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体会 >> 读后感 内容页

《巨婴国读后感》

《巨婴国读后感》word版 本文关键词:读后感,巨婴国,word

《巨婴国读后感》word版 本文简介:《巨婴国》这本书最开始是上课时导师推荐给我的,第一次听到“巨婴国”以为这是一个作者个名字,谁知竟然是一本书。回去后特意去网上查查了书评和购买渠道,网友评价褒贬不一,而且发现这本还书的纸质版在各大网站全部下架了,这大大激起了我阅读的兴趣,于是就从网上下载了这本书。全书一开始就抛出了一个令我非常惊讶的观

《巨婴国读后感》word版 本文内容:

《巨婴国》这本书最开始是上课时导师推荐给我的,第一次听到“巨婴国”以为这是一个作者个名字,谁知竟然是一本书。回去后特意去网上查查了书评和购买渠道,网友评价褒贬不一,而且发现这本还书的纸质版在各大网站全部下架了,这大大激起了我阅读的兴趣,于是就从网上下载了这本书。

全书一开始就抛出了一个令我非常惊讶的观点“我们集体停留在婴儿期”,而后,武志红老师结合自己近十年心理咨询的案例,中西方精神分析的相关理论,开启了一段漫长的文字之旅。但从始至终,我都对武老师对国人的评判表示质疑:

首先,纵使武老师有过数百个心理咨询案例,上万小时的心理咨询时间,这一数量与中国这个地域广宽、人口众多的实情相比,实在显得微不足道;其次,进行心理咨询的人群本身就具有其特殊性,不能代表普通人或者说“正常人”,样本的选取或证据也不具有充分的代表性,最后的观点也未免有些以偏概全;再此,我承认环境、家庭对一个人心理的巨大影响,正是基于此,还是严重怀疑武老师自身认识无形中还是会受到自身独特成长经历的干扰,观点容易偏激;另外,文章中很多概念的解释和演绎也比较模糊,很多观点的逻辑推理都不太经得起推敲,缺乏足够的说服力;最为关键的是,心理学本身能否作为一门科学,值得怀疑。当然,这并不影响武老师的书中对某些案例分析和观点在我内心产生很强烈的触动和启发。

总体来说,武老师从自身专业理论和工作实际出发,把所见到的一些中国式社会现象的深层次原因挖掘得很深,试图从人性的起源来解释这些现象,抛出了“我们都是巨婴”“全能自恋”“中国式好人”“孝就是顺”等独特观点,揭示了国人人性中的某些共性的特征甚至是缺陷,但也许正是为了更深地挖掘人性的根源,作者在很多时候似乎陷入了牛角尖,忽视了问题的整体面貌,导致作者想要描绘出的国人的心理图景是模糊和残缺的,甚至可以说是一厢情愿的,如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心理水平“集体停留在婴儿期”:首先,在心理阶段的划分上能否采用的西方的划分方法,或按照西方的那一套标准全盘套用?其次,“口欲期,一岁前,嘴部是快感的中心;肛欲期,肛门是快感的中心……它的依据是否充分”;再如,“集体主义即共生”这一论断本身,就对“集体主义”理解存在极大的偏差。所以与其将这本书看作是一幅描绘国人心理图景,揭示中国家庭伦理中共同阴暗面的社会心理学书籍,我更加愿意将它定位用来对照自己是不是一个巨婴,窥探自身心理状态及其成因的通俗心理咨询读本,一面更多地是用于认识你自己的镜子。

之所以把这本书比作一面镜子,主要出于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产生的绝大多数思考,都是在回顾自己从小到大多所经历的人和事和对自身的追问:我是不是也是巨婴、我是不是也是这样成长起来的、我的家庭是不是也存在这些问题、我是怎样成为现在的我……

首先,自我感觉心理水平至少应该已经发展到摆脱了巨婴“全能自恋”的状态。按照武老师所描绘的“全能自恋”的四种基本状态及其变化:一是全能自恋。我是全能的神,世界必须按照我的意志运转。二是自恋暴怒。意愿被拒绝,神就会变成魔,而生出摧毁欲。三是彻底无助。暴怒不能表达,就会转而攻击自身,让自己不能动弹。如果放到成年人的身上,常常表现为“不优秀,不配活”“想法多,行动困难”“诛心论”“在关系中受伤,就会退行到孤独的全能自恋中”。一一对照出的结果是,这些心理状态或多或少地在我过去的某个阶段或在某些经历中出现,但如今已经很少出现。

初高中的那个阶段,大概是受所处环境和眼界的限制,总觉得自己比其他人厉害。但事实是,初中每次考试成绩出来都是全班第二,而第一名总是同一个人,还是个女生。虽然我不服,但也总是为自己开脱,我本来就不爱学习,而且回家之后也从来不学习,如果真的努力,一定没问题。但是,那个时候我就特喜欢打篮球,可也并不是校队的,但是实际上也并不服气校队里有一些人的水平远不如我,而我为自己开脱的理由是,这些人成绩都不咋的,我像他们一样不学习,稍微练一练,打上主力都不在话下。这够不上武老师所描述的“全能自恋”的标准,但也是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存在的自恋表现,当我从武老师中书中走出来意识到这个问题后,我再仔细回顾近些年的历程,发现自身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但是正随着年龄的增加、经历的增加所伴随的心智成熟而却来越少,尤其是到了本科,身边出现了来自全国各地、各种类型的强人,我能够感受到自己逐渐坦然地接受并且正视这一事实,慢慢欣赏并学习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而不是非要挑出别人身上不如自己的地方以求得心理慰藉。对于这种慢慢蜕变的过程能够被自我察觉并真切地感受到,我把它本身就视为一个逐渐认识自己并且心理世界日益丰富与强大的表现。而这一方面要归功于读书,另一方面要归功于写日记。

第二,比起“全能自恋”,我更担心地是自己会不会是个“妈宝男”。“妈宝男,顾名思义就是什么都听妈妈的,什么都以妈妈为对,什么都以妈妈为中心。”这里,我把“妈宝男”看作是对身边的某个人所产生的过度“服从”和“依赖”。“莫个人”可能是父亲、母亲或妻子,也可能是朋友或上级,主要表现为“极其希望引起关注”“迫切希望得到认可”“迷信甚至盲从他人的观点”,不管是谁,这都是自我严重缺失的体现。

之所以担心,大概也是与家庭经历有关:小时候的学习成绩还不错,经常得到亲戚朋友的夸赞,不夸张的说,至少在过去生活的圈子里,也勉强算得上是“别人家的孩子”。现在回想一下,发现过去的学习动力根本不在于学习知识本身,主要动力来自于家人及其他人的夸赞。从记事起,父母之间的关系就一直很僵,据说奶奶不愿意带孩子,父亲年轻时又好玩,工资也大概只够自己花的,母亲只能靠着过去的一点积蓄在家带孩子,慢慢地甚至隔三差五地需要娘家的接济,由此矛盾慢慢地激化,直至婚姻走向破裂。结果是,我被带到了母亲的娘家,由外婆给照看着,约莫四岁起,母亲就一人出去打工了。这样的状态一直延续到初二,刚好赶上小姨生二胎,自个家里的生意照看不上,舅舅又在当地承包了一个食堂,需要人手帮忙。就着这样的机会,加上孩子的名义,于是在娘家人的劝解下母亲就不再出去打工,也把父亲从船上叫了下来,试图重新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小家庭,持续了一年多最后还是以失败而告终。但那段时间我也并没有和父母一起生活,直到上大学,我都一直生活在舅舅家,吃着外婆做的饭。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尤其是“寄人篱下”的小孩,往往很小就向“林黛玉”那样懂得察言观色,即使亲戚对自己再好,内心再充满感激,心里也始终会有一道难以逾越的界限“不能把这当做自己的家”,会有一种迫切独立却又不舍离开的矛盾,但同时也很小就尽可能地要让家人对我感到放心,甚至不动声色地“取悦”家人。相比之下,舅舅,小姨家和我同辈的孩子,从小学习就不怎么样,甚至可以说一塌糊涂,于是本人了那个被比较的对象。“你看人家,父母都不在身边,除了生活起居,学习上从来无人问津,一切只能靠自己,倒是人家学习成绩好”,说实话,这样被人夸赞的感觉确实不错,并且这样的夸赞会不断地被传播开,这就成了自己后来认真学习的一大动力(也可能是骑虎难下,稍微有点分不清了)。不过,更多地还是要积极地看待这个问题,因为我奉信“养大于生”,并且对于我这种类似于“吃百家饭”长达的孩子,报答外公外婆,舅舅和小姨的养育之恩,甚至应当比孝敬双亲要来得迫切,因此对于爱我关心我的家人们而言,我本身也寄托了他们或多或少地期望,我也尽可能地把“不要让爱你的人失望”作为向家人回馈的一种方式。

但久而久之,我发现自己的内心似乎并不很愿意看到父母重归于好,看到他们在一起总是产生一种莫名的压抑甚至是担心,所以也一直无心插手他们两个人的事。更为甚者,我感觉自己喜欢的不只是被人夸赞的感觉,而是希望通过自己的成绩和家庭的破败所形成的对比,以证明自己的能力。“虽然我的家庭不如你,但是我个人比你优秀,所以你我之间的差距,比表面上来得更大,如果我也有一个像你一样的家庭,我肯定也会比现在厉害的多。”——或许这才是我内心最深层次的意识。而到了大学,虽然自己不会主动和别人提及自己的家庭,但一旦说及,也毫不避讳,甚至内心总是希望把破败的一面展现给别人以体现自己的不容易,证明自己其实是被家庭制约了,否则会比现在更厉害。类似这样的想法应该不会仅存在于我一个人身上,但一定程度上讲,我已经被一种以“家庭”为中心的观念所束缚,“自我”正变得蹑手蹑脚,如果不读《巨婴国》,可能我永远也不会思考并正视内心存在的这种灰暗想法,以及自身的困境,也很难更加全面地认识我自己。

第三,虽然不够算不上典型,但自己也得算大半个“中国式好人”。按照王小波的说法,中国式好人的特点有:只付出、不索取;总给予,难接受;封闭、麻木;理性或许发达,但感性一般不发达;他们没有欲求,也很难发出自己的声音。好人对自己是个好人很在乎,会不惜一切地去捍卫这份“荣誉”哪怕遭遇不公与虐待,也不远扯下脸皮,撕毁关系。对于这个概念,无论是从身边的人出发,还是从自身出发,都是具有很好的代表性的。

对于别人的请求,即使自己很忙,也很不情愿,但却很难说不;对于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不愿较真,不敢较真,怕得罪人。有什么问题,自己宁愿憋着、忍着,也不愿轻易麻烦人。这些都是自己和身边或多或少存在的现象。从现代社会多元的价值观出发,要去褒贬这里面孰好孰坏,很难得出定论,但自己赞同“中国式好人”的心理正是费孝通先生《乡土中国》中描绘出的“熟人社会”能够联系、发展、壮大的共同心理基础。看待“中国式好人”的问题,用道家的学说也许比较有说服力:物极必反,盛极必衰。通俗点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喝,但哭得多了换来的可能就会是耳光;三棍子敲不出一句牢骚话的闷葫芦,往往是口碑最好,但却是最容易被别人所忽略,甚至可能像黄牛一般,吃的是草,挤的是奶,最后还要被人宰了下酒。表面上看我们的传统文化里确实是有一种“犬儒主义”的存在,并且和西方国家相比类似“好人”的数量和特征都比较明显,但这种“中国式好人的存在”我更愿意归咎于对我们文化本身的一知半解和实践层面的言行不一。所谓“不卑不亢”,“有理有据有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壁立千仞,无欲则刚”,都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指导,实际上最终不拒绝的原因无非是对很多人信奉“厚黑学”、“庸俗关系学”而瞻前顾后的结果。

另外,武老师的书中还对“孝顺”“集体主义”等中国人共性心理做了分析和批判,但是书中举到的很多例子和阐述都显得过于极端,甚至有哗众取宠之嫌。书中确实不少问题在中国历史上的某个阶段出现过,或者已经构成了社会现象。但随着国家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开放,人们可以接触到的文化、见识到的世界已经足够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自我,事实上,一种独立的人格和自我意识的觉醒正在慢慢的在国人之中生长,那种愚昧的、追风似的共性心理正变得越来越少,对于社会热点事件所发表的不同声音,不同观点越来越多,并且,这种普通人对一系列热点事件的声音也不断地被顶层设计者所吸纳借鉴,引导着社会向着更为多元、更加开放、更加包容的未来而发展。每个人都在不断地认识自己,成为自己和完善自己,所以不管武老师的书中所描绘的现实心理图景是怎样,这幅图景正在“分崩离析”,变得更加难以描绘。相比之下,从这本书中去认识自己,照照镜子、正正衣冠,倒是一个值得推荐的选择。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