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讲话 >> 发言稿 内容页

家长会发言稿--谈数学学习

家长会发言稿--谈数学学习 本文关键词:发言稿,家长会,数学,学习

家长会发言稿--谈数学学习 本文简介:一、计算是数学的基础没有过硬的计算能力往往是阻碍孩子取得理想成绩的最大绊脚石。明明会做的题却因为计算错误而丢分是相当可惜的,这不能只说是粗心造成的,而是计算的基本功还不够扎实,而且计算慢也影响孩子的做题速度。我们家一般是每天坚持口算两页,学校作业里有的就做学校的,学校作业没有安排的日子就做自己家买的

家长会发言稿--谈数学学习 本文内容:

一、

计算是数学的基础

没有过硬的计算能力往往是阻碍孩子取得理想成绩的最大绊脚石。明明会做的题却因为计算错误而丢分是相当可惜的,这不能只说是粗心造成的,而是计算的基本功还不够扎实,而且计算慢也影响孩子的做题速度。我们家一般是每天坚持口算两页,学校作业里有的就做学校的,学校作业没有安排的日子就做自己家买的一本。在正确率有一定保证的基础上,我们还让文文自己计时做,在有速度要求下的计算更能锻炼孩子。通过这样的日积月累,文文的计算明显有了进步,在学校里的口算测试一般能全对,当然毕竟是孩子也有错误的时候,在校外机构组织的计算大赛中,也是从一年级的三等奖,到二年级的二等奖,再到三年级的一等奖。这也从侧面反应出计算能力是完全可以通过练习提升的。

二、

要重视校内学习

现在有不少孩子在校外上数学培训班,我们家当然也在其列。但是,对于有些家长寄托于通过课外班来提高校内数学成绩的想法,我认为不是很妥当,我觉得还是要把孩子的主要精力放在校内学习上,校外只是作为巩固和扩展的手段。不要让孩子认为学校的学习太简单,应付一下就OK了。因为校内老师的讲解比培训班的节奏慢一些、内容上更详细、教学过程更关注到孩子的个体差异,对于数学基础理念讲解的更为透彻,不是一上来就讲解题技巧。我们家长需要和孩子沟通好课内课外学习的关系。我们家在这点上是这么和文文沟通的:条条大路通罗马,数学解题也是有很多方法的,没有人能够一下子把一个知识点相关的所有方法都教给你,那就需要你无论在哪里学习都要认真听讲,如果你已经会解了,那就要听听老师的方法和你自己的方法有什么不同,你可能因此又学到一种新的方法,就算是方法相同,你也可以听听老师是怎么讲解的,如果是你给别人讲解,你能讲的这么详细、这么透彻吗?通过听讲,可以让自己对这类问题的理解更深入。

三、

注重数学解题习惯的培养

说起来惭愧,在这点上我们家以前并没有很重视,是二下的时候才意识到一定要狠抓解题习惯,不抓不行了。文文在作业和考试上都出现读题不认真,漏掉关键点,甚至自己编问题的情况。后来我就开始要求他读题两遍圈重点词后才能开始解答,答完题后还要读题一遍,看看是不是该用的条件都用上了。如果是考试,全部做完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看每道题是不是都有答案了,以防漏做。在全部作答的情况下再开始逐题检查。检查不是光用眼睛看看自己的答案或者解题过程就可以的,这样是发现不了问题的,必须验算。验算可以是盖住解答的重做也可以是把自己的答案代到题目里去验证。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不能期望叮嘱一次孩子就能落实。比如划题目重点这条文文开始的时候答应的好好的,但回来发现卷子上还是一个圈都没有,再后来他告诉我都圈了,却是考完检查的时候想起来补圈的,到现在圈重点的习惯还没有完全养成,我们知道这是需要一个过程的,需要我们的坚持和耐心。

四、

课外数学拓展

穆知岸的数学课外拓展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个是看数学相关书籍。和看文学、历史、科学类的课外书一样,现在市面上有一些很不错的数学书籍,这些书一点也不枯燥,都是从一个个故事中引出数学问题,可以很好的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第二个是参加了一个培训班,适当拓展学习了一些数学知识。三是参加考试。我们一般涉及数学类的考试,如果有空都会给他报名去试试。低年级主要是锻炼,首先是对考试不怯场,其次是在考场上去训练速度和准确度,还有应变能力。也许很多家长会担心孩子经常考试,如果考不好,会打击到信心,其实,这要从两方面来看,第一,家长对考试的定位和对结果的态度,一般我们不会非常的强调考试的结果,只是和他说通过考试去检查哪些方面有不足,我们就一起努力加强,而不是夸张的表扬和过分的指责;第二,小孩子的承受力也不是我们家长所想象的那样脆弱,只要我们平时多和孩子交流,多关心和鼓励,让孩子了解父母对考试的态度,无需过多的担心和紧张。

五、

良好的家校配合

从这点上来说我们二班孩子是幸运的,能够遇到蒋老师、金老师这样认真教学又对孩子方方面面都极其负责的老师,他们在我们的孩子身上,不论是教学、班级管理、还是学习兴趣的引导上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老师在学校里给孩子们立的规矩,我们家长一定要积极的配合,在家里也要严格的执行。对于老师布置的作业也要切实的落实,不能偷工减料,不然孩子们会学样的,会对老师的权威性产生怀疑。当然,每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理念肯定是各不相同,这就需要我们家长及时和老师交流,对于老师指出的问题要及时了解情况给予反馈。

切不可有把孩子的学习全交给学校老师的想法,作为家长我们要尽量抽时间陪伴孩子学习,不要让孩子觉得回家就是一个人进房间里埋头做作业。

絮絮叨叨地讲了那么多,也不知道有没有讲到点子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

l

为什么小孩的成绩不如一二年级

有的家长可能会认为我的孩子一、二年级成绩优秀,到三年级成绩退步了,是怎么回事呢?其实,三年级从各方面来说都不能与一、二年级相提并论,三年级台阶高,知识面广、又有深度。要想拿高分,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在座的可能有部分家长经常翻看孩子的书本及练习,发现,现在的知识较深,涉及的知识面也较广,有各别题目家长都很难想出来。现在有些知识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确实有一定的困难。

俗话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对形容三年级的孩子是非常适合的。三年级,是小学阶段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孩子无论在学习上,还是性格养成上,都是一个分水岭。能够成功过渡并适应三年级生活的孩子,会给今后小学中高段打下良好的基础;而如果对三年级的知识掌握不好,以及思维没有跟上来的话,他就会觉得学习起来非常吃力,甚至产生厌学情绪,这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导致他整个小学阶段的学习困难重重、成绩一落千丈。而这些影响,也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导致他内向、害羞甚至自卑。

三年级数学教师家长会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家长们:

你们好!借此机会,我想就“如何配合学校的教学,有效地指导孩子的学习”这个话题和家长朋友们做一个沟通。围绕这个话题,我想从这两个方面谈谈:

一、如何指导自己的孩子家庭学习

作为一个三年级学生的知识知识基础和理解水平,我觉得家长朋友在指导孩子的学习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个好的习惯可以让孩子终生受用,我便有这样一个体会:一个好习惯一旦养成,长大后便会一直坚持下去。

做为父母要帮助孩子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1.专心致志。有的孩子入学之后,由于自学能力较差,上课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因而家长应严格要求并经常提醒孩子在上课时,一定要用心听讲,聚精会神,不要作小动作,更不要说话影响别人听课。回到家时要给孩子创造一个适合孩子学习的环境,让孩子养成放学及时做作业,按规定时间完成作业之后再做其它事情的好习惯。

2.独立思考。父母对孩子不能解决的问题要采取诱导的方式引导孩子思考问题,重要的不是教会孩子一道题怎样解决,而是要告诉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3.认真细致。孩子的作业一定要在规定时间内去完成,而有不能草率马虎。这就要求内容正确、书写工整、按时完成等方面。作业格式训练也是学习习惯培养的一方面。良好的学习习惯还包括作业做起后勤于检查的习惯,每天晚上能自己整理好第二天的学习用具等多方面。[小学教学设计网--网址:更多教学资源]

2、重视孩子计算能力的培养

数学计算包括口算、估算.计算是数学的基础,孩子必须学好,并能够达到熟练计算的程度,正确率达90—95%。由于孩子的基础不同,不同孩子的计算熟练程度和速度也就存在一定差异,要缩小这一差异,仅靠每天一节数学课练习是不客观的,因此还需要各位家长做有心之人,多进行这方面的练习。同时要留心孩子计算错误的原因,是粗心还是计算方法存在问题。

3、依据生活理解数学,让孩子在游戏中成长

生活中的数学是新课标小学数学的特点。课本中许多题目就是来源于生活。如果孩子们平时缺乏生活中的经验积累,学习的效率就会下降,学数学也会感到枯燥。面对孩子对解决数学问题的疑惑,你们不要觉得孩子们数学能力差。这时往往是在理解中出了问题,各位家长可以联系家庭实际,给孩子们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数学题。在理解的时候,家长要有意识地让孩子把思考的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比如,在和孩子交谈时,家长多听少说;有时还有意向孩子“请教”,孩子会特别兴奋。

4、让孩子享受成功的喜悦

俗话”数子千过,莫如夸子一长”,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的能力得到了老师和家长肯定和赞赏。与其说“你不要这样做”还不如“你那样能够做更好”;与其让孩子在没完没了的批评中纠缠与做过的错事,还不如让适时的表扬给孩子的每次进步都鼓掌喝彩!自信不足的孩子更是特别害怕出错,家长更应尽量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欣赏。有进步!继续努力!没关系,我相信你一定能行!不要吝啬真心的表扬。

5、注重孩子学习过程,正视孩子考试成绩

有些孩子在学习前可能就已学会了课本的知识,掌握一些简单的运算,这样在老师讲这部分内容时,孩子看上去豪不费力就懂了,但事实并不完全如此,有些孩子可能并非建立起有效的学习方法,并非真正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当他们面对新内容,特别是思维含量较高的问题时,孩子就会感到困难,因此常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家长在家看孩子的计算很熟练,就以为孩子的数学学得很好,但真正考查或解决实际问题时,孩子往往有些不适应。或者说不能如家长之意。这就需要我们家长要多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关注孩子的学习内容,关注孩子的数学思维方法,因为数学并不仅仅是单纯的计算。同时,在评价孩子的学习成绩时,不要只看分数,“唯分数是问”,

90分与100分的孩子的数学能力究竟相差多少,孩子有失误,是纯粹的粗心,还是思考问题的方式有问题。是临考心理欠佳,还是其它的原因等等。要“多向比较”,关键看孩子有没有进步。如果成绩不够理想,要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这样会更有利于孩子将来的学习,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二、针对学生下在的学习情况,提几点建议

1、重视孩子的口算和估算,这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计算能力。特别是学生在计算乘法时,口算能力强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计算速度;在计算除法时,估算能力强可以帮助学生很快地试商。

2、每天挤一点时间看一看孩子的学习,督促孩子把家庭作业做起,并力争做对、做好。如果条件许可,可对有一定思维难度的题目,让孩子说说“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么想”,这样引导学生小结思维方法,提高思维水平。(不提倡“超前”把课本的作业做了。现在有的孩子提前把老师没有上的做了,而当天老师布置的很少能做得很好的,相反错得很多。

各位家长,“父母是孩子一生的老师”,

您对孩子的关注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未来。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走到一起来了。为了我们美好的理想,我们必须一起努力,来实现这个理想.我愿意从一点一滴做起,和各位家长一道共同教育好你的子女,我们的学生。我相信,你们的到来,将会使孩子们的学习成绩更上一层楼。

小学三年级数学的家长会发言稿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