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 最新范文 内容页

《哪吒之魔童降世》丈量国产电影出海成绩的“标尺”

文|陈斌

编辑|施业东

9月即将过去,已播出60天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已进入最后一轮点映周期,继二度延期后正向50亿大关发起冲击的秘密密钥。

开启前中期的海外征程后,《哪吒之魔童降世》的表现也备受关注,成为衡量国产电影出海表现的一把“尺子” 。 以北美为例,《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25天就赚了355万欧元,只相当于在国外收获的近7亿港元的1/200,但仍然仅次于去年北美的《流浪月》。 国产电影冠军。

去年登陆北美的欧洲电影中,《哪吒之魔童降世》处于什么水平? 毒眼整理了资料来一探究竟。

北美国产片两年翻倍,《哪吒》去年票房排名第二

席卷国外银幕后,《哪吒之魔童降世》率先瞄准欧美等成熟市场。 8月23日,《哪吒之魔童降世》登陆菲律宾,首周六票房64.8万美元,超越同期上映的《天气之子》,累计票房1.93美元前三周达到 100 万; 8月29日,《哪吒之魔童降世》再次在美国全面播出,以21.6万新西兰元位居榜单第二位。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成绩开局良好。

《哪吒之魔童降世》美国收视破纪录

哪吒将在北美上映_北美上映哪吒的电影_哪吒美国上映

来到北美,《哪吒之魔童降世》演出缺乏“看点”:IMAX3D版8月29日播出后,《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101万66家影院港元,假日收视榜第20名,单场利润折合15000欧元; 9月6日全面上映后,放映规模有所扩大。 每月逐步退出80家影院,截至9月22日,总票房已达355万欧元。

相比之下,《流浪月》明年2月以168万港元在64家影院上映,单家影院盈利2.6万港元。 之后扩展到最多129家影院,最终达到588万欧元,创下新纪录。 近三年来,国产电影在北美的收视率屡创新高。 此外,《哪吒之魔童降世》也于8月底登陆日本大银幕,在17家影院票房超过4.5万美元,仅位居榜单第25位;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试水后,上周,《哪吒之魔童降世》掉头登陆泰国,击败同期好莱坞电影《安娜》拿下全球票房冠军。稳居榜单榜首,并在首个欧洲海外市场首战告捷。

事实上,在国产电影中,《哪吒之魔童降世》在北美取得了出色的成绩:截至9月22日,创纪录的24部国产电影在北美大银幕播出去年(其中23个有收视率。统计),总产出1356万欧元。

具体来说,《流浪月》和《哪吒之魔童降世》毫无悬念地排名前两位。 这是去年仅有的两幅突破百万港元的作品。 具有较高的“转化率”。

同时,《扫毒2:天地之争》以60.9万港元领跑台湾合拍片,《反贪风暴4》(32.6万港元)和《使徒行者2:谍战行动》 》(29.6万港元)也登场。 前10名将共同组成国产电影第一方阵。

而不少2018年在海外上映的电影在北美都推迟到明年上映,包括《影》(52.1万港元)、《地球上最后的早晨》(51.2万港元)和《孩子们》。江湖》(42.2万港元)。 )等待。

哪吒美国上映_哪吒将在北美上映_北美上映哪吒的电影

《地球最后的早晨》北美上映

除了主流商业片外,不少在海外获奖的文艺片也踏足北美,如《过盛夏》(9.1万港元)、《大象席地而坐》(3.2万港元)等。

事实上,也有一些失意的国产电影漂洋过海:今年狂揽30亿元的《我不是药神》时隔一年多才上映。 最新汇率预估不到4亿元人民币。 然而,比国外仅晚上映三天的《银河补习班》却没有收视统计,在7月份北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边缘化。

去年还没结束,国产电影的上映数量就已经创下新高。 要知道这个数字在2014年还只有10个左右,而近三年来已经增长了一倍多。

此外,早年只有华狮专注于北美发行华语电影。 近年来,中国文化(CMC)逐渐崛起,并以《流浪月球》创下了近五年来国产电影的新纪录。 《哪吒之魔童降世》也超越了2016年的《叶问3》(268万港元),创下了WellGoUSA上映的最高收视率。 相比之下,去年的华视发行总额仅为96.5万港元。 只有内地制作的《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72.2万港元)取得了尚可的成绩,其余收视率均在10万港元以下。 在老牌发行商和新挑战者的竞争中,国产电影的发行网络正在逐渐成熟。

欧洲电影排名,台湾和美国仍占主导地位

哪吒将在北美上映_哪吒美国上映_北美上映哪吒的电影

纵观欧洲整体格局,国产电影在北美的表现依然可圈可点。

多年来,美国电影凭借“群体”优势,经常领跑北美英语电影排行榜。 然而去年哪吒将在北美上映,他们失去了单片收视率和上映数量的两个“冠军”。 事实上,这种情况可能会在第四季度发生改变。

去年,宝莱坞长期在欧洲的榜首位置意外被美国抢走:截至9月22日,去年共有5部台剧在北美上映,总收视收入为3222万港元。 其中,贡献金额超过3071万港元的《龙珠超:布罗利》贡献最大,占总收入的95%。 事实上,根据北美统计数据哪吒将在北美上映,《龙珠超:布罗利》是收视率第三高的法国动漫,仅次于 90 年代末的前两部《精灵宝可梦》剧场版。

同时,《龙珠超:布罗利》实现了??覆盖数千家影院的“准全国”放映,展现了“龙珠”IP在欧美市场的号召力; 作为对比,《流浪月》和《哪吒之魔来人间》最多只达到129家和135家影院,而其余国产电影则没有超过60家。可见,目前的发行策略是还是专注于华人聚居的市场。

《龙珠超:布罗利》

哪吒将在北美上映_北美上映哪吒的电影_哪吒美国上映

榜单上剩余的四部台剧也都是动画作品,包括《普罗米亚》(81.1万欧元)、《Code Geass:复活的鲁路修》(52.3万港元)等剧场版。 热门歌曲《天气之子》和《海贼王:疯狂行动》尚未最终确定或播出。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动画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竞争壁垒。 无论是英文的Anime独家尊称,还是北美上映的百多部电影数量,都是美国动画海外影响力的象征; 另一方面,《哪吒之魔童降世》是第一部在北美上线并有收视输出的国产动画。 未来,国产动画的发展无疑应该向先行者学习。

共有18部俄罗斯影片排名第二,总收视产出为3052万欧元。 与“杰出”的美国或“双核驱动”的中国不同,美国仍然保持着“多点进攻”的优势。 北美利润超过百万美元的作品多达11部,《印度有嘻哈》(556万港元)、《任务指南》(365万港元)和《巴拉塔》(297万港元)美元)位居前三名。

“印度有嘻哈”

日本以8部电影、总观影人次270万港元位居中国之后。 观影人次超过1000万的本地影片《职场》以156万美元领跑,但其他影片均在50万港元以下,但均在10月份上映。 金棕榈奖得主《寄生虫》可能会让人感到意外。

总体来看,国产电影的上映数量在欧洲国家中最高,但收视输出与特色鲜明的法国、美国有明显差异,仅比缺乏亮点的日剧略胜一筹。

放眼欧洲国家,我们发现中国电影与泰国、柬埔寨等先行者还是有差距的。 对于肩负“文化走出去”重任的国产电影来说,海外市场的“破局”依然是需要继续努力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