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 >> 教学总结 内容页

中心学校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

中心学校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
本学年的数学教研工作即将落下帷幕,我校的教研工作继续坚持以邓小平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验工作,加强教师校本培训,全面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以课改为核心,注重课堂教学的主渠道,求真务实、强化改革意识、开拓创新,为此板桥中心校的教研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还涌现出了一批积极进取、勇于创新,业务过硬的教师队伍,学校的教风、学风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学生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以下就我校在教研方面展开的各项工作总结一下,以资向全体同仁赐教和共勉。
一、加强数学教师的业务和理论学习。
针对本校的实际情况,即教学观念陈旧,业务理论水平不过硬,我们狠抓教师业务理论的学习。结合《数学课程标准》和《板桥中心校小学生学质量评价标准》,让每位教师寻找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虚心向别人学习请教,对自己严要求,向高标准看齐。对个别不求上进,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教师,我们对其进行针对性的辅导,使其从思想上端正教学态度,认真对待每一堂课,努力提高课堂整体教学质量。实践证明,两项《标准》是指导老师教育教学的重要理论依据,教研处有意将这一学习活动放在开学初,集体备课时以教研组为单位,集体学习为主,个别学习为辅,教研组跟踪督促,力求学以致用。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我们采取了和去年一样的做法,也就是每个年级抽出一名主教教师,今年一年级抽取的教师是李道;二年级抽取的教师是苏建喜;三年抽取的教师是陈崇;四年级抽取的教师是戴琼春;五年级抽取的教师是胡丽鲜;六年级抽取的教师是毛凯斌。让他们认真备课,预先酝酿出自己的教学设计,并写好教案,然后分发给同年级的每个教师,然后共同探讨,查漏补缺,吸取了集体的智慧,达到以点带面,促进整体提高的目的。此外我们教研处还筛选出陈运道、何立鸳、胡丽鲜三位教师带教下村,对本廉小学、白穴小学、中沙小学等学校的教师进行指导和交流,上公开课等形式多样教学活动,给教育欠发达地方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有效地促进了教育的公平发展。个别年轻教师还在同行中脱颖而出,如毛凯茵老师在上学期全市数学调教比赛中荣获三等奖。
二、以课改为核心,加强教学观念的更新
先进的新理念要走进课堂,教师是关健。教师是新课程的开拓者和执行者。开展基础学科和其他学科的渗透性学习,让教师们充分理解设置这些课程的宗旨和意义,使其认识到所有开设的课程对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是不可或缺的。
过去,我们的课堂教学一般只注重教学结果,而不注重教学过程。现在,根据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我们运用了逆向思维的原理,也就是说,把学生从遇到问题、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都给予了特别的关注,而不只是单单看其答案的对与错,因为数学学习本身是一个体验数学思想的过程、一个不断探索和创造的思维过程和一个锻炼意志和培养自信心的过程。因此我们特别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对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情感与态度都是我们关注的范畴,同时还有意识地弱化了分数间的等级观念。这对培养学生自信心和素质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还强调教师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观念更新,这样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要探究教材、吃透教材,使之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而且还要深入简出地传授给自己的学生。实践证明“用教材教”是照本宣科、陈旧古板和低效的教学方法,而用“教材教”才是高效的、科学的教学方法。我们开展教研组合作备课,同时又要求每位教师备出符合自己班级实际情况的课,切忌照抄照搬。教师上课要做到成竹有胸,有备而来,在抓班级常规的同时,要注意重点突出,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新的教育理念是课程改革实验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而老师则实施新课程的根本主体,因此,我们切实认真组织教师开展了校本培训工作,经常组织专人讲座、集中培训和个人自学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学习活动,为教师搭建学习的平台,积极学习新课程,从而不断转变教师的理念。着重以实施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为主要内容,先后学习了《数学课程标准》、《小学数学教法》等有关著述,不断提高认识。各教研组长还经常组织本组内的研讨课,集体评课等,狠抓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研究;搞好科研课题的培训,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
本学年我们课题研究的切入点是进一步构建我校的科研课题体系,健全我校的课题研究网络,踏实稳妥地开展研究工作,在不同层次的课题研讨研究学习中我们注意了以下四点:1、加强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2、加强理论与实际的相互联系,相互促进;3、加强个人探讨和集体研究的有机统一;4、加强基础学科与其他学校的相互渗透。通过这四个科研理论的加强学习,促进了老师课堂教学质量的显著提高。
三、充分利用本中心校的优质教师资源对年轻教师的培养。
本学年来我中心校共新增加年轻数学教师15名,王李慧、李道、陈风珠、黄精精、梁亚弥等。他们虽然是正规专业学校栽培的,但毕竟是初出茅庐,教学经验少,因此我们组织了优秀骨干教师结对子帮扶活动。毛水安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