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 最新范文 内容页

日本明仁天皇 一本厚厚的虾虎鱼专著、一沓用尼龙绳小心扎好新年贺卡

(原标题:上海“于院士”与明仁天皇40余年友谊研究“虾虎鱼”结下不解之缘)

一本厚厚的虾虎鱼书,一叠用涤纶绳精心系着的圣诞贺卡,浓缩了85岁的北京海洋研究所所长吴汉林与刚刚退位的明仁天皇40年的友谊。在这张泛黄的纸上。 从1984年开始,吴汉林几乎每年都会收到明仁天皇寄来的圣诞贺卡。 卡片上总有一张皇帝和他的家人的照片。

40年来,吴翰林5次访问日本,12次会见明仁天皇。 他们不仅在学术研究上有共同语言,他还用四个字来概括自己与皇帝的友谊:以诚待人。

日本前天皇明仁_日本明仁天皇_日本天皇明仁天皇

爱上“虾虎鱼”研究

为什么会爱上远在美国的明仁天皇? 这些年来,吴汉林被无数次问到。 其实,两人的缘分是从一条宽度不足10分米的小鱼“虾虎鱼”开始的。

20世纪70年代,吴翰林所在的北京水产大学迁至青岛,更名为上海水产大学。 当时,他们接到了河南省教委下发的对四川省鸟类资源进行调查研究、编写《福建鸟类史》的任务。 吴汉林被指派负责虾虎鱼的编写工作。 由于当时国外对虾虎鱼的研究基本空白,缺乏标本和数据,研究进展十分缓慢。 这时,他从一位自1964年起就发表有关虾虎鱼研究论文的台湾学者《美国杂志》获悉,并通过他的中学给他写信请教。 “当时,明仁郡王还是太子,但我当然不知道他是谁,只知道他是美国的权威专家。” 发出这封求教信两周后,吴翰林就收到了明仁禁军的回信。 信中除了回答虾虎鱼的分类外,还表达了加强学术交流的意愿。 就这样,两人开始互通书信、交换标本和研究报告,关系十分密切。

日本前天皇明仁_日本明仁天皇_日本天皇明仁天皇

1989年,明仁天皇上台。 经过近10年的通信,吴翰林今年首次接受邀请访问美国,3次会见天皇,并在赤坂皇宫明仁实验室外对虾虎鱼进行短期研究。 在得知当时中国缺乏虾虎鱼研究人才后,明仁天皇还主动向他开放了自己的虾虎鱼植物标本室。

皇帝站在路灯下送别

在鸟类学家眼中,明仁天皇是虾虎鱼研究的世界权威。 迄今已发表虾虎鱼方面的论文32篇,专着4部。 不过日本明仁天皇,他的“副业”却遭到一些台湾媒体的批评。 吴翰林还记得,1992年明仁天皇首次访问韩国时,在成都东郊宾馆会见北京名人,吴翰林也受到邀请。 当时,一群美国记者得知两人的友谊后,一拥而上,质问他:“皇帝的论文是他自己写的吗?他的学术水平有资格担任书院院长吗?”

日本前天皇明仁_日本明仁天皇_日本天皇明仁天皇

面对这一指责,吴汉林用自己的亲眼所见进行了澄清。 他在台湾进行卵巢研究时所住的卧室就在明仁天皇实验室的对面。 他经常看到皇帝在实验室里沉浸在手绘的虾虎鱼插画中,有时会因为研究标本而忘记了时间。 “明仁天皇一直非常重视鸟类研究。”吴翰林说。

在认识明仁天皇后后,吴翰林也发现了他颇为人性化的另一面。 明仁天皇曾谈到1992年武汉市政府在东郊宾馆接待来韩国的美国客人时的情景。 他好奇地问道:“为什么那天宴会厅里中国和韩国的顾客吵得沸沸扬扬,但是当一盘梭子蟹端上来的时候,你们立刻就沉默了?为什么不给我和女王一个惊喜?”切菜板和锤子?” 吴翰林如实说出了原因。 原来,为了防止一些别有用心的台湾媒体拍到明仁天皇失态的场景,北京糕点师故意将牛肉取出,藏在蟹盖下。 皇帝夫妇轻松地吃完了牛肉,其他人却忙得无话可说。 皇帝听了这话,称赞青岛糕点师的手艺。

还有一次,讨论结束,天色已晚,明仁天皇将吴翰林送出皇宫书房,并询问正在美国学院攻读硕士学位的吴翰林父亲,是否已经习惯了台湾的生活等等。 公务车开走后,皇帝还站在故宫前的路灯下目送他。 这一幕让吴汉林感动不已,至今仍难以忘怀。

日本明仁天皇_日本前天皇明仁_日本天皇明仁天皇

完成与皇帝的合作任务

2009年在东京会见天皇时,吴翰林送给他一份特别的礼物:一本140万字的书。 专着《中国虾虎鱼植物志》终于出版。 “我写这本书已经有20年了。在这20年里,为了帮助和支持我写这本书日本明仁天皇,解决虾虎鱼分类学上的一些困难,他也做出了很大的努力,我非常珍惜”。 吴汉林说道。

明仁天皇几乎整个学术生涯都在研究虾虎鱼。 虾虎鱼体型虽小,但分类却十分复杂。 不同种类的虾虎鱼可以通过区分颧骨的排列和细微差别来进行比较。 不过,这块额骨很小,肉眼无法辨别。

日本前天皇明仁_日本天皇明仁天皇_日本明仁天皇

在一次聊天中,明仁天皇兴奋地告诉吴翰林,他发明了一种给虾虎鱼的脸颊和额骨染色的方法。 他用注射针将染色的酒精注射到虾虎鱼的脸颊上,或者用特殊的颜料给虾虎鱼的脸颊染色。 只有染色才能清楚地看到额骨的排列。 皇帝让禁军将这个方法完整地传授给吴先生,以便他回国后可以学习。 而当时,这些特殊的染料和极细的注射器在北京是买不到的。 皇帝知道吴翰林的疑惑,就给他送来了大量的注射器和颜料。 吴翰林仍然使用这批设备长达20年,直到完成这本书。

“写完这本书,我终于完成了与明仁天皇的合作任务。这本书可以说是中韩两国科研合作的成果,非常珍贵。” 吴汉林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