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第十三课音乐与戏剧三-《卡门》序曲说课二

日期:2019-05-20  类别:说课稿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第十三课音乐与戏剧三:《卡门》序曲说课二
说教材
管弦乐曲《卡门序曲》是人音版第十六册中的一首管弦乐曲,乐曲充满着活力、洋溢着不可抑制的欢快热烈气氛。以回旋曲结构形式的《卡门序曲》,多用于表现热烈欢快的情绪或节日性的歌舞场面。
在音乐欣赏课《卡门序曲》中有三个主要的教学内容:一是欣赏作品《卡门序曲》;二是讲解音乐知识序曲和回旋曲;三是进行有关的知识测试。
在整节课来说,教学重难点并不多,主要是对音乐作品《卡门序曲》的曲式结构的辨别。
一、教材分析
《卡门序曲》是歌剧《卡门》开场前的一首明朗而辉煌的管弦乐曲。歌剧《卡门》取材于梅里美的同名小说。故事梗概是:卫队下级军官唐?霍赛钟情于烟草女工卡门,并且参与了卡门的走私活动。而卡门对唐?霍赛越来越冷淡,并与斗牛士埃斯卡米洛热恋起来。在一次斗牛活动中,埃斯卡米洛获胜。当群众正在欢呼的时侯,唐?霍赛杀死了卡门,他自己也自杀身亡。
这部歌剧的主旨是:表现未受资产阶级市侩思想影响的纯朴农村青年——唐?霍赛——向往过温暖的家庭生活。可是,与大胆、泼辣,酷爱自由的卡门那种追求自由的个性相冲突。两个主人公悲剧性的结局,是属于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的难以调和的矛盾造成的。透过它,揭露了资产阶级的虚伪性。有人这样说:“《卡门》的必然结局并不是抽象的宿命论性质的。他们两人的必然死亡是因为在那不让感情遵循逻辑发展的社会里,是不能抱着真实的情感活下去的。”也就是说:卡门只能以死来保全她的自由,唐?霍赛也只能以死来为他纯朴的感情献身。
《卡门序曲》为回旋曲式结构。乐曲的主部主题是一首节日进行曲。由木管乐器及小提琴奏主旋律,气氛热烈欢快。把人们带入西班牙斗牛场那喧闹狂热的意境之中。这段主题为A大调,2/4拍子。
乐曲的第一插部是妇女儿童在斗牛场上欢唱、跳跃的旋律。#F小调。2/4拍,由木管乐器及小提琴奏主旋律。
主部主题第二次出现之后,引出了乐曲的第二插部。这个旋律来自第二幕中埃斯卡米洛的咏叹调《斗牛士之歌》。它第一次呈现时。由弦乐组奏主旋律,抒情细腻、感情真挚。它第二次呈现时,不仅将旋律提高了。一个八度,还加进了木管乐器奏主旋律,其情绪威武、雄壮,带有胜利凯旋的气质,表现了斗牛士气宇轩昂、英姿勃勃的形象。
这段旋律为F大调,具有进行曲特点。
当第三次重现主部主题后,音乐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
1、作者简介
作者比捷(1838—1875)是法国著名作曲家。不满10岁入巴黎音乐学院,师从古诺及阿莱维学习作曲,1857年获罗马大奖并到意大利进修三年。1861年回巴黎从事作曲。他的代表作有歌剧《卡门》、管弦乐组曲《阿莱城姑娘》等。
2、音乐知识
序曲原指歌剧、清唱剧、芭蕾舞剧、话剧等戏剧于演出前由大型管弦乐队演奏的乐曲,它带有暗示剧情的意义,人们把这类序曲统称为“歌剧序曲”。
回旋曲是音乐作品中的一种结构形式。它起源于欧洲民间的轮舞曲。
回旋曲包括一个多次重复的段落(主部主题A)及若干个与之穿插对比的段落(插部)一般主部主题至少出现三次。形成ABACA的结构形式。
回旋曲适于表现活跃、欢腾的情绪。因此,大型音乐作品的末乐章常用这种曲式,以便形成热烈的情绪结束全曲。
二、分析学情
本班共有学生人,男生人、女生人。本班学生总体来说,大部分学生活泼、机灵,待人有礼貌,见到老师能主动打招呼问好,同学之间也团结友爱,学习态度端正,能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有较好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都比较喜欢音乐课,课堂气氛也非常活跃,并且人人都参与了音乐课堂。
三、教学目标
1、能够用积极的态度参与感受,体验歌剧音乐,对歌剧、歌剧音乐感兴趣。
2、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欣赏,使学生初步认识什么是“序曲”和“回旋曲”。
3、依据曲式图听辨作品《卡门序曲》,把握作品各主题,感受、体验各部分主题的音乐情绪。
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运用曲式图听辨《卡门序曲》,正确认识每个主题的发展变化并记忆音乐作品片断。
难点:感受、体验、了解“回旋曲式”的结构特点。
五、说教法与学法
一、培养学生自主的音乐感受能力
音乐教学在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多方面能力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优势。而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经过小学和初中三年多的学习,他们对一些简单的音乐知识也有了初步的理解,对音乐已经有了更深的理解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采用主要由教师讲解、学生记录的方式进行授课;而应该更多地指导学生主动对音乐进行理解,培养学生自主的音乐感受能力。
二、电脑多媒体课件的运用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作为一种先进教学手段,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在初中音乐欣赏课中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有以下的优点。
优学(能更好地辅助学生掌握知识)。
例如在欣赏音乐作品时,学生一边欣赏音乐、一边观看影像、一边还能看到影像下面各乐段同步出现的解说文字。而且在课件制作中采用了各种颜色、各种字体、各种图片、各种动态效果,大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提问的时候,让学生看荧幕上提供的问题,选择荧幕上的答案,教师用鼠标点一下学生选择的答案,荧幕上就可以弹出相应的判断。使得课堂提问更加生动有趣。
欣赏音乐的时候,在课件中制作一个简谱卡拉OK,学生一边看着荧幕上同步出现提示的简谱,一边对音乐进行欣赏。让学生更形象、更清晰地理解了音乐。
优教(有利于教师使用)。
例如在分段欣赏音乐的时候,以前要靠手工对放音设备进行操作,稍不注意就放过头了,还得再倒回来,非常麻烦。现在我们在课件中制作好了之后,上课时想要播放那一段音乐,只需要点一下,播完了就自动停止。想再播放一遍就再点一下。非常方便。
六、说教学过程
1、感受音乐
音乐是一种奇妙的世界语言。在素质、性格、知识程度、爱好等等方面的不同和差异的人对音乐的感受也是不尽相同的。所以如果一开始就由教师对音乐作品进行详细的讲解,然后再让学生欣赏音乐,那是不可取的,而且还会扼杀学生的想象力。所以在开始的时候,我并不对音乐作品作任何讲解。直接让学生对音乐进行感受,并让部分学生在欣赏音乐之后讲出对音乐的感受。
师:首先老师给大家来一段音乐,请大家听完这段音乐回答几个问题:
1、你认为音乐表达了什么情绪?(热烈欢快)
忧郁悲伤热烈欢

快抒情优美
2、你在欣赏音乐的时候联想到了什么?(学生发挥想象)
学生回答(教师播放斗牛场画面)
师:这段音乐是描绘了斗牛场的情景,它选自《卡门序曲》,那么什么叫序曲呢?谁来谈谈?
序曲——它是一部音乐作品的开场音乐。
师:卡门序曲是哪首作品的开场音乐呢?是歌剧《卡门》,它取材于梅里美的同名小说《卡门》,《卡门序曲》更是一首为世人熟知的明朗而辉煌的管弦乐曲。它的主要音调来自歌剧最后一幕的合唱旋律,音乐表现西班牙斗牛场的喧闹和狂热。中间穿插了表现妇女、儿童们跳跃、欢唱的歌调和斗牛士之歌的雄壮音调,气氛热烈,生动地体现了吉卜赛人的奔放、豪爽的性格,是一首杰出的世界名曲。
2、作者及其代表作的介绍
作者比捷(1838—1875)是法国著名作曲家。不满10岁入巴黎音乐学院,师从古诺及阿莱维学习作曲,1857年获罗马大奖并到意大利进修三年。1861年回巴黎从事作曲。他的代表作有歌剧《卡门》、管弦乐组曲《阿莱城姑娘》等。
3、作品概括
向学生讲出作品的名称《卡门序曲》及其是来自歌剧《卡门》的。并对歌剧《卡门》的作品概括和作品所表现的社会现象进行讲解。在这个环节中由于考虑到本环节不是主要内容,而且“板书”太多会影响学生听课的注意力所以在课件中只出现了主要人物表。
这部歌剧在这个故事里有三个主要人物:卫队下级军官---唐?霍赛,吉普赛烟草女工---卡门,还有一个是斗牛士——埃斯卡米洛,唐?霍赛钟情于卡门,并参与了卡门的烟草走私,但卡门却与斗牛士埃斯卡米洛热恋起来,在一次斗牛活动中,埃斯卡米洛获胜。当群众正在欢呼的时候,唐?霍赛杀死了卡门。随后,他自己也自杀身亡。所以整首歌剧塑造了卡门这个追求个性解放的妇女形象,最终却以她的死来结束,充满了悲剧色彩。我们今天将要欣赏到的是它的开场音乐,也就是序曲。
4、曲式辨别
这个环节是这节课的难点也是要点,是对学生自主欣赏辨别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欣赏并记住三个乐段(ABC),然后听全曲辨别出乐曲的结构。具体步骤如下:
(1)听记三个音乐片段。每段音乐让学生听两遍,中间教师对音乐片段进行讲解。我在课件中做了各自的简谱卡拉OK。欣赏音乐的同时在屏幕上出现了音乐的主要乐谱,使到学生更形象清楚地理解记忆这些音乐片段。
(2)听全曲进行曲式辨别。
让学生欣赏全曲并对音乐中各段音乐出现的顺序进行辨别。然后再通过课件向学生播放出正确答案。在这里我在课件中设计了这样一个过程:在音乐播放的同时,相应的段落代号在屏幕上闪烁。最终在屏幕上出现了回旋曲的曲式结构图示。使到学生清楚形象地记住了回旋曲的结构并为等一下对回旋曲的补充介绍提供了一个图示。
(3)对回旋曲进行补充介绍。
回旋曲是音乐作品中的一种结构形式。它起源于欧洲民间的轮舞曲。
回旋曲包括一个多次重复的段落(主部主题A)及若干个与之穿插对比的段落(插部)一般主部主题至少出现三次。形成ABACA的结构形式。
5、观看录像片欣赏歌剧《卡门》中的著名唱段《爱情是一只自由的鸟儿》
6、知识测试。
这个环节通过对刚刚学过的知识进行选择题方式的测试,巩固了学生所学的知识。一共提供了四道选择题:
a)曲作者比捷是那个国家的著名音乐家?
德国法国英国
b)歌剧等戏剧演出前所演奏的序曲,带有暗示剧情的意义,人们统称为______?
歌剧序曲开场序曲剧情序曲
c)回旋曲包含一个多次重复的音乐部分,是________?
第一主题主部主题重复主题
d)下面哪一部音乐作品不是比捷创作的?
卡门天鹅湖采珍珠者
在课堂提问的时候,让学生看荧幕上提供的问题,选择荧幕上的答案,教师用鼠标点一下学生选择的答案,荧幕上就可以弹出相应的判断。
8、学生动手画出斗牛场上斗牛的画面。
七、结课小结
总的来说,这是一节注重培养学生自主的音乐感受能力和电脑多媒体课件运用的音乐欣赏课。
通过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使教学内容紧凑丰富。课堂气氛生动有趣而富于吸引力。

    以上《第十三课音乐与戏剧三-《卡门》序曲说课二》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说课稿»第十三课音乐与戏剧三-《卡门》序曲说课二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第十三课音乐与戏剧三-《卡门》序曲说课二》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