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第七课音乐与诗歌(二)-黄河船夫曲说课稿

日期:2019-05-20  类别:说课稿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第七课 音乐与诗歌(二):黄河船夫曲说课稿
李岚清副总理曾经指出:“艺术教育是美育的中心内容,同时也是德育
的中心内容。”它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途径之一。音乐欣赏课是艺术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审美为核心,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按照这一教育思想,我运用目标教学,设计了《黄河船夫曲》的施教方案
说教材
教材分析
《黄河船夫曲》是《黄河大合唱》的第一乐章。
《黄河大合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创作于1939年3月的延安。
1941年作曲家在苏联又进行了加工整理。全曲包括序曲和八个乐章,以朗诵和乐队演奏为背景,将各乐章串连起来成为一整体;而各个乐章又有相对独立性,在形象和内容上,相互之间具有鲜明的对比性。
《黄河船夫曲》音乐采用劳动歌曲体裁形式,通过船夫奋力拼搏的生动形象,象征着中国人民吃苦耐劳和勇于胜利的品质。开始的船夫号子和领唱、合唱的形式,具有强烈的生活感染力。全曲分三个部分。
教学重点
掌握《黄河船夫曲》所表现的情绪及歌曲所反映的时代精神。
教学难点
了解《黄河船夫曲》具有我国民歌中劳动号子的特征;根据《黄河船夫曲》中旋律、节奏、力度、速度等对比划分歌曲段落。
教学目标
(1)知道《黄河船夫曲》具有我国民歌中劳动号子的特征
(2)能根据歌曲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对比划分乐段
(3)掌握歌曲每段所表现的情绪
(4)知道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生平事迹及《黄河船夫曲》这
部作品的伟大意义。
说导学达标
本节课的课型是欣赏课,在欣赏音乐中,主要是按整体欣赏→部分欣赏
→整体欣赏→达标测评的教学程序进行导学达标。
整体欣赏
(1)前提测评后,通过音像,让学生整体欣赏《黄河船夫曲》,体会歌曲的情绪,然后介绍作者及歌曲产生的时代背景,为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反映的时代作铺垫。
(2)在学生对歌曲有了初步的认识之后,引导学生从音乐的四个要素(旋律、节奏、力度、速度)去感受歌曲并根据以上四个要素划分乐段。
分段欣赏
在分段欣赏中,让学生参与,通过听、唱、奏、视、动、忆、创等多种
手段体会各段音乐所表现的情绪,获得音乐知识、概念与技能。
整体欣赏认定目标。
达标测评。
根据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采用趣味抢答的形式,检测学生对目标掌握
的情况。同时紧扣教学内容,将作者的其它音乐作品作为给学生的奖励进行欣赏。
说教法
《黄河船夫曲》创作的年代距今已相隔半个多世纪,如何让学生感受这
部名作的宏伟气势,歌曲中显示的中华民族勇敢、坚强和不屈不挠的顽强斗志,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呢?根据教材的特点,我选用了如下的教学方法:
1、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进行欣赏教学
学生在欣赏《黄河船夫曲》时,我先引导学生从认识我国的三大河流引
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随后让学生看黄河上著名的壶口瀑布的图片,感受黄河的波涛。然后整体欣赏音乐,使学生逐步展开想象,通过介绍音乐家的生平事迹和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达到理解作品的思想意境,这样在欣赏的整个教学中,经过了一个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的心理过程,使学生由低层次的直觉欣赏向高层次的情感欣赏,理智欣赏发展。
2、对比法
《黄河船夫曲》在音乐的表现手法上是很丰富的,根据这一特点,欣赏时抓住歌曲在旋律、节奏、力度、速度等方面进行对比,从而划分出歌曲共分三个部分,并通过分段欣赏,比较每段表现的情绪。这样,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教学中我还运用了讨论法、器乐及打击乐辅助教学法、音乐律动法、
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辅助教学法。音乐家修海林认为:“音乐审美必须要求体验到音乐的意境。”在这一课,我充分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尽量让学生体验到音乐的意境。学生从屏幕上看到了滚滚奔腾的黄河,耳中听到了震撼人心的战歌,画面与歌声交互放送,拓宽了学生的欣赏视野,有如身临其境之感,在欣赏时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说学法指导
学法是以学生生理、心理为研究对象的。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认知及感受能力,我先准确制定符合学生学习的教学目标。在学法的指导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在每次欣赏之前提出明确的目标和具体要求,让学生在学习时用“听”去感知音乐,用“想”去认识音乐。通过听歌曲旋律、节奏、速度、力度在歌曲中的变化;哼唱主题旋律;用口风琴吹奏歌曲中的旋律片断;观看黄河奔腾的波涛;做划船的律动感受音乐中的节奏;用打击乐为歌曲创伴奏的节奏等多种学法去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从不熟悉音乐到熟悉音乐,从“不懂”音乐到“懂”得音乐。从而提高了学生们的欣赏能力,在欣赏中得到知识,在欣赏中提高素质。
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CAI课件白头巾
教学过程:
导入:今天老师来到我们青阳小学,和我们四()班的同学一起上课,非常高兴,老师特地为大家带来了一首乐曲,请大家一起来欣赏。
一、欣赏《黄河船夫曲》画面与音乐。
师:在这首作品中给你印象最深的画面是什么?
生:1黄河汹涌澎湃的气势。2船夫们与风浪搏斗的情景。
师:那怎样的音乐才能表现出这种宏伟、激烈的气势呢?
生:力度强烈速度较快
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在欣赏过程中要求大家记住最具特点的旋律。
二、听赏第一段音乐
师:请同学们来说一说那一句旋律给你感受最深,能不能把它哼唱出来?
生:(12126565)
师:出示乐谱,跟琴模唱
师:这句旋律在这段音乐中共出现了几次呢,它要表现怎样的情绪呢?
生:八次。它表现了船夫们用力划船的形象。
师:那我们可以用哪些演唱方式来表现呢?
生:可以由一个人领,其余人合。
师:我们能不能为旋律填上歌词来唱一唱呢?
学生自编歌词。如:用力划啊,哎哟嗬。
师:我觉得光唱还不能完全表现出船夫们竭尽全力的形象。我们还可以用哪些形式来表现呢?
生;还可以用动作来表现。
师生表演,个别学生上台表演。老师把学生装扮成船夫的形象,其余学生跟着做。(听着音乐表演。注意动作与音乐的配合。)
师小结:这种由一人领众人合的形式,我们把它叫做“一领众合”,这种形式赏出现在一些劳动的场面或群众性集会,如开运动会时为我班学生助威呐喊,(画面出示运动会场面)我们来模仿一下,由一位

学生当啦啦队长。同学加油。这种形式可以起到怎样的作用呢?
生:它可以协调大家做到步伐一致,鼓舞士气,渲染气氛的作用。
师:是的,船夫们在振奋人心的号子声中一呼百应,齐心协力,奋勇地与风浪搏斗着。经过了层层险阻,船夫们终于战胜了风浪,到达了胜利地边岸。请听此刻船夫们的心声:
三、听赏第二段音乐
师:这段音乐与前面的音乐有什么不同呢?
生:速度变慢了,音乐好像平静了。
师:是啊,相信此刻我们大家的心也随着音乐平静了许多,让我们用心来唱一唱这段音乐的旋律。
师:让我们跟琴声来唱一唱。(出示乐谱)
1112116511121165556222661555
生:哼唱旋律,感受情绪。
师:同学们唱得很用心。你们会看到怎样的画面呢?
生:平静的河水,船夫们正靠在船边休息,
师:能不能用动作来表现呢?
生:表现情景。有喝水,有擦汗等。
再听音乐全体表演各自的动作。
师小结,在经过了短暂的休息后,船夫们又投入到了激烈的搏斗中。请听
四、听赏第三段音乐。
师:这段音乐的情绪与那一部分音乐相同?
生;与第一部分相同。也很激烈。
师:是的,船夫们与风浪的搏斗还在继续着,这是一场持久的战斗。听了这首乐曲,下面老师来考考大家,看谁对音乐理解的最深刻。
五、出示智慧题
请选择恰当的音乐记号和情绪填入相应的空格中
强弱渐强渐弱快速慢速渐慢渐快热烈激昂地平静舒缓地
力度速度情绪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师:看来同学们对刚才欣赏的音乐还是比较深刻的。这首乐曲是根据伟大的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黄河大合唱》改编成的器乐曲。冼星海生在澳门一个贫苦船工家庭。从小就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看到当时的中国正饱受着日本侵略者的蹂蔺,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决心用音乐这种独特地武器来捍卫祖国,他先后写了许多优秀的作品,《黄河大合唱》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曲子。在作品中,他把黄河象征着中华民族,狂风怒涛则象征了日本鬼子的残暴与肆虐。船夫代表了亿万的中华人民,他们不畏艰险,不畏强暴,齐心协力勇敢地与敌人斗争着。
乐曲采用各种表现手法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作品的内容,在音乐中我们听到是以哪种乐器为主,还有哪些其它乐器在协同它演奏?
生:钢琴为主,还有小提琴,大提琴,小号,长号等等。
师小结:是的,我们把“以钢琴为主,其它乐器协同它演奏”这种形式叫做钢琴协奏曲。还有其它一些形式的协奏曲,比如我们耳熟的《梁祝》这首乐曲,它是以小提琴为主要乐器,有乐队协同它演奏的,我们就把它叫做小提琴协奏曲。(老师在琴上随手弹一段)
师: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下用合唱形式表现的《黄河船夫曲》。
学生们手挽手,随音乐表演。
六、欣赏合唱《黄河船夫曲》
师:合唱再一次地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与刚强。
师:《黄河船夫曲》是《黄河大合唱》中的一个乐章。《黄河大合唱》共有八个乐章,它们分别是:1《黄河船夫曲》2《黄河颂》3《黄河之水天上来》4《黄水谣》5《河边对口唱》6《黄河怨》7《保卫黄河》8《怒吼吧,黄河》
出示版书:字幕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其中的两个片断,先请听两位老乡的对唱。
七、欣赏歌曲《河边对口唱》
师;在这首歌曲中同学们感受到了什么?
生:
师:有家不能回是什么样的滋味啊,,张老三和王老七决定参加革命军,打回老家,去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最后我们再来欣赏《保卫黄河》
八、欣赏歌曲《保卫黄河》
总结:通过今天的欣赏,同学们一定会觉得我们祖国取得的胜利是多么得不易啊,我们要从音乐作品中学到一种精神,那就是不畏困难,敢于拼搏的精神,这正是我们在学习生活中要继承和发扬的。你们说是吗?
九、师生再见。

    以上《第七课音乐与诗歌(二)-黄河船夫曲说课稿》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说课稿»第七课音乐与诗歌(二)-黄河船夫曲说课稿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第七课音乐与诗歌(二)-黄河船夫曲说课稿》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