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历史古代中国手工业进步说课稿高二

日期:2019-05-20  类别:说课稿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历史古代中国手工业的进步说课稿高二

古代中国手工业的进步说课稿一、教材分析

1、课标要求:“列举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2、教材地位与作用:古代手工业是原始社会晚期,随着第二次社会大分工脱离农业,形成的独立生产部门,它与古代农业和古代商业共同构成了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它的发展以农业的发展为基础,同时古代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又是古代商业发展繁荣的基础。古代中国手工业有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在许多行业和领域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明代中后期,在民间手工业部门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是封建社会走向衰落在经济上的表现,因此本课在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教学目标

1、三维目标

⑴知识与能力:①铸铜、冶铁、炼钢技术及成果;丝织的发展历程技术进步的表现;棉花种植的推广、黄道婆传播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及其发明;陶瓷技术的发展,不同历史时期瓷的特征。②官营手工业的兴衰及特征,私营手工业的曲折发展。

⑵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参观中国古代手工业网络博物馆、阅读史料、合作交流,采用举行古董拍卖会、辩论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自主性探究学习,发现并解决问题。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归纳我国古代手工业技术成就,使学生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②结合教材插图,了解我国手工业相关的文物,知道爱护文物是每个公民的职责。③理解明朝中后期,私营手工业的发展孕育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这一生产力发展促进新生产关系产生的价值判断。

2、重点难点

重点:冶金业、纺织业、制瓷业的成就。

依据:一方面是课标的明确要求,另一方面这三大部门也是古代中国手工业成就领先世界最具代表性的表现。

突破方法:通过设计中国古代手工业网络博物馆并引导学生参观中国古代手工业网络博物馆完成知识图表等方法从而突破重点。

难点:我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官私手工业的消长。

依据:一方面是由于现有教材没有进行十分明确的阐述,另一方面高一学生综合、比较分析事物的能力不强,要独立完成难度很大。

突破方法:通过为学生提供背景素材,创新教学情境从而引导学生顺利突破难关。

三、教学方法

1、教法: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引导探究领悟方法;分析比较走进历史;讨论激辩感悟历史;归纳总结拓展提升。

2、学法:

⑴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对古代手工业发展知识大致了解,在好奇与探究的基础上,创设新情境,引导学生分析和归纳问题,有利于新课的展开。

⑵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情景再现、归纳分析、探究发散。

四、教学流程

1、导入(选取新颖的角度)

【设计意图】:拉近历史和现实的距离,顺利导入新课

师生合唱周杰伦的《青花瓷》,同时展示奥运颁奖礼服中青花瓷元素。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

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

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

你的美一缕飘散……——周杰伦《青花瓷》

青花瓷出现于什么时候,有何特色,想了解更多,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古代中国手工业的进步》。

2、过程(梳理清晰的主线)

⑴长期领先的古代中国手工业

A、首先释题:讲清手工业的概念、经营形态和发展历程;

B、设置活动一:引导学生完成中国古代手工业网络博物馆首页的设计任务,并参观中国古代手工业网络博物馆,了解古代中国手工业的重大成就,然后结合教材完成下面表格。

【设计意图】: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是本课的重点,但学生平时这方面的知识储备有限,教材提供的素材也不多,单靠文字和少量图片材料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通过要求学生完成中国古代手工业网络博物馆首页的设计任务,并请三名学生以导游身份带领同学参观博物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相关知识形成一种直观而深刻的印象,增强教学效果。

行业时期成就

冶金业

制瓷业

纺织业

C、设置活动二:模拟古董拍卖会

【设计意图】:把镜头从古代拉到现实,通过模拟拍卖会上中国古代手工业作品频频拍出天价的事实让学生进一步形成中国古代手工业艺术精美绝伦长期领先世界的认知,并不自觉的增强自己的民族自豪感。并向学生推荐相关网站,为学生进一步深化学习奠定基础。

中国文物鉴赏与学习网:http://course.jnu.edu.cn/wujs/

古玩瓷器收藏坊:http://teaw.com/china.html

中国考古网:http://www.kaogu.cn/

D、比较古代手工业的三种经营形态

经营形态管理方式产品分配流通方式

官营手工业政府直接经营,集中大作坊生产出现最早军用品和官府贵族生活用品不在市场流通

民营手工业民间私人自主经营民间消费的产品在市场流通

家庭手工业农户的副业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剩余部分出售

E、合作探究:官民手工业的地位变化及发展新趋势

【设计意图】:该问题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学生仅依靠课本难以深刻理解,通过教师提供素材,创新情境,使学生对该问题的合作探究有本可依,真正名副其实。

材料一:“庶人食力,工商食官”。——《国语•晋语》

材料二: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礼记•曲礼》

材料三:(官府工匠)相语以事,相示以功,相陈以巧,相高以知。——《管子•小匡》

材料四:明初,瓷都景德镇有官窑58座,资金充足,设备先进,民窑不过20座。但官窑管理腐败,成本高昂,很快衰弱下去。

材料五:长期以来官营作坊的工匠主要来自官奴婢、刑徒和征调来无偿服役的民间工匠。在强制劳动、囚徒式管理下,工匠常常怠工、逃亡和起义。

ⅰ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古代官营手工业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优势:国家扶持;资金充足,设备先进;经营规模大,分工细密;工匠技术水平高

劣势:管理腐败,成本高昂;工匠劳动积极性低。

材料六:清朝雍正帝谕:朕观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将多用工匠。市肆中多一工作之人,则田亩中少一耕稼之人。

ⅱ根据材料六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古代官营手工业相比民营手工业发展艰难的原因有哪些?

①官营手工业的压制②重农抑商政策的限制

③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市场狭小;购买力低下)

材料七:明清时期……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货币的作用越来越大,一些地方还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做商帮。

材料八:万历年间,“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

ⅲ根据上述材料分析长期占据古代手工业主导地位从明朝中叶开始为什么会被民营手工业超越?

①官营手工业自身的弊端

②明清时期生产力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原料;市场扩大;经营方式变化)

③农民人身依附关系的减弱,提供劳动力

材料九:明中后期,在著名的纺织业中心

苏州和杭州,一些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机户,利用积累的资金,购买几张至几十张织机,开设机房——手工工场,雇佣几名至几十名机工进行生产。“机户出资,机工出力”,两者形成了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机户就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是早期的雇佣工人……清朝时,具有资本主义萌芽的部门和地区也增多了……———新人教版教材P10学思之窗

ⅳ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明中后期手工业的发展出现了什么新变化,有何特征,出现这种新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有何局限?

①新变化:民营手工业领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②特征:机户与机工之间是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

③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④局限性:局限于某些地域和行业;始终处于萌芽状态,自然经济的主体地位没有改变

⑵享誉世界的古代中国手工业

A、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1内容,请学生讲述中国古代手工业在世界的地位和表现,并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赛里丝”(serice)来源、《丝绸之路》地图、《群神宴》图、“china瓷器”与“China中国”等加深印象。

B、设置活动三:讨论怎样保护中国古代文物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学生认识到近代列强洗劫中国珍贵文物的强盗本质,是非法的,中国政府拥有收回珍贵文物的合法权利;同时让学生知道国内的盗掘走私正成为威胁中国文物的又一股洪流,以此激发学生保护国家文物的责任感!

情景①:xxxx年2月25日中国圆明园流失文物鼠首和兔首铜像分别以1400万欧元在法国巴黎大皇宫落槌,拍卖价格总计3149万欧元。

情景②:“要想富,挖古墓,一夜能成万元户”,20世纪80年代文物盗掘走私猖獗,给国家造成巨大损失。

⑶古代中国手工业的特点

【设计意图】:古代中国手工业的特点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教材阐述较少,学生仅依靠课本难以把握,通过教师提供素材,创新情境,有利于学生高效深刻掌握该问题。

材料一:图1:官府纺织作坊;图2:民间冶金作坊;图3:家庭纺织

①从材料一得知: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征之一是: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

材料二:在原始社会后期,手工业种类较少,只有石器、骨角器、陶器、纺织、酿酒、编织部门;奴隶社会增加了冶铜业,封建社会又增加了冶铁、制糖、棉纺织业等部门。……明清时代的某些手工业部门,如制瓷、制糖、矿冶、井盐等行业的部分手工工场中,都已具有相当细密的劳动分工。

②从材料二得知: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征之二是: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

材料三:春秋冶铁业以木炭为燃料,皮囊鼓风冶铁;西汉开始用煤炭做燃料;东汉发明了水力鼓风——水排提高炉温;北宋用焦炭为燃料。

③从材料三得知: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征之三是:手工业技术不断进步

材料四:《清代全史》叙述:杭州人张瀚的祖先在成化末年(明朝)购织机一张,从事纺织业,忻织泞布精良,“每一下机,人争鬻之”,因此获利甚多,后来织机发展到二十余张。

④从材料四得知: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征之四是:手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经营方式不断进步

材料五:在远古时代,中国丝织生产,以北方的黄河流域为繁盛之地。其后逐渐演变为“南盛北衰”,迄至宋代,中国的丝织生产中心已经移到江南地区,尤以苏州、杭州、南京和广州等地为盛。

⑤从材料五得知: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征之五是:手工业生产布局随经济重心的转移成相应变化

材料六:中国青铜工艺精湛,冶铁和炼钢技术长期保持世界领先,青花瓷、珐琅彩精妙绝伦,令世人赞叹,古代西方一直把中国称为“塞里丝”,就是“丝国”的意思。

⑥从材料六得知: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征之六是: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远销海外,享誉世界

3、课堂小结(挖掘教育价值,升华教学主题)

4、教学评价:设计相关练习题,测评课堂教学效果。

五、教学感悟

1、教学特色: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教学“有效起来”。

2、待究问题:

①由于本课的知识容量大,时间较紧,某些问题没来得及深入探究。

②学生“动起来”的同时也需要他们的合作者(教师)及时起到领航员的作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功地到达理想的彼岸,教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领航员这是需要继续探究的重要课题。

同类热门:

高二历史说课稿神圣抗战的开始范文

    以上《历史古代中国手工业进步说课稿高二》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说课稿»历史古代中国手工业进步说课稿高二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历史古代中国手工业进步说课稿高二》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