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东亚概述(地理)教案

日期:2017-06-29  类别:优秀教案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教学目标

  记住东亚五国的国家及首都的位置,记住主要海洋、岛屿、半岛的分布。

  知道东亚的地形特征,了解季风气候的成因和特征。

  通过学习东亚五国历史、文化和相互交往,以及五国存在的共同之处(人种、风俗等)加深学生对东方文化的认识。

  通过对东亚内部自然环境的差异(地形、气候)及由此导致的人口、农业、工业差异的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东亚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的东西差异。

  使学生学会用综合分析和比较的方法来研究有关区域的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设计示例1

教学重点

  1.东亚的地理位置特点。

  2.国家及首都、主要海洋、岛屿及半岛。

  3.东亚地区季风气候显著。

教学难点

  l.国家、岛屿、半岛、海洋等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

  2.东亚季风气候显著。

教学媒体相关挂图

  【导入】为了更深入的认识世界各地,便于分析和比较,按地理位置、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把世界划分为13个地区。从这儿开始就进入了分区学习。今天首先要学习的就是我们国家所在的、也是为我们大家所熟悉的地区——东亚

  【板书】一、东亚

      1.组成东亚五国(中国、日本、朝鲜、韩国、蒙古)

  【读图】读“东亚的国家和地区”图东亚包括那几个国家?(中国、日本、朝鲜、韩国、蒙古)。它们的首都分别叫什么?(北京、东京、平壤、汉城、乌兰巴托)看看朝鲜、蒙古同中国陆地相邻的界线。

  学生活动:(1)用彩笔描出东亚地区的范围。(2)找出东亚五国的名称及各国首都并用彩笔标记。看看哪些国家是临海国,哪些是内陆国,哪些是半岛和群岛国家?

  【提问】把这五国归为一个地区,说明它们存在着共性。这5国的共性,和世界其他的地区相比就是东亚的个性。请思考一下,东亚有什么个性?

  为什么叫东亚?找出东亚地区濒临哪个大洋?背靠哪块大陆?(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它在空间的位置是唯一的、特定的,这是位置的个性。

  【板书】一、东亚

      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提问】东亚背靠世界第一大陆——欧亚大陆,面向世界第一大洋——太平洋,这一特殊的位置使东亚的自然环境具有什么个性呢?首先请同学们说说我们这个地区一年中风向是否有变化?有什么变化?

  学生讨论、回答:我们这个地区一年当中风向有很大变化,夏季刮偏南风,冬季刮偏北风。

  【读图】读“亚洲东部一月和七月气压风向”图。思考:冬季,气流从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吹向海洋,形成寒冷干燥的偏北风,即冬季风。冬季风使东亚大部分地区低温少雨。夏季,气流从太平洋、印度洋吹向亚洲大陆,形成温暖湿润的偏南风,即夏季风。夏季风为东亚东部近海地区带来丰沛的降水。为什么一年中会有这种风向的转换呢?

  【提问】为什么会刮这样的风呢?(简要讲解海陆热力差异)

  【读图】读“哈尔滨各月气温和降水量的分配”,以及“东京各月气温和降水量的分配”图,他们之间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回答(哈尔滨冬天更冷,夏季的雨量更少,也更集中,说明大陆和岛屿的气候特点是不同的,一个是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一个是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西北内陆雨量逐渐减少,所以只是东亚东部季风气候显著,而中国的西北内陆和蒙古境内,受不到季风的影响,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概括总结】通过阅读,我们了解到夏季陆地增温快,比海洋热,气压低,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冬季陆地冷却快,比海洋冷,气压高,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所以由于海陆差异非常显著,在这儿形成了世界独有的季风气候区?这也是东亚国家具有的共同特征。

【板书】

冬季

夏季

风向

陆地吹向海洋——偏北风

偏南风——海洋吹向陆地

气流性质

寒冷干燥

温暖湿润

对东亚气候的影响

冬季风风力强,东亚大部分地区低温少雨

夏季炎热,东部近海地区降水多,往西北内陆,雨量减少

  【提问】从人文的角度,什么又是东亚的个性呢?

 学生讨论、回答。(就从外貌上看,黄皮肤,黑头发;这里是世界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发育了东方文化;在历史上,中日、中韩、中蒙关系密切;在思想文化上,都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如:对中国书法的欣赏、吃饭都用筷子的习俗等总之,典型的东方味儿。)

  【提问】在经济上,东亚在世界上的地位如何?

  东亚是目前世界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二次大战后,东亚各国选择了适合本国特点发展道路。日本、韩国从60年代起,经济增长迅速,先后成为工业化国家。70年代,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新时期,经济快速发展。中国、朝鲜、韩国和日本的沿海地区分布着许多世界著名的工业地带、工业区和经济特区,其产品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并销往世界各地。)

  以上的几点构成了东亚的区域特征。

  (总结、练习反馈)

板书设计

第八章东亚

东亚概述

  一.区域特征

    组成:东亚五国

    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季风气候

    共同的东方文化(东方味儿)

    充满经济活力

教学设计示例2

教学重点:沿海和内陆的自然条件的差异和经济差异

教学难点:用综合的观点分析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

教学媒体:东亚地形图,东亚土地类型图

  【导入】上节我们了解了东亚作为一个区域的共同特征,但是东亚地区内部也有差异,谁能说一说,从分布来说,这种差异明显的表现在那里?(沿海与内陆或者东部与西部的差异)我们来分析一下这种差异(以学生说为主)

  板书:二.区内差异(列表)

  【指导读图】学生读“东亚地形图”,具体要求:

  (l)东亚地区从海岸线到大陆内部,从东到西地形类型有什么变化?

  (2)东亚地区总的地形大势如何?这种地势对于本地区的河流有什么影响?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指图总结】总的地势西高东低,东亚东部多平原、丘陵,东亚西部多高原、山地,多大河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

  【讲述】气候:西部,温带大陆气候,东部,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自然带,本区内地带性规律表现最明显的是那一个经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也很明显。

  【过渡】这种自然条件的差异对生产活动以及人们的生活,即人口的分布有什么影响呢?发展了什么类型的农业?季风区在发展农业上有什么优越条件?

  学生读东亚土地类型图、东亚人口图,讨论、回答:

  (农业:西部:牧场,畜牧业

  东部:耕地,种植业,粮食和多种经济作物,得益于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农耕区,这里一向是世界水稻、茶叶、蚕丝等农产品的主要产区)

  (人口:西部:人口较少

  东部:人口稠密,是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约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

  【提问】这种自然条件和人口的差异对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呢?

  西部:地域广阔,矿产资源丰富,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业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

  东部:有优良港口,发展工农业、交通、科学技术和对外贸易的条件优越。有世界上经济发达的国家和正在崛起的新兴工业区。

  根据我们分析的东亚区域内东西差异,请同学们用填表的形式进行归纳总结:

  【板书】

比较项目

西部内陆

东部沿海

海陆位置和交通

地形和土地资源

气候

科技力量

经济上的差异

  (总结、练习反馈)

板书设计

  二.区内差异

比较项目

西部内陆

东部沿海

海陆位置和交通

深居内陆,距海遥远,交通不便

临海,有优良(港口)交通条件优越

地形和土地资源

多(高原、山地)(草原)广阔

多(平原、丘陵)耕地数量(多)

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干燥)

(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湿润

科技力量

较薄弱

较强

经济上的差异

(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业)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矿产资源)在开发利用中,人口(稀少)

是世界(水稻、茶叶、蚕丝)等农产品主要产区,出现了不少(经济)发达和新兴(工业)区,人口(稠密)

探究活动

观察水土的热力差异

  学生分组:4人一组

  准备材料:每组取烧杯(分盛相同体积的沙子和水)、三角架、石棉网、两支温度计各2个

  实验步骤:

  (1)同时给盛有沙子和水的烧杯加热(2分钟),观察两只温度计的度数,填写实验记录。

  (2)熄灭酒精灯,使刚才加热的烧杯降温,同时观察两只温度计的度数,填写实验记录。

实验记录表

项目

加热前

加热后

增温情况

降温前

降温后

降温情况

沙子

  观察实验记录思考:

  同时给沙子和水加热,哪个增温快?哪个降温快?说明了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总结: 沙子吸热快,放热也快,而水吸热慢,放热也慢,这是由于它们物理性质不同。

  启发引导学生讨论: 陆地和海洋也像沙子和水一样,物理性质不同,若在同样强度的太阳光照射下,会出现什么结果呢?请同学们按下表内容思考。

  夏季冬季

项目

增温情况

气压高低

空气运动方向

降温情况

气压高低

空气运动方向

陆地

海洋

东亚概

    以上《东亚概述(地理)教案》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优秀教案»东亚概述(地理)教案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东亚概述(地理)教案》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