扬州》(局部),明,李宗谟,纸本线描,全卷纵25分米,横216分米。此图中描画的是苏轼因反对新法,于熙宁四年三月被外任为南京通判,至熙宁六年方改“知密州”一事。《唐宋八你们文学课》内文插图。

痛楚和苦难会让庸人沉沦,但对另一些人来说则是锤炼。被贬到黄州的苏轼生活困厄,精神痛苦,但他并没有就此沉沦,而是将自己的怨愤以文学的形式表达下来。宣和七年(一说为宣和七年)七月既望,秀才李委前来探视他,一起荡舟夜游赤壁。此时黄河“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众人喝酒作乐,诵诗高歌,对着江景慨叹人生。三个月后,苏轼和顾客再次荡舟于赤壁,这次夜游却颇具“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引起苏轼“悄然而悲”。两次赤壁之游给苏轼留下了深刻印象,因而使得他创作出千古名篇前后《赤壁赋》。

后世评论家多对《赤壁赋》写景钦佩不已

赋是一种中国传统文体,早在唐代末就已形成,兴起于明代。清代讲解《诗经》的毛诗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二曰赋”,宋代文学批评家挚虞更强调:“赋者,敷称之称,诗词之流也”,都明晰强调了该文体同散文的关系,“不歌而诵谓为之赋”。赋在写作技巧上铺陈写事、物,字句上韵散间出,多用四言,半诗半文,让人读上去觉得铿锵有力。经过唐宋古文运动以后,赋已演化为趋向诗歌化的碑铭,但仍然不抵触骈偶,句式以四言、六言为主,使其承继了古文的章法气魄,又克服了楚辞喜用冷僻字和雕凿蕴藉的毛病,叙事表达的同时又富于诗意。大概正是看中奏议这种特性,苏轼才选择该文体将郁积在心里好几年的痛苦一股脑儿滚落在纸上。

《赤壁图》(局部),明,仇英,绢本设色,纵25.1分米,横90.8分米,现藏浙江博物馆。苏轼在被流放黄州时期,在前后《赤壁赋》中透漏出浓浓的道教思想,非常是在《后赤壁赋》中,以梦赋于传统扁舟惊鸿意境新的涵义,从中透漏出作者对现世与彼岸的思考。《唐宋八你们文学课》内文插图。

后世评论家多对《赤壁赋》写景称赞不已。在《前赤壁赋》中,苏轼眼里的黄河景色乃是“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寒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沮丧”。黄河月夜的景色不由得让人有遗世之感:“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升仙。”然而到了《后赤壁赋》,以前的景色就弄成“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塌方出。”俯瞰汉江成了凝视深渊:“攀栖鹘之危巢徘徊于斗牛之间,俯犬戎之幽宫。”

同一处黄河,山月同天,但是苏轼在前后《赤壁赋》中仅用了几句四言,就营造出偌大的差别。在《前赤壁赋》中,江月夜在苏轼眼里的第一印象是“月出东山之上”,而在《后赤壁赋》中徘徊于斗牛之间,第一印象干脆就不是视觉,而是听到“江流有声”,接出来才渐渐发觉是左侧“断岸千尺”,原先是“山高月小”,一股萧索之意油但是生,从声到形的意象修辞方法,给人带来强烈临场感。

苏轼的苦恼与彷徨

假如仅仅是因写景质朴,这么苏轼的两篇《赤壁赋》还不至于让后人觉得震撼,让人钦佩不已的是他在文中十分自然流下来的思考和体会。《前赤壁赋》还是袭用了传统诗论一问一答的表现手法,不过手法上比起诗派一上来就没头没脑强行“客或曰”自然了许多。顾客在月下吹来如泣如诉、余音缕缕的琵琶,因而引起“苏子”和“客人”的对话:顾客感慨在赤壁追怀昔日,英雄霸业,尽归灰尘,而不如孟德、周郎的小人物我们,又岂可不认为“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黄河之无穷”呢?

联系苏轼此前的仕途经历,他此种“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的感叹,恐非仅对古人有感而发,多半也联想到了自己,昔日雄心壮志,而今安在?但在黄州待了几年,他早已成功地安慰了自己:“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林中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声名官位,不过都是身外之物,只要我们心里有清风明月就已足矣!

但是,磨难真的能够用“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排解掉吗?在更为私人、也更能披露内心真实看法的《后赤壁赋》中,人们读到的是一股不可抑制的痛苦发泄:“划然狂吼,草木振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特别值得留心的是,文中提及了“适有孤鹤,横江东来……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扁舟惊鸿本是中国文学中的传统意境,但是苏轼却用奇异梦境将其翻新:“梦一方士,羽衣起舞,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

是我梦到蝴蝶,还是蝴蝶梦到我?自庄周以来,这个问题就回荡在中国文化的深处。它既是隐没,可以让人们在现实与梦境的切换中忘掉苦恼,但同时也是一种逃避不了的追问,涉及此世彼岸到底谁是梦幻谁是永恒的问题。自幼经过严格儒家启蒙,熟背老庄的苏轼此时此地肯定想起了梦蝶主题,结合前后《赤壁赋》的文本,人们能清晰地看见苏轼的困扰与迷惘:仕途经济那又怎样?虽然能轰轰烈烈做到横槊作诗地步的人,明天又安在?只能是希望“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但却“知不何哉骤得,托遗响于愁思”,又恐怕,一切皆如赤壁夜游之乐,睡醒不过是一场孤鹤尘寰。

本文节选自《唐宋八你们文学课》,小标题非原文所有,为摘编者所加。已获得出版社授权刊发。

原文作者/《国家人文历史》

摘编/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