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福州一中2019年高考模拟试卷-语文-高考模拟

日期:2019-05-16  类别:学科试卷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福州一中xxxx年高考模拟试卷――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班级_____姓名__________号数____总分_____第1卷(共21分)一、(共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2题。人们过去认为,引发疯牛病的变异普里昂蛋白只分布在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中。但瑞士科学家的一项新研究显示,感染引发的免疫反应可能将大量变异普里昂蛋白带到全身,侵袭多种器官。变异普里昂蛋白可引发严重破坏大脑组织的海绵状脑病如疯牛病、羊瘙痒病和人类新型克雅氏症。此前一般只在被感染者的脑脊髓、脾脏等组织中发现这种物质。基于这种认识,一些国家禁止将动物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组织用于人类食品,但认为其他部位如肌肉是可以安全食用的。瑞士苏黎世大学医院病理学家阿古兹领导的研究小组对这种看法提出质疑。他们曾于xxxx年首次发现,在死于新型克雅氏症的患者肌肉组织中,存在少量变异普里昂蛋白。该小组在21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的最新报告说,他们使患有海绵状脑病的实验鼠产生普通的炎症反应。即机体受到损伤和感染疾病时的免疫反应。结果,实验鼠胰腺、肝和肾中出现了大量变异普里昂蛋白,水平与病鼠脾脏内的变异普里昂蛋白含量相当。这一发现表明,变异普里昂蛋白有可能会侵入牛、羊等牲口的更多器官。但阿古兹等专家认为,没必要为此惊慌,目前的疯牛病检查措施足以把人类感染疯牛病的风险降至最低。此外,变异普里昂蛋白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原本就很低,慢性细菌或病毒感染与变异普里昂蛋白感染同时出现的可能性就更小。尽管如此,阿古兹也指出,有必要调整现有的检查措施,将任何病牛、病羊都排除在人类食物链之外。他计划下一步以羊为研究对象重复上述实验。(摘自2005年1月21日新华网)l、根据文章内容,下列对“变异普里昂蛋白”的有关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变异普里昂蛋白只分布在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中。B.变异普里昂蛋白相关疾病的发病率不高。C.变异普里昂蛋白可引发疯牛病,但人类用不着担心感染这种病。D.变异普里昂蛋白终将侵入牛、羊等牲口的全身器官。2、对苏黎世大学医院阿古兹研究小组所持观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患有海绵状脑病的实验鼠胰腺、肝和肾中可出现大量变异普里昂蛋白,继而产生各种机体受剑损伤和感染疾病时的免疫反应。B.慢性细菌或病毒感染与变异普里昂蛋白感染同时出现的可能性比较小。C.调整现有的疯牛病等检查措施还是有必要的,以将部分病牛、病羊都排除在人类食物链之外。D.仅用鼠进行实验,得出结论为时尚早。他们将以羊为研究对象重复上述实验来得出同样的结论。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3—4题。人类的远祖曾是动物界的一员,这就注定了人与动物有着共同的渊源。可是,常以“自然界的主宰”自称的人类。在其文明发展的过程中,忽视甚至剥夺了动物生存的权利。人与动物本应和谐相处的关系,变为“你进我退”、“有我难有你”的对峙关系,结果是大量野生动物还没来得及被人类认识,就从地球上消失了。今天,全球每天都有几十个物种灭绝。多数生物学家认为,地球正进入第六次物种大灭绝,而人类是“引爆”这次灭绝的罪魁祸首!有识之士早已大声疾呼,保护野生动物,保持良好的生态平衡,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野生动物既是人类生存环境的组成构件。又是人类的自然资源。前者指的是野生动物的生态功效,后者指的是野生动物的实用价值。在自然生态系统中,野生动物属于消费者,如食草动物采食植物,食肉动物捕食动物,它们构成了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中的重要一环。野生动物通过种间的相互作用维系着生物圈的生物多样性。野生动物与其他生物以及与环境的互作使得地球成为一个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同时,野生动物是或者曾经是食物蛋白质来源、工业原料、医药原料等,人工驯养繁殖的野生动物还是生产资料。然而,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野生动物的生态环境价值与实用价值的相对重要性却不相同。在生物进化历程中,人类的形成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人类脱胎于动物界,人类的远祖是动物界的一员,那些树栖的、植食性的灵长类动物,与一般的动物相比较,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人类的远祖与其他动物之间的关系只是普通动物之间的生态关系。最初的类人猿采集树叶、野果,也捕食一些昆虫作为蛋白质来源。同时,那些类人猿也被其他猛兽捕食,是其他动物的食物。人类的出现是生物进化长河中动物界优胜劣汰、物竞天择的结果。同时,人类的出现又是自然界中的偶然事件,因为生物进化历程本身就是一连串偶然事件的集合。一个偶然的机会,人类学会了用火,开始用火狩猎,而用火烤的动物蛋白为人类的大脑和身体发育提供了营养。于是,人类摆脱了茹毛饮血的生活。野生动物提供的蛋白质是早期人类生存的必须物质,野生动物的皮毛是人类御寒的衣料,野生动物的骨骼、牙齿、角等是人类制作工具、武器和饰物的原料。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旧石器时代。引发过去五次物种大灭绝的原因,一直众说纷纭,有的说是火山爆发,有的说是陨石撞击地球,等等。而这次物种大灭绝则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人类是罪魁祸首。为了养活不断增长的人口,我们把草原和森林变为农田;我们拦河筑坝,排干湿地;我们扩建城市,建造道路……致使地球上的森林覆盖面积大幅度缩减,其中损失最多的是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方;生态丰富的湿地大面积减少:沙漠化的速度正在加快,侵占先前的植被覆盖地区?……由于人类过度开发自然资源,破坏生物生存环境,造成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破坏和退化,对野生动物的生存构成了极大的威胁。由于世界经济的不平衡,未来人类将仍然依赖野生动物作为自然资源。保护野生动物,任重道远。人们的共识是在保证物种生存的前提下,可持续地利用野生动物资源。而只有可持续利用,才是保护野生动物的出路。比如,澳大利亚的袋鼠数量很多,对草地和农作物造成了危害。每年澳大利亚都组织猎杀袋鼠,一方面控制袋鼠的数量增长,保护草场;另一方面向市场提供袋鼠的皮和肉。如果人类能自觉地避免破坏生态环境,减轻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影响,减少对野生动物的直接开发利用,加强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加强保护动物的意识,革除饮食陋习等。是能够有效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地球是人类与动物共同的家园。保护动物,人人有责。爱动物,就是爱我们自己。(节选自《科学画报》2005年第4期)3.下列做法不属于“造成地球第六次物种大灭绝”的原因的项是()A.把草原和森林变成农田B.拦河筑坝,排干湿地C.扩建城市,建造道路D.组织多猎杀袋鼠,向市场提供袋鼠的皮和肉4.根据原文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应和谐相处的人与动物,现在演变为“你进我退”“有我难有你”的关系,以致大量尚未被人类认识的野生动物从地球上消失了。B.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人类的远祖与其他动物之间的关系只是普通动物之间的生态关系,它们共同构成了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中的重要一环。C.人类学会用火,使自身在生物进化长河中处于优势地位,以致于在动物界优胜劣汰、物竞天择的过程中取得了最终的胜利。D.大量地捕捉猎杀野生动物,把野生动物作为食物蛋白质来源、工业原料、医药原料等做法直接造成了地球第六次物种大灭绝。二、(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5—7题。非有先生论(节选)东方朔非有先生仕于吴,进不能称往古以广主意,退不能扬君美以显其功,默然无言者三年矣。吴王怪而问之曰:寡人获先人之功,寄于众贤之上,夙兴夜寐;未尝敢怠也。今先生率然高举,远集吴地,将以辅治寡人,诚窃嘉之,体不安席,食不甘味,目不视靡曼之色,耳不听钟鼓之音,虎心定志,欲闻流议者,三年于兹矣。今先生进无以辅治,退不扬主誉,窃为先生不取也。盖怀能而不见,是不忠也。见而不行,主不明也。意者寡人殆不明乎?非有先生伏而唯唯。吴王曰;可以谈矣,寡人将竦意而听焉。先生曰:于戏,可乎哉!可平哉!谈何容易。夫谈者有悖于目而佛于耳,谬于心而便于身者。或有说于目,顺于耳,快于心,而毁手行者,非有明王圣主,孰能听之矣?吴王曰:何为其然也?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先生试言,寡人将览焉。先生对曰:昔关龙逢深谏于桀,而王子比干直言于纣。此二臣者,皆极虑尽忠,闵主泽不下流,而万民骚动,故直言其失,切谏其邪者,将以为君之荣,除主之祸也。今则不然,反以为诽谤君之行,无人臣之礼,果纷然伤于身,蒙不辜之名,戮及先人,为天下笑。故曰谈何容易。5、下列各项加点字的解释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远集吴地。集:停留。B.悖于目而佛于耳佛:通“拂”,违背。C.谬于心而便于身便:有利。D.闵主泽不下流闵:怜悯,同情。6、下列各选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何为其然也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B.于戏,可乎哉于其身也,则耻师焉C.意者寡人殆不明乎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D.扬君美以显其功农人告余以春及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将以为君之荣B.称往古以广主意C.闵主泽不下流D.反以为诽谤君之行第1I卷(共129分)三、(15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8—10题。答魏太子笺二月八日庚寅,臣质言:奉读手命,追亡虑存,恩哀之隆,形于文墨。日月冉冉,岁不我与。昔侍左右,厕坐众贤,出有微行之游,入有管弦之欢。置酒乐饮,赋诗称寿。自谓可终始相保并聘材力效节明主何意数年之间死丧略尽。臣独何德,以堪长久?陈徐容侍从,实其人也。若乃边境有虞,群下鼎沸,军书辐至,羽檄交驰,于彼诸贤,非其任也。往昔孝武之世,文章为盛,若东方朔、枚皋之徒,不能持论,即阮陈之俦也。其唯严助寿王,与闻政事。然皆不慎其身,善谋于国,卒以败亡,臣窃耻之。至于司马长卿称疾避事,以著书为务,则徐生庶几焉!而今各逝,已为异物矣。后来君子,实可畏也。伏惟所天,优游典籍之场,休息篇章之囿。发言抗论,穷理尽微。摛藻下笔,鸾龙之文奋矣。虽年齐萧王,才实百之。此众议所以归高,远近所以同声。8、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3分)自谓可终始相保并骋材力效节明主何意数年之间死丧略尽9、翻译下面的句子。(共8分)①昔侍左右,厕坐众贤,出有微行之游,人有管弦之欢。(3分)②至于司马长卿称疾避事,以著书为务,则徐生庶几焉!(3分)③虽年齐萧王,才实百之。(2分)10、这篇文章提到了当年曹丕身边的“建安七子”都“已为异物”,吴质对他们的评价是什么?(4分)四、(共6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①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吾不如子房。(《史记》)②____________,响穷彭蠡之滨;_________,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⑧及既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姚鼐《登泰山记》)12、常识填空(2分)①近体诗一般是指格律要求很严的绝句和律诗。律诗每两句为一联,分别是首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尾联。②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是《李尔王》《奥赛罗》__________________《麦克白》。五、(8分)13、阅读下面两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①。鹊桥仙夜闻杜鹃陆游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②。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注】①据说鹧鸪“生不辞巢不别群”,其呜叫声近似人言“行不得也哥哥”。②杜宇,即杜鹃,又名子规。相传它的叫声近似人语“不如归去”,又有“杜鹃啼血”的典故。(1)这两首词都写了夜闻鸟鸣,请结合词人所处的时代,简析其中寄寓的思想感情。(4分)(2)这两首词在“夜闻鸟鸣”的具体写法上各有特点。你更喜欢哪一首的写法?请简述理由。(4分)六、(共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8题。水墨文字冯骥才兀自飞行的鸟儿常常会令我感动。在绵绵细雨中的峨眉山谷,我看见过一只黑色的孤鸟。它用力扇动着又湿又沉的翅膀拨开浓重的雨雾和叠积的烟ǎi,艰难却直线地飞行着。我想,它这样飞,一定有着非同寻常的目的。它是一只迟归的鸟儿?迷途的鸟儿?它为了保护巢中的雏鸟还是寻觅丢失的伙伴?它扇动的翅膀,缓慢、有力、富于节奏,好像慢镜头里的飞鸟。它身体疲惫而内心顽强。它像一个昂扬而闪亮的音符在低调的旋律中穿行,我心里忽然涌出一些片段的感觉,一种类似的感觉;那种身体劳顿不堪而内心的火犹然熊熊不息的感觉。后来我把这只鸟,画在我的一幅画中。所以我说,绘画是借用最自然的事物来表达最人为的内涵。这也正是文人画的首要的本性,画又是画家作画时的“心电图”。画中的线全是一种心迹。因为,惟有线条才是直抒胸臆的。心有柔情,线则缠绵;心有怒气,线也发狂。心静如水时,一条线从笔尖轻轻吐出,如蚕吐丝,又如一串清幽的音色流出短笛。可是你有情勃发,似风骤至,不用你去想怎样运腕操笔,一时间,线条里的情感、力度、乃至速度全发生了变化。为此,我最爱画树画枝。在画家眼里树枝全是线条:在文人眼里,树枝无不带着情感。树枝千姿万态,皆能依情而变。树枝可仰,可俯,可疏,可繁,可争,可倚;惟此,它或轩昂,或忧郁,或激奋,或适然,或坚韧,或依恋……我画一大片木叶凋零而倾倒于泥泞中的树木时,竟然落下泪来。而每一笔斜拖而下的长长的线,都是这种伤感的一次宣泄与加深,以致我竞不知最初缘何动笔?至于画中的树,我常常把它们当作一个个人物。它们或是一大片肃然站在那里,庄重而阴沉,气势逼人;或是七零八落,有姿有态,各不相同,带着各自不同的心情。有一次,我从画面的森林中发现一棵婆娑而轻盈的小白桦树。它娇小,宁静,含蓄;那叶子稀少的树冠是薄薄的衣衫。作画时我并没有着意地刻画它,但此时,它仿佛从森林中走出来了。我忽然很想把一直藏在心里的一个少女写出来。绘画如同文学一样,作品完成后往往与最初的想像全然不同。作品只是创作过程的结果。而这个过程却充满快感,其乐无穷。这快感包括抒发、宣泄、发现、深化与升华。绘画比起文学更多变数。因为,吸水性极强的宣纸与含着或浓或淡水墨的毛笔接触时,充满了意外与偶然。它在控制之中显露光彩,在控制之外却会现出神奇。在笔锋扫过的地方,本应该浮现出一片沉睡在晨雾中的远滩,可是感觉上却像阳光下摇曳的亮闪闪的荻花,或是一抹在空中散步的闲云。有时笔中的水墨过多过浓,天下的云向下流散,压向大地山川,慢慢地将山顶峰尖黑压压地吞没。它叫我感受到,这是天空对大地惊人的爱!但在动笔之前,并无如此的想像。到底是什么,把我们曾经有过的感受唤起与激发?是绘画的偶然性。然而,绘画的偶然必须与我们的心灵碰撞才会转化为一种独特的画面。绘画过程中总是充满了不断的偶然,忽而出现,忽而消失。就像写作中那些想像的明灭,都是一种偶然。感受这种偶然是人们的心灵。将这种偶然变为必然。的,是大家敏感又敏锐的心灵。因为我们是写作人.我们有着过于敏感的内心。人们的心还积攒着庞杂无穷的人生感受。无意中的记忆远远多于有意的记忆,深藏心中人生的积累永远大于写在稿纸上的有限的素材。但这些记忆无形地拥满心中,日积月累,重重叠叠,谁知道哪一片意外形态的水墨,会勾出一串曾经牵肠挂肚的昨天?然而,一旦我们捕捉到一个千载难逢的偶然,绘画的工作就是抓住它不放,将它定格,然后去确定它、加强它、深化它。一句话:艺术就是将瞬间化为永恒。纯画家的作画对象是他人;文人——也就是写作人,作画对象主要是自己,面对自己和满足自己。写作人作画首先是一种自言自语、自我陶醉和自我感动。因此,写作人的绘画追求精神与情感的感染力;纯画家的绘画崇尚视觉与审美的冲击力。纯画家追求技术效果和形式感,写作人则把绘画作为一种心灵工具。14、给文中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注音写出正确的汉字。(3分)运腕操笔()婆娑()烟ǎi()15、“画又是画家作画时的‘心电图’”这一句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心电图”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3分)16、作者为何“最爱画树画枝”?(3分)17、作者如何看待画画中出现的“偶然”?(4分)18、题目“水墨文字”与文章内容有冲突吗?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6分)七、(共11分)19、下面文字在语言表述方面存在错误,请找出两处并加以改正。(4分)①据介绍,“身边最让我感动的人”评选活动是开展新形势下的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青少年网络文化的一次积极探索和尝试。②评选活动公开、公平、公正,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青少年的主体地位。③此次评选活动参与程序简便,参与方式多样,参与互动性强,参与回报丰富。④之所以做出这些努力,就是要为全国不同区域、不同群体、不同年龄的青少年搭建起一个喜闻乐见的共享感动、传递感动、发现感动、评选感动的平台,让全国青少年充分表达内心的真切感受和情怀,依据自己的意愿和标准推荐、评选最让人感动的人物,引导青少年在参与的过程中自我发现、自我感悟、自我提高,陶冶思想道德情操。错误改正第一处第二处20、近年来,利用节假目“自助游”的人越来越多,媒体对此做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自助游”升温的原因有多种。下边的调查图表反映出的“自助游”升温的原因是:.(答案不超过20个字)(如右图)21、请用相同的句式,续写下面一段话,送给你的亲人或朋友。(2分)因为有了芬芳的花朵,蝴蝶翩翩起舞:因为有了蔚蓝的海洋,鱼儿尽情畅游;因为有了22、如果不用任何修辞格,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嘲笑中有爱迪生”这句名言的意思可以怎样表达?(限20字内)(3分)八、(共70分)23、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言论:“如果我早点努力学习,我就不会……”,“如果我学会弹钢琴,我就可以……”。“如果把机会给我,我也会……”,“如果不是我贪玩了点,我早就……”等等。“如果”表现了人们在失败后的懊恼,总结了人们在失败后的教训,蕴含了人们对未来的期望……我们该不该相信“如果”?同学们对此一定有话要说。请你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发表你的见解。l、答案:B(A变异普里昂蛋白也可侵袭全身多种器官;c目前的疯牛病检查措施只是把人类感染这种痛的风险降至最低,并不能完全排除感染的可能性;D或然误以为必然)2、答案:B(A因果倒置;c“部分”改“任何”;D得出的结论不一定是“同样”的)3、答案:D(“组织猎杀袋鼠,向市场提供袋鼠的皮和肉”是可持续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的做法,有利于保护地球上的物种)4、答案:D(D项所陈述的是造成地球第六次物种大灭绝的重要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人类过度开发自然资源,破坏生物生存环境,造成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破坏和退化)5、答案:D(“闵”的意思应当是“忧虑”。)6、答案:C(“殆”都是“大概”的意思,表示推测。A,介词,因为。/疑问句末语气词。B,读wū,叹词。/介词,对。D,连词,“来”。/介词,“把”。)7、答案:D(都是说别人坏话的意思。A,古义:“以”是介词,用。“为”是动词,在这里的意思是“赢得”。今义:认为。B,古义:主上的心意。今义:主见,办法。C,古义:向下传播。今义:卑鄙龌龊)8、自谓可终始相保,并骋材力,效节明主。何意数年之间,死丧略尽。9、①当年在您左右侍奉的人,有许多贤能的人才置身其中。出门时跟着您微服巡游,回来时一起共享音乐的欢愉:②至于司马相如,称病来回避政事,专心写书,则徐干和他差不多。③您虽然年龄和萧王—样,但是您的才华却是他的百倍。10、都擅长文学,才华过人,适合在曹丕身边创作。不善于从军去建功立业。11、①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②渔舟唱晚雁阵惊寒③苍山负雪明烛天南12、①颔联、颈联②《哈姆雷特》或《哈姆莱特》或《王子复仇记》13、(1)辛弃疾和陆游都生活在南宋时期,山河沦陷、百姓涂炭,朝廷腐败、奸臣横行,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词中写鹧鸪与杜鹃啼鸣,巧妙的借用鸟鸣的谐音,传达出天下百姓热切盼望收复中原,统一国家的呼声,表达了作者国耻未雪、壮志未酬的忧愤和有家难归的飘零之感。(此题4分,时代背景和思想感情各占2分,如将两词分述只要内容正确亦给分)(2)辛词写“山深闻鹧鸪”背景辽阔;“愁”在先而闻鹧鸪在后,愁上加愁。陆词写“常啼杜宇”与“林莺巢燕总无声”对比;闻杜宇在先而“愁”在后,牵惹愁思。(此题答案较开放,不限定分析哪一首,也不要求两首比较分析。只要将一点分析清楚即给2分,分析未扣住“夜闻鸟鸣”的不给分)14、运腕操笔(wãn)婆娑(suō)烟ǎi(霭)15、比喻(或引用)。内心活动(胸臆)表现为外在的形式(线条)。线条的变化代表了情感的变化。16、(1)树枝就是一种线条。树枝无不带着情感。也常常把树当作一个个人物。(2)一笔一划都是一种情绪的宣泄与加深。画的过程充满抒发、宣泄、发现、深化与升华的快感。17、(1)“偶然”缘于吸水性极强的宣纸与含着或浓或淡水墨的毛笔接触。(2)绘画的偶然必须与我们的心灵碰撞才会转化为一种独特的画面。感受这种偶然是人们敏感又敏锐的心灵。(3)应该抓住“偶然”不放,将它定格,然后去确定它、加强它、深化它,从而把“偶然”变成“必然”,将瞬间化为永恒。18、没有冲突。文章重点讲写作人的绘画(文人画)。“写作人”“把绘画作为一种心灵工具”,抒写自己的内心感受。从这个意义上说,“水墨文字”已不是一般的文字,而是一种用水墨的形态,画作的形式表达的“语言”。正是这种“语言”,帮助写作人进行另一种“写作”,从而让写作人“面对自己和满足自己”,“自言自语、自我陶醉、自我感动”。因此,对文人而言,绘画与文字都用水墨,都用线一条,都是一种抒写心灵的工具。19、第一处:①句中“开展新形势下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成分残缺,改为“开展新形势下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第二处:④句中“共享感动、传递感动、发现感动、评选感动”语序不当,改为“发现感动、传递感动、评选感动、共享感动”。20、九成多消费者对旅行社评价低。(或:只有不到一成的消费者对旅行社表示满意)21、(1)写给亲人:因为有了无私的母爱,雏鹰茁壮成长。(2)写给朋友:因为有了真挚的朋友,人生日渐充实。22、教师体罚、轻视的学生中有未来的人才。(学生可能会有另一方面的错误理解:“教鞭”下,“冷眼”中会出人才。此处应注意让学生体会“人民教育家陶行知”附带的限定意义)23、(略)

    以上《福州一中2019年高考模拟试卷-语文-高考模拟》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学科试卷»福州一中2019年高考模拟试卷-语文-高考模拟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福州一中2019年高考模拟试卷-语文-高考模拟》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