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2019年高考语文试题分析(江苏卷)-高考模拟

日期:2019-05-16  类别:学科试卷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一、本大题含6个小题,每题3分,共18分。试题涉及“识记语音”、“辨认字形”、“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辨析语病”等方面的内容,着重考查语言知识掌握运用的能力。
下面分小题对命题意图、解题思路和应注意的有关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说明。
1.D第1题重点考查对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正确识记,能力层级为A级。
本题中D项加点字的读音不全都相同:“阡陌”“悭吝”“谦谦君子”“牵强附会”中加点的字都读“qiān”;“翩跹”的“跹”读“xiān”。A项“拜谒”“哽咽”“液晶”“弃甲曳兵”“奖掖后进”中加点的字均读“yè”。B项“虔诚”“乾坤”“掮客”“潜移默化”“黔驴技穷”中加点的字均读“qián”。C项“山麓”“贿赂”“辘轳”“戮力同心”“碌碌无为”中加点的字均读“lù”

解答此题,要注意三点:一是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如“哽咽”的“咽”,读“yè”不读
“yān”或“yàn”;“乾坤”的“乾”,读“qián”不读“ɡān”。二是熟悉的字声调要读正确,如“潜移默化”的“潜”,读“qián”不读“qiǎn”。三是生字的读音要正确,如“掮客”的“掮”,读“qián”不读“jiān”。
  2.C第2题考查辨认现代汉字字形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级。
  本题中C项“斑驳”“集腋成裘”“毛骨悚然”“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词语中没有错别字。A项“晦涩”“荼毒生灵”“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这三个词语没有错误,而“待价而估”的“估”错了,应写成“沽”。“估”是“估计”的意思,“沽”是“卖”的意思。B项“杜撰”“杀一儆百”“欲盖弥彰”这三个词语正确,而“胜不娇,败不馁”中的“娇”错了,应为“骄”,意思是“胜利了不骄傲”,“娇”是“娇气”“美丽”的意思。D项中“端祥”的“祥”应为“详”,是“仔细”“详细”的意思,并非“吉祥”,其余的“轻歌曼舞”“焕然一新”“玉不琢,不成器”三个词语字形没有错误。
  解答此题,要注意分清形近字,如“估”和“沽”;分清同音字,如“娇”和“骄”,“祥”和“详”,要根据字义辨识字形。
  3.D第3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D级。
  解答此题,一定要将标点和具体的语言环境结合起来理解。A项中“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后的“逗号”运用有误,应改为“冒号”、“句号”或“破折号”,否则句子有歧义,因为“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并非对郁金香而言。B项中“年结算制度”后的“顿号”应改为“逗号”,因为“月考核、季评比、年结算”三者是并列的,而“月考核、季评比、年结算制度”与“能源预测制度”和“能源跟踪分析制度”三者的关系又是并列的,所以前三者之间用“顿号”,后三者之间用“逗号”。C项中“不知道是继续呐喊助威呢,还是干脆掉头而去”是陈述句,并非疑问句,所以结尾的“问号”应改用“句号”。
  4.A第4题考查结合语境正确选用词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根据文意,本题分别选用“终身”、“辨认”、“品尝”三个词语。①句中,“终身”是一生,一辈子的意思,多就切身的事说,用它修饰受教育是很合适的;而“终生”虽也是一生的意思,但多就事业而言,如“奋斗终生”,用在这里不合适。②句中,“辨认”是指根据特点辨别,做出判断,以便找出或认定某一对象;而“辨别”是指根据不同事物的特点在认识上加以区别。所以,同学聚会,对小学同学只能用难以“辨认”而不能用难以“辨别”。③句中,“品尝”是指仔细地辨别尝试滋味;而“品评”指评论高下,故领略绿茶的妙处,用“品尝”恰当。
  5.B第5题考查句中成语用得正确与否,能力层级为D级。
  本题B项中“玲珑剔透”是形容器物细致,孔穴明晰,结构奇巧,用来指玉雕工艺品很恰当。A项中“在劫难逃”是指坏事情一定要发生,要避免也避免不了,用在“检查劣质食品”一句中不当。C项“稍纵即逝”是指稍一放松就消失了,形容机会或时间很容易失去,用来形容戏剧脸谱变化不恰当。D项“弄巧成拙”是贬义词,指本想耍弄聪明,结果做了蠢事,用在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上不正确。
  6.C第6题考查辨析病句,能力层级为D级。
  本题C项表述没有毛病。A项“逻辑混乱”,既然说“不近人情”是“偏见”,后面就应该持否定的态度,不应加以肯定,前后矛盾,语意不统一。B项“来源”与“来自”,用词重复。删除“来源”,或将“来自”改为“由”。D项“纠正”用词不当,应改为“认可”,才与文意吻合。
  二、本大题考查阅读自然科学论文的能力,共分4个小题,每题3分,共12分。分别着重考查筛选信息、文意理解和据文推断等能力。
  7.C第7题考查筛选并提取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解答此题,首先要找到检索信息的范围即文章的一、二两段文字,然后从中梳理出对“气冰”概念的理解。本题中C项理解正确。A项中“与介质混合产生”错误,应为“在介质的空隙中和水生成”。B项是介绍“气冰”的形成,并非介绍“气冰”是什么物质,且“在介质中生成”的表述也不正确。D项“在地壳深处生成”有错误,应为“在地球深处产生并不断进入地壳”。
  8.B第8题考查对局部语句内容的理解,能力层次为C级。
  做这道题目,其基本方法是将选项与原文核对,看是否有出入。文章的结尾说“气冰”的开发利用就像一柄“双刃剑”,而本题的B选项说“气冰”有利有弊,本身就像一柄“双刃剑”。由此可见B项错误。“气冰”本身不能说“有利有弊”,只有在开采时才会出现各种问题,甚至“危害大于功用”。因此只能说“开发利用气冰”是“有利有弊”,是“双刃剑”,开采时出现的危害可能“远大于功用”。
  9.A第9题考查对全文内容的理解,能力层级为C级。
  本题中A项的解说完全正确。B项中“导致当前全球气候变暖”属“无中生有”,且“气冰”中存在两种温室气体——甲烷和二氧化碳。C项中“如果不进行人工开采,‘气冰’矿藏就不会遭到破坏”与原文意思不符,因为文中还提到了“还有自然的破坏”,也会“导致甲烷气体泄漏”。D项中说开采“气冰”困难,是由陆缘海边的特殊地质条件决定的,这一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符。因为“气冰”并非只存在于陆缘海边,海底岩石中还有大量储量。开采的困难是“没有成熟的勘探和开发技术”,担心开采后造成甲烷泄漏到大气中。
  10.D第10题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级。
本题中D项之所以是不正确的推断,是因为太武断、太绝对。文章说“至今尚没有非常成熟的勘探和开发的技术”,并不等于说“短期内”就难以找到,文章的内容中推导不出这一论断。
  三、本大题考查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阅读文字选自《宋史·徐勣传》有删节。本大题共设计4个小题:考查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提取文中的信息,归纳和分析内容要点。每小题3分,共12分。
  11.B第11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能力层级为B级。
  本题选取4个常见文言实词,让考生判断其在文句中的含义的解释的正误。其中
“胜”“夺”“更”均在课本中出现过,“沮”作“阻止”讲,《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有注释。做题
的方法是将词语的解释放入句中看能否说得通。本题中A、C、D项的解释均正确,B项“夺”应作“取胜”讲,由“强取、夺取”引申而来。“夺”解释为“强迫”与文意不合,使臣“强迫”徐勣不成,才揭发徐勣罪状,徐勣力争不改变,终究没有让使臣取胜。
  12.A第12题考查能否掌握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思和用法,能力层级为B级。
  本题A项中的两个“之”字均为“助词”,不译,但用法不同。前者为“定语后置”的标志,后者为破坏(取消)句子的独立性。B项中的两个“而”均为“承接关系”的“连词”,作“并且”讲或不译。C项的中“乃”均为“副词”,作“才”讲。D项中的“以”均为“介词”,作“因为”或“由于”讲。
  本题中每组句子均有一个是课本中的,考生可据此比较推断其异同,这样就不难选出正确答案了。
  13.A第13题考查筛选并提取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本题正确选项是A项,即①③⑥句均表现徐勣“刚直守正”的品格。第②句是写徐勣为民修堤兴利,故首先排除C、D两项。第④句是写徐勣修史时所持的观点,故B项也排除了。第⑤句是写徐勣的任职,进一步排除B、D两项。
  14.D第14题考查对全文内容的概括与分析,能力层级为C级。
  本文4个选项分别概括和分析了徐勣四个方面的情况。A、B、C完全正确,均可在原文中找到根据。D项中“蔡京便以翰林学士没有擅离朝廷的先例为由提出异议,但皇帝并不同意蔡京的看法”一处与原文不符,应将“蔡京”改为“有人”,可从文中的“或”字找到答案。
  四、本大题考查三个方面的内容:①翻译文言句子。②对古代诗歌进行鉴赏。③默写句子。本题共18分,其中翻译占8分,鉴赏占6分,默写占4分。
  15.(1)常常违心地奉承二人,徐勣并没有稍稍降低自己的品节。
  (2)各人有各人的志向,我哪能因为利禄改变它呢?
  (3)特别受(被)皇帝礼遇器重,但没有得到重用,当时的议论为此感到惋惜。
  解析:第15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1)此题得分关键在于正确翻译“曲意”、“少”、“降节”。(2)落实关键词“岂”、“以”、
“易”的意义,此题就能得分。(3)关键是“为……所……”被动句的翻译;“而”转折连词的翻译;“惜”的翻译。
  16.(1)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
  (2)①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②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③怨气候酷寒,④怨景色单调。
  解析:第16题考查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1)解答此题,关键是写出边塞地名和征人的戍边生活,就能说明“为什么说是一首边塞诗”。
  (2)解答此题,能够理解“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特点,就能把握题意。回答时要扣住“岁岁”“复”,“朝朝”“马策”“刀环”,“白雪”,“黑山”等进行思考归纳。
  17.(1)如临深渊如履薄冰(2)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3)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解析:第17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能力层级为A级。
  第(1)句出自课外,估计知道的不多,可选做后两句。因此,将课文中要求背诵的课文记熟相当重要。默写时需仔细回忆课文有关内容,以便将语句顺接下来。
  五、本大题考查文学作品的阅读,包含4道小题,共18分。《草堂·诗魂》这篇散文不同于一般的游记,文章以写景和交代游踪开始,接着点明主旨,然后分别从草堂引发的观感、杜甫人生艺术道路两个方面展开叙述,阐述诗人的理想与情怀,最后以写景和交代游踪作结。文章结构完整,中心突出,表现力强。
  这篇散文在阅读理解方面尚有一定的难度,但题目的设计难易适度,考生均可在文章内找到答案。
  18.杜甫艺术生命的凝结处,文学史的一个纠结点,一段历史的观象台。
  解析:第18题考查理解并解释文中重要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解答此题首先要找出这句话在文中的位置。这是在文章第二段的结尾处借顾复初的对联而抒发的感慨,而下文是写杜甫的命运。因此可往前看,从对草堂引发的观感中找到本题答案。
  19.①一代诗史再现了一个时代
  ②杜甫的苦寒人生
  ③中国历史上人才的成就与命运的二律悖反(矛盾冲突)
  解析:第19题考查提取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草堂在诉说什么呢?”这一句话在第三段中起总领的作用。如果说第二段文字侧重写草堂的文化意义的话,那么第三、四、五段则侧重写杜甫的人生艺术、理想情怀。而第三段则是从三个方面对杜甫的人生命运作了概述,回答了“诉说什么”的问题。理清了这一思路,本题的答案就清楚了。
  20.(1)①昔日茅屋与今日杜甫草堂公园的对比②杜甫生前困顿落寞与身后巨大声誉的对比
  ③杜甫的苦寒人生与辉煌创作成就的对比④杜甫的宏图大志与现实遭遇的对比
  ⑤杜甫人生低谷与创作高峰的对比⑥杜甫不计个人遭际与心忧天下的对比
(  2)通过多方面的对比,层层深入,使“文章憎命达”的内涵更加丰富,内容表现更加集中。
  解析:第20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E级。
  (1)解答此题,要在通览全文,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进行梳理概括。“对比”是贯穿文章始终的,6个方面的对比全部准确地写出恐怕不易,但要注意题干要求,“哪些方面”,只写一点是不行的。
  值得指出的是,解答时语言要精练,不能摘抄原句,而要用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去表述,将原文句子概括转化成自己的语言。
  (2)此题与第(1)小题有紧密联系,6个方面的对比层层深入,都是为了突出“文章憎命达”的内涵。解答此题要与作者的写作意图结合起来思考,不能就手法谈手法。
  21.BD第21题考查对散文的鉴赏评价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这道多选题A、C、E均有错误。A项并非分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C项也未深入探讨杜甫的《壮游》等诗。E项如“深潭照物”是指杜甫的诗歌能够深刻地透视社会,并非指具有“想像奇特的浪漫色彩”。A、C两题的错误可从文章主体内容的分析把握上发现其偏颇;E项可从杜甫创作风格上发现其错误。
  六、本大题为语言表达题,共12分,包含3个小题,分别考查“缩句”的能力,“转述”的能力,“仿句”的能力。
  22.关于“古代史分期”,范文澜、翦伯赞持“西周封建论”,郭沫若持“战国封建论”,尚钺持“魏晋封建论”。
  解析:第22题考查压缩语段概括缩写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解答此题,要通读全段文字,理出语段的中心内容,然后概括出要点,再组织文字。
对“一句话”的理解,可能会产生歧义。考生如这样回答也未尝不可:关于“古代史分期”,范文澜、翦伯赞和郭沫若及尚钺分别持“西周封建论”、“战国封建论”、“魏晋封建论”。要注意的是表达时的先后顺序,不能随意颠倒。
  23.①徐凡老师是江苏南京人,东方大学文学院教授。②是我国红学界的研究专家。
③尤其在考证《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身世方面有专长。④专著《曹雪芹家世考》、《大观园人物论》和获优秀教育图书奖的《导读》在海内外享有盛誉。
  解析:第23题考查语言转述,能力层级为D级。
  将书面语转换成口语,一要注意不能改变原意,如“作者身世”应转换为“曹雪芹的身世”或“《红楼梦》作者身世”;二要注意表达得体,如“徐凡”后应加称呼,不能介绍性别,“后起之秀”改为“研究专家”等;三要注意口语特点,如“系”转换为“是”,“尤以………见长”用“尤其在…………方面有专长”一类句子来转换,括号中的内容必须换到句中表述;
  24.参考答案一:橡皮:不惜耗尽自己的生命,帮助别人改正错误。
  橡皮:瘦削了自己的腰身,却留下了干净清晰的世界。
  参考答案二:圆规:宁可两脚伶仃,也要让生活丰润圆满。
  圆规:尽管自己人生轨迹单调,也要让生活多彩圆满。
  参考答案三:直尺:尽管形体逐渐模糊,而人生的目标越发明朗。
  直尺:尽管身躯有限,而生命的长度因此而延伸。
  解析;第24题考查仿写句子,能力层级为D级。
  该题为开放题,答案只要符合要求即可。本题不求“形似”,句式、字数可以和例句不同;但求“神似”,内容句意要和例句吻合。该句仿造的窍门是运用拟人,前面写“牺牲”,后面写“贡献”。下列仿写则属于不合要求。橡皮:清除了污秽,留下了清洁的空间。圆规:一次次地旋转,为了画出最完美的圆弧。直尺:刚毅正直,赢得人们青睐。
  七、本题为作文题,占60分,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两个等级,能力层级为D级。
  今年江苏的高考将作文评分表印上了试卷,凸现了一种崇高的“人文关怀”,它既明晰地引导考生在作文时从“基础”和“发展”两个等级上去立意谋篇,又能无言地提醒考生,不要因为“错别字、字数不足、标题缺失”等误失良分。
  25.解析:今年,江苏省首次实行高考自主命题,作文题目“稳”中有“变”,“平”中见“奇”,“灵活”而又“大气”,充分展示了文化大省的风采,体现了丰厚的文化底蕴,赢得了社会的普遍赞誉。其特点可用“沉稳的风格,灵动的气息”来概括,具体表现在这样两个方面:
  (一)文学性与思辩性的有机融合
  今年的江苏作文题与前几年的全国高考作文题,虽然同为材料的话题作文,但是命题的角度大不相同。以往的“诚信”、“心灵的选择”、“情感与认知”的话题,侧重于道德和认识的范畴,思想性很突出,题旨比较显豁外露。江苏的作文题打破了固有的陈式和定势,突出了“文学”和“哲学”的因素,所提供的材料比较含蓄,有一定的象征意义,题面诗意浓郁,充满了思辩的灵动气息,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容易激起考生的写作冲动。在这文采飞扬的字里行间,寄寓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山和水的特性是丰富的,不是截然对立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作为人也是这样,两者结合在一起才是全面完美的人格。考生首先要从立体的、多元的辩证思维的角度,理性地解读“山的沉稳”和“水的灵动”,然后抓住“沉稳”和“灵动”这个关键词,融合自己的知识积淀加以引申发挥,从自然界山水的特性中去联想社会生活中某个人、某种人群,甚至整个人类所特有的品格气质,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提炼、演绎,去叙写有关的人和事、景和情。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确立科学发展观的今天,克服浮躁,培养健全完美的人格,从根本上提高人文素养,显得尤为重要。从这一点上说,江苏的作文题与国家的大政方针是紧密联系的,与去年全国卷的话题“情感与认知”也是衔接得比较自然的。它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宗旨,呼唤对美好境界的正确认识和理想追求。
  (二)开放性与限制性的高度统一
  去年,全国高考作文“情感与认知”是联系型的话题,考生必须兼顾两个方面写,这样才算切题,作文的“限制性”较大。今年江苏的作文考题很好地体现了话题作文“开放性”的特点,即写作的自由度大,命题中的两个“可以”充分表明了这一点。
  “灵动”给人聪慧,“沉稳”给人敦厚,它们各有特点。考生可以“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或写水的“灵动”,或写山的“沉稳”;还可以把“灵动”与“沉稳”联系起来,对照着写。而“灵动的海水又常年保持着一色的蔚蓝。沉稳的大山却在四季中变化出不同的色彩”这又给考生以广阔的辩证思维的空间:“灵动”并非瞬息万变,“沉稳”并非僵死不变,这一组组“变”与“不变”的哲学命题让考生有话可说,有话好说。写记叙文、散文,议论文、杂文。无一不可;写虚写实、虚实结合,视角大小,皆成文章。这样,就为考生提供了从内容到形式自由选择的余地,有利于考生择善扬长,展示生活,放飞思想。
  今年江苏的作文题也还是有一定的限制的。这就是所写的材料与观点必须统一在“灵动”与“沉稳”,“变”与“不变”的话题内。何为“灵动”,何为“沉稳”,题材能否很好地体现这一内涵,都要准确把握,一旦出现偏差,就会跑题。另外,文章是否确立了清晰明确的中心,有否注入丰富厚重的文化内涵,思辩的深度和广度如何,语言有否文采,这些都是需要认真审视的。阅卷人会在这些界定的范围内评出个甲乙丙丁、子丑寅卯来的。
  总之,江苏的这道作文题具有鲜明的导向性,透露出课改新方向。考生要写好这类话题作文,必须平时积累厚实。视野开阔,思路灵活,注意提高自身人文素质,注重人的精神品格和审美情趣的培养。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多读文学名著,多读经典文化著作,包括历史的、哲学的、教育的,等等。在阅读中,要紧密联系生活现象,运用联系的观点去全面辩证地看待分析问题,练笔的面要适当拓宽,只有这样,才能写出具有精神高度,文化内涵丰富,语言生动活泼的好文章。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徐勣字元功,宣州
南陵人。考中进士,选为桂州教授,军人讨伐交趾,转运使檄文通告徐勣从军。运送粮饷的道路有瘴气很危险,百姓应当服役的大多逃避隐藏,抓到一千多人,使臣让徐勣杖打他们,徐勣说:“这些人固然有罪,然而他们都是饥饿赢弱病残之人,经不住杖打,姑且刺臂以示警告,也可以了。”使臣发怒,想一并弹劾徐勣,徐勣奋力论争不改变,使臣不能胜。舒亶听到他的名声,将要推荐他任御史,徐勣讨厌舒亶的为人,推辞没有答应。任通州通判,(通州)临海有堤坝,被废弃,每年苦于淹没。徐勣亲自督促士兵保护修筑,堤坝修成后,百姓得益。徽宗即位,升迁为中书舍人,修《神宗史》。这时绍圣时的党徒尚且在朝迁,人人都怀着不同的打算,来阻止新政。皇上对徐勣说:“我每次听大臣回答事情,不是欺诈就是迎合;惟有你耿直正派,是我所依赖的人。”皇上下诏让他和蔡京同校《五朝宝训》。徐勣不肯和蔡京共同任职,坚决要辞去,后升任翰林学士。
  国史很久没有修成,徐勣上奏:“《神宗正史》,至今已经过五年,未能成书。是因为元祐、绍圣时的史臣好恶不一,范祖禹等人专门以司马光家藏的记事为主,蔡京兄弟纯粹用王安石的《日录》,各自有主张,所以议论纷乱不统一。当时宰相之家,家藏记录,怎能没有?我认为应该全部拿来使用,参考订正是非,编成大典。”皇上同意他的意见,命令徐勣起草诏令告诫史官,使他们用心取舍,不要失去真实。徐勣和何执中因在王府事奉过皇上,蔡京作为旧臣,常常曲己奉承两人,徐勣没有一点降低自己的品节。请假回家看望父亲的病情,有人说翰林学士没有到外地去的,皇上说:“徐勣是请假要求回家,不是离开朝廷,为何要轻易地夺去他的职务!”大观三年,知太平州。召入觐见,极力论述茶盐法给百姓带来危害,皇上说:“因为费用不够的缘故。”他回答说:“生财有道,理财有义,用财有法。现在国家费用不够,在于陛下明确下诏有关部门,推广而尽力执行。”皇上说:“很久没有见到你,今天听到了你的好主意。”蔡京从钱塘被召回,拉拢徐勣说:“你的资历在何执中之上,何执中已经是宰相了。“徐勣笑着说:“人各有志,我怎能因为利禄而改变呢?”蔡京惭愧不能回答,徐勣终究不再被任用。因为生病去世,年七十九岁。徐勣保持正气,尤其被皇上礼遇器重,却没有被委以大任。当时的舆论为他感到惋惜。

    以上《2019年高考语文试题分析(江苏卷)-高考模拟》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学科试卷»2019年高考语文试题分析(江苏卷)-高考模拟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2019年高考语文试题分析(江苏卷)-高考模拟》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