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体会 >> 学习心得 内容页

教师培训反思在生活中感受艺术魅力

艺术源于生活,但要高于生活。而生活发育于自然,一切艺术形式都能在生活中、在自然中找到它的原型与出处。
在毕老师的精彩讲述中,我们领略到了音乐的美妙与艺术的强大:一根竹苗可以做成竹笛、萧、巴乌等乐器,我们日常生活中见的葫芦丝是三根竹苗制作而成的,还有八根竹苗的葫芦笙,十六根竹苗的竹笙,二十四根竹苗的传统笙以及三十六根竹苗的改良笙。毕老师以他精湛的技术给我们现场演奏了这些乐器。竹苗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普通物品,但是经过人们的加工制作,变成乐器之后却能演奏出这么美妙的声音,让我们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奇妙与人类的智慧。
74中的郭老师给我们带来的是黄河大合唱的完整版,它一共分为8个部分。他从知识背景到词曲创作以及表达的情感等方面,用他精湛的专业知识,深入浅出的给我们做了讲解。第一次听到完整版的黄河大合唱,让我们着实震撼。黄河大合唱创作于抗日战争爆发时期,那时民族矛盾空前严重,光未然老先生东渡黄河时看到黄河两岸民不聊生、一片凄凉的景象与黄河海浪气势磅礴汹涌的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于是萌发出创作的想法,把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民族情怀与满腔热血写进诗歌中。而伟大的人民艺术家冼星海在为黄河大合唱谱曲时,更是融入了他小时候接触到的民间音乐结构与形式。我想黄河大合唱至今仍被人们广泛传唱不仅在于它创作在那样的年代、那样的背景下以及它所表达的情感,更在于它与生活的完美结合。
艺术本就不属于艺术家,而是融于生活的,只有来源于生活的艺术创作才具有灵动的气质,斑斓的色彩。
反思现如今学校的艺术教育,大都脱离生活,艺术教育只局限于教室里。不能融入生活,融入自然。画秋天的景色,不带孩子们走进大自然接近秋天、观察秋天,而是让他们在教师里凭空想象秋天的颜色;画花草树木,不是让他们亲自观察他们的形状、颜色、姿态,而是凭借经验、天马行空;再或者老师出示范画,学生照画,不带一点思考与想象。孩子们在学校学着艺术,课下还得报各种兴趣班,大家为了考试,为了升学而学艺术。这样的艺术教育带着功利的色彩,抹杀了孩子对艺术的鉴赏能力与学习兴趣。
艺术是融于生活的,教育也应是融于生活的,艺术教育更应该是让孩子在生活中感受艺术,在艺术教育中享受生活。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