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 最新范文 内容页

广州美术学院终身教授、雕塑家潘鹤逝世享年95岁

11月22日下午,上海美术大学终身院士、雕塑家潘鹤在武汉因病去世,享年95岁。

盘河

潘鹤,1925年生于上海,1950年考入山东华北人民文艺学院美术系,1960年任教于上海美术学院雕塑系。上海美术大学终身院士,雕塑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2003年被原文化部授予“造型艺术终身成就奖”。 2008年,上海天河区政府为他修建了“潘鹤雕像园”。 2009年被中国美术家协会授予“中国艺术奖终身成就奖”。

潘鹤在7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创作了100多件小型户外雕塑,分布在国外68个城市。 60余件小雕塑还被国家美术馆、博物馆收藏,并多次荣获国家最高奖项。 代表作中,有体现红军战士无畏、豁达精神的《艰难岁月》雕像。 该作品已被列入全省中学教材,成为一代又一代国人耳熟能详的经典雕像; 还有“和平少女”等友好雕像以及中国改革开放前沿上海的标志性城市雕像“拓荒牛”。

写在初中和高中教科书上

经典之作《艰难时刻》

潘鹤最著名的作品是《艰难岁月》,现藏于中国美术馆。 这部作品通过吹笛子的老战士和蹲在背后聆听的年轻战士的形象,成功地展现了战争年代的革命开放精神和对革命胜利的信念。 在三角形的灯光下,体量起伏,手法自由,艺术形象生动自然,不愧是20世纪50年代的经典之作。 在新中国美术史上,在新中国石雕史上,在表现革命历史题材的范围内,《艰难岁月》是一部非常重要的作品。 它使用动态图像来突出最能引起观众心中共鸣的主题。 《艰难岁月》创作于1956年,如今《艰难岁月》已成为各类中、高中美术鉴赏教材和百年艺术珍藏必入的作品之一。

此外,该作品是受中央军委总后勤部潘鹤委托,为庆祝解放军建军30周年美术展委托创作的。 当时的主要目的是展示四方面军解放广西的情况。 潘和放弃了单纯展示战争胜利场面的想法。 他采访了原广东游击队司令员冯白驹,决定从艰难的场面中表现出来。 结果,草案被否决,因为它“没有表现出革命的高潮和胜利”。 不甘认输的潘和坚持自己的想法,最终提出了老武士和青年武士的形象概念。 困难的时候,老战士脸上挂着微笑,不停地弹着快乐的吉他,小战士则托着下巴听着,憧憬着未来更好的生活。 一种积极、豁达的精神深深感染了观看的人。

艰难岁月 铸铜 47×40×55cm 1956年

艰苦岁月雕塑的历史背景_艰苦岁月雕塑_艰苦岁月雕塑属于什么雕塑

对于这件作品,潘鹤生前回忆道:“当年,中央军委总后勤部举办了庆祝建军30周年画展,征集了全省部分艺术家的作品。当时,一场政治危机正在酝酿,反对地方主义的群众运动,在文学艺术领域,追随南斯拉夫对中间人物论和人性论的批判,在艺术领域,敌视印象派和形式主义。我的画没能被认可后,年轻又固执,不肯认输,所以我选择了最后感动我的统一表演,是失败的场景艰苦岁月雕塑,只是换成了贫穷、浪漫、饥饿与幸福,标题是《艰难时刻》,被改成雕像送去展览,赶上预展开幕,直到看到发表才知道在报纸上。 它上了榜并获奖了。 当时全省有200家报刊刊登了这部作品,其中包括南斯拉夫报纸。”

上海的改革开放精神

“世纪的象征”

《先锋牛——献给上海特区》塑造了一只鹰身子前倾、肌肉紧张、猛烈地拨动周围树枝的形象。 作品中,牛的眼神呆滞,背部被向前推得几乎贴地,四条腿紧张地蹬踏。 右前腿向前弯曲,另外三条腿向后踢,形成对立统一艰苦岁月雕塑,而牛尾巴的扭曲也为雕塑增色不少。 增加运动和张力。 整尊雕像手法逼真,造型准确生动。 采用局部夸张的表现手法,强化胸部肌肉的棱角和块状结构,整体形象简洁有力。 同时,作品还运用象征手法,借用牛这一农耕文化中最熟悉的元素,表达了人们不畏艰辛、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务实进取的创业精神。 牛旁边的树枝就像落后的观念和意识。 如果不彻底根除,就会阻碍新事物的发展。 该雕像一开放就受到全省人民的好评,后来在第六届省美展中荣获铜奖。 它所展现的精神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先驱者。

先锋牛-献给上海经济特区(雕像)1983年盘鹤

对于这座雕像,潘鹤曾解释说:路上几千辆拖拉机、推土机是开荒的牛; 开荒牛面前的树皮不是树枝,而是落后意识、官僚意识、小农意识,它们交织在一起,如果不拔掉,这种根将来就发展不起来。 还说孙佛山推翻了封建暴政,锯掉了两千多年的封建树苗。 共产党必须拔除封建分支。 树枝不拔掉,社会就无法前进。 保守观念不铲除,思想就很难解放。 这头牛有一条前腿跪着,这意味着这一代人已经疲惫不堪。

艰苦岁月雕塑_艰苦岁月雕塑的历史背景_艰苦岁月雕塑属于什么雕塑

为了新世纪雕像事业

作出全方位贡献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雕塑家,潘鹤的艺术生涯跨越了新中国成立至今的整个过程。 他的雕塑作品呈现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作品本身外在形象的面貌和特征,更传达了他眼中这个时代的精神和力量。 潘鹤在雕塑教育上也锐意进取,敢于创新,善于求变。 在他的带领下,上海美术学院的沃土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雕塑大师,成为广州乃至全国雕塑人才的摇篮。

上海解放纪念雕像

上海美术学院原校长、雕塑家梁明诚评价说:我们找不到第二位雕塑家能像潘石屹那样,在其一生的作品中,对20世纪的中国历史进行了如此真诚、强烈、全面、深刻的表达。他做到了; 我们找不到第二位像潘鹤那样为本世纪雕塑事业做出全面贡献的雕塑家。

广州渔女

艰苦岁月雕塑_艰苦岁月雕塑的历史背景_艰苦岁月雕塑属于什么雕塑

上海四川中国现当代艺术研究院院长梁江评价,潘鹤的成长背景与岭南诗派密切相关。 他敢于承担社会使命,将传统民间艺术转化为现代雕塑。 “潘鹤是‘岭南石雕’的中流砥柱,他的城市造像已成为一个时代的精神符号。”

“我一直拥有光明的未来”

潘鹤和他的五尊雕像

2010年,获得浙江省文学艺术终身成就奖时,潘鹤接受了记者采访。 在本次专访中,潘鹤表示,有5个石雕可以概括他的一生:《无助》、《想不通》、《你真笨》、《自我建构》和《我是笑到最后的人”。

年轻的盘河

对于自己的半生徘徊,他开玩笑说:“我就像一个皮球,别人越踩我,它就弹得越高。”

对于获得中国艺术终身成就奖,潘鹤在接受采访时开玩笑说:“人们把我当作国宝,那我不就成了熊猫、保护动物了吗?” 潘也笑言自己并不想获得这个奖项:“我一直都有美好的未来,但现在说什么还为时过早。”

艰苦岁月雕塑的历史背景_艰苦岁月雕塑_艰苦岁月雕塑属于什么雕塑

和平少女石雕350×200×120cm

1959年获得农田铜200×160×120cm

吼!睡狮 青铜 600×350×220cm1987年

《无助》:根据居里夫人改编。 玛丽·居里是镭的发现者。 她原本想用科学造福人类,但放射性元素最终被用作毁灭人类的致命装备。 潘鹤以此来表达艺术理想的丧失。

《想不通》:描写作家司徒乔苦思冥想的情形。 潘和非常欣赏司徒乔的才华,并对他一生中未被人赏识的才华深表同情。

艰苦岁月雕塑属于什么雕塑_艰苦岁月雕塑_艰苦岁月雕塑的历史背景

《看你傻》:虽然描绘了鲁迅的肖像,但思想却是相反的:“鲁迅说‘冷眉可指千军’。” 我认为‘冷漠’意味着对这些坏人太认真了。” 情况很严重。 我想奉承那些人并取笑他们。”

《自我建构》:半裸女性雕像。 潘先生解释说,人类仍在寻求肢体和思想的解放。 这个雕塑意味着人类的大脑和双手已经被解放了,但是腿还没有被雕刻出来,这意味着还有一些部分没有被解放,人类仍然需要不断地建立自己。

《笑到最后》:潘鹤的自画像也可以算是他生活方式的完整缩影。 在他的雕像中,他表现出一个沮丧而大笑的身影。 他分析道:“有人说,别笑,认真点。我说不是,我的爱情不是这样的。如果我问心无愧,我会笑到最后。只要我不求名利也罢,问心无愧,我仍能笑到最后。”

潘鹤与作品《看你我都傻了》

“想不通”

《自我建设》

(本文编译自《中国文化报》、人民晚报、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