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体会 >> 师德师风 内容页

信息化普及给当前农村小学德育带来问题及对策

信息化普及给当前农村小学德育带来的问题及对策
谈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教育促进孩子身心健康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以计算机(或智能手机)和网络为支撑的学习、通讯、娱乐平台已经进入普通农民家庭。但由于当前我国在互联网信息发布、甄别、传播等方面监管机制的尚不健全,使得各种良莠不齐的信息铺天盖地而来。不可否认,信息技术作为知识的重要载体,孩子们可以在网络中学到许多知识,拓宽视野,增长见识。但由于家长不能经常陪同孩子浏览网络,加之小孩子自制力差,对各种信息的筛选能力太低,不良信息对孩子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影响已成为当前农村小学德育工作关注的问题。因此,本文通过分析信息化普及对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和当前农村小学德育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如何因势利导,做到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教育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
关键词:信息化背景;农村小学;德育问题;对策
学校是落实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而学校德育如何随信息化而改进工作方法则是当前农村小学面临的一个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新课题。农村小学德育在教育信息化发展中既有机遇,又存挑战,能否适应社会发展,针对性实施网络道德教育,直接影响着孩子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和身心健康成长。
一、信息化普及对孩子造成的重大不良影响
网络帮助孩子突破时间局限,获得更多接受教育的机会。孩子可以随时随地点播名师在线课堂,进行个性化远程学习,有效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孩子可以有针对性地在网络获取所需信息,有目的的分析、整合后内化为知识;网络也使学生不受时空限制去和不同年龄、不同地域的人在“虚拟空间”自由平等地交流、沟通。但正是由于孩子在网络中享有充分的自由性、独立性和自主性,使其在接受正面教育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一些重大的不良影响。
(一)信息化普及让一些孩子染上了“网瘾”
近年来,随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以计算机(或智能手机)和网络为支撑的学习、通讯、娱乐平台已经进入普通农家。一方面,这为信息技术教育提供了便利,为农村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另一方面,信息化普及也给农村教育带来了新的问题,一些孩子上网无家长陪伴。自控力差,痴迷网游、网聊,无心于学习;“虚拟交往”使原本性格孤僻的孩子更加冷漠自闭,给学困生转化带来更大的挑战。而教师和家长往往对前些年只在城里孩子身上才出现,如今却发生在农村娃身上的“网瘾”现象及其危害几乎是束手无策。正所谓网络是把双刃剑,伤人又害己。  
(二)信息化普及使部分学生价值判断失误
由于多数青壮年外出务工,孩子一般都由爷爷奶奶监护,父母难以控制和指导孩子在家健康上网。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孩子面对庞杂的信息和多元的文化结构,容易造成价值判断上的失误。如对待同一现象的网络评判,有的网友科学冷静,有的则激进偏颇,这些良莠不齐的信息很容易使孩子产生价值判断上的混乱和失误,造成孩子美丑不分、价值观迷乱、心理迷茫,不利于孩子良好人格的形成。 
(三)信息化普及导致个别孩子知行不一
网络的开放性带来的必然结果是信息庞杂化,大量健康、积极、有益的信息往往与一些迷信、xxx、有害的内容鱼龙混杂。小孩子好奇心强,易于模仿网络英雄,且善于想象,但由于其缺乏根本的道德判断,在虚拟世界里他们喜欢模仿心目中的英雄人物,进行随心所欲地“除暴安良”,且其行为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和义务。这种以自我为中心,自我膨胀的意识严重地冲击着孩子的责任感,易于引发道德行为失范,知行不一。如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在不断受到教师、邻里和社会的称赞的同时,却在网络世界(游戏)里表现得异常凶残,置伦理道德于不顾。
随着信息化普及带来的“网毒”对小孩子的心理和精神造成的重大不良影响,也给农村小学德育工作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二、信息化普及给当前农村小学德育带来的问题
(一)当前农村小学德育内容缺失
由于信息化普及带来的种种弊端,使得当前农村小学德育的状况不容乐观。在笔者负责的《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德育研究》的课题研究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