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名校语文高二期中试卷下

日期:2019-05-16  类别:学科试卷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最新语文高二期中试卷下册

一、现代文阅读(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庄周屈原比较论

赵明

庄子与屈原,是中国哲学史与文学史上两颗璀璨的巨星。他们同时出现于战国时代,庄骚比翼,哲诗辉映,代表了我们民族在思辩与审美领域中达到的高峰。

庄子是一位将认知与审美融为一体的哲人,他的人本体论哲学,让人们追思“有限的个体生命如何去把握永恒的美的人生”,带有一种诗意的光辉。一部探讨哲理的《庄子》,充满了艺术想像、浪漫情景和浓郁的抒情。以“辩多而情激”著称的庄子,正是在理智与情感、哲学与诗之间寻求美和自由的人生---诗意的人生。庄子既是哲人,又是诗人,确切地说,他是一位“哲诗”。屈原则恰好是诗人而兼哲人.是一位“诗哲”。他不仅写出了《天问》那样广泛涉及宇宙、神灵、万物、历史政治、人生问题的哲理诗.以诸子式的怀疑,批判、探索的精神,叩询宇宙、历史与人生之谜,即使《离骚》《九章》《九歌》这类抒情诗篇,也都蕴含了一种深邃的哲学意识,表现出诗人对自然哲学、历史哲学、人生哲学的思考,屈原既是诗人,又是哲人。屈原及其作品的出现,其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诗歌或艺术的范畴,而达到了整个文化精神的领域。

“哲诗”庄子与“诗哲”屈原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而是文化高峰中文史哲互涵互动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战国时代,经济、政治经历着极为深刻的变化,文化上亦在历史继承和南北交流的基础上总结、革新、开创、从而掀起了中国文化史上灿烂辉煌的第一个高潮。在这个“高峰”和“源头”时代,出现了以“楚辞”为代表的文学,以《左传》《战国策》为代表的史学和以诸子为代表的哲学,它们体现了整个历史时期的学术造诣和文化水平。而且,三者之间还表现出一种互涵互动的关系;无论是文学、史学还是哲学,其中一个科学,都不

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互相联系、渗透、彼此促进错综地发展的。在文史的交融中,不仅文学自身兼含着史哲的因素,从而呈现了一种气象雄浑的“大文学”形态,同时还出现了史著文学化与哲学诗意化的倾向,史著文学化导致了史传文学的产生,它们是史与文的有机统一,是用文学的手法写出的历史,又是以历史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从而既把历史文学化了,又把文学历史化了。哲学的诗意化,其结果则是哲理艺术散文的产生和诗话哲学的出现。《老子》等虽是自创体系的哲学,但在认知中又都运用了以形见理、以美起真的方法,逻辑思维的线索上缀满了形象的花结,使哲理与艺术达到了完善的结合,进而更在情与理的交融中,出现了睿智与深情结合的诗话哲学。“哲诗”庄子与“诗哲”屈原正是在这种学术文化背景中出现的,作为一种文化奇观的“庄骚辉映”,实则是在诗意的沉思和沉思的诗意中,表现了哲学和诗在最深层次上的融通。

(选自《新华文摘》1996年第6期)

1.说庄子是一位“哲诗”,屈原是一位“诗哲”,下面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说庄子是一位“哲诗”,是因为庄子的人本论哲学追求诗意的人生,他探讨哲理时充满

了艺术想像。

B.说屈原是一位“诗哲”。他的作品全都是广泛涉及人生问题的哲理诗.有诸子式的怀疑,批判、探索的精神,叩询宇宙、历史与人生之谜C.说庄子是一位“哲诗”,屈原是一位“诗哲”,是因为他们的作品分别充满了深邃的哲

学的思想和艺术想像。

D.他们同时出现于战国时代,庄骚比翼,哲诗辉映,代表了我们民族在思辩与审美领域

中达到的高峰。

2.对“互涵互动”的意思解说正确的是()(3分)A.“哲诗”庄子与“诗哲”屈原的出现,是文化高峰中文史哲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结果。B.文史哲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互相联系、渗透、彼此促进错综地发展的。C.文史的交融中呈现了一种气象雄浑的“大文学”形态,同时还出现了史著文学化与哲学诗意化的倾向。

D.战国时代,经济、政治经历着极为深刻的变化,文化上亦在历史继承和南北交流的基础上总结、革新、开创。

3.战国时期文史哲互涵互动的关系表现在三个方面,不在其中的一项是()(3分)A.文学自身兼含史哲的因素,呈现“大文学”状态。B.文学自身兼含史哲的因素,文学表现为一种哲学状态。c.哲学诗意化,哲学艺术散文产生,诗话哲学出现。D.历史文学化了,又把文学历史化了。

4.下面说法,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3分)

xxxx高中期中考试题库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

第2页共5页

A.“哲诗”庄子和“诗哲”屈原的出现是时代的产物。B.史传文学是历史与文学结合的完美的体现。C.“哲诗辉映,庄骚比翼”是我国文化上的奇观。D.“诗意的沉思”是指屈原作品充满了哲理,“沉思的诗意”是指庄子的文章充满了诗意。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20分)

万章问曰:“敢问友。”

孟子曰:“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孟献子①,百乘之家也,有友五人焉:乐正裘、牧仲,其三人,则予忘之矣。献子之与此五人者友也,无献子之家者也。此五人者,亦有献子之家,则不与之.友矣。非惟百乘之家为然.也,虽小国之君亦有之。费②惠公曰:„吾于.子思,则师之矣;吾于颜般,则友之矣;王顺、长息则事.

我者也。‟非惟小国之君为然也,虽大国之君亦有之。晋平公之于亥唐③也。‟入云则入,坐云则坐,食云则食;虽蔬.食菜羹,未尝不饱,盖不敢不饱也。然终于此而已矣。弗与共天位也,弗与治天职也,弗与食天禄也,士之尊贤者也,非王公之尊贤也。舜尚④见帝,帝馆甥⑤于贰室,亦飨.舜,迭为宾主,是天子而友匹夫也。用⑥下敬上,谓之贵贵;用上敬下,谓之尊贤。贵贵尊贤,其义一也。”(《孟子·万章》)

①孟献子:鲁国大夫仲孙蔑。②费:春秋时小国,旧地在今山东鱼台西南费亭。③亥唐:晋国人。晋平公时,朝中多贤臣,但亥唐不愿为官,隐居穷巷,平公曾对他“致礼与相见面请事”,非常敬重。)④尚:同“上”。⑤甥:古时称妻子的父亲叫外舅,所以,女婿也称“甥”,舜是尧帝的女婿。⑥用:以5.下面对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非惟百乘之家为然.也然:这样B.王顺、长息则事.我者也。事:求我办事C.虽蔬.食菜羹,未尝不饱蔬:通“疏”,粗糙D.亦飨.舜,迭为宾主飨:给……吃东西6.下面几组句子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A.其.三人,则予忘之矣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B.则不与之.友矣秦人不睱自哀,而后人哀之.C.虽.小国之君亦有之盛衰之理,虽.

曰天命,岂非人事哉D.吾于.子思,则师之矣负栋之柱,多于.

南亩之农夫7.下列都是孟子肯定的交友之道的项是()

①不挟长,不挟贵②不挟兄弟而友③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④弗与治天职也⑤是天子而友

匹夫也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⑤8.下面对原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晋平公对亥唐以朋友之道对之,亥唐粗茶淡饭招待他,他也一定吃饱。B.费惠公和子思、颜般、王顺、长息等人的关系不同,对他们的态度也不同。C.孟献子与乐正裘、牧仲等五人做朋友,就抛弃了自己的家。

D.尧与舜是翁婿关系。但他们日常相处也像朋友一样,经常互相招待。9.翻译下面句子(8分)

(1)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4分)

(2)用下敬上,谓之贵贵;用上敬下,谓之尊贤。(4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0~11题。

秋日赴阙题潼关①驿楼

(唐)许浑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残云归太华②,疏雨过中条③。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注】①潼关,在今陕西省潼关县境内,位于陕西、山西、河南三省要冲。②太华:华山。在今陕西省华阴县③中条:山名,一名雷首山,在今山西永济县东南。

10.“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5分)

11.这首诗勾勒了一幅秋日行旅图,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景物描写的特点。(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知者不惑,,。

第3页共5页

(2)老吾老,;幼吾幼,。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吾生也有涯,。

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

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1分)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21分)

语文天生浪漫(节选)

熊芳芳

(1)让我们再次聆听那遥远的声音—“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不稼

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即便是义愤填膺吧,也是那般的富有浪漫气息。而“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更是将古人的浪漫情怀推向了极致。

(2)语文,从远古走来,从蛮荒走来,从我们祖先浪漫的心灵中走来。

(3)开天辟地的盘古,以身补天的女娲,用刚与柔成就了远古人类对世界与宇宙浪漫的想

象;填海的精卫,逐日的夸父,用血与肉书写了所有生命对自由与光明不朽的追求。

(4)因着浪漫,四十弃官归隐的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着浪漫,五十始举

进士的孟郊“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5)因着浪漫,王昌龄发出了“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壮誓言;因着浪

漫,李白才会仰天长笑“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6)语文,从浪漫的心灵出发,走向深广,走向博大。

(7)因着语文,孔雀东南飞的故事成了家喻户晓的绝唱;因着语文,木兰从军的传说成了

妇孺皆知的佳话。

(8)因着语文,雪莱的“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温暖了多少失意者的心怀;因着语文,

但丁的“走你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激荡着每一个开拓者的胸襟。

(9)因着语文,我们收藏了春的温暖、夏的火热,秋的丰硕、冬的冷峻;因着语文,我们

领略了北国的冰雪,南疆的椰林,西域的雄鹰,东海的潮汐。

(10)语文,是天生浪漫的文化载体,睿智的思想,高尚的情感,灵动的才智,无不栖于

根深叶茂的语文之树,它生生不息地传承着人类文明,它涤荡污浊,提精炼粹,陶冶身心,

它汇聚了浪漫又传送着浪漫。

(11)浪漫的语文,呼唤浪漫的情怀。

(12)一个有些浪漫情怀的人,能像范仲淹一样无私“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也能像王安石一样无畏“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他们可以心游万仞、精骛八极;更可以在现实世界中撑门拄户,立地擎天。既可以迎来送往,胜友如云;更可以一人一盏一影,孤灯自守黎明。既可横空出世,笑傲江湖;又可面壁潜心,十年磨一剑。入世可如岳飞“壮怀激烈”,“八千里路云和月”;也可躬耕垄亩如诸葛亮“淡泊以明志,宁

静以致远”。

(13)唯有具备一些浪漫情怀,才可能真正的理解生活,热爱生活,享受生活;唯有具备一些浪漫情怀,才可能真正的理解语文,热爱语文,欣赏语文。(14)因为,语文天生浪漫。(15)浪漫是感性的也是理性的,浪漫是细致的也是博大的,浪漫是喜乐的也是忧伤的。(16)一分一秒的华年,一朵一朵的笑靥,一句句清风的低语,一帧帧季节的像片,一些黎明,一些黑夜,发黄的故事,春天的屋檐„„一并装入生命的全部流程中,一遍又一遍地再读。让我们的心牵着我们的手,在语文的世界里徐徐穿行,在真实与浪漫中徐徐穿行。1.文章开头列举了《诗经》中的句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0)自然段中“它汇聚了浪漫又传送着浪漫”具体指的是:(4分)3.通观全文,“语文”与“浪漫”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通读上文,你最欣赏的一点是什么?请围绕你最欣赏的一点简要加以分析。(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A.作者写陶潜、孟郊、王昌龄、李白等,是为了阐释语文来自于浪漫、悠闲、宁静的心境。B.作者写盘古、女娲、精卫、夸父等,是为了描绘出祖先大胆的想象和对自由与光明的追求。C.作者写孔雀东南飞、木兰从军,写雪莱、但丁等,生动地阐释了从浪漫心灵出发的语文可以引导人们走向深广,走向博大。D.全文围绕“语文天生浪漫”这一话题,信手拈来,既有诗句和神话传说,又有文学长廊中的历史人物,材料丰富、很有感染力。E.本文饱含激情,语言流畅,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多种表达方式,内容层层展开,阅读本文,给人在浪漫的语文世界徐徐穿行之感。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1分)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21分)李泽厚,九十年代,李泽厚客居美国,出版了《论语今读》《世纪新梦》等著作,对中国未来的社会建

第4页共5页

构给予沉甸甸的人文关怀。

李泽厚:十多年前我对抗当时的反传统热,开始写作此书。但今天我却要强调,不要拿《论语》或者孔子来掩盖、冲淡和转移我们现在所需要的最基本的东西。

(1)新京报:这正好是下面我想问的一个问题:在今天的语境之下,如果说我们需要的还是“德先生”、“赛先生”,还是“启蒙”,为什么还要读《论语》?应该怎么读《论语》?当初读您的《论语今读》,感觉有很多问题您在那里并没有展开来讲。

李泽厚:《论语今读》对一些问题的确一带而过、点到为止,留下了很多空白。至于说怎么读最好,我觉得我没有能力回答,也不喜欢回答这个问题。但是要说读《论语》,一定要弄清楚孔子是什么人,他的原话原意是如何说的,我看这个可能性也不太大。因为《论语》与孔子的关系就并不很清楚,传统的说法,《论语》是孔子弟子的弟子的记录,再传弟子传太老师的话就未必准确。《今读》也解说了这个问题,所以我虽极重考证,爱看考据文章,却不迷信、崇拜考据。

(2)新京报:那么您觉得重要的是什么呢?

李泽厚:重要的这本书到今天能给我们什么意义?我们到底需要什么?读《论语》还是要从今天的现实出发。所以我提出“重意义的普遍性”,即古今中外都适用的原理原则。

(3)新京报:您觉得《论语》能给我们提供刚才您所说的“德先生”、“赛先生”这些现代观念吗?

李泽厚:不能。这些观念是现代生活中产生出来的,孔子当然不能提供。但是除了现代观念,中国还需要其他的东西。《论语今读》中曾经说宗教性道德和社会性道德,孔子提供这个民族以生存的智慧,其中包括生命价值、人生态度、道德理想、境界情操以及勤劳、乐观、坚持不息等等,它具有一种普遍性。

(4)新京报:李老师,国内现在关于《论语》的争论很大,但是现在我想暂时抛开这场争论,和您单纯地探讨一下《论语》。

李泽厚:争论是抛不开的,今天要谈《论语》,自然就会牵扯到这争论。我们如何来读《论语》,今天为什么要读《论语》,《论语》是不是凭考证就能读通,都跟现在的争论有关。我认为更重要的是,要读《论语》背后的复杂因素。一些人正在大搞复古主义。结合各种民间迷信,花大量钱财建庙宇,立巨像,搞祭拜。大倡立孔教,办国学;主三纲,穿汉服;贬五四,骂鲁迅。要用七夕代替情人节,用孟母节代替母亲节,用孔子纪年代替公元纪年。形形色色,热闹得很。我说干脆星期六星期天也不要过了,那也是基督教的嘛。所以,我以为这场争论要放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大环境中来看,它不只是如何读《论语》的问题。(5)新京报:但是我觉得还是可以做一些深层次的探讨。现在的《论语》热,我觉得,不是因为于丹出现了,《论语》热了;也不是因为李零出现了,《论语》才热了。而是有一种内在的规律让《论语》热了起来。这也让我想起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美学热。这两种热潮虽

然不相干,但是热度很相近。《论语》为什么在这个时候热了?不是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李泽厚:“《论语》热”当然不是因为于丹或者李零,恰恰相反,大家想回归传统,他们才被推了出来。“《论语》热”说起来原因也简单,在革命时代过去之后,人们想追求一种信仰以安身立命,处世为人。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改善了,去年我在《罄问录》中说到“现在是‘四星高照’,声色犬马”。这就是现代生活,无可厚非,但是在这样的状况下,大家又都很迷茫,怎么样安身立命?怎么样为人处事?中国没有《圣经》,大家就都到《论语》中去找了。但我以为今天中国最需要的,还是“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6)新京报:长期以来,我读论语,有一个疑惑,是关于《论语》的界限讨论的。我觉得《论语》作为一个修身的文本,是一套非常完美的体系,一旦它跨越了这个界限,进入了“治国平天下”这个层面,是非常要不得的东西。但这似乎是个悖论,后世人谈《论语》,津津乐道的恰恰是它“治国平天下”的功能。您怎么看?

李泽厚:《论语》奉来就是两派,曾子一派主张修身,子张一派主张治国。现在流传下来的《论语》主要讲修身,它怎么能用来治国呢?但宗教性道德会对社会性道德有范导作用。值得好好研究。

(7)新京报:这也是我正想说的,恰恰在过去,《论语》所表现出来的.是对于过去历朝历代的政治制度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李泽厚:过去两德是一个东西,不可分开。从孔子到荀子,再到董仲舒,《论语》对社会制度有建构(不只是范导)作用。儒家吸取包客了很多法家、道家、阴阳家的东西,这正是真正的儒家的特色所在,有转换性的创造,不盲目排外。

(8)新京报:您在《论语今读》中曾经提出过一个问题,我觉得非常重要,那就是解读《论语》,第一步的工作是解构,但是只有解构是不够的,更重要的工作是重建。①?②?

李泽厚:这是很大的问题。与其现在言之凿凿地说如何重建,不如大家一起努力,尝试、?去做。重建的难度,在于孔子不是神,假如孔子是神,就不难了。但《论语今读》说《论语》有“半宗教性”,就是想为重建做些工作。(文章有删改)1.结合李泽厚的谈话,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我们应该如何读《论语》,今天我们读《论语》有什么现实意义?(6分)

2.在第(4)节访谈中,李泽厚列举了许多人“大搞复古主义”的现象,其用意是什么?(4分)3.请你结合第(5)节访谈

内容,简要分析“《论语》热”出现的原因。(3分)

.文中(8)节画横线的空白处,应是记者向李泽厚提出的两个问题。请你联系上下文,将它们补上。(4分)

5.文章说《论语》是一个修身文本,请你结合你所知道的《论语》内容,分别举一例简要分析说明《论语》对“修身”的作用。(4分)

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下列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渲泄名信片情有独钟察言观色B.震撼连锁店人情事故声名雀起C.青睐渡假村墨守成规毋庸置疑D.磋商绊脚石一如即往礼上往来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近日各处人员有不告假而行者,有久假不归....、托故续假者,有散于各地自由行动者,若不严加惩处,必致纪律扫地。

B.范曾在艺术上提倡“回归古典,回归自然”,并处心积虑....,创造了一大批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象,开创了“新古典主义”艺术先河。

C.3月11日,日本宫城发生里氏9.0级特大地震,并引发最高达23.6米高的海啸和火山喷发,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福岛核电站的核泄漏事故至今依然处于不可预断的状态。D.虽然面临的困难和不利因素很多,但是,作为这项改革实验的始.作俑者...,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把这项工作进行下去,并且做得越来越好。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史铁生是中国作家中少数甚至唯一坚持写实写作的人,几乎全部建立在自己的生活经

历、生存体验上,他对哲学的思考带来了精神空间的高度开阔。

B.令记者感到意外的是,揭晓诺贝尔奖这一被视为科学界最高荣誉、奖金高达百万美元

奖项的地方,竟是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里最普通的一处二层小楼。

C.专家们指出:考试之前切忌不要过分紧张,否则会影响考生在考场上的发挥。

D.未来五年,国家将通过改造棚户区、建设公租房等方式,增加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供

给,解决当前存在的房源不足。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遍布华夏的古村落,作为乡土建筑的精华,,,,。,,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形成产生过深刻的影响。①却辉映着辉煌的过去②鲜明地折射出中国悠久的历史③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④它们看似陈旧

语文高二期中试卷下册⑤生动地展现着民族文化的丰富多样⑥成为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的一个重要窗口A.④①③⑥②⑤B.②⑤⑥①④③C.③⑤②⑥④①D.⑥④①③②⑤

六、下面是一首写雨后捕鱼场面的诗,请依据语境,以云、鹰、水、鱼为描写对象在横线处补写两句诗,每句3个字,所给4个对象不能漏缺。(2分)

蒙蒙雨,淡淡风。杨柳依依草色青。小溪满,水库平,银瀑落珠下桃峰。,,都在青山倒影中。新船下水如白鹭,女娃头巾一点红。七、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6分)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鲁迅说过:“孔夫子曾经计划过出色的治国的方法,但那都是为了治民众者,即权势者设想的方法,为民众本身的,却一点也没有。”你认为上文中孔子的“出色的治国的方法”有哪些(3分)?并针对上述说法简要阐述你的看法。(3分)

八、作文(60分)

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人生如奔驰的列车,欣赏窗外交幻不定的景色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可是有时因为

打一个盹而错过观览窗外的美景、奇景,这也的确有些令人懊恼,但这并不是多么了不得的事,关键是我们不能错过预定的到站.

没错过,抓住了,应好好珍惜;错过,溜走了,细细咀嚼,也能从怅惘中升华出省

悟,酝酿出诗意与哲理,你的生命或许更有深度,你的心灵或许更添光彩。

请你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同类热门:

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xxxx人教版)

    以上《名校语文高二期中试卷下》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学科试卷»名校语文高二期中试卷下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名校语文高二期中试卷下》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