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纳税》说课稿

日期:2019-05-20  类别:说课稿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一、说教材
  纳税是人民教育出版社xxxx年版新编入小学教材的内容,安排在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五单元中。这部分教材是在学习了百分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百分数应用的一种,主要内容是通过纳税的意义、常见税种和应纳税额等知识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有关纳税的一些知识,同时受到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
  《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结合数学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纳税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必须了解和掌握的数学知识和社会知识,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所以本节课的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这也是把纳税知识编入小学教材的重要原因。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理解纳税的意义和应纳税额的正确计算。难点:理解税种。
  二、说学生
  1、知识基础。①刚学过的百分数知识.学生总体上掌握得较好,较牢,计算应纳税额是百分数应用的一种。所以应纳税额的计算学生较容易接受。②学生对纳税知识了解非常少,应做好课前准备。
  2、心理、能力基础。本班学生总体上心理素质偏弱,实践能力较低,以个人开展各种活动有些困难,我主要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探索、讨论、实践。
  三、说目标
  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和新课改的有关精神,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要使学生达到以下几点目标:
  1、使学生明确纳税的意义、理解应纳税额、税率的含义,了解常见税种。
  2、能运用百分数的知识正确地计算应纳税额。
  3、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实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四、说思路
  1、课前准备
  2、课时探索:情境引入→新授→巩固练习→反思体验→布置作业。
  3、课后实践
  五、说教学
  (一)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去进行各种税种的调查,初步了解它们的含义,将有关数据记录下来。这不仅为学习新课做好知识上的准备、更为突破难点做好准备。
  (二)情境引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要结合教例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的问题学习情境。认知心理学研究也表明,“疑”产生于一定的问题情境,问题情境是学生展开自主学习的重要载体。所以我创设这样的情境;(屏幕显示)一天,校门口开店铺的黄大妈到办税厅纳税,路上遇见小刘。
  小刘:黄大妈、你去哪儿?
  黄大妈:上办税厅纳税。
  小刘:哪有主动纳税的,傻瓜!
  黄大妈: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让学生说说他们俩谁做得对?为什么?这样为学生创设了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三)新课教学
  1、了解纳税的意义。
  (1)出示下面几组信息,让学生观察分析,讨论两个问题:①什么是纳税?②为什么要纳税?
  A、上个月在漳浦召开的花博会,苏有朋、齐秦、“小燕子”等著名歌星来助阵,这些歌星共向国家缴纳税收8.78万元。
  B、利路饭店xxxx年2月份营业额100万元,向国家缴纳税收5万元。
  C、xxxx年国家财政收入16371亿元,其中税收占15175亿元。
  D、神州五号载人飞船的研究、发射,国家财政投入10亿元。
  E、xxxx年中央财政的教育支出达213亿元。
  F、、xxxx年财政用于支持退耕还林和荒山造林资金42亿元。
  (前三条为财政收入实例、后三条为财政支出的例子。)学生分小组讨论、自主探索,教师要参与、指导讨论。由于学生讨论容易偏离重点,所以要注意把学生的讨论引导到重点上来。如: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什么?国家用收上来的税款做什么?为什么要纳税等。
  (2)合作交流
  学生围绕讨论的问题、向全班交流讨论的情况,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诱导学生说出重点内容。教师最后小结:纳税是根据各种税法的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各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纳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国家用收上来的税款发展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国防等事业。
  如果你是一个应该纳税的人应该怎么办?(学生说出“主动纳税”的答案。培养学生的纳税意识。)
  对于“纳税的意义”这一重点内容的设计出于两方面的考虑;①华罗庚说过:“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干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成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因此我所选信息内容力求体现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学生感到所学习的内容在生活中具有广泛作用,有利于提高他们对数学价值的认识。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去,充分利用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索。数学家波利

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是现代教育理念提出的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对教师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探索和讨论,从中感悟到纳税的重要意义。同时使学生的主体精神也得到良好的培养。
  2、理解税种这个难点如何突破?新修订的《教学大纲》明确提出:对于难点,可以采取适当分散、预作准备、多举实例等办法,加以解决。这就要结合课前的调查准备,全班交流讨论,让学生说说现实生活中有哪些行业要缴纳哪些种类的税。教师运用实例作适当的解释,主要使学生理解常见税种: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
  3、应纳税额的教学
  结合实例、让学生理解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结合百分率的知识让学生说出税率的计算公式:税率。根据学生对税率的理解、可以放手地让学生计算例6中的应纳税额是多少。
  (四)学生通过“做一做”中计算应纳税额的训练,巩固所学知识。
  “学生想牢固地掌握数学、就必须用心创造与体验的方式来学数学。”让学生展开想象:说说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如何去尽纳税的义务?进行反思、体验、总结
  (五)、布置作业练习三十二1—4题
  (六)课后实践:
  叶圣陶说:“学习一定要跟实践结合起来,实践越多就知道得越真。”以‘‘你对纳税知多少”为题,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课外实践调查活动,对调查情况作简单分析,写一篇调查报告。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把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也是新教学大纲着重强调的内容。
  六、说效果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预计学生不仅可以掌握纳税的有关知识,并且在主体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将得到很好的发展,学生对数学将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附:板书设计
  例6:
  3000×5%=150(万元)
  答:这个酒店七月份应缴营业税150万元。
  纳税

    以上《《纳税》说课稿》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说课稿»《纳税》说课稿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纳税》说课稿》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