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9届高三年级十一月份月考试题-高考模拟

日期:2019-05-16  类别:学科试卷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第I卷(选择题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希冀(jì)靓(jìng)妆暴戾恣睢(suī)怅望低徊(huí)
B.熨(yù)帖攒(zuán)射舐(tián)犊情深安土重(zhòng)迁
C.喷(fèn)薄搀(chān)扶诘(jí)屈聱牙岿(guī)然不动
D.魅(mèi)惑黏(zhān)液色厉内荏(rěn)心宽体胖(pá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浏览妥贴张慌失措九折臂而成医
B.通谍翔实迭宕起伏不敢越雷池一步
C.厮杀驰缓蜂拥而入业精于勤,荒于嬉
D.详和鲠直两全齐美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全球石油价格不断攀升,中国作为全球能源大国,建立战略石油储备是必要的。
②王芳学习基础较差,情绪一直低落,听了身残志坚的李刚的报告后,受到很大鼓舞,她决心学习,积极上进。
③听王教授那富有哲理的讲话时,同学们往往先是一愣,接着猛然,不约而同地欢笑起来。
A.消费发奋醒悟B.消费发愤醒悟
C.耗费发奋省悟D.耗费发愤省悟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医学博士王祥学识渊博,他不仅在免疫学领域有很深的造诣,而且在营养学等方面也有诸多独到的见解,真可谓金玉满堂。
B.生活中的人都不是孤立的,都和整个社会休戚相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为社会的发展作贡献。
C.现在这样乱糟糟地没有一个标准,南北口音不同,一个译者译成一个模样,随心所欲,教读者莫衷一是。
D.李军原来的学习基础虽然不好,但他凭着一股打破沙锅璺(wèn)到底的精神,刻苦钻研,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现在,他的学习成绩在年级已名列前茅。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长寿长乐补酒有增加免疫力、抗老防癌之奇功,能调控血压、改善血凝状况,对治疗腰腿痛、神经衰弱及不育症均有显著疗效。
B.传染病要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染的人群,否则,就无法传播流行。
C.在震动全国的“三家村”大冤案中,惨遭迫害的邓拓、吴晗、廖沫沙三人写作的《燕山夜话》、《三家村札记》将同广大读者重新见面了。
D.在海边他写浪花,写礁石;在山顶他写青松,写老藤;在田野他写春花,写秋月:真可谓“远山近水皆有情”。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神舟”五号为了确保航天员的安全,对飞船发射、飞行、返回每个阶段可能出现的情况都做了精心设计,准备了应对预案
B.建设中国新一代天气雷达监测网,能够明显改善对热带气旋或台风登陆位置及强度预报的准确性,尤其对中小尺度的灾害性天气能进行有效监测。
C.通过模拟一氧化氮在人脑中信号传递机制,可以改进机器人“大脑”的设计,从而使机器变得更加“聪明”。
D.这样做,不仅有助于我国煤炭出口,同时也将对国内正在实施的煤炭走出市场的战略举措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7—10题。
△△
△△
像一般艺术一样,诗人是人生世相的返照。人生世相本来是混整的,常住永在而又变动不居的。诗并不能把这漠无边际的混整体抄袭过来,或是像柏拉图所说的“模仿”过来。诗对于人生世相必有取舍,有剪裁,有取舍剪裁就必有创造,必有作者的性格和情趣的浸润渗透。诗必有所本。本于自然;亦必有所创,创为艺术。自然与艺术媾和,结果乃在实际的人
△△
△△
生世相之上;另建立一个宇宙,正犹如织丝缕为锦绣,凿顽石为雕刻,非全是空中楼阁,亦
非全是依样画葫芦。诗与实际人生世相之关系,妙处惟在不即不离。惟其“不离”,所以有真实感;惟其“不即”,所以新鲜有趣。
每首诗都自成一种境界。无论是作者或是读者,在心神领会一首好诗时,都必有一幅画境或是一幕戏景,很新鲜生动地突现于眼前,使他神魂为之钩摄,若惊若喜,霎时无暇旁顾,仿佛这小天地中有独立自足之乐;此外偌大乾坤宇宙,以及个人生活中一切憎爱悲喜,都像在这霎时间烟消云散去了。纯粹的心境是凝神注视,纯粹的诗心所观境是孤立绝缘。心与其所观如鱼戏水,忻合无间。始任举二短诗为例: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崔颢《长干行》)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声。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王维《鹿柴》)
这两首诗都俨然是戏景,是画境。它们都是从混整的悠久而流动的人生世相中摄取来的一刹那,一片段。本是一刹那,艺术灌注了生命给它,它便成为终古,诗人在一刹那中所心神领会的,便获得一种超时间性的生命,使天下后世人能不断地去心领神会。本是一片段,艺术予以完整的形象,它便成为一种独立自足的小天地,超出空间性而同时在无数心领神会者的心中显现形象。诗的境界是理想境界,是从时间与空间中执着一微点而加以永恒化和普遍化。它可以在无数心灵中继续复现,虽复现而不落于陈腐,因为它能够在每个欣赏者的当时当境的特殊性格与情趣中吸取新鲜生命。
(节选自朱光潜《诗论》)
7.下面对句中加“△”的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诗必有所本,本于自然”,其中“自然”是指“人生世相”。
△△
B.“亦必有所创,创为艺术”,其中“艺术”主要指“取舍剪裁”。
△△
C.“另建立一个宇宙”,其中“宇宙”是指“创作范围”。
△△
D.“凿顽石为雕刻”,其中“雕刻”是指“艺术作品”。
8.下面是对第二段中画线的长句子的内容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心神领会一首好诗时,眼前必有钩摄神魂的新鲜生动的画境或戏境,使人忘掉一切而处于独立自足的境界。
B.心神领会一首好诗时,会使人若惊若喜,霎时无暇旁顾,仿佛置身于独立自足之乐的小天地。
C.心神领会一首好诗时,会使人霎时忘掉世间一切憎爱悲喜,而处于独立自足的境界。
D.心神领会一首好诗时,必有新鲜画境或戏景生动地突现于眼前,使人达到独立自足的境界。
9.细读第三自然段。下面对诗的境界的特点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悠久而流动的。B.使“刹那间”成为终古。
C.使“片段”成为完整的形象。D.使形象可以在无数心灵中继续复现。
10.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像一般艺术一样,诗是人生世相的返照”,也可以说,一般艺术也都是人生世相的反照,它源于生活,又反映生活。
B.“诗并不能把这漠无边际的混整体抄袭过来”,诗的创作要独立思考,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体会
C.诗“必有作者的性格和情趣的浸润渗透”,欣赏者在读诗时,自身的性格和情趣也会直接影响到对诗歌意境的理解。
D.“诗与实际人生世相之关系,妙处惟在不即不离”,要使诗达此妙处,在诗歌创作中要抓住生活中的典型来反映现实生活的本质。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徐有功,名弘敏,避孝敬皇帝讳,以字行,国子博士文远孙也。举明经,累补蒲州司法参军,袭封东莞县男。为政仁,不忍杖罚,民服其恩,更相约曰:“犯徐参军杖者,必斥之。”讫代不辱一人,累迁司刑丞。时武后僭位,畏唐大臣谋己。于是周兴等揣识后指,置总监牧院诸狱,捕将相,俾相钩逮,楚掠凝惨。朝野震恐,莫敢正言,独有功数犯颜争枉直,后厉语折抑,有功争益牢。有韩纪孝者,受徐敬业伪官,前已物故,推事使顾仲琰籍其家,诏已报可。有功追议曰:“律,谋反者斩。身亡即无斩法,无斩法则不得相缘。所缘之人亡,则所因之罪减。”诏从之,皆以更赦免,如此获宥者数十百姓。道州刺史李仁褒兄弟为人诬构,有功争不能得。秋官侍郎周兴刻之曰:“汉法,附下罔上者斩,面欺者亦斩。在古,析言破律者杀。有功故出反囚,罪当诛,请按之。”后不许,犹坐免官。起拜左司郎中,转司刑少卿。与皇甫文备同按狱,诬有功纵逆党。久之,文备坐事下狱,有功出之,或曰:“彼尝隐君于死,今生之,何也?”对曰:“尔所言者私念,吾所守者公法,不可以私害公。”尝谓所亲曰:“大理,人命所系,不可阿旨诡词,以求苟免。”故有功为狱,常持平守正,以执据冤罔,凡三坐大辟,将死,泰然不忧,赦之,亦不喜,后以此重之。所全活甚众,酷吏为少衰,然疾之如仇矣。
(节选自《新唐书·徐有功传》)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讫代不辱一人。讫:请求。B.推事使顾仲琰籍其家。籍:查抄。
C.秋官侍郎周兴刻之。刻:弹劾。D.罪当诛,请按之。按:查办。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为政仁,不忍杖罚,民服其恩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无斩法则不得相缘
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A.B.
后不许,犹坐免官
凡三坐大辟,将死,泰然不忧
诏从之,皆以更赦免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C.D.
1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徐有功持平守正的一组是()
①为政仁,不忍杖罚,民服其恩②讫代不辱一人
③有功追议曰:“律,谋反者斩。……”④与皇甫文备同按狱,诬有功纵逆党
⑤文备坐事下狱,有功出之⑥所全活甚众,酷吏为少衰
A.①③⑥B.②④⑤C.①④⑥D.②③⑤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徐有功为政仁慈,深受百姓敬服。武则天当政,株连钩捕,朝野震恐,没有人敢说真话,只有徐有功多次犯颜力争。
B.韩纪孝在接受徐敬业伪官后就死去,但他家还是受到牵连。抄家的圣旨下达后,徐有功仍进谏,坚持依法减免韩家的罪,类似情况的有几十家也因此得到赦免。
C.徐有功为李仁褒兄弟说情不成,反遭周兴弹劾,以致最终被免官。被重新起用后,又和同僚皇甫文备一同遭诬陷。后皇甫文备借事使周兴入狱时,徐有功仍依法公正无私地救出了他。
D.徐有功办案,一贯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坚持依靠事实凭据来判断冤屈诬枉的案子,不曾以私废公,深受武则天器重,对酷吏也起到了一定的遏制作用。
第II卷(共108分)
四、(18分)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独有功数犯颜争枉直,后厉语折抑,有功争益牢。
译文:
(2)所缘之人亡,则所因之罪减。
译文:
(3)大理,人命所系,不可阿旨诡词,以求苟免。
译文:
1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注:折柳:即“折杨柳”,古乐曲多,多为伤春悲离之辞。
诗歌重视炼字炼句,语言精炼,富于表现力。试结合诗的第三联作简要分析。
答:
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1)度尽劫波兄弟在,。(鲁迅《题三义塔》)
(2)民生各有所乐兮,。,岂余心之可惩?(屈原《离骚》)
(3),恨压三峰华岳低。(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说荷
赵文美
无数次邂逅荷,从未像现在这样令我感到心灵的震撼。这个夏天,天大旱,烈日炙烤着大地,热浪蒸腾着大地。渐渐地,碧波荡漾的湖泊干涸了……此时此刻,荷临危不惧,坦然自若,正满面春风地迎接着更严酷的考验的到来。
这是怎样一番惊人的情景!往日蓄得一池清洌洌碧水的荷塘滴水不见,在早已焦渴得干巴巴龟裂的土地上,一群群壮硕挺拔的荷昂扬如常地站立,周围还有倔强地从地缝中钻出尖尖角的小荷。原来在水里生水里长的荷。虽无雨洗尘、无水滋润,田田荷叶依然绿干亭亭翠叶如盖,片片相连相拥相依,充溢着一派勃勃生机;一枝枝饱满的花蕾、粉荷初露的莲花,在灼灼阳光下,显得出奇的艳丽、鲜亮、婀娜多姿地摇曳在清新、生动的碧绿中,丰润鲜灵有流香。
荷,在恶劣的环境中创造着生命的奇迹,它勃发的英姿,是对虐肆旱魔的冷冷嘲讽,更是不言屈服的顽强抗争。
早说听说过荷的故事,一颗在地层深处沉睡几千年的古莲子,一经挖出,只要给它充足的阳光和水分,它便奇迹般地长出绿叶,绽放花朵,结出果实。这就是生命不甘泯灭的勇敢而执著的荷。惟有它在风风雨雨的岁月中,卓然傲立,风吹不退缩,雨淋不着痕,一副以不变应万变的王者风仪。生命的高贵、圣洁与它不屈不挠的精神伟力相伴相随。
每有狂风袭来,静静的荷便如千万勇士高举着盾牌,凝聚起强大的力量,战无不胜。最终,狂妄的风在它的面前乖乖地败退。荷,静立如山,依然故我。
若遇暴雨突至,秋雨绵绵,站成一林舞姬的荷,便如玉指纤纤弹起元数古筝,那顿挫有致、浸透着生命高贵气息的缕缕清音,似一朵朵初绽的音符,挟着荷空灵、洒脱的美韵轻轻飞扬。“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活得精精神神,活得清清白白,即使红颜褪去青春不在,生命的歌也是回肠荡气,掷地有声。
当凛冽的寒风裹着雪片飞来,在荷的周围疯狂地咆哮、翻卷时,荷的叶,被撕碎了,荷的枝,被折断了。荷还是不肯摧眉折腰,还是不肯跪倒于地,惟见冰天雪山屹立着它独立自尊、不馁不屈的铮铮傲骨。
在风霜雪雨的洗礼中,在百般磨砺的锤炼中,荷,洗尽铅华,风清骨俊,矫健中自有别样的典雅端庄、柔媚明艳,真正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它不受风尘诱惑的潇洒出尘,那一派清远的标致与神韵,不知令多少爱荷的人如醉如痴!
据记载,远古,荷还不被西方人认识时,它却早已赢得了中国人民的赏识与喜爱。那些精神的种荷者,更是将荷看作高尚人格的化身和楷模。它们远离物欲横流的凡俗社会,隐居山间,徜佯在去俗清雅的荷塘浅吟低唱,赞荷、咏荷、赋荷,借荷出泥不染、刚正不阿的高风亮节,抒发自己不慕荣花不求高贵不媚不谄恪守淡泊的品格和情操。那些闪烁着高尚思想灵魂的荷,早早地就在《诗经》中绽放了:“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彼泽之陂,有蒲与荷”。而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众多的荷姗姗而来,纷纷娉婷玉立在诗人华美、隽永的诗章中,尽展君子的襟怀、佳人的风采,至今还在荷皎皎如玉的花瓣上熠熠生辉,轻轻叩动着红尘人的心扉。
楚楚动人的荷,永远是一首迷人的旋律,穿行在画屏般的荷塘,风吹绿叶送爽,缕缕荷香盈袖。今夜,不知谁会沉醉忘却归路,在这高雅、脱俗的净地,细拂心尘,顿开茅塞,静静聆听一次有关生命真谛的诉说?
荷,不答,只有被它感动得宠辱皆忘的人,才能走进它满载生命之花的梦中。
(选自xxxx年10期《美文》)
18.文章开头一段,从写法和内容两方面看有什么特点?省略号表达了怎样的含意?(4分)
答:
19.文章通过描写荷与风雨霜雪搏斗的场面,表现其高贵、圣洁和不屈不挠的伟大精神。请写出荷与风雨霜雪搏斗时的情态风貌。(4分)(总共不超过45字)
答:①


20.文章最后说“荷,不答,只有被它感动得宠辱皆忘的人,才能走进它满载生命之花的梦中”,荷不回答,这暗示了什么?这里“宠辱皆忘的人”是指什么样的人?(6分)
答:
21.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这篇散文,以荷喻人,主要赞美了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坚守高风亮节淡泊名利地位的人,批判丧失精神家园追名逐利的现象。
B.文章联想丰富独特,由眼前的荷联想到“地层深处”、“风霜雪雨”中的荷,将荷的“生命真谛”演绎到了极致,突出了荷的高洁品质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C.文章引用古诗词名句,让我们睹诗知人,在他们“华美、隽永的诗章中”体味诗人赞荷、咏荷的情趣,景仰他们高尚的思想情操和淡泊的品格。
D.文章从荷的外貌特征到内在精神,从荷生存的恶劣环境到荷的独特品质,都运用拟人手法使之人格化,赋予荷以人的思想感情,使荷的形象更生动有力,使荷的精神品质更鲜明突出,增强了感染力。
E.文章语言优美畅达,富有诗一般的节奏感。四言短句,灵动轻捷,铿锵有力;长句意蕴丰富,韵味悠长。长短句交错使用,揭示了深刻的哲理,极具说服力。
六、(12分)
22.请用“风”、“帆”、“船”三物,并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为你的朋友发一条祝贺生日快乐的手机祝福短信。(60字以内)(4分)
23.有一次马克·吐温与一位夫人对坐,他对她说:“你真漂亮,”夫人高傲地回答:“可惜我实在无法同样地赞美你。”马克·吐温毫不介意地笑笑说:“
”(回答要得体、风趣)(3分)
24.以下面一篇新闻主体内容为依据,补写导语(导语特点:开门见山,揭示主题,提纲挈领,统帅全篇)。(5分)
北京狠治公路“三乱”
本报讯□□□□□□□□□□□□□□□□□□□□□□□□□□□□□□□□□□□□□□□□□□□□□□□□□□□□
北京市委、市政府决定,由市政府纠风办组织协调,组成治理“三乱”领导小组,对“三乱”采取明察暗访、协调裁决的做法,先后撤消了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各种检查站36处,合并了业务相似、重复收费的收费站21个,拆除或责令停止整顿的汽车清洗站6个,使北京地区公路上基本无“三乱”现象。这些做法,受到群众赞扬。
七、(60分)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山下有一口井,站在井口边上往下看,井又大又深,站在半山腰上看井,只看到一个小小的井口,站到山顶上,连井口也看不见了,人们把这井比作失误。有人主张站在井口上往下看,有人主张站在半山腰上看井,有人主张站在山顶上看井。
现实生活中,失误是常见的事,人们看待失误的态度各不相同,你呢?请以“面对失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发表议论,抒发感情,等等,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湖北省黄冈中学2005届高三年级十一月份月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1.A(B“攒”读cuán,“舐”读shì;C“喷”读pēn,“岿”读kuī;D“黏”读nián,“胖”读pán)
2.C(A贴—帖,慌—皇;B谍—牒,迭—跌;D详—祥,齐—其,具—俱)
3.A(消费:为了生产或生活需要而使用物质资料;消耗:多指精神、力量、东西等,因使用或受损失而渐渐减少。“发奋”与“发愤”的区别在于:“发奋”有振作起来的意思,而“发愤”指因不满而决心努力改变现状的意思。“醒悟”与“省悟”的区别在于:“醒悟”多指对事物在认识上由模糊而清楚,由错误而正确;而“省悟”多指对自己的思想或行为的认识,由错误到正确)
4.B(金玉满堂:既可形容财富非常多,又可以比喻才能出众,学识渊博。休戚相关:指彼此的优喜祸福紧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一致,用在个人与社会之间就不恰当,可换为“息息相关”,莫衷一是:不能断定哪个说法对,得不出一致的结论。打破沙锅璺到底:比喻对问题寻根究底。)
5.D(A项,把“血压”后的顿号改为逗号;B项,把冒号改为破折号;C项,把“大冤案中”后的逗号去掉,因为,有了逗号,就会被误解为书在大冤案中重新见面了)
6.C(A句的主语应为“‘神舟’五号设计者”;B句动宾搭配不当,把“改善”改为“提高”;D句去掉“了”字)
7.C(指“艺术作品”)
8.A(这个长句有三个要点:①有钩摄神魂的画境或戏境,②有使人忘掉一切的效果,③达到独立自足的境界)
9.A(“悠久而流动的”是人生世相的特点)
10.B(不是一个层面上的推理,一是讲诗歌创作的方法,一是讲创作的态度。)
11.A(讫:完结,终了)
12.C坐,一个是连词“因为”,一个是动词性“定罪”(A代词“他的”,B副词“就”,D介词“因”)
13.D
14.C(不是徐有功和皇甫文备一同遭诬陷;不是皇甫文备借事使周兴下狱,而是皇甫文备下狱。)
15.(1)只有徐有功多次冒犯武则天(的尊严),与她争论是非曲直,武后用严厉的语言压制他,他争辩得更加厉害。(2)有牵连的人死了,那么,他所犯的罪因此也就可以免去了。(3)大理,是关系到人命的官职,不可以阿附圣旨进行诡辩,来求得暂时的解脱。
16.第三联从写“晓战”到抱鞍眠,极概括地写出了边塞整日行军作战的情景和常备不懈的紧张军旅生活。“抱”字更突出地表现了紧张状态,似乎一当报警,“抱鞍”者便能翻身上马,奋勇出击。
17.(1)相逢一笑泯恩仇(2)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3)泪添九曲黄河溢
18.开门见山,总领全文,形象地点出荷的精神。从时间和空间上,进一步表明“虐肆旱魔”还在不断延续扩展。
19.①狂风袭来,它高举盾牌,战无不胜;②暴雨突至,它清音飞扬,掷地有声;③风雪翻卷,它独立自尊,不馁不屈。
20.①暗示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贪慕荣华富贵的人还不少,而具有高风亮节,淡泊名利地位的人却不多。荷对这种精神缺乏的世俗现象的不满、蔑视和批判。②不慕荣华不求高贵不媚不谄恪守淡泊的品格和情操的精神的种荷者。
21.C、E(C项,引用诗词名句,从另一角度进一步展示荷的精神风采;E项,文章揭示哲理,不是因为长短句的交错使用,“极具说服力”也不对,本文语言可说极具感染力)
22.(参考)心愿似风,快乐是帆,祝福是船,让心愿的风吹着快乐的帆,送着祝福的船,飘向永远幸福的你,轻轻地问候一声:生日快乐!
23.夫人,只要像我一样说假话就行了。
24.北京市对公路“三乱”的问题,深入调查,采取有力措施,严加治理,深得群众好评。

    以上《湖北省黄冈中学2019届高三年级十一月份月考试题-高考模拟》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学科试卷»湖北省黄冈中学2019届高三年级十一月份月考试题-高考模拟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湖北省黄冈中学2019届高三年级十一月份月考试题-高考模拟》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