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体会 >> 培训心得 内容页

工作随笔面对开设校本课程可以换一种心情

又是一学年度开学,又一次面对开设校本课程,按照学校教务处要求,把规定传达到教研组老师当中,一起酝酿如何更好地开设活动。又一次遭遇有些教师抵制的情形,又一次听到埋怨的心声……
我知道,限于师资配备安排,特别是政治、历史教师跨年级排课,每个人的常规课时已经不轻,并且面对期末、期中调查评比的可能,或者校内一种潜在的竞争,谁都更愿意把精力放在常规课教学内容上,以求有更好的保证。
但是,同样的,我也知道,大多数老师也认识到开设校本课程的重要性,有利于学生学科素养的进一步提升,是对国家课程校本化后的进一步补充,可以更有效地照顾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从而让学生多一些自信的笑容,多一些让学生体验做最好自己的途径。
所以,似乎两难的情境,似乎容易陷于被动当中,也就莫名地不知何去何从。
因为依照惯例,由于校本课程开设大势所趋,是教师专业化的风景,也是学生成长不可或缺的课程,老师半推半就之中还是会参与其中,只是相对少了一些舍我其谁的主动,效果也就与常规课大相径庭。
鉴于此,面对开设校本课程,我认为可以换一种心情。
校本课程应该是我们的特长最大程度的一种可能,也是“择良才而教”的呼应,为什么我们不能把校本课程的开设当作一项教研课题来完成,每一课时的开展不仅有一定的计划性,更有一定的预设和目的性,当作自己积累精品校本课程的途径,即使从功利的角度说,为了参评,这样何尝不也是一种真实、扎实、平实的行动。由于我们的重视,学生参与也就多了一些重视,既减少了学生对于校本课程的虚空,还让学生多一些兴趣与适当压力下的生成,校本课程也就成为迁移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目标的行程,多一些心动,多一些重新审视自我、超越自我的行动。
总之,面对开设校本课程,换一种心情,必将海阔天空,让我们在累并充实当中,收获与孩子们共生的笑容。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