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体会 >> 读后感 内容页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读后感

篇一:游褒禅山记读后

游褒禅山记读后感

篇一:游褒禅山记>读后感

学过《游褒禅山记》,王安石的形象在我眼前久久挥之不去。作为一位文人,他有着卓越的成就;作为一个改革者,他犯下了太多不可饶恕的错误。或许提到改革,多数国人会以为是历史的进步,但王安石所缔造的“新法”,却永远被历史所唾弃。选定了错误的方向,还打着“尽吾志”的招牌不懈地追求,这必然会为社会带来深重的灾难。

王安石的那番“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言论,无疑闪耀着“变革的光辉。而他“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谆谆教诲,亦映照着王安石阔达的胸怀。但王安石真的可以问心无愧吗?我想,后人对王安石的评价大抵是言过其实了。

读罢《游褒禅山记》,忆及《宋史》中对他和新法的种种恶劣评价,我掩卷沉思良久。忽然我发现王安石竟是那样虚伪。

纵观王安石的变法,条条皆是对百姓的压榨甚至于是对百姓的勒索。至于兴修水利,开垦农田,则是劳民伤财的面子工程。神宗时,有一年天下大旱,饿殍遍地。有御史将百姓的饥苦禀明皇上,痛陈赋税之重,王安石不顾众人反对,将那位御史发配从军,并借尧舜之事鼓励皇帝以保全新法,敢问王安石,这就是您所说的“天变不足畏吗?”一位合格的政治家,进退荣辱,皆当有范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襟,安能为了个人的得失而忘却天下百姓,惩创正直之人?司马光掌握大权之时,尚能为王安石求得一谥号;而新党掌权之后,尽想对司马光等人开棺戮尸,由此可见王安石的狭隘自私。

以王安石的观点,新法不成,是因为他“尽吾志而不能至。”但在变法之前,他却三番五次拒绝朝廷任命;在罢相之后,他又多次辞职,这实在不能算是竭尽全力啊!

没有>范本正公的胸襟;没有林则徐的正直;没有谭嗣同的英勇,王安石注定只是一个祸乱国家的小人,而非万民景仰的贤者。

篇二:游褒禅山记读后感

北宋文学家王安石有一篇>游记,叫《游褒禅山记》。这篇文章我很早以前就读过,是讲作者游褒禅山的所见、所闻、所想。前半部是记录当地的一些风景和山的来历,后半段讲自己游该山的经历和感想。这次读后仍有启发,尤其是后半段。

前两天跟一个搞摄影的朋友聊天,聊起他们一行自驾西藏的经历,听来有点意思。

十几年前,国内旅游还不发达,旅行社很少,也没那么多人旅游。更没有开西藏旅游线路。

我这个朋友和另外几个人凑钱买了三辆旧北京212吉普,经过一番拾掇,基本能跑,

一行人准备好行装自驾上路了。他们从格尔木走青藏公路,一路走走停停,遇山爬山,遇河过河,还算顺利,总算安全到达拉萨。那时,走青藏公路进藏比川藏公路路况好点儿。

到达拉萨后经短暂休整,他们驱车前往某地。在返回拉萨的途中,他们要经过一段像汶川地形结构那样的碎石山路。天已近黑,有人建议第二天天亮再走,也有人执意连夜赶回去。他们最终还是走上了夜路。

山路狭窄,一边是山石松动峭壁,另一边是深不见底的悬崖和峡谷里湍急的河流。汽车走在漆黑的山路上,车灯的光线像萤火虫一般。事后他听当地人说,那条路经常塌方并山石滑坡,白天也时常有车翻下山涧,夜晚当地人更是不敢开车走这条路。当时,车上除了司机全神贯注地紧握着汽车的方向盘,其他人都处于紧张状态,大气不敢出,只想尽快安全到达目的地。

我问他,你作为一个摄影工作者,为什么不把当时的情况记录下来,他说:“嗨,哪还顾得上啊!”

我由此想到,做任何事都需要有点献身精神,摄影工作者也是如此,没有这种精神,是拍不出好照片的。新华社记者在巴格达,头顶“飞毛腿”,泰然自若。假如我的这位朋友当时能拿起相机把那段经历记录下来,现在看看,一定会觉得非常珍贵,因为他拍到了别人拍不到的东西。

王安石写道:“古人观之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要想拍到常人所拍不到的东西,除了要有超长的观察力,还要付出比常人更大的劳动的忍受更大的痛苦,要去常人去不了的地方。我这个朋友所走的路连当地人都不敢走,别人就更必说了,可堪称险远。达到了险远,没能有记录下来,于人为可讥,而在已为有悔,落俗了。

读点古人的东西,还是有>收获的。

篇三:游褒禅山记读后感

最近刚学习了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读后第一感想是哪个怠而欲出者很冤枉。首先想为大家解释一下:怠,懈怠之意也。这懈怠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松懈懒惰。

或许那位先辈是胆小了一些,松懈了一些,懒惰了一些,但他一人说如果不出去火把就灭了。结果一起游玩的人都出来了。而出来的人又有人责备这位先辈。连作者王安石也感觉后悔听了这位先辈的话。但这一切都应让这位先辈来承担吗?

非也,非也。这位先辈只是一句意见性、提示性的话,又没让其他人非得跟着出来不可。其他三位完全可以不跟着出来嘛。是担心他一人出来有危险吗?那可以由一人陪同,其余二人继续自己的游玩嘛。是因为给怠而欲出者面子,所以不好意思回绝而跟着出来嘛?本人估计其他三位也有些担心也有些怠,只是因为面子不好意思说罢了。有敢

说的了,也就有了个台阶下了。但最后敢说出心里想法的人却因为火未灭未发生危险而成了被责备的对象了,成了背黑锅的人了。

我们假设一下,如果那四位先辈们听了怠而欲出者的话后,都没有采纳而没出来继续往前探索,而火把真的灭了。他们很难出来,他们就又会说还不如听某某某的意见早出来呢!然后再责备第一个提议继续往前走的人。如果由于前面氧气含量低,或遇到一只生活在洞里的猛兽而生命遇到威胁的话,那么他们可能会非常之痛恨那提议继续往前走的人。

我发现他们缺乏一种自我批评的精神,只学会了批评。尤其作者王安石,不止缺乏自我批评的精神。他游玩完了,也领会了志、力、物三者的关系。为何不重游一次呢?而是去后悔听了别人的话当时三十四岁的他不会力不足吧?你发了一大堆感慨。感觉你啥也明白了。你不会没有志气吧?当时人舒州通判的你不会没有外力吧?不会买不起火把找不到人和你再做伴吧?既然照你所说。你力志、物都有为何不重新游玩一次,游到不悔呢?你或许会说当时天色已经晚,或许这是一篇追记,写的时候早已经离开那了。噢,停,想不做理由很多。我就感觉奇怪了。你——王安石!为何只会发感慨,讲道理?为何自己不去坚持不懈?为何自己去后悔去悲哀?难道你做的非常好吗?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你当时不就应该实验一次,凭何去教育他人呢?

你——王安石,应该当时就得准备重游一次。游到不悔为止!

篇二:读王安石《褒禅山记》有感

读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有感

草儿青青 这是宋仁宗致和元年(1054年)七月,王安石任舒洲(治所在今安徽潜山)通判期满,在离任赴京途中路过褒禅山(在今安徽含山县北),写下了这篇游记。

这是一篇通过记游而说理的名作。全文围绕着两个问题而写。

一是说:“褒禅山也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文中的 “也谓之”意思是:“所谓,也叫作”。译文:“褒禅山它也叫作华山。唐代的和尚慧褒,当初在这山脚下盖房居住,而且最后又埋葬在这里。因为这个缘故,在慧褒之后人们就称呼它叫“慧褒山”。现在所谓的慧空禅院,是慧褒的庐舍和坟墓。距离这个院子东面五里,有个叫“华山洞”的地方,因它在华山的南面,所以这样命名。距离洞口一百多步,有块石碑倒在路旁,碑文已经模糊不清,只有碑文残存字迹中还可辨认,叫做“花山”。现在念“华”为“华实”的“华”,“盖以谬也”就是把音读错了”

王安石对这件事很有感慨,借这件事他发表议论,他认为读书人应该尊

重原事实,尤其是古代典籍,应该慎重思考,不可以以讹传讹。本来,从碑文残存字迹中辨认的,这座山原来叫做“花山”,而不是“华山”。但是,而后人不知何原因,把“花”误叫成“华”,得以这么多年就这样错误地叫下来了。

原文:“予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也。”

译文:“我对于那块倒在路上的石碑,又因此而感叹古代典籍的遗失,后代人以讹传讹而不能弄清真相的事情,哪里能说的完呢!这就是读书人不可以不深刻思考并慎重采用的道理。”

这件事本来是一件小事,用现在的话就是一件很扯淡的事,可是,作者却以这件小事说明一个做人的大道理。从路旁石碑的存留字迹中可以看出,这座山应该叫“花山” ,可是,后人这么多年就这样以讹传讹地错误的传下来了,怎么可以这样呢?作为读书人,尤其是对待古代典籍,一定要谨小慎微,认认真真地查证后才可以写文写史建设禅院寺庙等,我相信王安石赴京任职后会对这一事实一一纠正。

二是说:原文:其下平旷,有泉侧出,所谓“前洞” 也。由山上五六里,有穴窈然(窈【yao 三声】然:幽深的样子),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予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俞深,其进俞难,而其间俞奇。有怠而俞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不能十一 : 不到十分之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也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译文:洞下地势平坦旷阔,有股泉水从侧壁流出,而且游人的题字很多,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前洞”。沿山而上五六里,有个幽深的洞穴,走进洞里觉得很冷,问这洞的深度,就是那些喜好游玩的人也没有走到过尽头,人称之为“后洞”。我与同游的四个人举着火把进去,越到深处,前进就越发困难,然而看见的景致就越加奇妙。有一个退缩了而想出去的人说:“如不出去,火把就快要烧完了。” 大家一听,就与他一起出来了。大概我所到达的地方,比起喜好游玩的人还不到十分之一,然而,看山洞的左右壁,到这里并记下姓名的人已经很少了。大概洞越深,来的人就越少了。当这时候,我的体力还足以前进,火把还足以照明。已经退出洞后,就有人责怪那个提议出去的人,而我也后悔随他们一道退出,而不能尽情享受这次游玩的快乐。

后面的原文就不写了。作者的意思主要阐明了一个道理:“于是我深有感叹,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心得,这是因为他们思考问题深刻而且处处都能如此的缘故。道路平坦而距离又近,那么游人就多;道路艰难而距离又远,那么到的人就少。然而世上的奇特雄伟、壮丽怪异、不同寻常的景象,常常是在艰难遥远,而又是人们很少到达的地方。所以,缺乏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有意志,不随着别人中途停止,然而体力不足的人,也是不能到达的;有意志和体力,并且又不随人松动后退的人,到了幽深昏暗的地方而没有东西来帮助辩路,也是不能到达的。然而能力足够到达而没有到达的人,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而自己也是感到后悔的;尽了我的努力也还是不能到达,那就没有什么可以后悔的了,谁又能来讥笑呢?这就是作者王安石的心得”。也就是说:志,随,力,相,这四个条件缺哪一个都不能至。

作者从头到尾阐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那就是,不能随!不能随以谬,不能随以止,不能随以怠。

这个观点我也很赞同!就如我经常也好胡乱涂鸦。但是,我基本描写的是我真实的思想和看法。有朋友曾说,我写的文章太过直白,欠婉转,容易伤到别人。其实我却认为,太过完美的词句,又顾及到方方面面,那写出的文章已经缺失了真实性,连我自己都不喜欢。那样的文字的确优美,可是那又怎样呢?留不下任何的印象。就像一个几何体,我更喜欢不规则的形状,因为那是它真实的

样子,即使过了很多年,它都是原始的模样。尊重它本来的原貌,尤其是文字,要符合当时情景的源流。不能随,不能因为别人说个什么而随便改,这亦是我的观点。

草儿青青与2016年10月29日傍晚随笔

篇三:读《游褒禅山记》有感

王安石于褒禅山之一游,在未尽力以探寻到奇景的遗憾中结束。而这一游不仅仅就这样结束了,而是带给了他不断的反省和深刻的思索,从而他得出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这一感慨。这是王安石游山而得出的感慨,而这一感慨又未尝不能用于学习与生活中呢? 有志者事竟成。而放眼纵观古今中华千百年的历史,这句话是固然正确的。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受辱于敌国,但因为心中有大志,才如此忍辱负重,最后不仅报了仇,还成就了大业,振兴了国家; 宋代范仲淹从小有志于天下。虽然他自幼贫苦,但刻苦好学,心系祖国。最终他写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令后人赞叹的句子,他也成为宋代有名的政治家、文学家。 着名爱国英雄,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从小立志要救国,长大后一心致力于变法,最后却以失败告终。但他临终前还大声说: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虽然变法失败了,但他的志向与爱国之心却得到了后世无限的瞻仰。 志向,是人生的航标,是夜空中的明灯,更是人前进的动力。志向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而一个没有志向的人就像断了线的风筝,永远在活在迷茫和未知中,更不用谈成功了。有了志向自己不付诸努力也是不行的。一个人想要成功,除了确立了志向,还要要像越王勾践一样不畏重重阻挠;像范仲淹一样坚持不懈,刻苦努力;还要像谭嗣同一样永远心系祖国&& 周恩来总理在年少时曾经说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因此我们作为学生,志向应该不仅仅是取得好成绩,考上个好大学,而应是尽自己全力学习知识和技能来使祖国变得更加强大。往往志向设立的越高,一个人也就越有发展。因此我们也应该把眼光放远,而不是仅仅停留或满足于眼前。 人生即是一个立志和尽志的旅程,立好志,才能继续走下去;而尽志了,就永远无悔。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