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 体会 >> 各类感言 内容页

武汉大学近代校园建筑漫谈:珞珈山者另有其人

现在正是樱花最美的季节。 中国最美大学校园是由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骑毛驴上珞珈山评选出来的。 关于武汉大学选址的故事广为流传。 从事武汉城市史和中国大学史研究的江汉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师刘文祥认为,李四光亲自勘察武昌城外山河并提出的建议属实。武昌大学新校区的选址,却另有一人专门提出珞珈山。 作为一个人,他的历程也是充满曲折的。

今年是武昌建城1800周年。 本届大会由中共武昌区委宣传部、武昌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武昌区图书馆承办。 由协会与武昌区图书馆中南路街道分馆共同举办的“武昌讲堂“千年历史照耀武昌”系列讲座于3月23日上午在武昌市学习外语图书馆开班。 首任讲师刘文祥以《从荒野湖光山色到学校度假村:武大现代校园建筑随想》为题,讲述了武大校址的前身和变迁,揭示了许多小事。 - 武汉大学创建和建设的知名方面。 历史细节和发展轶事。

讲座现场。

来自阅马场 东场口 武昌师范学院

北伐结束后,到达武昌中山大学

武汉学院校址在什么地方_武汉学院校区分布_武汉大学珞珈学院地址

自清末张之洞创办学堂以来,武昌老城区诞生了许多新式学堂、学堂。 加之外国教会同时创办的教会大学,使武昌成为学校、学院的聚集地,这座城市开始成为“大学城”。 丰富的历史。 清末,武昌的官办学校大多简陋武汉大学珞珈学院地址,利用城内现有的衙署、寺庙、会馆、私人住宅等建筑改建办学。 这些建筑原本并不是教育场所。 作为校园,他们的环境和设施大多不尽如人意。

武昌阅马场原名“阅马场”,是市内军事训练和武术的校场。 其东西两侧称为东场口、西场口。 当时的东场口是首义广场以东、首义路口以西的武珞路附近一带。 清代武昌作为湖南、广州两省的中心城市,省会馆众多。 东场口有四川会馆,旁边有纪念湘军霆军阵亡将士的“霆军昭忠祠”。 东场口的四川会馆和亭军昭忠祠,最初是张之洞于1898年用作湖北农学堂校舍。1904年,张之洞将自强学堂改名的方言学校迁至此处,农学堂也迁至此。至武胜门外的宝鸡寺,另建。

1911年春,因办学质量差、湖北财政危机严重,方言学校被撤销、关闭。 1911年辛亥革命后,东厂口校舍被改为军营。 后来,湖北巡抚黎元洪利用这座校舍建立了武昌陆军学堂。 1913年,军校迁出,这里又成为诵经场所。 一所在近代武汉高等教育史上具有地位的新学府——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在此诞生。

刘文祥说,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的校旗特别有趣。 蓝色旗帜上有一只白熊。 楚国的国王名叫熊。 白熊象征着楚国。 白熊身上的羽毛象征着快速的进步。 蓝色象征着学生比其他人更优秀。 蓝色的。 武昌师范学院此后先后改为国立武昌师范学院、国立武昌大学。 1926年北伐军攻克武汉后,改组为国立武昌中山大学。 1927年底,武昌中大被控制武汉的桂系当局查封。

武昌师范学院校旗。

武汉学院校区分布_武汉大学珞珈学院地址_武汉学院校址在什么地方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学院决定在武昌建立一所新的高水平国立大学。 在蔡元培的介入下,新大学在原武昌国立中山大学的基础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许多知名教授和学者前来参加盛会。 蔡元培还亲自将新大学命名为“国立武汉大学”。 蔡元培以高标准定位“国立武汉大学”,聘请了一批他熟悉的知名学者任教。

武昌中山大学校园。

美国建筑师凯尔斯飞赴“珞珈山”考察

国立武汉大学成立时,校园仍设在原武昌中山大学东场口校区。 面对这座自清末以来已使用数十年的狭小破旧的校园,武汉大学早在建校之初就萌生了建设新校区的想法。 蔡元培写信给桂系领导人李宗仁,请求拨款修建新校舍。 信的开头写道:“日前,武汉大学筹委会委员李四光、周昆生来谈武汉大学筹建新校区的事宜,望贵方赞助,并转达至我。”

据档案资料显示,武汉大学新校区原位于武昌市红山脚下。 1929年11月11日,武汉大学校长王世杰在讲话中透露了后来的变化:“当时恰巧原金陵大学林业系主任叶雅各先生后来受聘于湖北省政府谋划搞好农业工作,在考察了武昌东湖地区农林条件后,他告诉大家,武昌东湖地区是最合适的大学址,它的自然风光不仅在国内校园里发现的,在国外大学也很少见,所以李先生和他的亲戚就去那里查了一下。”

武汉学院校区分布_武汉大学珞珈学院地址_武汉学院校址在什么地方

也就是说,在叶雅各布提出武昌东湖地区是最合适的地点后,身为武汉大学筹备委员会委员的李四光亲自前往该地区考察。 选定当时被称为“珞珈山”的东湖南岸后,学校建筑区设计在“珞珈山”南麓,即面向武汉的珞珈山南坡。今天的中国地质大学体育学院。

武汉大学成立前的东湖南岸“珞珈山”。

随后,李四光前往上海,邀请美国建筑师凯尔斯来武汉考察设计武汉大学新校区。 对于此事,1982年3月,武汉大学建筑设备委员会工程室制图员沈忠清回忆:“与我初步交谈后,气氛融洽。然后我花了500元包租了一辆专机从上海直飞武汉,飞越珞珈山,他飞得很低,盘旋着俯瞰整个校园,第二天爬山查看实际情况时,凯尔斯对珞珈山的地理环境非常佩服。并提出了一个大概的设想:拟以珞珈山北麓的狮子山为基地,以主教学楼为中心,各系教学楼依山而建。珞珈山是住宅区,西面的杨家湾是商业服务区,在国土测量所绘制的地图上,沿着珞珈山南侧山脚,从国正湖滨划出一条红线东至茶港,划定了新校区的范围。”

凯尔斯来汉考察后,提出在“珞珈山”北麓修建新校舍的建议,得到了武汉大学的采纳。 地图显示,当时茶港还有水。

武汉学院校区分布_武汉学院校址在什么地方_武汉大学珞珈学院地址

武汉大学筹备委员会接受了凯尔斯的设计,将校舍由“珞珈山”南麓调整至“珞珈山”北麓,并在南麓修建了教师宿舍。

珞珈山南坡第一教工住宅区,因原有18栋欧式别墅,俗称“十八楼”。

沉珠三旗下韩协胜建筑厂只承建了武汉大学一期工程

关于武汉大学的建设,过去我们只知道建设单位是沉竹三旗下的韩协生建筑厂。 尽管沉珠三双目失明,但他仍然坚持按照合同建造武大校园大楼。 刘文祥调研发现,韩协胜建筑厂参与了武汉大学一期工程的建设。 1933年以后,六和建筑公司承建了二期工程,包括武汉大学对公众影响较大的图书馆和行政大楼。 1949年前,抗战前夕,动工建设农学院大楼,这是武汉大学的最后一座建筑。 由于占领而停止建设,战后继续建设。 在动乱的年代,学校为了节约成本,对原来与武大主楼一致的绿色琉璃瓦进行了改造,将屋顶换成了灰色平瓦,十分简洁。

武汉大学珞珈学院地址_武汉学院校区分布_武汉学院校址在什么地方

武汉大学图书馆是武汉大学二期建设之一,坐落在狮子山之巅。 它是整个狮子山建筑群的中心建筑。 平面呈“工”字形,顶部为八角形。 建筑风格中西结合,十分庄严、宏伟。

有观众问,谁对武汉大学的建设贡献最大? 刘文祥认为,武大这个项目是集体智慧和努力的结晶,融合了社会各界的努力。 在选址方面,李四光、叶雅各布、凯尔斯等人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设计方面武汉大学珞珈学院地址,凯尔斯、李金培、石格斯、苗恩昭等设计团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蔡元培决定武汉大学起点很高,可以说是顶尖设计师。 多位“教育部长”、武汉大学校长也纷纷出力。 工程领域,韩协胜、六和、袁瑞泰等建筑公司高质量完成了工程。 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归因于一个人。

1949年之前,武汉大学建造的最后一座建筑是农学院大楼。刘文祥供图

刘文祥特别强调:“我们要认识到,当时这里是一片边远荒野。 是武汉大学来到了这里,筹备者、设计者、建设者把这座荒山变成了中国最美丽的校园,而不是相反。 ”。

(长江日报记者万建辉通讯员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