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验算说课稿

日期:2019-05-20  类别:说课稿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的验算说课稿”这篇小学数学说课稿由学科吧(jsfw8.com)为您编撰,希望为广大数学教师在说课活动中参考,并期待广大数学教师踊跃为我们供稿。该篇说课稿内容如下:
经验数学化数学生活化——《除法的验算》说课稿
一、说教材
《除法的验算》属于数与代数领域,是除法和乘法的融合体,学生在二年级时就经历了表内乘、除法的学习,三年级上学期探究了有余数的除法和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算理,掌握了笔算方法,在三年级下学期学生也经历了一位数除两、三位数的笔算探究过程,而且还有口算、估算作保障,在如此丰富的知识经历和探究体验的基础上,学生学习除法的验算可谓信手拈来,水到渠成。
教材为学生创设了买文具的活动情境,简化了教学步骤,给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探索空间,目的是让学生体会验算的作用,鉴于教材的设计意图和学生的学习经验,我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利用乘、除法的关系,使学生理解除法验算的算理,掌握除法及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2、经历验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和合作交流能力。3、逐步培养学生自觉验算的习惯。教学重点是掌握用乘法验算除法的方法,教学难点是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
二、说教法学法
在我们的潜意识里,计算总是和“枯燥、机械”联系在一起的,《除法的验算》更是计算中的计算,它涵盖了加、减、乘、除四种运算方法。这就需要熟练的口算做前提,需要敏锐的思维分辨数量关系,更需要耐心、细心地完成计算过程。于是,我以探究“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为突破口,尝试采用了“启动—自动—互动—回动”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快乐中产生学习的欲望,在自主探索中获得知识体验,在交流互动中提升认知水平,在多样化的练习中提升思维品质,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三、说教学过程
在启动阶段,我创设了“打气球”的游戏情境,把加、减、乘、除四种口算集中呈现,目的是培养学生分辨符号,正确计算的能力,而笔算除法则是为了进一步巩固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为后继学习奠定基础。
自动和互动并不是两个独立的学习过程,自动是回动的前提,回动是自动的拓展和延伸,因此在探究过程中,我总是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之后再交流中,例如:100÷7=14……2。余2对不对?你是怎样想的?学生在经过一番独立思考、尝试之后再交流,避免了学困生跟着好学生人云亦云、失去自我的现象。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不依赖他人的学习习惯,树立了学习自信心。学生在探究例4的过程中不仅经历了验算方法的形成过程,而且体验了算法多样化。按我们的思维习惯,有余数的除法验算无非是再算一遍,或者是利用“商×除数+余数=被除数”的方法进行验算,而145班刘笑彤同学竞然想出了用14×7=98求出买红笔记本用去的钱,然后用原来的钱减去用去的钱就是找回的钱(100-98=2)这一验算方法。这种方法是一面创新的旗帜,它合情合理,独树一帜。可见孩子“自动”则潜力无限,惊喜无限。
自动让学生产生了思维的火花,互动使同学们形成了思维的共鸣,在接下来的回动环节,我设计了一些足以提升思维层次的练习:
1、基本练习——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旨在使学生进一步熟悉除法验算的书写格式。
2、变式练习——判断小马虎的题算对了没有,目的是进一步巩固验算方法,使学生明确只有验算结果和被除数一致,才能说明商和余数是正确的。
3、开放练习——用128元只能买一种玩具,算一算可以买多少个?还剩多少元?这道题的信息量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主选择玩具进行计算并验算。这一练习形式的创新不仅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而且还能促使学生养成自觉验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4、拓展练习——以表格形式呈现数学信息,让学生在搜集数学信息的过程中理解这些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依靠这些联系解决问题。&n

bsp;
5、提升练习——分糖果。这是除法问题和生活化的变式题,学生在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总之,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当中,我比较关注学困生的反映,给他们展示自我的机会,了解他们的学习效果,我想连学困生都学会了,那其他同学肯定不成问题。
更多小学数学说课稿文章,请访问中国学科吧说课网频道

    以上《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验算说课稿》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说课稿»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验算说课稿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验算说课稿》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