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计划 >> 教学计划 内容页

photoshop教学计划及教案

photoshop教学计划及教案 本文关键词:教学计划,教案,photoshop

photoshop教学计划及教案 本文简介:PHOTOSHOP信息技术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和教学目标Photoshop是一个实践性、艺术性很强的图像处理软件,其内容丰富,工具繁多,图片效果丰富多彩。对这门课的教学“好上”,但“上好”却很不容易。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促进学生的特长与能力协调发展,从而全面的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一、教学理念:

photoshop教学计划及教案 本文内容:

PHOTOSHOP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和教学目标

Photoshop是一个实践性、艺术性很强的图像处理软件,其内容丰富,工具繁多,图片效果丰富多彩。对这门课的教学“好上”,但“上好”却很不容易。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促进学生的特长与能力协调发展,从而全面的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一、教学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学生长技能”为教学宗旨,奉行以“少批评,多鼓励”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技术,向学生演示具体的操作步骤。供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以便学生能够独立自学,提高自己的水平。以熟练操作为主要目标,根据自己的想象绘制图片或处理图片。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学生能了解Photoshop软件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能够熟练的掌握Photoshop软件的基本的操作和各种工具的使用,并能够利用软件处理简单的图像,以及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能够根据要求做出属于自己的作品。

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及信心,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一种成就感。

三、教学措施

1、理论学习与上机实践相结合。

2、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在相关课时中,安排一定量的任务(项目),应用小组合作、分组交流、作品展示等形式组织学生学习和实践,引导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

3、认真备课、上课,严格要求要求学生。

一、教学安排

第1周

开学

第2周

初识PhotoshopCS2

第3周

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

第4周

PhotoshopCS2基本操作

第5周

图像的选区

第6周

国庆放假

第7周

图像色彩处理

第8周

图像的创作与修饰

第9周

文字的设计

第10周

图层的应用

第11周

通道的应用

第12周

使用路径

第13周

使用滤镜完成艺术化效果

第14周

滤镜的应用1

第15周

社会实践

第16周

滤镜的应用2

第17周

综合应用

第18周

期末测评

第1章

初识Photoshop

CS2

教学内容:Photoshop的基本操作

教学目标:了解Photoshop

工作界面

重、难点:工具箱

教学过程:

一、启动Photoshop

首先确认计算机中已经安装了Photoshop中文版软件,下面介绍该软件的启动方法。

【案例解析】

具体操作步骤请参考教材。

【案例小结】

掌握软件的正确启动方法是学习软件应用的必要条件。其他软件的启动方法与Photoshop的基本相同,只要在【开始】/【程序】菜单中找到安装的软件并单击即可。

二、Photoshop

工作界面

下面介绍Photoshop

工作界面各分区的功能和作用。

【命令简介】

在工作区中打开一幅图像,Photoshop

的工作界面如图所示。

Photoshop

界面按其功能可分为标题栏、菜单栏、属性栏、工具箱、状态栏、图像窗口、控制面板和工作区等几部分,下面分别介绍各部分的功能和作用。

1、标题栏

标题栏位于界面的最上方,显示为蓝色的区域,其左侧显示的是软件图标和名称。当工作区中的图像窗口显示为最大化状态时,标题栏中还将显示当前编辑文档的名称。标题栏右侧的按钮,主要用于控制界面的显示大小。

2、菜单栏

菜单栏位于标题栏的下方,包含Photoshop

的各类图像处理命令,共有10个菜单。每个菜单下又有若干个子菜单,选择任意子菜单可以执行相应的命令。

3、属性栏

属性栏位于菜单栏的下方,显示工具箱中当前选择按钮的参数和选项设置。在工具箱中选择不同的工具时,属性栏中显示的选项和参数也各不相同。例如,单击工具箱中的【横排文字】工具

后,属性栏中就只显示与文本有关的选项及参数。在画面中输入文字后,单击【移动】工具来调整文字的位置,属性栏中将更新为与【移动】工具有关的选项。

将鼠标光标放置在属性栏最左侧的灰色区域按下鼠标左键并拖曳,可以将属性栏拖曳至界面的任意位置。

4、工具箱

工具箱的默认位置位于界面的左侧,包含各种图形绘制和图像处理工具。当将鼠标光标放置在工具箱上方的蓝色区域内,按下鼠标左键并拖曳即可移动工具箱的位置。单击工具箱中最上方的

按钮,可以将工具箱转换为单列或双列显示。

将鼠标光标移动到工具箱中的任一按钮上,该按钮将凸出显示,如果在工具按钮上停留一段时间,鼠标光标的右下角会显示该工具的名称。单击任一工具按钮可将其选择。另外,绝大多数工具按钮的右下角带有黑色的小三角形,表示该工具还隐藏有其他同类工具,将鼠标光标放置在这样的按钮上按下鼠标左键不放或单击鼠标右键,即可将隐藏的工具显示出来。

将鼠标光标移动到弹出工具组中的任一工具上单击,可将该工具选择。工具箱以及隐藏的工具按钮如图所示。

三、课堂小结。

第2章

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

教学内容:图像文件的基本操作

教学目标:了解图像基本概念

重、难点:像素与分辨率

教学过程:

一、位图和矢量图

(1)位图(Bitmap)也叫做栅格图像,是由很多个像素组成的,比较适合制作细腻、轻柔缥缈的特殊效果,Photoshop生成的图像一般都是位图。位图图像放大到一定的倍数后,看到的便是一个一个方形的色块,整体图像也会变得模糊、粗糙,如图所示。

(2)矢量图(Vector

Graphic)又称为向量图形,是由线条和图块组成的,比较适用于编辑色彩较为单纯的色块或文字,如Illustrator、PageMaker、FreeHand、CorelDRAW等绘图软件创建的图形都是矢量图。当对矢量图进行放大后,图形仍能保持原来的清晰度,且色彩不失真,如图所示。

二、像素与分辨率

像素与分辨率是Photoshop中最常用的两个概念,对它们的设置决定了文件的大小及图像的质量。

像素:像素(Pixel)是构成图像的最小单位,位图中的一个色块就是一个像素,且一个像素只显示一种颜色。

分辨率:分辨率(Resolution)是指单位面积内图像所包含像素的数目,通常用“像素/英寸”和“像素/厘米”表示。

分辨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图像的效果,使用太低的分辨率会导致图像粗糙,在排版打印时图片会变得非常模糊;而使用较高的分辨率则会增加文件的大小,并降低图像的打印速度。

修改图像的分辨率可以改变图像的精细程度。对以较低分辨率扫描或创建的图像,在Photoshop

中提高图像的分辨率只能提高每单位图像中的像素数量,却不能提高图像的品质。

三、图像大小

图像文件的大小以千字节(KB)和兆字节(MB)为单位,它们之间的大小换算为“1024KB=1MB”。

图像文件的大小是由文件的宽度、高度和分辨率决定的,图像文件的宽度、高度和分辨率数值越大,图像文件也就越大。在Photoshop

中,图像文件大小的设定如图所示。

当图像的宽度、高度及分辨率无法符合设计要求时,可以执行【图像】/【图像大小】命令,通过改变宽度、高度及分辨率的分配来重新设置图像的大小。当图像文件大小是定值时,其宽度、高度与分辨率成反比设置,如图所示。

印刷输出的图像分辨率一般为“300像素/英寸”。在实际工作中,设计人员经常会遇到文件尺寸较大但分辨率太低的情况,此时可以根据图像文件大小是定值,其宽度、高度与分辨率成反比设置的性质,来重新设置图像的分辨率,将宽度、高度降低,提高分辨率,这样就不会影响图像的印刷质量了。

在改变位图图像的大小时应该注意,当图像由大变小时,其印刷质量不会降低;但当图像由小变大时,其印刷品质将会下降。

四、课堂小结。

第3章

Photoshop

CS2牛刀小试

1、掌握Photoshop

CS2主界面:菜单栏和工具选项栏、工具箱、活动面板、图像窗口、保存自定义的工作区

2、掌握文件的基本操作:新建文件、打开文件、保存文件

3、掌握图像的查看方法:视图查看、缩放查看、抓手查看

4、掌握辅助工具使用:标尺、网格、参考线

5、掌握图像尺寸的调整:调整图像大小、调整画布大小

6、了解Photoshop参数的设置

【课题】牛刀小试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立足于学习者的直接经验和亲身经历,崇尚“做中学”和“学中做”。

【学情分析】学生对学习技能有一定的欲望,喜欢自己动手操作,但学生基础较薄弱,缺乏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学以之用的意识。本堂课以“学生为主”,结合实际生活情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技能解决实际的问题,服务生活的意识,进而激发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兴趣,使学生最终成为计算机的驾驭者。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识Photoshop的概念和功能,理解Photoshop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图像处理软件。

2、技能目标:学会改变图像的大小及图像的纠正,提高学生对图像的平面设计。

3、情感目标:结合生活情景,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改变图像的大小,方向。

难点:制作图像的扭曲效果

【重点、难点分析】根据需要,改变图像的大小,方向是本课的重点;然而,对于具体的图像,如何进行编辑效果,使其具有一定的视觉美观,对于初学者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教学方法及策略】本课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教法上通过创设直观的教学情景,引领学生带着问题驱动学习任务,在教师的启迪引导下,动手实践、归纳总结、发现规律,增长技能,培养学生运用技能服务生活意识,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机房、电子教育平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通过“找茬”小游戏,引出这节课的内容“图像处理”。

师:引导学生想对图像进行一定的处理,从而引出图像的处理软件----Photoshop

【设计意图及目标达成预测】让学生感受到了Photoshop的实用性,对这节课的学习产生动力需求。

二、讲授新课

知识概述

师讲解:

1、纠正歪斜图像:①度量倾斜的角度(从信息调板上看出倾斜的角度度数)

②旋转画布摆正图像

2、改变图像大小★修改大小时注意“约束比例”

【设计意图及目标达成预测】学生初次接触Photoshop,必须先简单的按照书本的案例讲解,能对后面的学习进行铺垫。

探索交流互学

师引导:将所学内容按照难易程度分为四个模块。

学生自学:根据自身能力的程度,对这四个模块进行从易到难的操作。

学生互学:让学生按照模块内容,对照指定的四个案例任务,进行操作,讲解相关知识点,演示技能方法。

教师参与:在这期间,教师引导其他学生认真“听讲”,同时需要及时规范讲解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设计意图及目标达成预测】通过分层次的教学任务,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学到一定的知识,并且通过学生自己的讲授和演示,使知识再次内化,也强化了学生的技能。

三、任务实践

学生练习,学以致用

请学生自己发挥一定的创意,自主处理一些图像的设计编辑。

请个别学生上台演示和操作,其他学生从旁协作,教师引导。

【设计意图及目标达成预测】通过任务练习,使学生能掌握本节课的各项技能,并能合理应用;同时通过个别演示,检测教学效果,并再次规范技能。

四、总结拓展

1、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和技能方法。

2、展示一些经过Photoshop处理的图片,从而引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为下一节课程的开展做好铺垫。

第4章

图像的选区

教学内容:选区工具应用

教学目标:了解选区工具应用

重、难点:羽化

教学过程:

一、【快速选择】

【快速选择】工具

是一种非常直观、灵活和快捷的选取图像中面积较大的单色颜色区域的工具。其使用方法是,在需要添加选区的图像位置按下鼠标左键然后移动鼠标,即像利用【画笔】工具绘画一样,将鼠标光标经过的区域及与其颜色相近的区域都添加上选区,如图所示。

二、【魔棒】工具

【魔棒】工具主要用于选择图像中大块的单色区域或相近的颜色区域。其使用方法非常简单,只需在要选择的颜色范围内单击鼠标,即可将图像中与鼠标落点相同或相近的颜色区域全部选择,如图所示。

利用快速选择工具选取人物的衣服后调整颜色,如图所示。

【案例解析】

具体操作步骤请参考教材。

【补充知识】

本案例主要学习了快速选择和魔棒工具的使用方法,利用这两个工具可以快速地选取图像中颜色较单纯的区域,以便来快速地编辑图像。下面分别来介绍一下这两个工具的属性栏以及【选择】/【修改】菜单命令下几个常用编辑选区的命令。

【画笔】选项:用于设置所选范围区域的大小。

【对所有图层取样】选项:勾选此选项,在绘制选区时,将应用到所有可见图层中。

【自动增强】选项:设置此选项,添加的选区边缘会减少锯齿效果的粗糙度,且自动将选区向图像边缘进一扩展并应用一些边缘调整。

按钮:图像中添加选区后单击此按钮,将弹出【调整边缘】对话框,通过此对话框可以直观地给选区手动设置【半径】、【对比度】、【平滑】、【羽化】、【收缩/扩展】以及选取图像范围的预览方式等。

【容差】选项:决定创建选区的范围大小。数值越大,选择范围越大。

【连续】选项:当勾选此选项后,在图像中只能选择与鼠标单击处颜色相近且相连的部分。当不勾选此选项时,在图像中则可以选择所有与鼠标单击处颜色相近的部分。

【对所有图层取样】选项:勾选此选项,在图像文件中可选择所有图层可见部分中颜色相近的部分;不勾选此选项,将只选择当前图层可见部分中颜色相近的部分。

在菜单栏中的【选择】/【修改】子菜单命令中,包括【边界】、【平滑】、【扩展】、【收缩】和【羽化】等命令,其含义分别介绍如下。

【边界】命令:通过设置【边界选区】对话框中的【宽度】值,可以将当前选区向内和向外扩展。

【平滑】命令:通过设置【平滑选区】对话框中的【取样半径】值,可以将当前选区进行平滑处理。

【扩展】命令:通过设置【扩展选区】对话框中的【扩展量】值,可以将当前选区进行扩展。

【收缩】命令:通过设置【收缩选区】对话框中的【收缩量】值,可以将当前选区缩小。

【羽化】命令:通过设置【羽化选区】对话框中的【羽化半径】值,可以给选区设置不同大小的羽化属性。

三、课堂小结。

第5章

图像色彩处理

教学内容:修补工具

教学目标:了解修补工具使用

重、难点:修补工具

教学过程:

一、【修补】工具

【修补】选项:选择【源】选项,将用图像文件中指定位置的图像来修复选区内的图像。即将鼠标光标放置在选区内,按住鼠标左键将其拖曳到用来修复图像的指定区域,释放鼠标左键后会自动用指定区域的图像来修复选区内的图像;选择【目标】选项,将用选区内的图像修复图像文件中的其他区域。即将鼠标光标放置在选区内,按住鼠标左键将其拖曳到需要修补的位置,释放鼠标左键后会自动用选区内的图像来修复鼠标释放处的图像。

【透明】选项:勾选此选项,在复制图像时,复制的图像将产生透明效果;若不勾选此项,复制的图像将覆盖原来的图像。

按钮:创建选区后,在右侧的图案窗口中选择一种图案类型,然后单击此按钮,可以用指定的图案修补源图像。

二、【修补】工具的应用

【案例解析】

具体操作步骤请参考教材。

三、课堂总结。

四、作业。

第6章

图像的创作与修饰

教学内容:蒙版应用

教学目标:了解蒙版

重、难点:图层蒙版

教学过程:

根据创建方式不同,蒙版可分为两种类型,图层蒙版和矢量蒙版。图层蒙版是位图图像,与分辨率相关,它是由绘图或选框工具创建的;矢量蒙版与分辨率无关,是由【钢笔】工具或形状工具创建的。

在【图层】面板中,图层蒙版和矢量蒙版都显示图层缩览图和附加缩览图。对于图层蒙版,此缩览图代表添加图层蒙版时创建的灰度通道;对于矢量蒙版,此缩览图代表从图层内容中剪下来的路径。图层蒙版和矢量蒙版说明图如图所示。

二、制作面部皮肤美容效果

很多杂志封面中的电影明星照片,皮肤非常细腻光滑,其中大部分都进行了后期的皮肤处理。本案例结合快速蒙版编辑模式的使用,制作出图所示的面部皮肤美容效果。

【案例解析】

具体操作步骤请参考教材。

【案例小结】

本案例主要介绍了利用快速蒙版编辑模式创建特殊的选区,然后利用【高斯模糊】命令得到模糊的皮肤效果,最后通过蒙版以及图层的结合,使背景层中特定位置的图像通过蒙版显示出来,希望读者在理解的基础上将其熟练掌握。

三、课堂总结。

第7章

文字的设计

教学内容:文字工具

教学目标:了解文字工具

重、难点:文字跟随路径

教学过程:

文字跟随路径练习

利用“文字跟随路径”功能可以将文字沿着指定的路径放置。路径可以是由【钢笔】工具或形状工具绘制的任意工作路径,输入的文字可以沿着路径边缘排列,也可以在路径内部排列。并且可以通过移动路径或编辑路径形状来改变路径文字的位置和形状。

利用文字的沿路径排列功能制作如图所示的文字效果。

【案例解析】

具体操作步骤请参考教材。

【案例小结】

在Photoshop

中,可以将输入的文字转换成工作路径和形状进行编辑,也可以将它进行栅格化处理。另外,在实际操作中,经常需要将美术文字与段落文字进行互换,以便在定界框中重新排列字符或者将段落文字转换为点文字,使各行文字独立地排列。其转换方法非常简单,在【图层】面板中选择要转换的文字层,并确保文字没有处于编辑状态,然后执行【图层】/【文字】/【转换为点文本】或【转换为段落文本】命令,即可完成美术文字与段落文字之间的相互转换。

将段落文字转换为点文字时,所有溢出定界框之外的文字将被全部删除。如果不想将其删除,应该先调整定界框的大小,使文字全部显示在定界框之内。

第8章

图层的应用

教学内容:图层的应用

教学目标:了解图层面板

重、难点:锁定透明像素

教学过程:

一、图层概念

通过上面的实例,读者对图层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下面再以一个简单的比喻来具体说明。例如要在纸上绘制一幅儿童画,首先要在纸上绘制出儿童画的背景(这个背景是不透明的),然后在纸的上方添加一张完全透明的纸绘制儿童画的草地,绘制完成后,在纸的上方再添加一张完全透明的纸绘制儿童画的其余图形……以此类推,在绘制儿童画的每一部分之前,都要在纸的上方添加一张完全透明的纸,然后在添加的透明纸上绘制新的图形。绘制完成后,通过纸的透明区域可以看到下面的图形,从而得到一幅完整的作品。在这个绘制过程中,添加的每一张纸就是一个图层。图层原理说明图如图所示。

上面介绍了图层的概念,那么在绘制图形时为什么要建立图层呢?仍以上面的例子来说明。如果在一张纸上绘制儿童画,当全部绘制完成后,突然发现草地效果不太合适。这时候只能选择重新绘制这幅作品,因此对在一张纸上绘制的画面进行修改非常麻烦。而如果是分层绘制的,遇到这种情况就不必重新绘制了,只需找到绘制草地图形的图层,将其删除,然后重新添加一图层,绘制一幅合适的草地图形,放到刚才删除的图层的位置即可,这样可以大大节省绘图时间。另外,除了易修改的优点外,还可以在一个图层中随意拖动、复制和粘贴图形,并能对图层中的图形制作各种特效,而这些操作都不会影响其他图层中的图形。

二、【图层】面板

打开教学辅助光盘中名为“图层面板说明图.psd”的文件,其画面效果及【图层】面板如图所示。

【不透明度】:设置当前图层中图像的不透明程度。数值越小,图像越透明;数值越大,图像越不透明。

【锁定透明像素】按钮:可以使当前图层中的透明区域保持透明。

【锁定图像像素】按钮:在当前图层中不能进行图形绘制以及其他命令操作。

【锁定位置】按钮:可以使当前图层中的图像锁定不被移动。

图层缩览图:用于显示本图层的缩略图,它随着该图层中图像的变化而随时更新,以便读者在进行图像处理时参考。

图层组:图层组是图层的组合,它的作用相当于Windows系统管理器中的文件夹,主要用于组织和管理图层并将这些图层作为一个对象进行移动、复制等。单击面板底部的按钮或执行【图层】

三、课堂总结。

第9章

通道的应用

教学内容:图像的变换

教学目标:了解图像的变换

重、难点:自由变换

教学过程:

一、概念

图像的【变换】命令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经常被用到,熟练掌握此命令可以自由地进行图像的各种变形操作。在第3章【移动】工具的介绍中,已经介绍了图像的变形命令,其相关操作参见3.3.2节内容。

【命令简介】

【自由变换】命令:在自由变换状态下,用于以手动方式将当前图层的图像或选区做任意缩放、旋转等自由变形操作。这一命令在使用路径时,会变为【自由变换路径】命令,以对路径进行自由变换。

【变换】命令:用于分别对当前图像或选区进行缩放、旋转、拉伸、扭曲和透视等单项变形操作。这一命令在使用路径时,会变为【路径变换】命令以对路径进行单项变形。

【旋转画布】命令:用于调整图像版面的角度,所有图层、通道和路径都会一起旋转。

二、实例

利用图像的大小调整命令、旋转复制以及重复复制命令,制作出图所示的旋转效果。

【案例解析】

具体操作步骤请参考教材。

【案例小结】

通过本例旋转图形的制作练习,主要介绍了图像的大小调整、图像的旋转以及旋转复制等操作的基本使用方法。介绍了本例之后,希望读者能够对图像的变换命令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利用【旋转画布】命令,可以旋转或翻转整个图像文件。此命令与【编辑】/【变换】命令相似,只是【变换】命令是相对于当前图层或选区中的图像进行的操作,而【旋转画布】命令是相对于整个图像文件进行的操作。执行【图像】/【旋转画布】命令,弹出图所示的子菜单。

三、课堂总结。

第10章

使用路径

1、掌握形状工具的使用:绘制规则形状和不规则形状、图形之间的运算

2、掌握使用钢笔工具创建路径的方法

3、掌握编辑路径的操作

4、掌握路径与选区的转换

5、掌握利用路径制作文字效果

第11章

使用滤镜完成艺术化效果

1、掌握滤镜的使用:Artistic(艺术效果)、Blur(模糊)、Distort(扭曲)、Noise(杂色)、Render(渲染)、Sharpen(锐化)、Stylize(风格化)等

2、学会综合使用滤镜完成设计作品

第12章

滤镜的应用

教学内容:滤镜的应用

教学目标:了解滤镜的应用

重、难点:模糊

教学过程:

一、概念

【风格化】命令:可以使图像产生各种印象派及其他风格的画面效果。

【模糊】命令:可以使图像产生模糊效果。

【扭曲】命令:可以使图像产生多种样式的扭曲变形效果。

【像素化】命令:可以使图像产生分块,呈现出由单元格组成的效果。

【渲染】命令:使用此命令,可以改变图像的光感效果。例如,可以模拟在图像场景中放置不同的灯光,产生不同的光源效果、夜景等。

【杂色】命令:可以使图像按照一定的方式混合入杂点,制作着色像素图案的纹理。

二、下雪效果制作

综合几种滤镜命令,制作出图所示的下雪效果。

【案例解析】

具体操作步骤请参考教材。

【案例小结】

本例主要介绍了下雪效果的制作方法,其中【添加杂色】、【晶格化】、【最小值】、【动感模糊】等滤镜命令的综合使用方法,希望读者能够掌握。

三、爆炸效果制作

综合几种滤镜命令,制作出图所示的爆炸效果。

【案例解析】

具体操作步骤请参考教材。

【案例小结】

在本例爆炸效果制作中,【极坐标】、【分层云彩】命令以及【图层混合模式】是最终效果的关键步骤,读者要将其牢固掌握。

四、课堂总结。

第13章

海报素材的处理

教学内容:网络广告设计

教学目标:了解网络广告设计

重、难点:钢笔工具、转换点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绘制喇叭

本任务主要利用【钢笔】工具和【转换点】工具,并结合【渐变】工具来绘制喇叭图形。在绘制过程中,注意利用【渐变】工具制作高光的方法。

【步骤图解】

喇叭图形的绘制过程示意图如图所示

【设计思路】

(1)首先利用【钢笔】工具和【转换点】工具绘制喇叭的大体形状。

(2)然后依次绘制路径并填充渐变色,制作立体喇叭图形。

(3)再依次绘制其他细部图形,并利用【渐变】工具制作喇叭上的高光效果,即可完成喇叭的绘制。

【步骤解析】

具体操作步骤请参考教材。

二、设计背景

本任务主要运用【渐变】工具、【钢笔】工具、【转换点】工具及【图层样式】命令、【滤镜】/【模糊】命令和移动复制操作,来制作网络广告的背景。

【步骤图解】

网络广告背景的制作过程示意图如图所示。

【设计思路】

(1)新建文件后为其填充渐变色,然后利用【钢笔】和【转换点】工具及路径的描绘功能,绘制线形并依次复制。

(2)利用【钢笔】和【转换点】工具绘制“草”图形,然后利用【图层样式】命令为其添加外发光和浮雕效果。

(3)添加喇叭及礼品图形,然后绘制星形并依次复制。

(4)利用【画笔】工具绘制圆点,然后利用【滤镜】/【模糊】命令及【图层样式】命令制作星光效果,即可完成背景的制作。

【步骤解析】

具体操作步骤请参考教材。

【案例小结】

第14章

综合实例

教学内容:皇冠标志设计

教学目标:了解标志设计

重、难点:自定义形状工具

教学过程:

本任务主要利用【椭圆】工具、【自定形状】工具和【文字】工具,并结合【图层样式】命令来设计皇冠标志。

一、【步骤图解】

标志图形的绘制过程示意图如图所示。

二、【设计思路】

(1)首先利用【椭圆】工具绘制一个圆形,并利用【图层】/【图层样式】/【混合选项】命令为其添加图层样式。

(2)然后利用【自定形状】工具绘制“皇冠”形状图形,并利用【文字】工具输入相应文字,即可完成标志的设计。

三、【步骤解析】

具体操作步骤请参考教材。

四、【知识链接】

利用形状图形工具可以快速地绘制各种简单的形状图形,包括矩形、圆角矩形、椭圆、多边形、直线或任意的自定义形状的图形。

选取【矩形】工具,可以绘制矩形图形或路径。

选取【圆角矩形】工具,可以绘制带有圆角效果的矩形图形或路径。

选取【椭圆】工具,可以绘制椭圆图形或路径。

选取【多边形】工具,可以创建任意边数(3~100)的多边形或各种星形图形。属性栏中的【边】选项,用于设置多边形或星形的边数。

选取【直线】工具,可以绘制直线或带箭头的直线图形。通过设置【直线】工具属性栏中的【粗细】选项,可以设置绘制直线或带箭头直线的粗细。

选取【自定形状】工具,可以绘制各种不规则的图形或路径。单击属性栏中的【形状】按钮,可在弹出的【形状】选项面板中选择需要绘制的形状图形;单击【形状】选项面板右上角的

按钮,可加载系统自带的其他自定形状。

五、课堂总结。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