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朝阳区2019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考-高考模拟

日期:2019-05-16  类别:学科试卷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注意:所有题目均在答题纸上作答。一、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晦涩避讳诲人不倦毁誉参半B.荟萃杂烩市侩之气自惭形秽C.栖息蹊跷芳草萋萋休戚相关I).沦陷腈纶囫囵吞枣抡拳使棒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坐落冒然颠扑不破出其不意B.蝉联伸张见微知著老生常谈C.眩晕招徕词不达意茫刺在背D.宣泄通牒惹是生非看风驶舵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黑心窑主们为了追求高额的利润,矿工在毫无安全措施的条件下劳作。②这些严密的防范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禽流感的发生,杜绝了它的可能。③清晨,一个樵夫发现伯夷和叔齐都已缩做一团,死在山背后的石洞里。A.驱赶蔓延偶尔B.驱使曼延偶尔C.驱使蔓延偶然D.驱赶曼延偶然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种草药能治疗高血压病,而对人体又没有任何副作用,它的原理多见于各种医学书刊,临床使用又屡试不爽,你还有什么可怀疑的?B.最近几年,俄罗斯杜布纳核研究所可谓是惨淡经营,国家拨给的预算实际上只能到位一半,研究所只能向各种基金组织申请研究补助。C.作为学生和语文知识之间的一座桥梁,中学语文教师如果能够充分运用兴趣原理,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必然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D.《水浒传》英译为《在河边发生的故事》,《西游记》英译为《猴》,《红楼梦》俄译为《红色阁楼里的梦》,结果韵味全失,中国读者简直不可理喻。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正如远缘杂交可培育出品质更为优秀的后代一样,表面上隔行如隔山的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交流,往往撞击出天才的思想火花。B.科学技术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以网络技术为重要支撑的“知识经济”革命,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加速了社会文明。C.大学毕业以后,他曾经先后在几个单位供职,也做过各种各样的工作,经历了不少的波折,最后任职于浦东房地产展销中心副总经理。D.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福娃”一经面世,便大受欢迎,但可曾知道,它的图案设计、色彩运用,都凝结着美术工作者们的辛勤劳动成果。二、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一10题。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有梓人款其门,愿佣隙宇而处焉。所职寻引规矩绳墨,家不居砻斫之器。问其能,曰:“吾善度材。视栋宇之制、高深圃方长短之宜,吾指使而群工役焉。舍我众莫能就一宇故食于官府吾受禄三倍作于私家吾收其直大半焉。”他日,入其室。其床阙足而不能理,曰:“将求他工。”余甚笑之,谓其无能而贪禄嗜货者。其后,京兆尹将饰官署,余往过焉。委群材,会众工。或执斧斤,或执刀锯,皆环立向之。梓人左持引,右执杖,而中处焉,量栋宇之任.视木之能举,挥其杖曰:“斧!”彼执斧者奔而右。顾而指曰:“锯!”彼执锯者趋而左。俄而斤者斫刀者削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画宫于堵,盈尺而曲尽其制,计其毫厘而构大厦,无进退焉。既成,书于上栋曰:“某年某月某日某建。”则其姓字也,凡执用之工不在列。余圜视大骇。然后知其术之工大矣。继而叹曰:“彼将舍其手艺,专其心智,而能知体要者与!”(唐·柳宗元《梓人传》)注:①寻引:指尺。古以8尺为“寻”10丈为“引”,此处指尺。②砻:研磨。6.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所职寻引夫矩绳墨职:职责B.贪禄嗜货者货:货物C.画宫于堵宫:房屋D.曲尽其制制:制度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B.C.D.8.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成分,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A.(梓人)家不居砻斫之器B.(吾)将求他工C.凡执用之工不在(其)列D.(堵)盈尺而曲尽其制9.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梓人“专其心智。知体要者”的一组是①其床阙足而不能理②将饰官署③圆视大骇①量栋字之任,视木之能举⑤盈尺而曲尽其制A.①③⑤B.②④⑤C.②③④D.①④⑤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借梓人知体要者、因得成功的故事,说明解决问题要抓住要害,做事情要把握关键。B.“余甚笑之,谓其无能而贪禄嗜货”,这是欲扬先抑的写法,且与文末“继而叹曰”句相照应。C.梓人绘画水平极高,所以画完后只在画上写他自己的姓字,不写别人的,别人也没有意见。D.“吾善度材”中的“材”含义较多,其中有栋梁之材,也有各类工匠,还有喻义如治国人材等。第II卷(共120分)三、本题共3小题,共18分。1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5分)(1)舍我众莫能就一字故食于官府吾受禄三倍作于私家吾收其直大半焉(2)俄而斤者斫刀者削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1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一(3)题。(7分)水调歌头叶梦得天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奇支斜。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拼却鬓双华?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谁似东山老。谈笑净胡沙固![注]①此测为作者退居太湖边的卞山时所作。②东山老:指东晋名臣谢安,曾隐居东山,故名。他是历史著名的以弱胜强战例——淝水之战的总指挥。③胡沙,即“胡尘”,指代北方各族发动的战争。(1)下列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霜信报黄花”,黄花即菊花,词句倒装,意实为“黄花报霜信”。B.“拼却鬓双华”句,意为毕生奋斗,终于赢得光华似锦的晚年。C.作者所居并不靠海而临太湖,“沧海”指烟波浩渺的万顷湖光。D.“边马”“胡笳”,勾勒出马蹄踏踏、羌管悠悠的北方边地景色。(2)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小窗”两句,写花木掩映的山屋、倾仄的小路,幽雅景物衬托主人公的品格。B.上片三层,先写一景,再设一问一答,一波三折,如三叠之瀑,曲尽回荡之美。C.一个“恨”字,落笔沉重,倾注着诗人满腔的郁愤,成为通篇笼罩的感情基凋。D.论者以为,叶梦得词风格颇似苏轼,而这首词从风格看也确应属于“豪放词”。(3)同中“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是化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三径就荒,松竹犹存”。以本词与《归去来兮辞》中这两处字面类似的语句相比较,写出它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异同。(3分)13.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6分)(1)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己暝。,。(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2)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王安石《游褒禅山记》)(3)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苏轼《赤壁赋》)四、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7题。开启火星的发射窗口允许发射探测器的时间,称为发射窗口,亦称发射时机。探测器的发射窗口是根据航天任务和外界条件限制而确定,并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而改变。如为了探测火星,使探测器与这个地球的比邻星接近或相遇,就必须在地球与火星处于一定的相对位置的某个时间区段内,从地面向火星发射探测器,这个时间区段就是发射窗口;若错过这段时间,地球与火星的相对位置就会发生变化,发射窗口和飞行路线也随之改变。向火星发射探测器可选用多种飞行路线,其区别仅在于初始速度的不同。为了节约能量,通常采用初始速度最小的飞行路线,并将其称为最佳轨道或最小能量航线。科学家认为,最佳轨道只有一条,就是外切于地球轨道、内切于火星轨道的双切式椭圆轨道,它是奥地利科学家霍曼于1925年提出来的。故又称为霍曼轨道。该轨道以太阳为焦点,近日点和远日点分别位于地球轨道和火星轨道上,轨道的长轴等于地球轨道半径与火星轨道半径之和,探测器飞经两个切点的时间等于全轨道周期的一半。霍曼轨道可以节省火箭能量,探测器从地球到达火星需要259天。由于地球和火星都在绕太阳运行,故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也在不断变化。当它们的距离最近时,即太阳、地球、火星处于同一条直线上,称为相冲。两次相冲之间相隔的时间叫做会合周期,火星与地球的会合周期为780天即26个月,因此每26个月才有一次沿霍曼轨道发射探测器的发射窗口。鉴于轨道形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改变、发射窗口的时间区段可持续几十天之久,所以仍给发射探测器留下了少许自由度。探测器沿最佳轨道飞往太阳系其他行星,其发射窗口以火星机会最少,水星机会最多,每隔116天就出现一次;飞往金星的机会每隔584天一次;飞往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的机会分别为每隔399天、378天、370天、368天和367天一次。这些数字就是地球与上述行星两次相冲的间隔时间,即会合周期。(原载《大众科技报》)14.第一段中,关于“发射窗口”的理解和推断,恰当的一项是A.地球与某个星球,按一定周期接近或相遇,这是将探测器发射出去的最好时间区段,这个特定时间区段,就是发射窗口。B.测定火星的发射窗口,是为在一特定时间区段将探测器向火星发射,在这个时间区段内,地球与火星处于一定的相对位置。C.错过了发射窗口,地球和某个星球的相对位置就会改变,探测器的飞行路线就无法确定,这就不能成功地发射探测器了。D.选择发射窗口,制约着探测器的航天任务和它的飞行路线,如若改变了发射窗口,航天任务和飞行路线也就应随之而改变。15.对第三段有关内容,理解和推断不恰当的一项是A.每相隔26个月,太阳、地球、火星就会有一次处于同一条直线上的机会,这时,也是它们最为“亲密”的时机。B.地球、火星都沿着各自的轨道、围绕着太阳运行,所以,太阳、地球、火星三大星球的位置,总在不断变化中。C.沿霍曼轨道发射探测器的窗口26个月出现一次,因会合周期不变,沿其他轨道发射探测器的窗口也以26个月为周期。D.霍曼轨道的形状改变,其允许范围越大,给发射探测器留下的“自由度”就越大,这也意味着发射窗口开得越大。16.根据文意,给“霍曼轨道”下定义。1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按照发射窗口的机会由少至多,依次填出星球的名称。五、本题共4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8—21题。只有敬亭,依然此柳听过明末清初说书艺人柳敬亭说书的人,大半印象深刻。艺术刻画国家破亡的哀思,并非一定扣人心弦。谢翱、郑所南在南宋覆亡之后痛哭西台,坐必向南,时刻缅怀故国,所作文字都带泪带恨,结果流传后世者并不脍炙人口。陶渊明的作品没有直写东晋衰落之痛,笔下反而处处追摹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关系,婉转表现虚无而温馨的恕道,其感染力竟然世世代代缕缕不尽。同是写国破的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实在远不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来得深刻:放翁一往情深,失之浮泛;牧之不存幻想,忍痛揭露残酷的现实。柳敬亭生逢明末异族入侵的乱世,在残酷的新旧蜕嬗现实里过献艺生涯,虽然足以糊口,个人际遇却跟当时的政治环境串成唇齿关系,不但哀乐不能自已,连栖止游息也往往不由自主,最终难免惹出一些同时代人的阴忌和身后的是非。名学者伯林论犹太人遭逢巨变落难四海的世代悲剧,分析他们在西方社会安身立命的坎坷经历,说到有些人融入了主流社会,而有些人明知不可自绝生路,依然傲骨嶙岣,拒绝抹杀本性去奉承新主人,结果荡漾河心,两岸渺茫,不然就是自暴自弃,觉得钻不进自己梦想的阶级,反而被那个阶级奚落、遗弃。这些现象,其实并不只发生在犹太圈子里。柳敬亭周旋明季诸贤最久,生平长揖公侯,平视卿相,没有丝毫(an’e,依违随人,没有主见)。但是,时局变幻中,他到底不能静静置身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狂潮之外。他一度是左良玉的座上客,“每夕张灯高坐,谈话隋唐间遗事。宁南亲信之,出入卧内,未尝顷刻离也”。左良玉死了,他酒后谈起宁南往事,都唏嘘洒泣。后来马逢知叛明降清,当上提督,驻兵松江,柳敬亭竟也出入其门下,可惜马逢知不过以倡优遇之,结果郁郁不得志;事后虽说马提督有通郑成功之嫌,被清廷诛戮,柳马这段因缘,陈汝衡还是说他是艺人,“很难够得上谈忠义节操”。到了康熙元年,柳敬亭又随蔡士英到清政府所在地北京,《旧都文物略》里说他是“为睿亲王所罗致,利用其技艺使编词宣传”。他在北京算不算得意很难说,但当时吴伟业等人都有诗词劝他南归倒是真的。“江畔逢君诉遗事,断肠如遇李龟年”,离落心事,不忍说破!柳敬亭说书有“白发龟年畅谈天宝”的沧桑之感,也带几分忏悔心情,名卿遗老这才赋诗张之。他一生关心江山百姓的安危,对新政治局面虽然说不上信心,忠厚的寻常幻想总是有的。王渔洋尽管瞧不起他,笑他说书之技与市民之辈无异,他起码不像渔洋要南书房代为延誉,面试见到天颜吓得写不出字,由“文端公代作诗草,撮为丸置案侧”,才得以完卷,摇身成清朝的显宦!不必说什么傲骨嶙峋,不必抹杀本性,不必妆点山河变色后悲泣喜笑的矛盾:“只有敬亭,依然此柳,雨打风吹雪满头!”吴梅村说的。[注]①柳敬亭,明末说书艺人,技艺超群,周旋于士大夫之间,后人左良玉幕府,明亡,仍操故业,潦倒而死。②左良玉,明末军阀,早年以作战骁勇屡受提拔,后曾拥兵八十万,与李自成等义军作战,崇祯十七年被封为宁南伯。③王渔洋,清文学家王士祯,曾主诗坛数十年,号渔洋山人。18.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作者推崇追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表现虚无温馨恕道的作品,贬斥带泪带恨的文字。B.作者引述伯林论犹太人历史悲剧的一段史实,实际上是用来诠释柳敬亭的悲剧人生。C.宁南伯能重用柳敬亭,而马逢知仅以倡优待之,可见二者人品及识人能力高下有别。D.“离落心事,不忍说破”是作者的心声,一个“忍”字,更突出表明了对柳敬亭的态度。E.本文观点极富个性,且引证翔实,并依据历史大背景,人情人理加以分析,令人信服。19.作者认为“艺术刻画国家破亡的哀思。并非一定扣人心弦”,这有什么原因?(3分)20.柳敬亭最为人非议的事情有哪几件?文章末段引王渔洋“见到天颜”后的种种表现,作者的用意何在?(5分)21.本文以吴梅村语作结,并题为“只有敬亭,依然此柳”,有什么深意?(6分)六、本题共3小题,共12分。22.改写下面一段话中画横线的句子,使上下文意更为贯通。(3分)今年10月,我“神舟六号”飞船在轨飞行期间,各分析系统和有效载荷性能稳定,运行良好,取得了大量宝贵的飞行试验和科学实验数据。科技人员将对在近日运回北京的飞船返回舱及科学实验仪器和样品进行科学分析和科学研究。飞船轨道舱继续在轨运行并进行多光谱对地遥感观测和地球环境监测等空间科学和应用实验。23.依照例句的提示,请分别给下面四个成语写出意思相对一致的俗语。(4分)例句:得过且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1)面红耳赤——(2)以卵击石——(3)见异思迁——(4)判若云泥——24.在下面一段话后续写。要求:①先用一句话拟写出一种你自己不认同的看法,②然后写出自己的看法和充分的理由,③不超过100字。(5分)走上街头,不时与光头相遇;打开电视,常常与长发男人“邂逅”;农村中,也有人走进乡村网吧……对于这些,有人说那是时尚,而有人却说是做作、招摇和无聊。七、本题共l小题,共60分。25.以“痕迹”为题写作文。(60分)在人的生命历程中,我们每个人都会留下自已的脚印和痕迹.只是这脚印和痕迹有的清晰,历经岁月而不蚀;有的模糊,不待日久而消失。那么,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又有些什么感悟呢?要求:自选角度,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北京市朝阳区xxxx-xxxx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xxxx.1第I卷(选择题共30分)题号12345678910总分答案三、1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5分)(1)舍我众莫能就一字故食于官府吾受禄三倍作于私家吾收其直大半焉(2)俄而斤者斫刀者削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1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一(3)题。(7分)(1)[](2)[](3)答:13.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6分)(1)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己暝。,。(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2)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王安石《游褒禅山记》)(3)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苏轼《赤壁赋》)四、14.(3分)[]15.(3分)[]16.(3分)答:17.(3分)答:、、、、、、五、18.(4分)[][]19.(3分)答:20.(5分)答:21.(6分)答:六、22.(3分)答:23.(4分)(1)面红耳赤——(2)以卵击石——(3)见异思迁——(4)判若云泥——24.(5分)答:七、(60分)25.(60分)痕迹北京市朝阳区xxxx-xxxx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xxxx.1一、(每小题3分,共15分)1.C(A“晦”“讳”“诲”读huì,“毁”读huǐ;B“荟”“烩”“秽”渎huì,“侩”读kuài;D“沦”“纶”“囵”读lún;“抡”读1ūn)2.B(A“冒”应为“贸”;C“茫”应为“芒”;D“驶”应为“使”)3.C(①驱赶,赶走,赶;驱使强迫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动。②蔓延,像蔓草一样不断向周围扩展;曼延,连绵不断。③“偶然”着眼于意外,出乎意料之外;“偶尔”着眼于次数少,间或,有时候)4.D(不可理喻:不能够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固执或蛮横)5.A(B成分残缺,“加速”缺宾语。C句式杂糅:“任职于”“副总经理”。D搭配不当:“凝结”“成果”)二、(每小题3分,共15分)6.C(职,做工作;货,钱财;制,规划、规格)7.B(则,前者表判断,就是;后者,连词,那么。A焉,都是兼词“于此”。C于,都是“在”。D而,都是连词,表修饰关系)8.D(应为“宫”,即房屋的施工图)9.D(看主语便知:②“将饰官署”者为京兆尹,③“圜视大骇”者为“余”,故二句所述皆非“梓人”)10.C(将“梓人”的工作理解成画画儿)三、(共18分)11.(5分)①舍我∥众莫能就一宇∥故食于官府∥吾受禄三倍∥作于私家∥吾收其直大半焉。②俄而∥斤者斫∥刀者削∥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两小题共10处,“∥”处断句每两处得1分。“∥”以外处断句,酌情减分,减完5分为止)12.①【B】(意思是:为此,我宁可鬓生白发。拼却,豁得出去;华,白发。2分)②【C】(“通篇笼罩”是以偏概全:作者心情是复杂的,有退隐山林的逸致,也有关心国事的心情。2分)③(3分)相同点:山林隐居,贞洁自持。不同点:一是因痛恨官场黑暗,不愿同流合污而与之决绝,甘心过隐居生活;一是因朝廷昏庸、抗敌无策,表现爱国忧国之情。13.(6分)(1)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2)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3)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每小题2分,每句1分,句中有错别字该句不得分。四、(共12分)14.B(A缺少方向性,应加状语“向某星球”。C应为“飞行路线也随之改变”,不是“无法确定”,也不是说“就不能成功地发射探测器了”。D颠倒了主次,完成航天任务是根本,其他事项均为此而确定,不能因发射窗口改变,任务也改变)15.C(霍曼轨道仅指从地球向火星发射探测器的最佳轨道,“其他轨道”涵盖范围过大,其“会合周期”本来就不一致,更不会都是26个月。)16.由霍曼提出的向火星发射探测器的最佳轨道(或最小能量航线、最节省能量的航线)(3分。关键词语:霍曼、向火星、最佳,每点1分)17.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水星(3分。必须是“由少到多”。错一处减1分,减完3分为止)五、(共18分)18.【A】【C】(4分。A笼统说“推崇”、“贬斥”,C仅以对柳敬亭的态度判断人品及识人能力。二者皆误。答对一项得2分)19.(3分)作者认为刻画国家破亡的哀思,“扣人心弦”的作品往往失之浮泛,不能脍炙人口;而含蓄深沉的作品,更具感染力。(关键词:浮泛、含蓄或“深沉”、感染力或“脍炙人口”。每点1分)20.(5分)两件:一、逢知叛明降清,柳敬亭出入其门下;二、随蔡士英到清政府所在地北京或“为睿亲王所罗致,利用其技艺使编词宣传”。(2分,每件1分;第二点不能分为两个)引王渔洋事,是为了与柳敬亭相对比,指出士大夫对柳敬亭的评价并不公允;提示人们以宽容态度,对柳敬亭加以理解。(3分。关键词:对比或“比较…“反衬”;不公允或“不公平”;理解或谅解。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说明】这样写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为了揭示那些名卿遗老对王渔洋和柳敬亭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他们认为柳敬亭为清朝做事是“于节有亏”,而王渔洋不但为清朝做事,而且在见到清朝皇帝时丑态百出,还摇身成清朝的显宦,却没有受到非议。二是,王渔洋比柳敬亭在“节”上差了很多,他看不起柳敬亭更是没有理由的。总之,引王渔洋事,是为了从另一方面阐释柳敬亭迫于时代的压力,为了在夹缝中生活下去,他的所作所为,是可以理解、可以谅解的。21.(6分)要点:①内含“柳敬亭”三字,用艺术的手法紧扣主旨——述柳敬亭心曲,为柳敬亭辩诬;②“只有”敬亭,体现柳敬亭独特的一面,反映他遭遇和性格的个性特点;③“依然”此柳,体现对柳敬亭评价的必然一面,任历史变迁,任他人评说,柳敬亭依然是柳敬亭;④从个性和共性两个方面,表明对柳敬亭应公允评价的立场和观点。(第①、②点每点2分,③、④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六、(共12分)22.飞船返回舱将在近日运回北京,由科技人员对飞船返回舱及科学实验仪器和样品进行科学分析和科学研究。(3分,意思对2分,语句通顺1分)23.①脸红脖子粗②鸡蛋碰石头③这山望着那山高④一个天上,一个地下(4分。每填对一项1分)24.(5分)(要点:①自己的看法与自己不认同的看法必须针锋相对;②申述自己看法,理由充分,有说服力。符合①得1分,符合②得4分。续写的内容与给定的开头不衔接,或语句不通顺,酌情减分)文言文参考译文裴封叔的府第在光德里,有个木工敲他的家门,说希望给他间空屋子住,他将以做佣工来报偿。他所做的工作是运用尺子、规矩、绳墨规划方圆曲直,家里并没有刀锯斧斤等木工工具。问他的特长,他说:“我善于估量木材。比照房屋的规格,相称的进深、方圆、长短,指派那些工匠做活。没有我,他们就不能盖成一间房子。所以给官府干活,我的工钱是别人的三倍;在私家干活,我也得到大半的工钱。”一天。我进他的屋子,看见他的床缺个腿不能修理,还说:“要找别的工匠来修。”我很是笑话他,认为他是个既无能又贪财的家伙。后来,京兆尹要修理官署,我恰恰也前去办事。只见那里堆积着许多木材,召集了许多工匠。他们有的拿着斧头,有的拿着刀锯,都围成一圈面对着那木工。木工左手拿着量尺,右手拿着手杖,站在中央。他估量栋梁所需承担的分量,考虑木材的承重能力,挥动他的手杖,指着右边说:“斧子!”那拿斧子的工匠就跑到右边。他又回头指着左边说:“锯子!”拿锯子的工匠赶快跑到左边。不一会儿,使斧的砍,使刀的削,都干了起来,那些人都看他的脸色,等待他的指挥,没有敢自己拿主意的。那不能胜任的,木工生气地喝退他们,也没有人敢表示不满的。他在墙上画出房屋图样,这一尺见方的图样却完全舍乎规格,依据图上的尺寸建造高大的屋宇,没有一点儿差错。建成后,就在房屋的大梁上写:“某年某月某日某人建造。”这里写的“某人”就是那木工的姓名,所有干活的工匠都不列入。我环视左右,大大吃惊,这才知道那木工的技能精巧到了极点。后来,我又叹息道:“他是要超出一般动手的技艺,把精力集中用在心智上,因而能了解事物的大体与纲要吧!”七、(共60分略)

    以上《朝阳区2019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考-高考模拟》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学科试卷»朝阳区2019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考-高考模拟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朝阳区2019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考-高考模拟》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