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范文 内容页

生物必修3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篇一: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知识点及习题(含详解答案)

必修三

1、人体的体液由存在于细胞内的_________和存在于细胞外的_________组成。

2、由________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_______,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3、用箭头连接表示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之间的关系。

4、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_________________。

5、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_____溶液。

6、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

7、溶液渗透压与溶液的_____成正比。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_____、_______的含量有关。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_____和______。

8、正常人的血浆近____性,血浆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_______、_______等离子有关。

9、_______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10、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直接环境是_______和_______;毛细淋巴管的直接环境是_______和_______ 。

11、目前普遍认为,_______________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___________的。

12、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____________的必要条件。稳态遭到破坏,会出现细胞代谢______。

习题

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

B.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

2-C.HCO-

3、HPO4等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

D.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

2.(2011年湘潭高三第一次模拟)如图所示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请依次填出①~⑤相关内容(

)

A.细胞内液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细胞外液

B.细胞外液 血浆 淋巴 组织液 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 组织液 血浆 淋巴 细胞内液

D.细胞内液 血浆 淋巴 组织液 细胞外液

3.(2010年高考上海卷)某种寄生虫寄生在人体淋巴管内,会造成下肢肿胀,这是由于肿胀处( )

A.细胞间隙积聚组织液

B.细胞不能接受氨基酸

C.细胞不能对脂肪进行分解

D.细胞外液Na+浓度是内液的12倍

4.下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

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④组成的

B.②中含激素、血红蛋白、乳酸、CO2等物质

C.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先进入③,再进入④

D.血浆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是②→③→④

5.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 )

A.酶促反应加快

C.细胞代谢异常B.渗透压下降 D.血糖含量偏高

6.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有3种以上的生理系统参与维持内环境稳态

B.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失调与外界环境无关

C.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

D.稳态有利于参与其调节的器官保持机能正常

7.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pH的变化趋势、引起pH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是( )

A.降低、CO2、Na2CO3B.降低、乳酸、NaHCO3

C.升高、CO2、H2CO3D.升高、乳酸、NaHCO3

8.内环境是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酸碱度及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正常情况下能够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人体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人体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及化学物质含量会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人体维持体温相对恒定的调节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正常个体的特异性免疫存在差异,如有的人体内具有抗肝炎病毒的抗体,有的人体内却没有,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尝试构建人体肝脏内血浆、组织液、成熟红细胞内液间O2、CO2扩散的模型(①在图形框间用实线箭头表示O2,用虚线箭头表示CO2。②不考虑CO2进入成熟红细胞内液。) 血浆

成熟红细胞内液

组织液

1 细胞内液 细胞外液

2

3

4

5 细胞外液 内环境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箭头 图 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盐

6 渗透压 酸碱度 温度

7 洪都 无机盐 蛋白质 钠离子Na+ 氯离子Cl-

8 中 HCO3-HPO4 2-

9 内环境

10血浆 组织液 淋巴 组织液

11 神经-体液-免疫 有一定限度

12 正常生命活动 紊乱

1 解析:选A。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蛋白质,属于细胞内液,不属于血浆的成分;免疫调节能识别内环境中的自己成分,排除内环境中的非己成分,从而维持了内环境各部分的相对

2--稳定;血浆中存在有HCO-

3/H2CO3、HPO4/H2PO4等缓冲对来维持血浆的pH相对稳定;淋

巴细胞可以在淋巴管内,也可以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液,因此其内环境包括淋巴、血浆等。

2解析:选B。根据题图所示,①由②③④构成,属于细胞外液。②与④可相互渗透,④只能向③渗透,③只能向②渗透,则可推知②为血浆,③为淋巴,④为组织液。组织液与细胞内液可以相互渗透,⑤为细胞内液。

3解析:选A。内环境中的三种液体之间的相互转化是:血浆和组织液可以相互渗透转化,组织液与淋巴之间是单向转化,即组织液只能渗透进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由于寄生虫寄生使淋巴管堵塞,组织液无法继续渗透进入淋巴管,所以组织间隙中会积聚液体,导致组织水肿。

4 解析:选D。①为淋巴管(盲管)中的淋巴,②是毛细血管(内有单行的红细胞)中的血浆,③是组织细胞间的组织液,④是细胞内液。内环境只由①②③构成。血红蛋白不在血浆中,而是在红细胞中。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分布在内环境中,不进入细胞内液。

5解析:选C。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为容易题。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就会引起新陈代谢紊乱,并导致疾病。渗透压与血糖含量变化只是稳态被破坏的两种表现;酶促反应加快表明各方面条件适宜,故稳态没有遭到破坏。

6解析:选B。内环境稳态的调节需呼吸、循环、运动、排泄、内分泌系统等的参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内环境稳态的失调与外界环境有关,如人长期处于低温环境,会导致体温失调,从而导致疾病,稳态有利于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有利于参与调节的器官保持机能正常。

7 解析:选B。本题考查代谢产物对内环境性质的影响及调节。缺氧状态下的长时间运动会导致骨骼肌无氧呼吸加剧,细胞内乳酸积累,从而导致血液pH降低,此时血液中的缓冲物质中的碱性成分(NaHCO3等)发挥作用,以避免pH的进一步降低。

8 答案:(1)细胞的代谢活动和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

(2)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3)不同个体在生活过程中会接受不同抗原的刺激

(4)见下图

篇二:高中生物必修3知识点总结 理科

必修3稳态与环境知识点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体液: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物体。

(细胞质基质、细胞液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内环境(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包括:血浆、淋巴、组织液等 2、体液之间关系:

血浆

细胞内液组织液淋巴

3、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内环境作用: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直接参与物质交换的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 (内环境)细胞外液的成分

a.水,无机盐(Na+, Cl- ),蛋白质(血浆蛋白)

b.血液运送的物质 营养物质: 葡萄糖 甘油 脂肪酸 胆固醇 氨基酸等

废物:尿素 尿酸 乳酸等 气体:O2、CO2 等;还有激素,抗体, 神经递质 维生素 c.组织液,淋巴,血浆成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很多的蛋白质,细胞外液是盐溶液,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d.血浆各化学成分的种类及含量保持动态的稳定,所以分析血浆化学成分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体内物质代谢情况,可以分析也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

细胞外液又称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血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毛细血管壁的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毛细淋巴管的内环境是淋巴、组织液。

4、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5、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6、血浆中酸碱度:7.35---7.45调节的试剂: 缓冲溶液: NaHCO3/H2CO3 Na2HPO4/ NaH2PO4 7、人体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770kPa、正常的温度:37度

a渗透压:一般来说,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渗透压越高,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功能:是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的重要因素。

典型事例:(高温工作的人要补充盐水;严重腹泻的人要注入生理盐水,海里的鱼在河里不能生存; 吃多了咸瓜子,唇口会起皱;水中毒;生理盐水浓度一定要是0.9%;红细胞放在清水中会胀破;吃冰棋淋会口渴;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

b温度:有三种测量方法(直肠,腋下,口腔),恒温动物(不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与变温动物(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不同.温度主要影响酶的活性。

8、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9、稳态的调节机制: 免疫调节网络。 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0、人体稳态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同时调节也是相对的。

a.组织水肿形成原因:

1)代谢废物运输困难:如淋巴管堵塞 2)渗透问题;血浆中蛋白质含量低

① 过敏,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蛋白质进入组织液② 营养不良 ③ 肾炎,蛋白尿,使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低。 尿液的形成过程

尿的形成过程: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当尿液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里。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就形成了尿液。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1、神经调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神经元。

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进而对其他组织产生调控效应。 神经元的结构:由细胞体、突起[树突(短)、轴突(长)]构成。

2、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活动方式。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3、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和功能单位。 感受器:感觉神经末稍和与之相连的各种特化结构,感受刺激产生兴奋

传入神经:将感受器的兴奋传至神经中枢

神经中枢:在脑和脊髓的灰质中,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汇集在一起构成

传出神经:将神经中枢的指令传至效应器 效应器:运动神经末稍与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4、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 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2) 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

(3) 兴奋的传导过程:静息状态时,细胞膜电位外正内负→受到刺激,兴奋状态时,细胞膜电位为外负内正→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形成局部电流(膜外:未兴奋部位→兴奋部位;膜内: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兴奋向未兴奋部位传导

(4) 兴奋在神经纤维的传导的方向:双向 5、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就是通过突触实现的 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2)兴奋的传递方向: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内,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

(即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是:突触前膜→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上个神经元的轴突→下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6、 人脑的高级功能

(1)人脑的组成及功能:大脑: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

级中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其上有语言、听觉、视觉、

运动等高级中枢;小脑:是重要的运动调节中枢,维持身体平衡;泌活动的总枢纽

(2)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语言中枢的位置和功能:书写中枢(W区)→失写症(能听、说、读,不能写)运动性语言中枢(S区)→运动性失语症(能听、读、写,不能说)听性语言中枢(H区)→听觉性失语症(能说、写、读,不能听)阅读中枢(V区)→失读症(能听、说、写,不能读)(3)其他高级功能 :学习与记忆 二、激素的调节

1、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体液调节还有CO2等的调节 2、人体主要激素及其作用 脑干: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呼吸中枢;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感受器、是调节内分

3、激素间的相互关系:

协同作用:如甲状腺激素与生长激素拮抗作用:如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 4、激素调节的实例:实例一、血糖平衡的调节,(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课本P28)

1)血糖的含义:血浆中的葡萄糖(正常人空腹时浓度:0.8-1.2g/L 2)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3)调节血糖的激素:

(1)胰岛素:(降血糖)分泌部位:胰岛B细胞 作用机理:①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并在组织细胞内氧化分解、合成糖元、转变成脂肪酸等非糖物质。②抑制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抑制2个来源,促进3个去路)

(2)胰高血糖素:(升血糖)分泌部位:胰岛A细胞

作用机理:促进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促进2个来源) 4)血糖平衡的调节:(负反馈)

血糖升高→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血糖降低 血糖降低→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血糖升高 5)血糖不平衡:过低—低血糖病;过高—糖尿病 6)糖尿病

病因: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 症状: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少(三多一少) 防治:调节控制饮食、口服降低血糖的药物、注射胰岛素 检测:斐林试剂、尿糖试纸 7)反馈调节: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凡是叫做反馈调节。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实例二: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

寒冷或过度紧张→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素→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又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作用,这就是反馈调节(生态系统中也存在)。

甲状腺激素成年人分泌过多:甲亢 过少;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婴儿时期分泌过少:呆小症

5、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人体各个部位)、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

三、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一)两者比较:

(二)体温调节

1、体温的概念:指人身体内部的平均温度。

2、体温相对恒定的原因: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的共同调节下,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产热器官:主要是肝脏和骨骼肌 散热器官:皮肤(血管、汗腺) 3、体温调节过程:

(1) 寒冷环境→冷觉感受器(皮肤中)→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皮肤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减少(减少散热)、骨骼肌紧张性增强、肾上腺分泌肾上腺激素增加(增加产热)→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2) 炎热环境→温觉感受器(皮肤中)→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皮肤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增多(增加散热)→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4、体温恒定的意义:是人体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需条件,主要通过对酶的活性的调节体现 (三)水平衡的调节

1、 人体内水分的动态平衡是靠水分的摄入和排出的动态平衡实现的

2、 人体内水的主要来源是饮食、另有少部分来自物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水。水分的排出主要通过泌尿系统,其次皮肤、肺和大肠也能排出部分水。人体的主要排泄器官是肾,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 3、 水分调节(细胞外液渗透压调节):(负反馈)

过程:饮水过少、食物过咸等→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垂体→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增强→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尿量减少

总结:水分调节主要是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通过肾脏完成。起主要作用的激素是抗利尿激素,它是由下丘脑产生,由垂体释放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从而使排尿量减少。 (四)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①: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 ②: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四、免疫调节

免疫器官(如:扁桃体、淋巴结、骨髓、胸腺、脾等) 吞噬细胞

1、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细胞 淋巴细胞: 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免疫活性物质(如 :抗体、淋巴因子等)

第一道防线:皮肤、粘膜等

2、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 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 3、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卫功能、监控和清除功能 4、体液免疫(抗原未进入细胞):

抗原→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①浆细胞→抗体②记忆细胞 5、细胞免疫(抗原进入细胞):

抗原→吞噬细胞→T细胞→①效应T胞→与靶细胞接触,使其裂解死亡,释放出抗原,最终被吞噬细胞吞噬②记忆细胞

作用对象 抗原 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即靶细胞) 6、 7、区别(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