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高中音乐 “无标题音乐的欣赏”课案

日期:2017-06-29  类别:优秀教案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高中音乐“无标题音乐的欣赏课案
摘自:《兰州一中》
【授课课题】:无标题音乐的欣赏
【授课教师】:王蓉
授课地点】:音乐教室
【授课班级】:高二、12班
教学目标】:1.了解两位有代表性的作曲家:巴赫、肖邦及其作品的创作背景。2.能初步领会无标题音乐自身的美和所蕴含的情感。3.总结出如何进行无标题音乐欣赏的方法。
【教学重点】:1.欣赏《C大调前奏曲》并从中领会“音乐的自律美”。2.欣赏《C小调练习曲》并从中体会音乐所蕴含的精神内含。
【教学难点】:理解“音乐的自律美”即:音乐的美来自于音乐本身。
【教学方法】:讲授、演示、欣赏、启发、分析等方法。
【教学器材】:钢琴、录音机、DVD、黑板、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小结前几单元作品欣赏体会借助其它艺术,音乐间接具有“音响造型”与“音乐描述”的可能,但并非其所长,故音乐最擅长表达情感。
2.引入新课对于无标题音乐,不可能在每部作品中去寻找音乐形象的具体对应物,否则对音乐的欣赏和理解会因流于表面而受到局限,由此引入新课“无标题音乐欣赏该从何处入手”。
二、新课
1.[板书]《C大调前奏曲》(选自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1)作者简介巴赫:德国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巴洛克”时期音乐的集大成者,其作品沉重、含蓄而又略显暗淡,充分体现了一种精神。(2)《平均律钢琴曲集》分为上下两卷,是巴赫的代表作,内容包括:前奏曲与赋格曲。(3)作品简析《C大调前奏曲》是一首典型的无标题音乐,是从没有升、降号的调性--即C大调开始,流动的“分解和弦音型”始终贯穿全曲,使音乐具有平静而明朗的抒情色彩。(4)欣赏音乐[教师弹奏](5)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自律美”。音乐的美来自于音乐本身,音乐正是通过自身的运动方式,即旋律,音色、节奏、和声等的变化来实现人们对于美的体验。(6)欣赏《圣母颂》(7)小结:因为“音乐的美来自于音乐本身”,所以,无标题音乐的欣赏应当从体会音乐作品自身的美入手。
2、[板书]《C小调练习曲》(肖邦、作品10)(1)由练习曲分类引入第二首欣赏作品(2)作者简介肖邦:波兰音乐家,所有创作几乎都是钢琴曲。受波兰民族斗争的影响,作品中有很多反映了强烈的爱国思想。(3)《C小调练习曲》创作背景[学生朗读](4)分段欣赏,教师分析[略](5)完整欣赏[思考]音乐整体的基调是什么?它带给我们一种怎样的情感触动?(6)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整首音乐大气磅礴,在昂扬、激奋的音乐基调中,我们感受到一股具有强烈号召性和斗争性的冲击力量,即“波兰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7)小结:音乐通过自身表达了一种精神内含,所以无标题音乐的欣赏还应该从音乐所蕴含的情感入手,同时,了解作者及作品本身的知识更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作品。
三、总结
1.知识总结:小结本课内容2.方法总结:无标题音乐的欣赏应从(1)音乐自身的美和所蕴含的情感入手(2)了解有关作品本身的知识,有助于准确的把握和理解音乐
【教学说明】:1.本节课设计思路为:从提出问题“无标题音乐该如何欣赏”入手,通过教师对具体作品的分析和启发引导,让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总结出欣赏的方法。整个过程力求学生积极思索,教师循循善诱。2.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中力求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有机的结合起来,关注学生个体发展,以达到培养学生掌握无标题音乐欣赏的方法。 

    以上《高中音乐 “无标题音乐的欣赏”课案》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优秀教案»高中音乐 “无标题音乐的欣赏”课案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高中音乐 “无标题音乐的欣赏”课案》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