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讲话 >> 领导致辞 内容页

在2015学年第二学期开学典礼暨高三百日誓师大会上的讲话

  在2015学年第二学期开学典礼暨高三百日誓师大会上的讲话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对叶芝的“许多人路过我的生活,只有你走进我的生命”的诗句已经很熟悉了。今天,我想介绍他的另一首小诗《当你老了》。

  当你老了,头白了,睡意昏沉,

  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

  慢慢读,回想你过去柔和的眼神,

  回想它们昔日浓重的阴影;

  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

  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

  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

  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

  “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岁月如此脆弱,但又如此真实。年华老去是每一个人的宿命,但老去的年华里每一个人的生命质量是那么的不同,甚至判若云泥。

  萨缪尔森是美国一位着名的通才式的经济学家,曾获得过诺贝尔奖。据说,人生的最后十年,他致力于研究一个课题——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他的研究结论是:对于成功而言,所有因素都是变量;换言之,任何因素,包括天分、努力、背景、环境、机遇等等,都不能确保你成功。这一结论并不足以让人沮丧,它至少从反面证明任何成功都不是偶然的,它一定是某种因素或某几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我认为,对价值的追求、对自身的超越、对时间的管理,是一个人成功的必要条件。今天,时间有限,我仅就时间管理谈点想法。因为,有效地运用时间,对于离小高考只有25天的高二同学、对于离高考只有95天的高三同学来说,显得更为重要。其他几个方面,找机会再谈。

  前几天,在QQ群上看到这样一则留言:据不完全统计,本学期,3月上20天,4月上21天,5月上20天,6月上21天,一共上82天课。同时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等待清明;第二阶段,盼望五一;第三阶段,坐等端午,端午过后,收拾收拾准备过暑假。看完之后,既精神振奋又汗不敢出。之所以精神振奋,你懂的,不多说;之所以汗不敢出,是因为任重而道不远,25天、95天,原来也只是理论时间,实际时间要短得多,顿觉小高考、高考扑面而来,不觉担忧:我们准备好了吗?这么短的时间,我们能准备好吗?

  时间管理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艾维利的六点优先工作制、帕累托的二零八零原则、麦肯锡的三十秒电梯理论、莫法特的“间种套作”休息法等等,大家可以去学习借鉴。我重点谈以下几个观点:

  1.时间是一种重要性选择。

  这个道理很好理解。一个喜欢读书的人,一定会千方百计挤出时间读书;一个喜欢数学的人,一定会千方百计挤出时间做题;同样,一个喜欢网络游戏的人,一定会千方百计挤出时间玩网络游戏。所以,这个世界上基本不存在没有时间的问题;没有时间,更多情形下,更像是一种借口。所以,什么才是你心目中真正重要的事情,你能不能在长与短、大与小、痛苦与快乐等矛盾中做出正确的选择,这些才是生活对你的真实考量。我反复地对高三同学说,你们现在是否努力,努力的效果如何,将决定你将来的四年、甚至更长时间,会跟一些什么人在一起学习生活;换言之,你跟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学习生活,你也就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2.成功取决于八小时以外。

  这个道理也很好理解。八小时以内,你在学习,别人也在学习;你在听课,别人也在听课;你在做作业,别人也在做作业。虽然,这里也有效率的不同,但不足以造成根本性的差异。根本性的差异一定发生在八小时以外。xxx浩劫,对于许多人来说,可谓荒废了十年光阴,但对于有些人来说,则是收获颇丰。季羡林先生被打为xxx学术权威,蹲牛棚、背语录、挨批斗之余,翻译了印度着名长篇史诗《罗摩衍那》;杨绛先生也被打到了,被发配去打扫女厕所,她利用空闲时间翻译了塞万提斯的巨着《堂·吉诃德》。

  3.一天只有21个小时,其他3小时是用来思考的。

  这话是台湾大学校长傅斯年先生说的。如今,傅斯年先生已过世多年,但傅钟却依旧敲响,每次总是21下,它已经成为台大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甚至成了台大的精神象征,它在不断提醒我们: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在我看来,思考是最高、最美的人性。有一个故事,一天深夜,一个物理学家看到实验室的灯还亮着,走进去一看,是他的学生。物理学家问:“你晚上干什么?”学生回答:“老师,我在做实验。”又问:“白天你在干什么?”答:“我白天也在做实验。”物理学家勃然大怒:“我问你,一天到晚做实验,你什么时间用来思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思考大于行动,有思想指导的行动才是有价值的。时间管理的重点不在管理时间,而在于如何分配时间。分配就是一种价值思考。

  4.分清轻重缓急,是时间管理的关键。

  一般而言,人所面对的事务可以分成四类:重要且急迫的,重要但不急迫的,不重要但急迫的的,不重要且不急迫的。后两种事务如何处理,无需讨论;但前两种事务的处理方式要认真以待。多数人忙于处理第一种事务,收拾残局、处理危机,甚至到了疲于奔命的程度;但恰恰是第二种事务决定了一个人学业、事业的高度。因为关注重要但不紧迫的事务可以让人防患于未然,习惯做一种长远规划,从而把握更多的发展机会。本学期,我们将试点学生成长银行和数学学科分层教学项目。这两项改革似乎和高考等功利目标关系不大,但我们认为,它将极大地激发师生的潜能,让师生释放出更大的活力;同时,对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对更好地因材施教、更好地适应新高考的要求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老师们、同学们,对于每一个人而言,时间是公平的,它体现了自然的正义。我希望当我们老了,不会有“老大徒伤悲”的喟叹,不会有两手空空的伤悲,因为我们至少拥有一颗朝圣的心,我们知道每一天都是我们生命中最年轻的一天,我们知道时间都去哪儿了:在追逐梦想、实现自我的路上,我们不是过客,时间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