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三年级数学平均数说课稿

日期:2019-05-20  类别:说课稿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三年级数学平均数说课稿”这篇数学说课稿由学科吧(jsfw8.com)为您编撰,希望为广大数学教师在教研说课竞赛等活动中参考。
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平均数》这个内容被安排在《统计》这个单元之内,教材强调的是平均数的计算方法,而在本册教材中,并非编者任意而为,它是在学生认识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之后进行教学的。在统计中,算术平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也可以用它进行不同组数据的比较,以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别,可见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让学生学习数的知识,并不仅仅是为了达成求平均数的技能,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及对生活的作用更显重要。
三.教学目标:
1.在具体问题情景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平均数的特点,丰富对平均数统计意义的理解和认识。
2.能运用平均数解释简单生活现象,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学会计算简单的平均数。
3.培养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学生的统计观点。
四.教学的重、难点:
与老教材只强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相比,新教材更注重平均数产生的意义,它的功能与生活的联系,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学会计算简单的平均数。难点是平均数在统计意义上的理解和认识。
B.说教材和学法:
根据新课程的理念,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为学生的探究发现提供足够的时空和适当的指导。我力求体现以内容定教法,教法为内容与学生服务的宗旨,力求体现师生平等、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情境,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师生互动式的讨论,使学生充满求知的欲望。为学生提供直观、形象、易于操作的学具,鼓励学生发表自已的意见,使他们在合作中,讨论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并能运用新学知识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C.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产生对平均数的需求
二.自主探究,深入学习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三.举例说明,感受平均数与生活的联系,并说一说每一个例子中和平均数所表示的具体意义,出示信息:
1.游泳问题
2.考试问题
……
通过以上信息出示,既能使学生充分感受平均数就在我们身边,同时出能让学生深入理解平均数的涵义。
四.巩固练习,深化对平均数的理解认识。
1.判断:四位同学体重:
小刚28千克小叶21千克小李23千克
小孙25千克他们的平均体重是21千克。
此题是为了让学生明白平均数的范围值,它肯定是在整列数据最低值和最高值之间。
2、选择:四个同学体重分别是23kg、34kg、28kg、40kg,下面哪一个最有可能是他们的平均体重?()A、23kgB、31kg;C、41kg
课堂练习,做在课堂联系本上。1、公园有三个花坛,面积分别是16平方米,18平方米,26平方米。这三个花坛的平均大小是多少平方米?2、中心小学在植树节有6个班参加了植树活动。第一天植33棵;第二天植38棵;第三天植39棵。(1)平均每天植多少棵?(2)平均每班植多少棵?3、期末考试,张红英语语文、数学三科的总成绩是275分。已知她语文和数学两科的平均分是95分,那么她的英语成绩是多少分?反思:在提问题时引导的还不够,被学生牵着走.以至后面时间不够,原先安排的内容没上完,后面的内容也因为时间紧没讲清楚.不过一节课下来发现我们班的同学很配合我.我想只要多鼓励,多表扬,少批评,学生会对学习很兴趣的
更多教师说课内容,请访问中国学科吧说课网频道。

    以上《三年级数学平均数说课稿》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说课稿»三年级数学平均数说课稿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三年级数学平均数说课稿》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