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新高一摸底测验二

日期:2019-05-16  类别:学科试卷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满分100分,时间100分钟)

  一.基础知识(24分)
  1·下列红色字中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包庇(pì)  伺(cì)机  粗糙(cāo)   彬(bīn)彬有礼
  B.脂(zhī)肪  哺(bǔ)育  中(zhōng)肯  载(zǎi)歌载舞
  C.瘦削(xuē)  模(mú)样  从(cóng)容  按捺(nà)不住
  D.气馁(něi)  复(fù)杂  颤(zhàn)栗  果实累(lěi)累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矫揉造作 尽情呕歌 既往开来 废寝忘食
  B.九宵云外 无精打采 嚎淘大哭 锋芒毕露
  C.坐无虚席 事必恭亲 兰天白云 大才小用  
  D.大名鼎鼎 变本加厉 粗制滥造 久负盛名
  3.请选出下面红色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
  A.山如眉黛,亭台楼阁,罗列其中。
   不加分析地罗列事例并不能使文章增色。
  B.我将把我这次考察的见闻尽量告诉大家。
   这次任务难度很大,我会尽量完成。
  C.这件事情我自有道理。
   这么大人了,怎么还不懂道理?
  D.文章的深浅跟篇幅长短没有一定的关系。
   以后,他的思想感情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要写出划时代的大作品,没有真正深入到生活中去,没有一种肯吃苦、肯坚持的精神,是万万办不到的。
  B.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不仅严格履行自身职能,而且把能否帮助当地居民发展生产视为己任。
  C.“马寅初精神”并不会随着岁月的流失而暗淡,反而会随着时代的进步愈加弥足珍贵。
  D.由于工业废气任意排放,加上民用炉的废气和汽车尾气,使空气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5.下列语句中表达最简明的一项是:
  A.我真羡慕他俩的新婚蜜月,逛了那么多的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
  B.在下半场开赛不久,教练员及时换人,场上的形势顿时出现了新局面。
  C.这支有着优良传统的部队,多次参加抢险救灾,保护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D.天长日久,人们对于报刊杂志和各种书籍上的错别字,也就见怪不怪、熟视无睹、习以为常了。
  6.填入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合理恰当的句子是:
  如今媒体上写错字读错音的现象不胜枚举。现在首要急切的任务是加强识字教育,强化语言文字基本功训练,杜绝误写误读。让举国同风,以写错读错为耻。有人说,这样太不自由了。须知自由是有条件的。先哲云:自由以不侵犯他人的自由为限。一个人写日记,给自己看,绝对自由;如在媒体讲话,登文章或广告,就是社会活动,就该守公德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理是很明显的。
  A.人有书写作品的自由,而媒体则有选择作品的自由。
  B.人有走路的自由,但没有闯红灯的自由。
  C.人有过马路的自由,而警察有纠正违规的权力。
  D.人有发表看法的权利,也该有文责自负的勇气。
  7.下列语句中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A.四川师大的甘露老师表示,像江苏考生用古白话文写的《赤兔之死》这样的好文章他很欣赏,但却不希望中学生都去模仿,因为最后很可能弄得不文不白,酸腐可笑,“坏了文风”。
  B.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是本世纪最重要的经典作品之一。最先将昆德拉介绍给中国读者的韩少功表示,这样做的初衷是“中国读者特别需要知道昆德拉。”
  C.成年人一直试图让社会的罪恶与儿童隔绝,却不曾想过,只要这罪恶存在,它便无处不在。其实真正儿童不宜的东西,大人也未必就有多强的免疫力?
  D.近年来,在图书行业中出现的“史诗般的巨作”、“民间哲学家”、“最前卫的作品”……等等包装让人眼花缭乱。但这些作品到底有多大的文学价值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8.请选出既符合诗的意境又衔接自然的一句填入横线内: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_______________,沙暖睡鸳鸯。
  A蝉声带晚凉   B绿竹入幽径
  C泥融飞燕子   D雨中山果落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孙武既死,后百余岁有孙膑。膑生阿、鄄之间,膑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膑。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于是孙子谓田忌曰:“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及临质,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
  9.下列红色字注音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断其两足而黥之      黥:qíng古代一种刑罚,刺面后涂上墨
  B.欲隐勿见         见:xiàn出现
  C.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  数:shù 屡次
  D.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   射:shè 赌博
  10.下面四组红色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
   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
  B.庞涓恐其贤于己,
    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
  C.孙膑以刑徒阴见
    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
  D.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11.下面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庞涓既事魏——庞涓已经在为魏国做事
  B.乃阴使召孙膑——于是暗中派人唤孙膑来
  C.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您只管下大的赌注,我能够让您取胜。
  D.田忌一不胜而再胜——田

忌第一次没有得胜,而第二次就胜利了。
  12.下面对文章所做的分析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孙膑曾经与庞涓一起学习兵法。庞涓嫉贤妒能,暗中加害孙膑,对他施以酷刑。
  B.齐国的使者认为孙膑很有才能,他说服了孙膑,并偷偷的把他带到了齐国。
  C.齐国大将田忌对孙膑以礼相待,在赛马赌博时充分地信任孙膑,听从他的计谋。
  D.田忌赛马取胜后,把孙膑推荐给齐威王,威王向孙膑询问兵法后,尊孙膑为老师。
  三·现代文阅读(18分)

学问之趣味(节选)

梁启超

  学问的趣味,是怎么一回事呢?这句话我不能回答,凡趣味总要自己领略,自己未曾领略到的,旁人没法子告诉你。佛典说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你问我这水怎样的冷,我便把所有形容词说尽,也形容不出给你听;除非你亲自喝一口。我这题目──学问之趣味,并不是要说学问如何如何的有趣味,只要如何如何便会尝得着学问的趣味。
  趣味主义最重要的条件是“无所为(读wèi)而为(wéi)”,凡有所为而为的事,都是以别一件事为目的,而以这一件事为手段。为达目的起见勉强用手段,目的达到时,手段便抛却。例如学生为毕业证书而做学问,著作家为版权做学问,这种做法,便是以学问为手段,便是有所为。有所为虽然有时也可以为引起趣味的一种方便,但到趣味真发生时,必定要和“所为者”脱离关系。你问我“为什么做学问”?我便答道:“不为什么。”再问,便答道:“为学问而学问。”或者答道:“为我的趣味。”诸君切勿以为我这些话掉弄虚机,人类合理的生活本来如此。小孩子为什么游戏?为游戏而游戏。人为什么生活?为生活而生活。为游戏而游戏,游戏便有趣,为体操分数而游戏,游戏便无趣了。
  “鸦片烟怎样会上瘾?”“天天吃。”“上瘾”和“天天”这两个字是离不开的。凡人类的本能,只要那部分搁久了不用,他便会麻木,会生锈。十年不跑路,两条腿一定会废了;每天跑一点钟,跑上几个月,一天不得跑时,腿便发痒。人类为理性的动物,“学问欲”原是固有本能之一种,只怕你出了学校便和学问告辞,把所有经营学问的器官一齐打落冷宫,把学问的胃弄坏了,便山珍海味摆在面前,也不愿意动筷子。诸君啊,诸君倘若现在从事教育事业或将来想从事教育事业,自然没有问题,很多机会来培养你学问胃口。若是做别的职业呢,我劝你每日除本业正当劳作之外,最少总要腾出一点钟研究你所嗜学的学问。一点钟哪里不消耗了?千万别要错过,闹成“学问胃弱”的症候,白白自己剥夺了一种人类应享之特权啊。
  趣味总是慢慢地来,越引越多,像那吃甘蔗,越往下才越得好处。假如你虽然每天定有一点钟做学问,但不过拿来消遣消遣,不带有研究精神,趣味便引不起来。或者今天研究这样明天研究那样,趣味还是引不起来。趣味总是藏在深处,你想得着,便要入去。……不怕范围窄,越窄便越聚精会神;不怕问题难,越难越便于鼓勇气。你只要肯一层一层的往里面追,我保你一定被他引到“欲罢不能”的地步。
  趣味比方电,越摩擦越出。前两段所说,是靠我本身和学问本身相摩擦,但仍恐怕我本身有时会停摆,发电力便弱了。所以常要仰赖别人帮助。一个人总要有几位共事的朋友,同时还要有几位共学的朋友。共事的朋友,用来扶持我的职业。共学的朋友和共玩的朋友同一性质,都是用来摩擦我的趣味。这类朋友,能够和我同嗜好一种学问的自然最好,我便和他打伙研究,即或不然——他有他的嗜好,我有我的嗜好,只要彼此都有研究精神,我和他常常在一块或常常通信,便不知不觉把彼此趣味摩擦出来了。得着一两位这样的朋友,便算人生大幸福之一,我想只要你肯找,断不会找不出来。
  我说的这四件事,虽然像是老生常谈,但恐怕大多数人都不曾这样做。唉!世上人多么可怜啊!有这种不假外求,不会蚀本,不会出毛病的趣味世界,竟没有几个人肯来享受。古书说的故事“野人献曝”,我是尝冬天晒太阳的滋味尝得舒服透了,不忍一人独享,特地恭恭敬敬地来告诉诸君,诸君或者会欣然采纳吧!但我还有一句话,太阳虽好,总要诸君亲自去晒,旁人却替你晒不出来。
  13.文章围绕“如何如何便会尝到学问的趣味”谈了几个观点?每点用三至五个字概括。(限20字内)(6分)
                    
  14.细读第2段,说说用“有所为”的方法引起趣味为什么不可取?(限35字内)(4分)
                                   。
  15.末段用“野人献曝”的成语,其用意是:(不超过25个字)
  (3分)
                         。
  16.下面是对本文内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想学习知识和本领,原是人的本能,但如果长期不学习,就会丧失这种本能。
  B.作者认为刻意追求学问的趣味,是绝对领略不到这趣味的;只有“无所为而为”,才能获得学问的趣味。
  C.文章运用大量比喻,论证了如何领略到学问的趣味的问题,深入浅出,说理透辟。
  D.文章最后一段里“世上人多么可怜啊!”一句中所指的人,是那些不会学习、领略不到学问的趣味的人。
  E.作者现身说法,把自己领略学问之趣味的体会告诉读者,并勉励读者自觉而主动地去享受学问之趣味。 
  四.其他(1

6分)
  17.填写上句或下句(选填五句)(5分)
  (1)人有悲欢离合,_________________。
  (2)日出江花红胜火,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
  (4)露从今夜白,__________________。
  (5)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__。
  (6)落霞与孤鹜齐飞,______________。
  (7)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________。
   18.请按拼音写出下列汉字:(6分)
  (1)cāng( )海桑田  (2)披星dài(  )月
  (3)chá(  )言观色  (4)fú(  )员辽阔
  (5)按bù(  )就班   (6)金bì(  )辉煌
  (7)出类拔cuì(  )  (8)打bào(  )不平
  (9)浮想联piān(  )   (10)一xiè(  )千里
  (11)yíng( )光屏   (12)水lóng(  )头
  19.请给以下文段加标点(5分)
  郭功甫(人名)尝过杭州出诗一轴示东坡先自吟诵声震林木既罢谓东坡曰祥正此诗几分坡曰十分祥正喜之坡曰七分来是读三分来是诗郭不怿
  [注:郭功甫:北宋人。名郭祥正,字功甫。]
  五.作文(30分)
  啊——终于做到这里了。希望前面的题目没有把你折磨得头脑麻木,筋疲力尽。现在请你沉静下来,唤醒自己的一颗童心,想象一下,假如自己是马路边的一棵小银杏树。那么,通过这棵小树的目光,你可能会看到怎样生动的人间场景或自然风光?请结合小树的感受,描述最打动你的那个瞬间或片段。(200字)
                                                                                                                                                                                                                  
  答案:
  1、C(A庇bì 伺sì B中zhòng 载zài D累léi)
  2、D(A讴歌 继往开来 B九霄云外 号啕或嚎啕 C座无虚席 事必躬亲 蓝天白云 大材小用)
  3、B
  4、A(B“能否”与后面内容两面与一面不能相适应 C“愈加”与“弥足”重复 D“由于”应去掉,否则句子缺主语)
  5、B(A“新婚”与“蜜月”重复 C“保护”与“安全”有重复 D“见怪不怪、熟视无睹、习以为常”取一即可)
  6、B
  7、A(B昆德拉”。 C免疫力。 D……与“等等”取一)
  8、C
  9、C
  10、D
  11、D(“再”指两次,不是“第二次”)
  12、B
  13、无所为而为,天天学,深入研究,与友切磋。
  14、因为有所为而学时,学问是一种手段,目的达成后必遭抛弃,因此学来索然无味。
  15、借用成语,谦逊地表达出作者强烈希望大家一同做学问之情。
  16、B(因为“有所为”有时是可以引起趣味的,但不长久。)D(“世上人”是泛指。)
  17.填写上句或下句(选填五句)(5分)
  (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

歌头》)
  (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怀舍弟》)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6)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7)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18.请按拼音写出下列汉字:(6分)
  (1)cāng(沧)海桑田  (2)披星dài(戴)月
  (3)chá(察)言观色  (4)fú(幅 )员辽阔
  (5)按bù(部)就班  (6)金bì(碧)辉煌
  (7)出类拔cuì(萃)  (8)打bào(抱)不平
  (9)浮想联piān(翩 ) (10)一xiè( 泻 )千里
  (11)yíng(荧)光屏  (12)水lóng(龙)头
  19.请给以下文段加标点(5分)
  郭功甫(人名)尝过杭州,出诗一轴示东坡,先自吟诵,声震林木。既罢,谓东坡曰:“祥正此诗几分?”坡曰:“十分。”祥正喜之。坡曰:“七分来是读,三分来是诗。”郭不怿。
  例文1
  一个大雪过后的晚上,快12点了,喧嚣的马路已经安静了,我也该睡了。
  忽然,我在朦胧中被自行车的响声惊醒,车上坐着一个穿的有些臃肿的妇女,她干什么去?我又睡了。
  “冷不冷?有我在就不怕了。”我又被一个中年男子的声音吵醒,天色告诉我现在是凌晨5点。“以后上夜班要小心,像这样的天,路滑,还需要提防坏人!”那男人说完,一阵寒风吹来,真冷!“以后我上夜班,你就别接我了,天冷,也别吵醒孩子,他明天还要考试!”那女人坐在车后座上,紧紧地抱着那男人的腰,渐渐消失在茫茫雪景中。
  评语:在众多以助人为乐为主题的片段描述中,本文确实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作者没有像很同学那样,以想象和戏剧性来架构内容,而是描述一个生活中一个很常见的场景,且写出了其中的温馨的感觉,其中“紧紧地抱着那男人的腰”一句很让人心醉。(高建忠评)
  例文2
  寒风凛冽,黑云罩住了天幕,随着震耳的雷声,雨水从天而降,无情地拍打着我的枝叶。“鬼天气!”我在风雨中一边摇晃,一边叫道。正当此时,我看到了震撼人心的一幕。
  一只彩蝶跌落在地上,冰冷的雨水不停地拍打着它的翅膀。它挣扎着,一次次想重新飞起,却又一次次被打倒在地。我注视着它,多想用自己的枝叶为它遮住那从天而降的雨水, 然而我却无能为力。它能飞起来吗?我焦急地想着。
  正在这时,彩蝶双翅一振,艰难地冲向空中,摇晃着飞了起来。眼前的一切打动了我,这是生命的抗争!我感叹着,重新立直躯干,迎接暴雨的挑战!(张涛)
  评语:这个作文要求“以小树的目光”、“结合小树的感受”来书写,这就是希望学生有一定换位思考的能力。小树的特点是稚嫩、不可移动。张涛同学在写作中关注了小树的这些特点,他写了树在风雨中的飘摇,写了想提供遮蔽又无能为力的急切,还写了小树受到启示后挺直的躯干。能设置或还原情境,才可以写得生动,不是吗?片段的选取也不俗,浸入了思想,写出了情感。

 

 

    以上《新高一摸底测验二》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学科试卷»新高一摸底测验二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新高一摸底测验二》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