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 >> 总结 >> 学校工作总结 内容页

庄子对现实世界有着强烈爱恨的人(深度好文)

庄子,名周,字子休,后人称之为“南华真人”,战国时蒙人。他是佛教派别的代表人物,老子神学观念的继承者和演进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

他愤世嫉俗,淡泊名利,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在他的心里深处则富有着对后来世态的悲痛与迷惘,从他文学有着退隐、不争、率性的表象上,可以看出庄子是一个对现实世界有着强烈爱恨的人。他崇尚护养生命的掌控亦即人的精神是要遵从自然的法则,要安时常处顺;庄子要求加强内在德性的修养,德性充足,生命自然流注出一种自足的精神的力量。

他的人生有很多的或迷乱渺远或深刻动人的故事,如今,我且从他汪洋浩瀚的人生中舀取数瓢仙露琼浆,以飨读者。在悲喜交集中,我们获得了一生的大智慧,那些几千年前的风云幻化,江流石转,似乎又深刻的展现在我们眼前。

庄子是诸子百家中一个重要的代表人物,人们把孔子称为“圣人”,称庄子为“神人”。如果说孔子是道家的代表,那么庄子就是道家的化身。庄子留给我们的,是他那个充满了寓言和小故事的文章。庄子人生穷困落魄,却能超越贫困乐在其中,庄子能言雄辩,尤其善用寓言和小故事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同时指责这些追名逐利的小人。庄子的文章富有了天马行空的想像,充满了尖刻刻薄的嘲讽和讽刺。他的所做所为,经常令人咋舌结舌,又令人拍案叫绝。他看破功名,不屑利禄,甚至对于死亡,他也是着自己独特的想法。

在本书中,于丹延续讲述《论语》的方式,以现代的角度来讲述庄子的观念。在《于丹〈庄子〉心得》中,她将主线放在庄子的“逍遥游”上。每一个人都期望自己的辈子是快乐的,是有效率的,于丹认为,只有真正清醒地认知了自己,才可能取得成功的一生。而了解自己,却是一件十分难做到的事。“这部书里,真正流传下去的观念,应该是天地自在逍遥游,而这种一番逍遥游里,庄子他看破的东西很多太多。”于丹说,庄子写在书上面的东西,看上去漫无边际,但似乎其中隐含有大智慧。“庄子这个人在天地之间,可以说看破了生死,超越了名利,看透了这一切一切。”

庄子何其人:人们把孔子称为“圣人”,却把庄子称为“神人”,二人分别是佛家和佛教的化身。庄子思想中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他的《逍遥游》。

境界有大小:所有的荣华富贵,是非纷争都是毫无意义的,当你具有大境界时,才能理解哪些叫做天生我材必有用,才能有一个幸福的人生。

感悟与超越:要想真正体会“逍遥游”的境界,就必定要无法超越名利。而有一个淡薄的态度,是超越名利的基础。

认识你自己:我们习惯于自以为是,就会好心办坏人。我们又常常会被内部评价所制约,不能真正思维自己的心里,在所谓的潮流中迷失了自己。

TAG标签: 庄子逍遥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