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范文 内容页

书画鉴定的小技巧

篇一:如何学习书画鉴定

如何学习书画鉴定

学习书画鉴定,我觉得必须要先学会如何欣赏,如果不会欣赏,谈不上鉴定。无论是从事画家职业、还是书画鉴定职业、还是收藏者们,首先应该先学欣赏,这是搞好这个专业的源泉。所谓“欣赏”可以有两种涵义。其一,为通常的欣赏。其二,为学术性的欣赏。即古代的“品藻。”今天的研究。一幅作品,第一步就是欣赏,有的吸引了你,有的觉得平平把它放了过去。

我们对此专业的学习,理论比较多。基本上没有什么实践。当然,理论知识也是很重要的一关。例如,书法史,美术史甚至于每个朝代 ,每个作者的生平、字 、号等。不知道这些怎么会搞好这个专业。由于我们没什么实践,我只能说些我所学过的理论知识。

给我一幅作品,我最先看的是画,其次是落款,最后是印章。当然有些还要看看是否是原装原裱。简单的来说:“一画二字三印章”看画就是看画的结构,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因为结构的好坏,绝不是一眼所能解决的。因为它是多少个细节组成的。书画作品辨别真伪;重要的熟悉各个时代的风格共性和代表性书家的个性。赝品的特点为,一是用笔拘谨放不开,二是结构松散不紧凑,三是意境呆板,缺少精气神。还有些赝品,就是伪造者没搞懂作者的画风、以及什么时候画什么。例如,有位画家从来不画“四王”。但在他的画里面出现了“四王”的东西,可以确定为赝品。看落款,书画,书法、绘画。书画同源。“石如飞白墨如籀,写书还需隶八分。若要有人能解此,方知书画本来同。”有些画的落款哪都不对哪。 书画鉴定,有很多值得研究的东西。而绝不是直观上的感受。一看就假的。假在哪。鉴定者要说出假的理由。

做假的方法,一、完全做假。二、地区性做假。三、利用古书画真迹做假。四、代笔书画

完全做假主要有摹、临、仿、造等。摹是完全按照原本勾摹,常见于工笔人物、花鸟画和早期的山水画。临是对着原本临写,常用于写意画和行、草书。仿是无固定搞本耳仿其笔法或大意。造是指凭空伪造,不管原本面貌如何,专门伪造历代名人或冷名书画家之作,这类作品大量流传。地区性做假:大概从清代以后,地区性做假广为流传,所谓的“苏州片”、“后门造”等。苏州片:从明代万历年间开始,苏州地区即有一批掌握一般绘画能力的人,专以做假画为生,直至清代。但大多有底稿。多是绢本工笔设色画居多,名款都是古代擅长青绿山水的画家。例如李思训、赵伯驹。仇英等。但技术水平有高低之分,总的看,笔力都比较软弱。湖南造:又称“长沙货”。湖南长沙地区伪造的书画,既有画幅,也有对联。大多是明末清初的所谓“节烈名人”书画后均做旧,即染色后用水大力洗涮,冲去光凉,以显得灰暗、陈旧,这种作假很容易辨识的。利用古书画真迹做假:即将一些书画真迹,采用改、添、减、折配、割裂等手法,一般是将无款改为有款,小名家改为大名家,时代晚改为时代早。代笔书画:代笔书画是经本人同意而作,不同于一般伪作,但托他人代作书画,落上自己的真款、印章真假难分,原作、代笔混淆,也是应当辨清的一种假作现象。

理解所谓笔法、墨法,各种不同的技法,理解所谓结构,理解时代性的变化,理解历来作者的宗尚与他们艺术创作的表达意图。他们的传统性与创造性或者可以说:“这是学习此专业的主旨。”

篇二:书画鉴定需要了解哪方面内容

书画鉴定需要了解哪方面内容 书画是绘画和书法的统称。画,是人们生活中创造的结晶。画的起源久远,有着丰富的意思,“画中有诗,诗中有画”,中国古代,诗与画分不开。画的作品也体现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画中常常包含着艺术家强烈的思想感情,因此艺术也常常孕育在画中。书,一说是书法,也就是俗话说的所谓的字,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书是指文化内涵。由此可知,书画是指绘画和书法,也可以理解为具有文化内涵的绘画。

一、笔法,所谓“笔法”,是指书画作品中点、线运行的形态、方法。徐邦达先生在《古书画鉴定概论》中认为: “笔法就是有方法有规律地用笔锋划出、顿出的线和点的具体方法的简称”。中国书画全赖以点线来表现形象,笔法是中国书画最重要的灵魂和核心,笔法之优劣是衡量书画艺术水平高下的最重要的准绳。因此,书画的真伪是非,必然首先反映在笔法上。前人说过:“笔端钢杵,要力透纸背”,指的便是笔法中笔端的力量,这种力量要内敛,不能显露在外边,显露在外边叫青筋暴露。书画的快慢是次要的,主要的是用笔的轻重、疾徐、转折、顿挫,是否合乎笔法。有人以颓笔渴墨故作飞白取势以迷惑阅者,用评画的术语来说,这叫做“剑拔弩张”,其实笔里并没东西。鉴定大画,如高山大树以及长线条的衣纹等,更应注意笔法。画大画必须放笔,即“请君放笔为直干”,然而放笔不是任意胡抹,不要被故作姿态的“狂华”、“客慧”所迷惑,即“始知其放本细微,不比狂华生客慧”。鉴别细短线的工笔画,也必须看是否笔笔有力,笔笔到家。前人常以如“如印印泥”,“如锥画沙”、“春云行空”、“流水行地”、“寓刚健于婀娜之中,写遒劲于婉媚之内”、“剑绣土花,中藏坚质,鼎仓翠绿,外耀锋芒”等来比喻笔法。总之,笔法是书画的核心和灵魂,是打开鉴别书画真伪是非之谜的关键。

正由于中国书画从来重视笔法,每个时代对书画笔法的研究都有创新和发展,形成一种既继承传统,又有创新的时代笔法特征。所以,每个时代书画的笔法都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即时代特征,前辈对其均有高度的概括。

在书法方面:魏晋时代,人们将书法仅仅作为一种表现笔墨技巧的艺术形式,其崇尚玄学,醉心清淡,此时的书法风格神韵潇洒,散漫轻盈。唐代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心思上,文人学士精神豪迈,书法风格奔放,又规整严谨。宋代城市经济发达,市民文化勃兴,社会文风特盛,书法风格平稳清丽,华美多姿、新颖精妙。元代蒙古统治严酷,文人学士精神压抑,此时书风循规蹈矩,只能“出入羲献,牢笼古今”。明、清科举日渐成为文人士子们的唯一入仕途径,而科场试卷,官方文书朝庭要求严格,加上不断的文字狱的迫害,因此,文人士大夫思想保守,此期书法风格以台阁体、馆阁体为盛,行款整齐,字体匀称,雍容,笔划平直光圆,结体呆滞拘谨,风格端庄秀整,稳健刚劲。

在绘画方面:晋代线条巧密纤细,如春蚕吐丝。“其画山水,则群峰之势若细饰犀栉,或水不容泛,或人大于山;其列植之状,则若伸臂布指”。唐代绘画气势雄奇,宏大潇洒,色彩富丽辉煌,绘画技巧风格在山水画上同晋代差不多;然人物画有“曹衣出水,吴带当风”之语。宋代绘画风格与其书法一样,也是华美多姿,新颖真妙,其“笔法紧,笔触重”。元代绘画姿纵新颖,更多诗文意境和书法情趣,诗、书、画合为一体。明清绘画风格多样,其画派林立,气象万千。读者可从本书第一章的概述中详细了解,如清初正统派的平稳、安闲、雍容、雅正,而野逸派的姿肆、洒脱、怪异、豪放;清末上海画家的任性挥洒、北京画家的规规矩矩等等。书画时代特征的形成是每个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以及社会生活的产物。另外,影响笔法时代特征 的差异与同表现笔法的工具(毛笔)的制作和特点有一定的关系。

毛笔对笔法的影响,从绘画上看,清代同治、光绪以前,画山水大都用鼠须狼毫等硬笔,只在渲晕时才用软的羊毫。晚清以来,才见到陆恢等人全用羊毫画的山水画,形成一种比较肥软的线条。同样,由于书画家所处的时代风尚,其所具有的个性爱好,师承渊源、生活经历、修养学识、书画工具、宗教信仰等诸复杂因素能形成书画家独具个性特征的笔法,如执笔、下笔的方法,执笔的高低、竖立、侧斜、悬臂、悬肘、悬腕或手腕着纸,下笔的轻重缓急等,这些反映在作品上便成为书画家的个人风格,而个人风格总较时代特征鲜明突出,这也是我们进行鉴定书画的主要依据。

另外,一个书画家的笔法特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从早年到晚年,多少总有些变化,有些人甚至变化很大。一个书画家的笔法虽有早晚的区别,但笔法其中一定有贯始终的特质,此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万变不离其宗”,因此,精明的鉴定者必须抓住这个根本而不为其它变化所惑,成功地进行鉴定。笔法作为书画鉴定的主要依据还表现在笔法是书画作伪者最难逾越的一关。 综上所述,书画的笔法是书画的核心和灵魂,是我们进行书画鉴定的首要的、关键的依据。

二、墨法和设色,墨法即用墨的方法。陈兆复先生说:“墨法包括用墨浓淡的程度和墨色黑白的变化”。在认识墨法之前,先要注意作品笔墨的年代远近。年代越远,笔线的粗细收缩得越显著,加上纸绢本身也收缩,当然笔线也随着收缩,因此,笔线就比初画时细一些而显得坚硬状;墨色也因年代远而显着柔和,不像新墨色那样刺眼,并且能深入到纸绢的肌里。古今书画家,每个人有每个人用墨的习惯性方法,也正如每个书画家有自己独特的笔法 一样。所以,墨法是书画本身所具有的本质特征之一,是书画鉴定的主要依据之一。众所周知,书画时用的墨是指磨成的水墨,书画家在使用这些水墨时,在纸绢上就显出浓、淡、干、湿、黑、白等程度不同的变化,古人称这种墨色的浓度和变化为“五墨”、“六彩”。由于墨和色的浓淡干湿,表现了书画物象的虚实、枯润、远近及体积感、质量感,是表现物象的主要手段之一。因此,墨法能反映书画家的思想感情、精神气韵,所以,墨法与笔法一样,蕴含着书画时代特征和书画家的个人风格。墨法在鉴定书画上的重要性,还因它同笔法有极其密切的关系。墨法要用笔法来施行和表现,无笔法就无所谓墨法;同样,笔法要依靠墨法来表现在纸绢上,没有墨色,笔法则无处生根,无从体现。总之,墨法是从事书画鉴定的主要依据之一,但其地位和重要性要稍逊于笔法,因为,墨法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书画家之间有相近和相通之处,书画作伪能把墨法模仿得比较相像,而影响墨法的其它诸条件如纸、绢、墨等也易仿制。因此,在书画鉴定中要综合其它方面,详加考察。设色主要应用于绘画中,其在鉴定绘画中的作用同墨法完全一样,也是主要依据之一。

三、结构,书画“结构”一词,是一个复合概念,包含书法的结体和行款,绘画的构图和剪裁,也即徐邦达先生讲的 “结构和剪裁”。书法的结体,指每个字的笔划的疏密分布。行款则指字与字之间的上下左右的相互联接、呼应关系以及行 与行之间的排列呼应关系。绘画构图与剪裁,是绘画的要素之一,即画的结构。按照中国画的独特理论,中国画强调的就是结构,线条的轻重转折(笔法),水墨的浓淡变化(墨法),从塑造形象这个角度讲,其主要任务就是为了表现物象的组织结构。

书画的结构同笔法、墨法一样,有其时代特征和个人风格,是我们进行书画鉴定时的重要依据之一。书画家们的创作,都经过致密的构思,其画面上每个细小的部分,都有其用意,因此,书画家们在书画的结构方面,有着独特的习惯与构思,即结构上的个人风格,它表现了书画家的艺术特征和艺术水平。鉴定者也正是从这里对书画作品的真伪进行鉴定,因为,书画的伪作,总会留下伪作者的时代和个人结构习惯特点,而失去原作的结构特征,露出破绽而被识辩。

篇三:书画鉴定 书画造假的方法

书画造假的方法

中国书画,以其独特的魅力而成为东方文明的典范之一;在鉴赏书画作品时,如不能把握它的艺术实质,进一步对它的历史传承,真伪情况做出判断,就会有茫然之感。书画作伪,大概是从宋代开始真正流为风气。在唐代都是公开的临摹古人名迹,或双钩,或廓厦;但是到了宋代,就有人开始有意地作伪了。在宋明各代,伪画已很多了。到了明清之际,在苏州、扬州,有一些人专门临摹仿绘宋、元、明各代名画,俗名州片。因为当时苏州、扬州收藏家较多,可以有很好的真迹底本供来临摹。这类画,在今天看来,虽属伪品,但仍有它一定的历史价值。书画作伪的方法大约有以下几种,完全作伪:摹、临、仿、造,真迹作伪:改、添、拆配、割裂和代。

摹,既完全按照原本勾摹,多见于工笔人物、花鸟等。古人多用透明或半透明的纸蒙在原作上进行双勾,或直接以浓淡依样填摹,或以淡墨摹后再摹临,而近人多用幻灯机将原作底片打在纸、绢之上勾出底稿后再摹制,其伪作有极大的蒙蔽性。

临,在熟读原作的基础上,临写作品;一般有对临,背临和临摹等方法。临多见于山水、人物、花鸟等。造假中以此类水平较高,其所作可以逃过一般鉴定者的眼睛。临摹原画有的是画家本人生存时,就有人仿作,如现在的人仿齐白石作品,传到后来,就使人比较难辨真伪。有的是后人仿古人,用旧纸或旧绢,临摹真迹,款识印章,完全一致,此种伪品,也比较难以识别。例如现在我们所见到的董其昌、傅山、石涛、郑文等人的作品,往往有如此的伪品。明代以前的人所仿的古书画,本身已具有历史价值,还是值得重视的。

仿,就是按照某书画家的书画风格和技巧来制假。造假之人在没有真本的情况下,凭自己长期专攻某名家的功夫,完全靠想象,信笔画成某名家之作,如张大千所仿石涛的作品。造假之中以这类水平最高,功夫最深。因其没有真本的拘束,仿写的作品可达形神兼似的地步。又因没有真品可以比较,故具有极大的欺骗性。

代,请别人代替自己书写或作画,而落自己的名称,或加印自己的印章。可两种,一种是只代一部分,既本人作一部分,代笔人作一部分,落款则是本人;另一种是完全由代笔人所作,仅落款是由被代画家来写。代笔一般是无名的代有名的,名气较小的代名气大的。被代与代者多为师生、父子关系。多为本人名气大,为画债所累,只好请门生、弟子代画。代的鉴定较难,当仔细对待。

改,指改动作品的一部分,甚至整个面貌。包括改款、添款、减款、折配等,这类伪作一般以古画居多。旧画往往无款,如宋院画或明人绢地大幅画,都是如此。作伪的人就给它添上一个名人款识,或在画史汇传、人名大辞典等书中,查出一个宋元冷僻的人名,题作款识,以求厚利。此外,有的画已有本款,但作者的名望不高,因此裁去本款,改题为大名家。把名人的款加在画上,这样,原画就被裁剪,或缺一边,或缺一角,或缺上端,或缺下端,所以画身必受影响。后题之款与原画墨色决不能一致,其地位也不能如原画的自然,影响画的格式气韵。屏幅的原款往往在最末一条,有人就把八条屏幅改为两个四幅屏,而在无款的四幅中,添写名家新款。册页若是十二开,原款在最末一开,则保存八开,或十开,添补新款,藉以牟利。此种办法,俗名小名家改大名家。

造,就是伪造,其形式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有本的造,造伪者熟悉名家的画风、画法,利用其名气牟取利益,这种造法亦称“熟造”;另一种是“冒造”,即根本没看过某名家的作品而凭空捏造,一般来讲,冒造水平低劣。造是绘画作伪中使用最普遍的一种形式,数量巨大,其水平高低不等,需认真对待。其中有苏州造(又称“苏州片”)、湖南造、河南造、扬州造、广东造、江西造、北京造(又称“后门造”)。 鉴赏书画,从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来讲,是一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精神享受,若要把它作为一门学问来看,却是十分艰难而复杂的。只有靠“勤奋”学习各方面知识,用心“感悟”艺术实质,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