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高中2019年高一下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日期:2019-05-16  类别:学科试卷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本文导航

1、首页2、高一下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23、高一下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34、高一下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4

高中xxxx年高一下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编辑推荐]高中如何复习一直都是考生们关注的话题,下面是中国学科吧(jsfw8.com)的编辑为大家准备的高中xxxx年高一下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一、基础知识(1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遒劲qiú    山脉mò迸发bèng   按捺不住nà

B.粗犷guǎng田塍chéng圈棚juàn不屈不挠ráo

C.矿藏cáng桑梓zǐ跬步kuǐ锲而不舍qiè

D.摭拾zhí饿殍piǎo慰藉jiè绿林豪客lǜ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灰烬蛰居唏嘘万户候痴心枉想  B.缺憾须臾狭隘笔杆子汗流浃背

C.圜宇蛇蟮废墟渡假村势不两立D.悠邈亲睐赝品水龙头金壁辉煌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最近盖茨先生访问中国并推出“维纳斯”计划,这在我国信息产业界掀起了轩然大波。

B、他先后反复思考,认真研究材料,然后执笔成文,行文如高山流水,自然流畅,受到了人们的一致好评。

C、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

D、在这次全运会上,我省跳水队的姑娘们,互相鼓舞,全力协作,奋力拼搏,一举夺得了个人和团体的四枚金牌,她们铩羽而归,受到了非常热烈的欢迎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在各城市中,信息化程度总指数最高的是北京市,高达157.22,是全国平均水平的近五

倍左右。

B.杨杨发挥自己步幅大、能力强的充分优势冲向终点,没有给对手任何一点超越的机会。

C.任何人才,尤其是文艺人才的成长发展都有其自身的规律,人才的培养也有其自身的规

律。

D.本着可读性强,便于学生接受为原则,《下一代》杂志首家推出《学习“三个代表”,做

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增刊。

二、课本知识(9分)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词,兴于隋唐,盛于两宋,又称“曲子”“曲子词”“诗余”“长短句”。词的标题和词牌是有严格区别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如《沁园春•长沙》,“沁园春”是词牌,“长沙”是题目。

B.“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古代六本经书《诗》、《书》、《礼》、《易》、《乐》、《春秋》。有时又指古代六种技能:礼、乐、射、御、书、数。

C.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时期赵国人。先秦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李斯和韩非子是他的学生。《荀子》今存32篇,《劝学》是其开篇之作。

D.老舍(1899~1966)中国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满族。北京人。出生于城市贫民家庭。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茶馆》,曾因创作《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xxx”初期因被迫害而弃世。

6.对下列两组加点词的含义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其为惑也,终不解矣③圣人之所以为圣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7.从句式特征看,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句相同的一项()

A、不拘于时,学于余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本文导航

1、首页2、高一下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23、高一下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34、高一下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4

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12分,每小题3分)

杨烈妇传

李翱

建中四年,李希烈陷汴州,既又将盗陈州,分其兵数千人.抵项城县。盖将掠其玉帛,俘缧其男女,以会于陈州。县令李侃不知所为。其妻杨氏曰:“君,县令。寇至当守;力不足,死焉,职也。君如逃,则谁守?”侃曰:“兵与财皆无,将若何?”杨氏曰:“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皆其积也,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

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杨氏言曰:“县令,诚主也,虽然,岁满①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存焉,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众皆泣,许之。乃徇曰:“以瓦石中贼者,与之千钱;以刀矢兵刃之物中贼者,与之万钱。”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杨氏亲为之爨以食之,无长少,必周而均。使侃与贼言曰:“项城父老,义不为贼矣,皆悉力守死。得吾城不足以威,不如亟去,徒失利,无益也。”贼皆笑。有飞箭集于侃之手,侃伤而归。杨氏责之曰:“君不在,则人谁肯固矣?与其死于城上,不犹愈于家乎?”侃遂忍之,复登陴②。

项城,小邑也,无长戟劲弩、高城深沟之固。贼气吞焉,率其徒将超城而下。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其帅,希烈之婿也。贼失势,遂相与散走。项城之人无伤焉。刺史上侃之功,诏迁绛州太平县令。杨氏至兹犹存。

妇人、女子之德,奉父母舅姑,尽恭顺,和于娣姒③,于卑幼有慈爱,而能不失其贞者,则贤矣。至于辩行列,明攻守勇烈之道,此固公卿大臣之所难。厥自兵兴,朝廷宠旌守御之臣,凭坚城深池之险,储蓄山积,货财自若,冠胄服甲,负弓矢而驰者,不知几人!其勇不能战,其智不能守,其忠不能死,弃其城而走者,有矣!彼何人哉?若杨氏者,妇人也!孔子曰:“仁者必有勇。”杨氏当之矣。

节选自《唐代散文选注》

注:①岁满:官员任职期满。②陴:城上的小墙,这里代城墙。③娣姒:妯娌。

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既又将盗陈州盗:进犯

B.侃率之以乘城乘:登上

C.则人谁肯固矣 固:坚持,固守。

D.不犹愈于家乎愈:养病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虽然,岁满则罢去B、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存焉

于其身也,则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C.以瓦石中贼者,与之千钱D、县令李侃,不知所为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

10.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杨氏深明大义的一组是()

①力不足,死焉,职也。②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

③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

④杨氏亲为之爨以食之。

⑤君不在,则人谁肯固矣。⑥于卑幼有慈爱,而能不失其贞者

A、①③⑥B、②③⑤C、②④⑤D、①④⑥

11.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希烈的叛军要攻占项城县时,县令李侃不知怎么办,他的妻子杨氏说服他应忠于职责,为国家利益而坚守。

B.杨氏对召来的吏人百姓讲话,激励他们为保卫自己的家园而战,不做叛军之人。

C.李侃带领召集的几百人备战,杨氏亲自为他们做饭送饭.并让李侃向叛军讲话,表示准备战死决不投降。

D.李侃受伤回家,杨氏责备了他,并和他一起去指挥作战。叛军在主帅被射死后撤退,项城得以保全。

本文导航

1、首页2、高一下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23、高一下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34、高一下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4

第II卷(127分)

四、(12分)文言文翻译(每题3分)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

(2)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皆其积也,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

(3)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

(4)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课文)

五、名句名篇默写(共11分)

13.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空缺的部分。(11分:每句1分)

⑴▲,问苍茫天地,谁主沉浮?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⑵故木受绳则直,▲,▲,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

⑶▲,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

⑷纵一苇之所如,▲。▲,而不知其所止……

……▲,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苏轼《赤壁赋》)

⑸▲,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6)登山则情满于山,▲。(P:32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

六、文学类文本(22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5-18题。

巷子里的阳光

王克楠

①出了门,便是一条巷子,至少要拐过三道弯,拐过三条宽宽细细的巷子,就能拐到人流叮当的马路上。

②我很高兴有那样三道弯,倘若没有三道弯,大街上的尘土就会毫无阻拦地逼入我的院子,那将是一件无可奈何的事。巷子是一条漏斗型的死胡同,朝街的方向呈出开放的姿态。不熟悉路况的人,从街上拐过几道弯,走到我家门口,鼻子碰到了墙壁,叹了口气,就无奈地回返了。

③看那些无奈的人回返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他们一个个像误入迷途的孩子,脸红耳赤地跺跺脚:唉,这鬼地方怎么是条死胡同?

④我显然对他们的牢骚不满,这怎么能算一条死胡同呢?我的院子虽小,也能容纳八方来客,你们咋就不到我的院里小坐一会儿,喝一杯淡茶或对弈一局呢?

⑤我站在巷口,最喜欢看的,还是驳印在巷子里的阳光。阳光很好,阳光不会唉声叹气,它从早晨露头,到晚上收尾,不露声色,真格是一位藏在云外的哲人。

⑥早晨的阳光是桔红色的,它比巷子里的懒人要起得早。它像是画家手中的画笔,横一笔竖一笔,紧一笔慢一笔,就把小巷子画滋润了,画热了。懒人们就会说:你看看,太阳都晒热屁股了,咱也别压床了。

⑦巷子里有几棵树,树干茁壮,树头蓬勃。夏天的午后,树下常有几个退休老人坐在小板凳上闲侃。就是这几棵树,支撑着阳光的舞蹈。阳光穿过蓬松的树头映在地上、墙上,地上和墙上就成了阳光的“舞台”。风是导演,树叶被吹得越厉害,阳光舞蹈的姿势就越激烈,反之,就温柔得很。它或刚猛激烈,或纤细入微,皆是一种自在的景致。

⑧中午的阳光发出了惨白,白晃晃地扎眼,猛烈时,把人的头皮晒得煞痛。因而,中午巷子里很少有人走动。大家坐在自己的家中饮茶,或睡午觉。心里想:就让太阳发泄一会儿吧,它也有委屈焦躁的时候,过一阵子就好啦。

⑨果不出其然,一过下午两点,太阳就像做错事的孩子羞答起来,它把阳光一缕又一缕轻轻地投进小巷子里,投在人们的头顶上,非常轻,恐怕在人们头顶上砸出了包。人们便走出院子,走到树阴下打毛衣聊天,或把有毛病的自行车倒扣在巷子里,没完没了地修理。

本文导航

1、首页2、高一下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23、高一下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34、高一下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4

⑩傍晚的阳光是有诗意的。它是太阳在一天之中的绝唱,它不知明天早晨还能不能吐着光彩从地的东边升上来。这有点好似人之将逝,还不知下辈子还能不能像活佛似地再转为人类。因而,傍晚的阳光最温柔,最贴人了。你抓它,捏它,碰它,它一点也不急,你亮开嗓门咋唬它,它也不恼,当然,很少有这样二板吊子,就像很少有这样的恶丈夫,面对如花似玉、善解人意的爱妻,你舍得动她一指头吗?

○11傍晚的阳光一片深红。它把整条巷子都映得红彤彤的。走在巷子里,会感到有一种被强化了的意味,或者说一种末世的味道。大家该去洗菜的,就过去洗菜,该洗衣的过去洗衣,巷口的棋摊上,依然是那些七嘴八舌爱乱支着的人们,但是,街坊们活动的幅度比白天要小了许多。也许,在大家的潜意识里,已经感受到了与太阳的惜别。

○12明天还能不能见到太阳呢?老人和病人躺在床上,看着颤颤巍巍的阳光,心想,就要走了,走的时候如果用碗能扣上一碗阳光,躺在棺木里,就永远放着这只碗。

○13老人们一年中有三季都喜欢坐在巷子里的墙根下,晒“老爷儿”。他们的山羊胡子稀稀疏疏,但脸色红润,一旦阳光晒热了头顶,他们的话闸就打开了,滔滔不绝,无穷无尽,如果凑近了去听,一大堆老故事和昨天讲的基本相似,但他们却像大姑娘和小伙子第一次恋爱似地向老伙计们眉飞色舞地讲着,阳光扑扑扑地投在他们的脸上,胸上,腰上,和身上的一切部位,阳光点燃了他们不灭的灵感。

○14——重复又有什么?人生在世不是进行着许许多多似曾相识的重复吗?不是他重复你,就是你重复他:不是历史重复现实,就是现实重复历史。阳光也是重复的,以相同的节奏和相同的色调度过一天又一天,但没有人去烦它,因为它暖人。

○15我很为那些误进巷子而回返的人感到惋惜,你们至少可以在小巷子驻足一会儿,看看小巷子意味无穷的阳光呵。

(选自《中华散文百人百篇》)

14.请分析第13段“阳光扑扑扑地投在他们的脸上,胸上,腰上,和身上的一切部位”中“扑扑扑”的妙处。(6分)

15.你认为用陶渊明的诗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形容小巷的环境特点是否恰当?为什么?(4分)

16.第④段的“这怎么能算一条死胡同呢?”和第②段的“巷子是一条漏斗型的死胡同”是否矛盾?为什么?请结合全文作答。(6分)

17.文章末尾说“看看小巷子意味无穷的阳光呵”,请结合全文,分条概括阳光给人的丰富“意味”。(6分)

七、语言运用(12分)

18.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4分)

商业电影,是当今流行的“快餐文化”的一种形式。听通俗歌曲、玩电子游戏、看美国大片、网上谈情说爱等都成了快餐文化的“经典”。快餐文化充斥在我

们的社会生活中。它对于面临工作压力和个人空间日益狭小的现代人,有缓解精神紧张、身心疲惫的作用。虚拟的江*湖恩怨和匪夷所思的打斗场面,着实让处在生存压力下的现代人放松了一把。但是,快餐文化的文化含量稀薄,蓄意炒作、相互复制是其特征。粗糙低俗的快餐文化成为我们的精神食粮,引起的“精神沙化”已经显现:形形色色的文化赝品,大面积地侵占了我们的精神领域,把我们的精神文化空间堵塞得水泄不通,“繁华的荒芜"成为现代人的精神病根。人们在接受快餐文化的同时,逐渐失去了高雅的品位,导致价值取向的迷失。

19.仿照下列句中的划线部分另写两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或相近,字数相等,修辞手法相同,内容有意蕴。(4分)

命运不会随便首肯你的选择,岁月也不肯轻易鉴定你的历程,然而,你却不能拒绝沧桑的岁月和命运的磨难。只要你不拒绝冷漠的雪山,圣洁的雪莲就不会拒绝你美好的心愿。

,。,。

只要你不拒绝重新开始的准备,幸运之神就会垂青于你。

20.汉字有独特的形体结构,蕴含着丰富的意蕴,人们常常通过分析汉字的形体结构表达自己的思想。示例:出——勇敢地翻越一座山又一座山,总能找到人生出路。

请参照示例,从下面的汉字中任选两个,作出自己独特的解释。(4分)

劣、舒、选、穷、财、起、海

八、作文:(70分)

21.生活不可能是一潭死水,它是一条奔流的长河,常常会激起一朵朵晶莹剔透的浪花……

请以“生活中的一朵浪花”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800字。

考生们只要加油努力,就一定会有一片蓝天在等着大家。以上就是中国学科吧(jsfw8.com)的编辑为大家准备的高中xxxx年高一下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同类热门:

xxxx年高一语文必修三相关成语练习题

    以上《高中2019年高一下语文期末考试试题》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学科试卷»高中2019年高一下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高中2019年高一下语文期末考试试题》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