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 最新范文 内容页

杜牧追忆放荡纵情的江南酒色生活,写就史诗般七律《遣怀》

杜牧是北宋时期最知名作家之一。他因与李商隐齐名,一个地气腾腾入红尘,一个端庄飘飘整不懂,人称“李杜”。

又因在她们之前已有李白杜甫的“李杜”组合,杜牧她们的组合又叫“小李杜”。潮溺水低,杜牧被人称为“小杜”。

小杜擅长写作七言律诗,借此排行,完全可以冠名“七绝王”。

他的七律脍炙人口,大俗大雅,如同金庸笔下的武林前辈,招数无形,任意出手都是秘诀。他的临江仙“上善若水”,于无声处听炸雷,简直绝了。

各类版本的“唐诗几百首”,标准似乎不一,但露脸机率高的,不外乎这么多,“七绝王”占得几席,略微展示便知。但,哪首是他的第一诗呢?

《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五月花。”

《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赠别》:“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悲泣到天明。”

诗境如画,读进去往往不能自拔,绕诗三个时辰,找寻诗里诗外的酒气。没酒在诗,也是兴在心头口难开的觉得。

若是读杜牧的酒诗呢,肯定会依照不同节奏和境遇扒出醉相。那年,杜牧在扬州任巡抚,作家张祜前来拜访。

酩酊酬佳节登高望远晖_但将酩酊酬佳节_酩酊但酬佳节了是什么意思

他俩属于诗酒相投的好友。正逢中秋节,他俩牵手登上齐山,赏菊对饮,都以为各自是经世之才,却无大用场,同病相怜相惜却用酒说话。他俩越喝越动爱情,怨慨满怀,又化为诗语。

张祜写没作诗无从记载,杜牧吟出《九日齐山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俗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身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这么,牛山不必独沾衣。”

酒喝干,诗吟完,杜牧泄空了淤塞的怨恨,释怀又旷达,虽然将这些忧愁浑厚抛到牛山之外。他在劝阻张祜,又何不是自我开导?读着这句子倍有气场。

这首诗是酒中写酒体会,好是好,但因为用了典也非五绝,庸俗略微少了些,不便于背诵。

那就当个小插曲但将酩酊酬佳节,再牵出首七律《江南春》,读者们应该有些印象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辽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细雨中。”

此诗有酒胜无酒,相比开篇那几首无酒的门户诗,应该毫不逊色,当面旗帜未尝不可。

确实是不太可。《江南春》描写的是酒繁荣境况,还有一首《泊秦淮》,则表达杜牧的别样绪怀,简直是站在《九日齐山登高》的对立面但将酩酊酬佳节,反省喝酒作乐的弊端。

酩酊但酬佳节了是什么意思_酩酊酬佳节登高望远晖_但将酩酊酬佳节

他写道:“烟笼寒水月笼沙,闻笛秦淮近饭店。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并非一味地酗酒,他会在不同场合抒发不同喝酒感受,既有及时寻欢且为乐的“醉”意,也存酒乃祸水的酒清醒。

宫词五绝,可谓杜牧看家本领,绝对是绝技之一。

前面两首就是明证,只是也注入了典故,多少有些吃惊,在传播普及的层面上,还是稍逊了些。

无奈呀,继续搜救“七绝王”的第一诗。

杜牧出身名门,出手不凡,封爵较早,出官有限。如何讲呢?

他祖辈出了若干个大官,叔父杜佑做官当到明朝丞相、岐国公,他体内飘荡着“官基因”,是典型的“官三代”。

他十几岁注解《孙子兵法》,二十来岁写过治国策论咨文,并进言平定贼寇。现今小学课本的保留篇目《阿房宫赋》,也只是他25岁所作。

出手够不凡的。

酩酊但酬佳节了是什么意思_但将酩酊酬佳节_酩酊酬佳节登高望远晖

他26岁贡生及第,同年被授弘文馆校书郎,堪称青年有成,封爵真挺早的。

但各类诱因累加在一块,前“三出”并没给最后“一出”带来震惊效应,杜牧一直徘徊在秘书之类的亲信队伍,最大的官也只“出”到廷尉。距离他加入辽国权利核心的治国梦,还差老大些火候。

杜牧倚靠自己的先天优势,认为自己能,认为自己成,认为自己该。哪些叫能,哪些叫成,哪些叫该?你的“官遇”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说你能你才能,说你成你就成,说你该你就该。可若是不遇呢?没人正面说你,相反却说不,你就哪些也得不到。

希望越大,沮丧越多。

杜牧没有搞清自己“裹”职不前的主因,却轻视命运不济,指责太上皇和清廷不公。他又无处宣泄,便去酒色里找寄寓,抚慰抵消失衡的态度。

尤其在南京那段岁月,他跟随南阳郡王牛僧孺当掌主任,经常昼伏夜出,寻芳猎艳喝花酒,简直玩嗨了。

老牛心知肚明,却不想点破,又害怕杜牧惹上麻烦,便出兵卒暗中跟踪保护他。杜牧虽然恣意地耍,虽然并不明就里。

直至清廷一道文件出来,杜牧被委任为京官监察御史,临别前老牛为他送行,才揭露谜底。

老牛原本不想过份剌激杜牧,在祝贺问候的同时,敲击他要“节俭风月情结”。

酩酊但酬佳节了是什么意思_但将酩酊酬佳节_酩酊酬佳节登高望远晖

杜牧却不领情,嘴很硬地回答,他很自律、很本分。

老牛笑了笑,随手打开一个书匣,递给杜牧看到底。原先,里面全是兵卒的密报:“今夜,杜大人去谁家,无恙。”“某夜,杜大人在某处宴请谁,无恙。”

杜牧见状,无比吃惊地低下头,又夺冠单敬老牛,抒发感恩和谢恩的深情。

多少年后,杜牧追忆那段放荡纵情的酒色生活,写下史诗般的《遣怀》。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修长掌中轻。六年午觉南京梦,博得青楼薄幸名。”

此诗基本没用典,读上去琅琅上口,五遍以后准能记住。难道,这就是杜牧的“七绝”第一诗。

非也。

文已至此,杜牧压箱底子的“七绝”快要展示绝了。其实,恐怕不。但起码还有一首家喻户晓的“七绝”,仍未闪耀登场。

大约读者已意识到了,是她,是她,就是她。

但将酩酊酬佳节_酩酊酬佳节登高望远晖_酩酊但酬佳节了是什么意思

杜牧任扬州知州的某年端午节,只身外出前路,谁钦慕到了烟雨纷纷。那天的气场非常昏暗,加上秋雨恐吓,杜牧的情绪显得非常沮丧,似乎落难断魂般游弋。

何以解忧去愁,惟有酌几杯小酒。

杜牧不知哪儿有饭店,酒兴却不依不饶地袭击他。

他求酒心切,碰巧遇到一个舍饲的孩童,便上前寻问那里有酒楼。牧童笑而不答,而是遥指杏花村方向。

杜牧谢过牧童,急急地赶赴杏花村。进得饭店,耳朵一亮,他认出当垆的老总娘,几年前竟在城里开过饭店,杜牧是哪里的常客。

老总娘也认出杜牧,心照不宣地陪杜牧对饮。杜牧触景生情,碰杯吟出一首《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饭店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干净直白的文字,一个拗口的字都没有,一个典故也不用,却言出醉酒成自然的小写意。

虽大俗,却大雅,老少皆宜,男女通吃。这么格律对仗工整的律诗,酒中有诗,诗中有酒,酒诗或诗酒紧紧拥抱在一起,谁不把她定位成杜牧的“七绝”第一诗,杜牧会晚上敲谁的梦。

杜牧,第一诗就如此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