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反思 >> 评课稿 内容页

小学数学观摩课《鸡兔同笼》听课反思

“探究高效课堂构筑生态教学”全国小学数学名家名师教学观摩会
《鸡兔同笼》俞正强金华站前小学xxxx.5.15上午
昨晚在家里与峰讨论,明天俞老师上“鸡图同笼”会怎样上呢?因为鸡兔同笼在五年级都已经学了,学生也会解决一些变式的题目,难道他会让学生解一些更难的题目,那么又会怎样来组织材料呢?是不是会解决各种方法之间的联系?....带着很多的猜想走进了今天俞老师的课堂。(很高兴猜中了一点:解决各种方法之间的联系,但是万万没有想到俞老师会用这样的组织方式,从一至六年级学生的解题方法来贯穿整节课),俞老师那幽默风趣的语言、孩子们那精彩的表现赢来了台下听课老师的阵阵掌声。整节课下来,使我体会到了“站在讲台上我就是数学”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一、导入
1、出示一个鸡兔同笼的简单题目(鸡兔头有7个,有脚22只,问鸡兔各有几只?)
t了解学情
2、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年级的学生分别怎样来做这个题目。
学生独立尝试
3、s1:二年级用凑数的方法。五六年级用假设的方法。
s2:五六年级还可以用方程解。
4、t:三种方法了,一年级可以用什么方法?
s:用画的方法。
t:用一年级的方法画。(先鸡头再变成兔头)
t:七八年级是怎样解决的呢?
s:1只鸡和1只兔为1组22除以6(用抬脚法)t:归入到三、年级
二、讨论各种方法的异
1、面对这种方法你有什么想法?
t:你认为这四中方法哪种方法最简单?
t:最难的是哪一种?
学生得出数据大的时候,画的方法很难。
为什么一年级会做更难的呢?
s:因为一二年级的做法思路简单。
t:各种方法的主要特征?
s:第一种方法的特征是画出来
s:第二种方法的特征是凑出来
s:第三种方法的特征是算出来
s:第四种方法的特征是解出来
三、分类
1、t:四种方法分成两类,你认为怎样分?
s1:一、二种为一类三、四为一类
t:还有没有别的分类呢?
(在老师的一只手举起来了,两只手举起来了,三只手举起来了...在耐心的等待中,学生的思维又进入了积极的状态中)
s2:一、四为一种、二三为一种。
小组讨论。画的一类。
s3:一、三为一种,二四为一种。
一、三都是假设的。
二、四都是设鸡为1只,兔为7-1,同方程的解。
t:三种分类,还有吗?
s:一、二三为一种,四为一种,根据有没有*
s:其实怎么分都可以,他们都有共同点。
t:四种方法一样在哪里?
s:都是用假设的方法。(第五种)
四、优化分类
t:哪一种分类方法最有智慧?
s:一二为一类、三、四为一类,因为一二形象化、三四简单化。
三是一的简单化二是四的形象化
一是三的形象化四是二的简单化
t:三四是一二的升级版。
t:如果一个小朋友学不会,你怎么教他?
五、小结
面对这份材料,你有什么想法?
数学有共同点,简单带来复杂,复杂的带来简单。
生:数学是一步一步的演化而来的。
t:我们不学猴子摘了玉米扔玉米,摘了桃子扔桃子...从懵懵懂懂的一年级到六年级,学了不要扔。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