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 体会 >> 学习心得 内容页

2016年法学考研难度分析大盘点,你准备好了吗?

之前彦彦分学校分析了各院校的法学考研分析,收到了很多小伙伴的好评。有很多同学反馈说想看更干货的内容。所以这次,彦彦四处收集了相关数据之后,从不同角度为大家做了进一步的考研难度分析大盘点。

目录

应各位同学的需求,彦彦这次挑选出以上50所高校为大家做相关分析。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打破一些信息壁垒,在作出选择之际起到一些启发作用。

华东地区

南京大学

1. 根据教育部第四轮高校学科评估,南京大学法学专业获评A-。

2. 南京大学法学院各专业进入复试的人数基本保持比统考实录多一人,国际法学,经济法学和中德经济法学例外。因此进入复试后,被最终录取的可能性较大。

3. 大部分专业的统考招生名额都有所缩减,統考考生的考研难度进--步加大,大家需要衡量自己情况谨慎考虑。

4. 南京大学的进入复试最低分同去年比较,有较大差距的是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分值相差36分,需要关注大小年效应。

5. 考前的九月南京大学突然改革了初试科目,各专业初试均统一命题,据称题目的难度较为基础。今年仍然有可能进一步改革,题目难度可能加深。建议考生要注意专业课方向的教材的把握。

南京师范大学

1. 根据教育部第四轮高校学科评估,南京师范大学法学专业获评B+。

2.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的招生情况同去年相比,进入复试人数减少,但实际录取人数却略有增加。复试录取比从80%到了86%。

3.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招生目录与拟录取公示中,专业名称皆为法学。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法学学科代码为030100,是一级学科0301-级学科法学下设的二级学科,与030101法学理论,0301 02法律史等同级。

4. 南京师范大学今年法学院的学硕招生并没有预留调剂名额,因此今年的统招录取人数比去年更多。

浙江大学

1. 根据教育部第四轮高校学科评估,浙江大学法学专业获评A-.

2. 浙江大学今年的法律史专业及环境资源与保护法学均无统考录取,推免录取1人。法学理论和经济法学进入复试人数均减少较多。但是个别专业招收校内调剂,因此对于一志愿考生来说,在未被本专业录取时还有所保障。

3. 浙江大学考研难度一如既往地高,分数线高,名额少,但是该校地理位置不错,平台优秀,师资雄厚,考研难度大也情有可原,有意的考生必须结台自己的情况和安排好好制定备考计划

复旦大学

1. 根据教育部第四轮高校学科评估,复旦大学法学专业获评B+。

2. 与去年相比,复旦大学今年各专业除诉讼法学与民商法学外,进入复试的人数均有减少。因统考实录人数数据缺失,因此只能据复试人数推测,实绿人数缩减的可能性极大,考研难度进一步提高。

3. 复旦今年整体的分数线并没有突破380的难关,但是复旦上岸的难度也是不容小觑的,因为复旦地处.上海,地域优势和名校品牌足以吸引很多考生报考。除了民商法外,各专业进入复试难度较少,民商法由于复旦的强势科目,因此报录比也较高。

华东政法大学

1. 根据教育部第四轮高校学科评估,华东政法大学法学专业获评A。

2. 华东政法大学各专业多招少招的人数不定,但与去年相比,今年的分数除民商法外基本均有下降。分数有所下降并不意味着华政会越来越好考,整体分数的下降可能是试题难度增加带来的。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年的分数暴涨之后法硕学校排名,法律史、环资和宪行都出现了较明显的分数大幅下跌,基本和国家线持平。而且,总体来看,华政法学院统考招生人数与去年相比有所下降。

3. 华东政法大学各专业复试录取比均在80%以上,最高甚至有95%;几乎可以说,进入复试后,考生被录取的可能性非常大。

4. 对于上海地区的考研,公共课存在会压分的共识,备考时应当留意公共课的复习。

上海社科院法学院

1. 上海社科院今年进入复试人数有所增加,录取人数也有一定的增加。

2. 上海社科院仍有调剂的名额,今年民商法专业、国际法专业均有调剂的名额,和去年的调剂范围作比较,可供调剂的专业明显减少。

3. 今年的各专业均有统考进入的同学,相较于去年的法学理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经济法学、诉讼法学、民商法学只招收了调剂生来讲,统考录取的人数均增加,这表明有更多的考研人将目光放到了上海社科院。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

(仅有第一志愿的数据)

上海师范大学进入复试和统招录取基本是等额复试的,非等额复试的民商法,分数线相较于其他专业也较低。

上海政法学院

1. 根据教育部第四轮高校学科评估,上海政法学院法学专业获评B-。

2. 上海政法学院今年各专业基本都扩招,对比上海地区其他的学校来说,无疑上海政法学院考研还较为轻松。择校时可以灵活选择。其中刑法、经济法、环资的分数也有较大的下滑。

东南大学法学院

1. 东南大学法学院招生初试为大口径招生,不区分具体二级学科方向,所有考生初试专业课考察内容相同,复试名单也一致标注为“法学”。在复试名单公布后,考生会根据自己的初试成绩和报考专业情况自行选择专业,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复试专业课题目,进行筛选。

2. 与去年的录取情况相比,东南大学除民商法外基本各专业都增加了招生。对于南京区位和高校平台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多了解东南大学。

3. 招生简章中出现了国际法学、医事法学、工程法学、大数据与互联网法学,但是在拟录取名单及推免拟录取名单中并未出现这部分专业。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

1. 根据教育部第四轮高校学科评估,上海交通大学法学专业获评A-。

2. 上交今年的录取人数有一定增加,备考可能需要考虑大小年效应。但总的来说招生人数依然不多。尽管如此,上交凯原法学院位于上海,在上海认可度较高,名校口碑好,竞争依然十分激烈,希望各位有意的考生仔细考虑,认真准备。

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进入复试最低分和去年基本持平,只有一分的差距,但实际录取人数有增加。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创立不久,但汇聚了不少学术人才,而且信息较为公开,考研题目难度也相对容易,相对于.上海其他高校而言考研性价比相当不错。

同济大学法学院

(包括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

1. 根据教育部第四轮高校学科评估,同济大学法学专业获评B。

2. 同济大学法学院虽然统考实录人数变化不大,但是分数线比去年高了13分。

3. 除了法学院外,国知院也有法学专业,国知院法学专业要比法学院法学收分高。国知院开设两个学术型硕士项目。知识产权法学(学术学位)硕士项目,该专业也招收单考生,初试外语可在英语和德语中任选一门,学制为2.5年,这比较少见;单考生学制一般为3年。知识产权交叉学科硕士项目,授予管理学硕士学位,初试外语可在英语和德语中任选一门,专业课考试也不一样,专业课一为(303) 数学三,专业课二为(818) 管理学概论、(865) 法学综合(四)中任选-一门,这个知识产权专业显示出很强的交叉性。

4. 知识产权专业今年招了三个人,看起来进入复试最低分不是很高,实则不然。因为人少,这些数据分布分散,三位同学的成绩几乎以20分的分差形成了等差数列。特别提醒大家,这里的专业是“知识产权”,而非”知识产权法”,同济知识产权专业最后授予的是管理学硕士学位,偏向培养具有管理、经济、技术等复合性知识结构的学生。

5. 如果想要落户.上海的话法硕学校排名,同济大学是个不错的选择。

山东大学

1. 根据教育部第四轮高校学科评估,山东大学法学专业获评B+。

2. 与去年美妙的“等额复试”情况不同,虽然今年复试录取比也挺高的,但是还是刷了人,特别是刑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几乎要刷一半的人。统考实录人数较去年相比变化不大,只有刑法学专业减少明显,减少了8人。

3. 山大各专业的分数线较去年相比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不知道今年”高做“的分数线会不会劝退一些人?

4. 去年山大环境资源与保护法专业也只录取一人,但是去年分数线是338分,可见只录取一人的专业偶然性极大,想要剑走偏锋的同学一定要考虑清楚。做好准备成为第一。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山东大学(威海)法学专业2021年统考计划招生九名,但是一志愿人数只有五名,进了复试就稳了,因此还开展了校内调剂。虽然山东大学(威海)招生人数不多,但是报考的人也不多。去年相对热度较低,由于录取人数少。分数参考具有-定的不确定性。受报考热度影响大,也请谨慎报考。

中国海洋大学

1. 根据教育部第四轮高校学科评估,中国海洋大学法学专业获评B。

2. 海大复试录取比除了诉讼法专业都比较高,进了复试就比较稳,就是录取的名额不多。

3. 但是相比去年法学理论11个统考实录名额,今年的法学理论专业统考实录名额显然“缩水”太多。并且,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今年并未招收统考生。因此,考生们必须仔细吃透招生简章,了解每年的招生政策。

上海财经大学

(复试名单不公布专业,无法比对)

1. 根据教育部第四轮高校学科评估,上海财经大学法学专业获评B。

2. 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初试是法学大口径招生( 即初试不划分专业,所有考生业务一、业务二考察内容相同),具体专业划分是在复试阶段前通过内网进行报名的,请考生注意。但也可以看出,高分考生倾向于流向该校的强项专业,如民商法学、经济法学,这样的专业竞争也更激烈。

3. 与去年相比,学硕整体实录名额变动不大,增加了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