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 >> 总结 >> 学校工作总结 内容页

法庭旁听心得 《》范文就在文优选小组成员:安全1002班

庭审直播旁听报告》精选《庭审直播旁听报告》10篇《庭审直播旁听报告》大全《庭审直播旁听报告》范文就在文优选

庭审直播旁听报告

小组成员:

安全1002班:张玉、王希、杜宣霓、杨渊、李佳洲、陈永泉

时间:2010年11月23日

活动描述:

我们小组组员在教室机房收看庭审直播,学习法律常识,加深对案件过程和法庭程序的了解与理解。

事件:继父子为遗产起争端,协商无果儿子诉至法院

受理法院:

房山法院

案件描述:

因遗产争议,原告张先生将女儿段女士告上法官,请求法庭将上诉之父的一套价值36万元的房屋判给原告,并且被告支付上诉元,同时被告承担案件费。

法院在递交法庭纪律之后,首先确认了原上诉双方的基本信息及与原告其父的关系。紧接着,法院向两人确认上诉之父的遗产情况。

后来,法院询问了上诉父亲的爸妈是否健在。在原告父亲省钱的财产上,双方发生矛盾。被告说没有其它住房,而上诉则觉得被告有一套住房。最后法庭旁听心得,法院先让上诉提供证据,然后让被告提供证据。

最终,因本案牵涉到能否遗漏继承人的疑问,被告是否有住房的问题,以及原告对存款提出了一些异议,庭下当事人还必须再进行确认,法院宣布休庭。

收获:在此次庭审直播中,我们了解了法庭的认真,了解了一些最基本的法庭程序:先声明法庭纪律,然后核对原被告及相关职员身份,在知道案情,最后举证。再看直播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举证过程是用时最长的。为了知道举证的一些常识,我们查了一些资料。我们了解当事人应在抗辩期限内递交证据,而且举证期限的要求在法庭中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举证期限有以下意义:

1,可以避免当事人随时提出证据,或者在法庭中搞突然袭击,造成诉讼纠纷无法确认,法院重复开庭,程序动荡不定的后果。

2,可以调动当事人提交证据的主动性,促使其积极履行抗辩义务,以促使案件的审理。

举证期限通常不超过30天,可以由当事人协商一致,经由人民法院同意。

举证期限的定义:

举证期限,是指当事人向人民法庭履行提供证据责任的之后,在举证期限内,当事人必须向人民法庭递交证据材料,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不递交的,视为抛弃举证权利。对于当事人逾期递交的物证材料,人民法庭宣判时不组织审查。但为表现诉讼契约精神,尊重他人当事人权力,在别人当事人同意的状况下,人民法院仍应组织对该证据的采信。规定举证期限是为了超过庭前固定争议点、规定证据的目的,以消除“证据随时提出主义”的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民事法》以及《最高人民法庭关于行政案件证据的若干要求》,目前,在刑事案件中有关“举证时限”的要求主要包含下列几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