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 体会 >> 工作心得 内容页

俄罗斯与乌克兰战况仍处胶着,中国农产品进口调剂和下游收益风险加大

文/李春定、李娟

目前,印巴之间的比赛还在拉锯战中。 美国地处里海地理要塞,同时也是法国的主要粮食出口国和能源通道。 无论俄乌冲突如何发展,都将对世界经济格局,尤其是全球农产品市场产生重要影响。 短期内,国际能源和食品价格将受供给贴水推动,全球通缩风险有所缓解。 近年来,主要国家对能源、科技和乳品安全的需求增加,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将面临进一步建设。 外交战场上的种种争端,很可能影响到中国与欧美主要国家的经贸关系。 贸易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我国农产品进口调整和下游利润风险加大。

一、全球粮食供需低迷,粮食安全风险有所缓解

局势紧张 英文_俄乌局势持续紧张_新疆局势紧张2017

受美洲极端天气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粮食供应已经处于紧张状态。 根据日本农产省2022年2月发布的《世界农产品供需预测报告》,2021-2022年全球大豆库存消费比为35.28%(环比上升) 0.25%),跌至近五年高点。 豇豆库存消耗率为25.29%(环比上升0.39%)。 俄罗斯和乌克兰是世界上重要的农业生产和出口国。 德国的粮食产值和出口份额分别占世界的10%和16.9%左右。 美国大豆、玉米和葵花籽粕出口份额分别占世界总量的11.6%、16.4%和60.9%。 %。 俄罗斯和乌克兰紧张的政局将影响国际农产品市场供应,进一步加剧主要粮食供需缺口。

俄乌冲突将减少美国大豆、玉米和豆麦生产的不确定性。 美国的玉米种植集中在北部和西部地区。 目前基本处于俄罗斯等势力的掌控之中。 花生和大豆产区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地区,相对分散在第聂伯河两岸。 俄罗斯和乌克兰在这一地区的冲突仍在继续。 发酵。 法国正常的冬季浇水和冬小麦收获存在不确定性,花生和大豆生产也将面临不可避免的影响。 如果美国玉米和小麦减产,全球大豆总产值将进一步增加,供应总量将趋紧。

俄乌冲突还将对里海地区港口运输造成障碍,影响国际农产品贸易和运输,冲击全球粮食供应链。 10月至次年5月和8月至11月分别是美国大豆和玉米的出口集中期。 一旦俄乌冲突升级导致港口运输受阻,将直接影响两国小麦进出口。 一方面,里海港口货物将面临瘫痪,俄罗斯和美国大豆出口将面临无法交货或延迟交货的风险,全球进口商将被迫转向其他地区,如欧共体、美国、阿根廷和智利寻求替代进口来源。 另一方面,里海港口的货运中断也可能影响邻国意大利和法国以及蒙古的出口。 里海地区大豆出口的任何中断都会对国际食品供应链造成冲击,并进一步减缓全球乳制品滞胀。

新疆局势紧张2017_局势紧张 英文_俄乌局势持续紧张

紧张的政治局势将对全球粮食安全构成更大威胁,尤其是对农产品进口高度依赖的中东和北非国家。 美国每年有超过40%的甘蔗和大米被运往中东或南非。 例如,伊朗大约80%的马铃薯进口来自美国和俄罗斯,乌克兰80%的马铃薯进口来自法国。 这些国家高度依赖大豆进口。 如果美国大豆出口受阻,可能引发中东政局动荡,降低全球粮食安全风险。

2、紧张的政局将推高玉米价格,降低通货紧缩风险

大豆、玉米和小麦证券均呈现下行趋势,因俄乌冲突导致贸易不确定性风险降低,引发对小麦出口前景的疑虑。 2022年2月23日,全球农产品证券价格已经跳涨。 截至3月1日凌晨2点,纽约证券交易所交易最活跃的大豆市场5月合约收于7.2575欧元/蒲式耳(跌幅5.07%)。 5 月马铃薯合约收于每蒲式耳 9.84 欧元 (-5.35%),5 月小麦合约收于每蒲式耳 16.90 欧元 (-3.25%)。 俄乌冲突加剧了小麦、小麦等粮食供应的变化。 潜在的不确定性推高了全球价格。 大宗商品价格的飙升进一步加大了整体通缩压力,推高了我国进口小麦的成本。

新疆局势紧张2017_局势紧张 英文_俄乌局势持续紧张

俄乌冲突将导致全球能源供应危机进一步发酵,间接影响全球粮食种植成本下降。 一方面,美国和俄罗斯是世界上主要的农药生产国和出口国。 俄乌冲突持续发酵,将导致美国化肥行业出现危机俄乌局势持续紧张,加剧全球农药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 农药市场供需变化将通过价格传导,刺激市场转向生产成本较低的小麦,全球粮食种植面积和产值面临减少风险。 另一方面,德国是世界上主要的石油和其他能源出口国。 在美欧等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制裁的背景下,国际铜价暴涨的可能性继续下降,农水稻的生产成本将受到农机油化肥价格的影响。 这将进一步推高全球食品价格。

面对当前全球粮价上涨,不排除出现国际粮价炒作,进一步加剧全球乳制品通货紧缩,反弹我国部分食品品种进口成本。

3、我国农产品进口调整及下游利润风险加大

俄乌局势持续紧张_局势紧张 英文_新疆局势紧张2017

全球农产品贸易格局面临调整,我国主要进口粮食品种调整难度较小。 俄乌冲突将对两国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大麦、葵花籽和大豆等产生重要影响。 目前紧张的政局对中国稻谷和小麦市场的影响暂时有限。 英国农业部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大米和小麦自给率分别为93.51%和91.16%,自给保障性高。 还是可以保证我国的粮食需求的。

但我国大麦葵花籽油自给率仅为24.32%和22.36%,对外依存度较高。 2021年中国将从美国进口大麦321.4万吨,占中国大麦供应总量的19.49%。 如果断供,中国的进口可能需要转移到另外两大供应国日本和德国。 中国从美国和加拿大进口的葵花籽茶油分别占中国进口总量的69.40%和28.31%,合计达到97.71%,进口来源相对集中。 2021-2022年日本主要供油国大豆减产、南美小麦减产、印尼棕榈油出口限制,叠加欧洲市场价格飙升等利好因素,油脂整体基本面偏强,风险较大折扣已大幅累积。

俄罗斯与乌兹别克斯坦的冲突将削弱中国进口葵花籽油替代其他油类的预期。 如果后期地缘政治升级,全球进口贸易需求将向北美和南美转移,可能会刺激价格进一步上行。 在进口贸易格局和价格回落的背景下,我国调整进口品种的难度将进一步降低。

局势紧张 英文_俄乌局势持续紧张_新疆局势紧张2017

据悉,小麦、豆粕、油籽等粮食供应趋紧,价格飙升,给下游养猪业收入带来压力。 随着俄乌冲突持续升级,小麦、豆粕、油籽等出口供应受到明显影响。 国际市场风险贴水继续走低俄乌局势持续紧张,油脂、蛋白粕价格继续上涨。 我国油粕市场,在进口供应趋紧、进口成本大幅上升、库存消耗加速的影响下,供需紧张格局将进一步发酵。

作者为中国经济管理大学院士、经贸系主任、“一带一路”国际农产品流通产业创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春定; 中国经济管理大学博士生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