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提出假设定目录》

日期:2019-05-20  类别:说课稿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提出假设定目录》说课
             人教版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第7课
  信息技术课的宗旨是利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去获取、加工、处理信息,从实践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应用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所以本节课更多地是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学习,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时间。
  教学对象分析:
  根据四年级学生年龄特征、好奇心与求知欲,他们对本课有浓厚的兴趣,他们对理论性强的知识点不易理解,也没有多大兴趣,认知较为直观,而对操作易于接受。但在平时,他们的技能训练时间和机会比较少(一个星期只有一节信息课,本校学生只有五分之一的学生家庭有电脑),所以打字这一技能相对来说是比较薄弱的环节。另外,基于各家庭教育的程度不一,基础、智力程度不等,他们对信息技术的认知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知识水平有所相同,形成了不同的层次,故操作过程中注重体现"小老师"的角色,鼓励他们自主学习,激发学生自学的良性学习氛围。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在知识与技能方面要求学会打开演示文稿,并插入新的幻灯片。掌握设置行间距、项目符号和编号。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进一步领会利用迁移规律学习新知识的方法。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树立学习信心,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
  建议安排一课时。本课的重点是插入新幻灯片、改变项目符号和编号。难点是改变项目符号和编号。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采用小组合作、任务驱动。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以任务为主线,利用迁移规律,教师引导与学生自学、互助相结合。
  教材分析及教法设计:
  该项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初识PowerPoint基础之上进行的,学生对于PowerPoint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比如初识了PowerPoint窗口、学会制作标题幻灯片、保存PowerPoint文件、关闭PowerPoint等,本节课在此基础上力求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如何使用PowerPoint制作演示文稿。
  鼓励学生主动触摸知识,上机练习,以先进生激发帮助后进生,对不同的层次学生以鼓励为主,分层教学,激发其学习兴趣。
1.情境设计---乐学、想学:
  生动、直观的情境设计能激发学习者联想,唤醒长期记忆中的知识、经验、表象,提高学习积极性,使学习者想学、乐学,在已有的知识点基础上构建新知,进行相关课程的整合,实现知识的迁移。
  实例:在本课开始,围绕"吸烟有害健康"发表学生的言论。贴近生活与现实产生创作的欲望与表达情感的冲动,使信息课真正达到信息化、生活化及趣味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兴趣拉开本节课的序幕。
2.任务设计---使学生会学:
  通过一连串的任务设计,引导学生的发散思维,启发学生观察思考,结合现实,驱动学生自学教材,解决相关任务中的问题,因诸多学生的基础不同,任务的设计是分层的,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适合不同基础层次的学生,并注意与多学科之间的整合。
(1)课前通过谈话导入,鼓励、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PowerPoint的兴趣。
(2)出示任务1后,可以让学生结合以前的文件操作经验小组讨论、自主完成任务的方法,然后结合课本指示进行操作、验证。
(3)任务2是本课重点,学生学会插入一张新幻灯片并学会文字编辑后,再插入其它的幻灯片就不是难事了,因为方法一样,所以这里一定要让学生学会操作,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可以采取学生独立操作、个别演示、临近学生互相观看操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并较熟练的进行此项操作。
(4)任务驱动是信息课上常用的教学方法,但是要注意不能让学生只知道"做什么",而不知道"为什么",即为何这样做,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弄清楚为什么这样做,比如制作幻灯片要注意文字精炼,所以一般情况下幻灯片中出现的文字一般都是标题性的、高度概括,所以要注意向学生渗透整理思路与文字的理念,这一点在本课后面的"宁宁阅览室"中有所提及,注意,这里只要渗透理念,不必详述,以免耽误时间。
(5)学习任务3时,先分析任务,然后让学生自己按照书上叙述进行操作,完成后注意分析没有完成任务学生因何没有完成任务,如有时间,应该让这些学生重新操作,并请旁边的学生予以帮助。
(6)学习任务4时,要注意这是比较难的环节,操作步骤多,因此比较复杂,议采用边操作边纠正的方法进行学习,操作完毕后一定要互相观看操作结果,互相交流操作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7)本课教材最后的"宁宁阅览室"中的制作演示文稿的基本步骤可以引导学生去体会一下,渗透设计制作理念。
  3.学生学习设计:
①层、分组:将学生分层、分组,按知识水平、技能将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教师分,学生不知)然后以每4-6人为一组,由小组长带领。
②分工:在组长的带领下看书自学,相互帮助,互相协作,集大家的智慧去完成不同层次的任务。
③交流评价:小组成员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相互交流、讨论、汇报完成任务情况,相互评价,总结。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分享成功的喜悦。通过多元评价,学生可以发现和认识自己的进步和不足;教师可以作出分析总结,反思课堂教学的成败得失。
  本节课的教学流程:谈话导入新课,直奔主题--打开演示文稿--插入新幻灯片--设置文字行间距--改变项目符号和编号-总结制作演示文稿的基本步骤。
全文下载:说课稿《提出假设定目录》下载href="/jafsxxxx/xxxx11/7DD2E796CBC7E84F.doc">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提出假设定目录》下载


    以上《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提出假设定目录》》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说课稿»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提出假设定目录》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提出假设定目录》》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