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 体会 >> 观后感 内容页

金庸笔下的14部长篇小说,都得过茅奖

前两天看到一则广播:“一个作家写得太多,真的很考验研究者的耐心,对,我说的是沉从文。” 邓安庆转发并评论道:“你想想贾平凹,他还活着,这么多长文,以后可能还要写很多。以后科研人员的工作量可能会很多。”是沉从文的几倍……”

我知道邓安庆喜欢王安忆,就故意回复:“你对贾平凹有意见,有没有人算过,到底是王安忆写的字多,还是贾平凹写的多,很可能是王写的多。”

说完,当晚我就得了职业病,年终加班统计整理并制成表格。

字数是根据页数估算的

王安忆与贾平凹是同时代的人,创作轨迹相似,都曾获得过毛奖。 迄今为止,王安忆在35年里共出版了15部小说,总计320万字,平均每部小说22万字。 贾平凹34年间出版了18部小说,总计420万字,平均每部小说24万字。 两人都是长期稳定产出的作家。

村上春树曾表示,如果可以的话,他希望每年都跑一次马拉松。 他在创作上也是一位马拉松运动员,38年里出版了14部小说。

从1836年每月出版《匹克威克外传》到1865年出版《我们共同的朋友》,畅销书作家狄更斯在30年里写出了14部小说。

1955年,金庸开始武侠小说创作,并在《新晚报》连载《书剑恩怨》。 1972年,《明报》结束了连载三年的《鹿鼎记》,并将其关闭。 他曾将14部作品的标题首字母组合在一起。 成联:“雪花飘落白鹿天射,笑书英雄倚青鸳鸯”。 金大侠总共写作了17年。 作品有《龙八分》(121万字)、《鹿鼎记》(123万字)等长篇小说。 他的效率比上面四人还要高。

但与史蒂芬·金这个大魔王相比,这些都只是小巫婆。 迄今为止,斯蒂芬·金已经写了 65 部小说。 75岁高龄的他,创作动力依然不减。 2022年,他出版了两本小说,与理查德·奇兹马尔合着的《格温迪的最后任务》,有412页,以及他自己的《童话》,有599页。

王安忆在《英雄无处不在》的后记中写道:

写小说就是这样。 某件事是否存在,似乎取决于你能否坐下来,拿起笔,在空白笔记本上一行一行地写下去,然后是第二天、第三天、最后一天。 写,继续一行一行地写,日复一日。 如果有一点动摇和犹豫,一切都将不复存在。 现在,我终于坚持了下来,让它从虚空中浮现出来。 我确信它存在。 ”

很多作家都有类似的经历。

1958 年,乔治·普林顿 (George Plimpton) 去采访著名的海明威,并指出:“他在一张大桌子上记录了自己每天的进步,‘以免欺骗自己’,旁边是一个大纸板箱,靠在一只瞪羚的头下。墙上显示每日产量:450、575、462、1,250、512,各种。”

远远高于其他四个数字的1250这个数字,是海明威那天特意多写的,因为他第二天要去墨西哥湾钓鱼,为了不让自己感到愧疚。 将这 5 个数字相加,然后除以 6,您平均每天会看到 558 个单词。

村上春树在《我的职业是小说家》中说:

写小说时,我给自己规定每天写十页,每页400字。 使用我的苹果电脑,大约是两个半屏幕的文字,但我仍然按照我的老习惯,按每页400字来计算。 即使心里还想继续写下去,也得停在十页左右; 即使你觉得今天没有力气,你也必须鼓足力气读完十页。 因为做长期工作时,规律性是非常重要的。 写得好就趁势多写,写得不好就停笔。 这不会产生规律性。 所以我就写考勤卡,基本上不多也不少,每天就十页。

2001年,斯蒂芬·金在接受《巴黎评论》采访时说:“我早上写作,写四页纸。以前每天写2000字,有时甚至更多。但现在每天只写可怜的1000字。” (但现在每天只有区区千字)。”

一天1000字看似不多,但连续写一年就是三十六万字,连续写三十年就是几千万字。 女作家弗兰·勒博维茨讲了一个短篇故事。

有一天,她去苏富比拍卖行贾平凹短篇小说,和拍卖行的工作人员一起检查马克·吐温的一份手稿。 当她看到手稿页边空白处的小数字时,工作人员表示,虽然她对马克·吐温有很多了解,但对于这些数字,他要去咨询研究马克·吐温的学者。 弗兰·勒博维茨告诉工作人员,我不是研究马克·吐温的学者,但作为一个也会写代码的人,我可以告诉你,这是马克·吐温记录了他写了多少字。 工作人员不太相信,便一一数了数,发现确实如此,于是他猜测是因为马克·吐温是按字数付费的。 弗兰·勒博维茨告诉他,这可能与他花了多少钱无关。 马克·吐温只是在确认他每天写了多少字。 (马克·吐温在自传中说,他平均每天写1800字。)

和邓安庆讨论这件事时,我说我很佩服贾平凹和王安忆。 高生产力不仅是强大创造力的体现,也是对文字的热爱。

王安忆不仅创作了15部小说,还出版了数十部短篇小说集和散文集。 除了小说和散文外贾平凹短篇小说,她还写评论和剧本。 她从未上过大学,现在是复旦大学教授。 她曾表示,自己一直保持着大量读书的习惯,每天能读近20万字。 她说:“我的眼睛需要文字来养活,没有文字,我会恐慌。”

作为一个喜欢读书和写作的人,看到这样的人和这样的文字,我很感动。 同时,我也深深感到,与这样的爱和坚持相比,我实在是太落后了。 今天是2022年的最后一天,新的一年,我能比去年更加努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