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范文 内容页

保基中学劳技教育实施方案

保基中学劳技教育实施方案 本文关键词:实施方案,中学,劳技,教育

保基中学劳技教育实施方案 本文简介:保基中学劳技教育实施方案在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的21世纪,以科学为基础的技术变革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将更加广泛、深刻和迅猛。实践表明,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繁荣与富强,不仅需要领先的科学,还需要与科学发展相匹配、相协调的技术,更需要具备现代劳动意识和现代科学技术素养和能应付未来社会挑战的广大劳动者。因此,在

保基中学劳技教育实施方案 本文内容:

保基中学劳技教育实施方案

在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的21世纪,以科学为基础的技术变革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将更加广泛、深刻和迅猛。实践表明,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繁荣与富强,不仅需要领先的科学,还需要与科学发展相匹配、相协调的技术,更需要具备现代劳动意识和现代科学技术素养和能应付未来社会挑战的广大劳动者。因此,在初中阶段对全体学生实施劳动技术教育,使学生初步获得从事基本的劳动技术活动的能力以及终身进行技术学习的能力,对培养学生成为未来的合格劳动者,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技术素养,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课程理念

劳动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基本目标,以操作性学习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其课程与实施必须遵循以下基本理念:

在操作过程中进行技术探究和技术学习。

劳动技术教育以学生亲历实践、亲手操作手脑并用为基本特征。学生通过人对物的程序性、技能性操作,通过人与人的互动获得丰富的体验,实施操作性学习。但劳动与技术教育并不只停留在单纯的操作技能的训练上,还应注重操作活动中学生对技术原理与方法的追思、学生对技术学习方法的体悟,以及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与技术能力的培养等。应注重技术训练中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力求技能掌握、态度养成、能力发展的有机统一。

以项目为载体组织劳动技术教育活动。

活动是劳动技术教育实践的主要方式,项目是组织劳动技术教育活动的重要载体。根据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考虑和劳动技术教育的活动。一般地,一个具体技术项目蕴藏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学生通过系列性的学习过程,能够获得相应的材料与工具,技术设计、制作与评价等方面的能力发展。

立足学生所处的现实世界,注重教育内容的生活取向。

劳动技术教育一般以当地的经济、社会和技术环境为背景,在现实生活中选择那些对学生发展有益、对未来生活有用、与科技发展趋势有关的内容,作为核心来设计和组织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把所学知识与技能广泛应用于生活。要克服脱离学生现实生活、采用单一的学校教育途径实施劳动技术教育的倾向,强调学生的生活学习。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生活取向要求课程内容的安排富有开放性和可选择性,在活动方式、活动过程的设计与组织上体现农村与城市的不同特点。

劳动技术教育既是已有知识的综合运用,也是新的知识与能力的综合学习。

劳动技术教育是跨学科的学习领域,它强调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艺术能学科基本知识的综合运用,同时也强调融和社会、经济、环境、法律、伦理、心理与健康等方面的教育视野。它注重各学科知识的联系和综合运用及其在此基础上的技术探究,强调各种教育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学生的劳动技术学习活动,不仅是已有知识的综合利用,也是新的知识与能力的综合学习。它强调学生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探究新的技术原理,获取新的技术能力。

二、课程目标

1、

认识劳动世界,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

(1)通过技术实践活动,深化自己的劳动体验,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2)养成勤俭、负责、守纪的劳动品质,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2、拓展生活中的技术学习,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1)学会自我的生活管理,掌握提高家庭生活质量所必备的基本技能。

(2)增强生活中的主体意识,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3、主动进行技术实践,掌握一些现代生产必备的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1)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和设施并对常见材料进行简易加工。

(2)掌握简易设计与制作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并根据自己的设计进行简单工艺品和技术作品的制作。

(3)了解作物生产和农副产品的生产与销售的一般规律,了解一些现代农业技术,并进行技术实践。

(4)在使用和改良技术作品、进行技术实践的过程中,做出多方面的有一定根据的评价。

4、发展技术学习兴趣,初步形成从事技术活动和进行技术学习的基本态度与能力。

(1)关注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中的技术问题,形成持续而稳定的技术学习兴趣,具有较强的技术意识。

(2)理解从事技术活动必须具备的品格与态度,能够安全而负责任地参加技术活动。具有初步的与他人进行技术合作、技术交流的态度与能力。

(3)通过体验和探究,掌握基本的技术学习方法,形成一定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以及技术创新意识,具有初步的技术探究、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技术问题的能力和一定的技术的终身学习能力。

(4)注重知识的综合运用,进一步拓展技术学习的视野,形成一定的技术相联系的经济意识、质量意识、环境意识、安全意识、伦理意识、审美意识以及推动当地经济建设的意识,进一步发展迁移的共通能力。

三、内容

内容的安排

初中劳动技术教育包括技术基础。技术包括传统工艺、基本技术等内容。传统工艺包括雕刻、编织、刺绣等,选学其中的1个项目:基本技术包括木工、金工、电子电工、简单机械维修、农机具使用与维修、缝纫、农作物栽培、花卉栽培、摄影、养殖技术、农副产品贮藏和加工、农作物良种繁育、树木种植等,选学其中的2个项目。

内容选择

所安排的内容分为基础性内容和拓展性内容。基础性内容是完成初级中学劳动技术教育目标的主要载体,体现了现阶段初级劳动技术教育在内容上的结构性和方向性,是必修内容。拓展性内容在广度和深度上均有一定的发展,同时对实践条件也有相对较高的的要求,学生在实现基本目标的基础上达到较高要求而提供的选择性内容。在选择和确定这些具体内容时,必须考虑以下几点

1、立足现实。所选择的内容与当地的生产实际、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体现一定的地方性特色和区域性特性

2、贴近学生。所选择的内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已有基础相适应。同时,又具有挑战意义。

3、便于教学。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设计、操作、评价等学习过程,有利于集体活动中的教师指导。

4、体现综合。这些内容蕴含着丰富的各学科知识的联系,有利于多方面教育内容的整合和学生综合视野的形成。这些内容具有广泛的生长点,有利于内容的横向沟通和纵向联系。

5、涉及的资料既经济又安全。具有简洁、轻便、易于好采集、成本低廉、便于重复使用、安全可靠等特点。

基本内容与要求

技术基础方面

1、留心生活中的材料世界,探究常见材料的性能及其加工与连接方法,体会材料世界的深奥与博大。

⑴观察和探究生活中的常见材料,知道木料、布料、塑料、金币材料(钢、铜、铝)以及橡胶、玻璃、合金等一些材料的性状、加工特性和用途,熟悉一些常用粘合材料和焊锡等连接材料的性能和用途。

⑵掌握一些常见材料的连接方法,会对一些常见材料进行连接。

⑶能识别与选择电子元器件、电工器材及常用标准件。

⑷学会一些常见废旧材料的简单利用方法。

⑸能根据材料的质量、用途和性能价值比,进行材料的比较和选择。

2、通过比较和材料加工等活动,学习使用常用工具和设备,领悟工具和设备对于技术活动的独特意义。

⑴掌握常见用工具和农用工具的作用与保养方法,知道安全操作要求,能识别一般的农机具或常用的工业设备。

⑵会使用一些常用的工具加工木料及进行小型家具维修,学会使用一些常用工具对金属材料进行简单加工和对农用金属制品进行简单修理。

⑶学会使用一些常用的电子电工工具,会使用万能电表对常用的电子元器进行检测,会使用电烙铁进行比较规范的焊接操作。

3、识别一些简单图纸,能进行简易的作品设计,进一步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⑴能识别图纸上尺寸标注线、轮廓线、不可见轮廓线、点划线等符号的意义,能看懂简单的电子电工线路图,能根据工件图辨认工作。

⑵能用语言或图形描述简单物件立体结构及设计思路,能根据物件图纸和操作图,进行评价与制作。

⑶能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与制作简单的作品。

4、通过传统工艺品或模型等的制作活动,了解一些工艺品制作的工艺过程或作品制作要求,掌握操作学习的一般方法,进一步培养严谨、负责的科学态度。

⑴掌握几种作品的制作方法,了解其工艺过程及其制作要求,掌握其安全操作规程。

⑵能根据要求选择合适材料制作建筑模型、缝制小制品或工艺品,能利用当地的自然材料缝制或编制小物件,或用一些常见材料根据制作要求进行简单模型、玩具或橡皮筋动力模型的制作,并做必要调试。

⑶能根据简单电子线路图进行元件装配,并做必要调试;能自行设计并制作简单模型。

5、通过鉴赏、辩论、测试等活动,对技术作品进行一定的评价,形成初步的技术审美能力。

⑴能就作品的审美、质量、经济、安全、环境等方法的优缺点做出简单评估。

⑵能对自己作品设计、制作过程以及工作环境写出简单的评估。

⑶能设计和制作富有创意的作品说明书和介绍材料。

⑷能设计和组织作品的推介或展销活动。

6、通过木工、金工、电子电工等项目的学习,了解一些简单工业技术的基础知识,掌握一些基本的操作方法,感受技术的奥秘与价值。

⑴知道木工基本工具的使用方法及其安全操作规则,初步学会刨、凿等的基本操作,能设计并制作简易制品,并做一定评价。

⑵学会一般金工工具的使用方法,初步学会金属薄板和铁丝的铆、锡焊等加工方法,能利用一些金属材料设计与制作简单的用具,并做一定评价。

⑶能看懂简单的照明线路图,了解电工的一般操作规程以及照明线路常见故障的检查与排除方法,会安装白炽灯和日光灯;能按照实物接线图组装简单的电子制品,并做一定评价。

7、学会一些作物栽培和动物饲养的一般方法,了解农副产品的生产工艺改进和营销策略方面的知识,学会一些先进的农业生产或农副产品的加工技术,丰富劳动的体验,增进创造的愉悦。

⑴初步学会1~2种当地需要的作物栽培技术,如无土栽培、新品种引种实验、节水灌溉、组织培养等技术,进行改良作物、果树、花卉品种的简单试验。

⑵初步学会1~2种当地需要的先进饲养技术。如新饲料的配制、疫病防治、养殖管理等技术及设计制作、保养,进行简单的动物训练试验,掌握其基本方法。

⑶初步学会1~2种“绿色食品”的加工制作及保鲜技术,并注意设备的保养与维修,了解

一些农副产品的贮藏和加工技术,进行市场调研及营销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家政方面

1、进行营养与烹饪的学习,拓宽日常生活领域,进一步体验生活学习的乐趣。

⑴能说出常见食品的主要营养成分,能设计合理的营养搭配方案,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⑵会使用和保养常用厨房用品,知道安全使用要求。

⑶掌握一些主食的制作方法,掌握鱼、肉、蛋、蔬菜的一般加工与烹饪方法。

2、了解家用器具的使用与保养方法,感受技术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进行“技术造福人类”的意义思考。

⑴能根据说明书正确使用家用电器。

⑵能设计合理的家具陈设方案,画出示意图。

⑶学会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家用器具与农具。

⑷学会一些家用电器及家具进行保养与简单维护。

3、通过调查、设计、购物等活动进行家庭理财与购物的学习,逐步形成科学的消费观,做一个明智的消费者。

⑴进行商品的物价调查,进行价格、质量比较,初步辨别商品的质量。

⑵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庭购物活动。

⑶能设计合理的家庭消费方案与家庭投资方案。

⑷能合理的支配自己的零花钱,培养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四、实施

实施的基本原则

1、教育对象的全体性

劳动技术教育是初中阶段每一个学生都必须接受的教育,同时接受正常的劳动技术教育也是每个初中生的基本权利。劳动技术教育的实施应以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服从且服务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生动活泼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在实施中,应注重学生基础能力和基本态度的培养,使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掌握技术学习的一般方法,获得可持续的、终身的技术学习能力。

2、实施过程的综合性

一是注意劳动与技术教育各个实施途径的沟通与结合。劳动技术的课堂学习要与课外活动、常规指导、校外真正实践、家庭教育等途径相沟通、相结合,以实现其教育目标。如家政部分的学习应当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

二是注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各领域学习活动的统筹规划和有机协调。如劳动能力和劳动态度的培养可与社区服务结合起来。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技术项目的学习过程应当体现研究性学习的思想等。

三是注意劳动技术教育各个具备条件项目之间内容的联系与各年级的衔接。

3、活动组织的科学性

初中阶段,学生的形象思维已有较好的基础,抽象思维也得到初步发展,耐力、平衡性、协调力以及对技术对象的控制性、技术原理的理解力都有较大的发展。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生理、心理上的这些变化,同时要遵循技术教育的基本规律,科学的设计、组织学生的劳动技术学习活动。要注重各年龄段教育在内容上的衔接和方式上的协调。

4、教育结果的实效性

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选取内容、确定方案、安排实施计划。有条件的学校应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进行活动设计,开发活动软件,把计算机辅助教学引入劳动与技术教育,并加强计算机在技术设计学习上的应用,以促进学生技术素养形成这一基本目标出发,组织和实施课程,尽可能发挥各地资源优势,形成我区、和本学校劳动技术教育的传统与特色。

实施中的教师指导

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根本任务是对学生的技术学习和技术探究提供有效的指导和优质的服务。教师在进行学生的学习指导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自主性、创造性,使所有学生都能成为劳动技术学习的主人,都能成为活动的受益者。

2、正确处理好教师的示范、讲述与学生的自主活动之间的关系,再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突发技术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的指导。

3、充分利用学生内部人际关系及学生群体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会技术活动中的分工与合作,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观摩与学习。

4、加强巡视指导,做到个别指导与集体指导相结合。

5、注意指导过程的科学性和创造性。应通过积累,逐步形成自己的指导风格和指导个性。

6、发挥多种教育技术和手段的作用。在一些有条件的学校,把计算机辅助教学引入劳动技术教育,并加强在模拟仿真训练和技术设计方面的运用,以提高指导效果。

7、根据初中生的性别差异控制好学生的劳动强度,做好劳动保护。应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和安全规程,注意劳动卫生、劳逸结合,确保学生安全。

8、注意劳动与技术教育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在利用现有资源的同时还要注重开发新的资源,尤其要注意各类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

教学材料

劳动技术的教学包括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学具等。

为了教师能够更好的理解和把握教学内容,也为了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的学习,可以就技术含量较高的劳动技术教育内容编写材料。

五、评价

评价特点

1、发展性

劳动技术的学习评价并不着眼与对学生结果和发展水平的区分,而是在于用评价指导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发展。要注意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功能。凡是参与劳动技术的学习和实践过程,完成或基本完成所规定的学习任务的,都应当给予肯定。对那些设计与制作成果特别优秀,或有所创新、发展者,应给予特别鼓励。

2、整体性

劳动技术的评价是整体性评价。内容主要有:劳动态度与劳动习惯;劳动技术知识的学习与应用;劳动技术的操作技术(含技术设计);劳动技术的实践能力;劳动技术学习的成果质量。评价中要突出对学生技术实践能力和技术创新意识等方面的内容。

3、全程性

在注意结果评价的同时,还要重视结果形成的过程性评价。即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设计、操作、评价等方面的评价,也要关注学习过程中的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的发展和变化。

4、多主体

评价主体应当包括学生本人、教师、家长以及其他有关人员等多个主体。在评价中尤其要发挥学生自我评价的作用,使评价过程成为学生在一次受教育的过程。

评价方式

评价方式应当灵活多样,可以采用产品展示、撰写心得体会、考核、专题活动、相互交流、自我评价、作品评定、日常观察等形式。

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学期考核和学年考核。平时考核可以是单一性考核,着重某个方面或某个项目,学期考核和学年考核是总评性考核,以一学期或一学年各方面情况的综合作为依据,由教师给出评语和评定等级。考核的方式应为书面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评定等级一般分为优秀、合格、待合格三种。考核的成果应当作为学生综合评价和改革依据之一。

六、管理

1、学校对劳动技术教育的管理

要高度重视劳动技术教育,明确管理责任,确保劳动技术教育的课程实施。要结合学校实际优先开发劳动技术教育的校本课程。

采用多种途径配备劳动技术教育的专兼职教师和教学辅助人员,并保持兼职教师的相对稳定性。要合理控制劳动与技术教师的工作量,由条件的学校要建立劳动技术教育教研组,并健全教研组活动制度

2、教育行政部门对劳动技术教育的管理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切实加强劳动技术教育课程计划实施的管理。可以根据本地实际,优先考虑开设劳动技术教育的地方课程,形成地方特色。

加强对学校劳动技术教育的督导,将劳动技术教育实施情况作为考核学校的内容之一。应鼓励学校开展各具特色的劳动技术教育,对于不执行课程计划,用其他教育内容取代劳动技术教育的现象,应严肃处理。

3、教育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学校是学校的场所,蕴涵着丰富的劳动技术教育资源。各学校教师应结合本学科的教学,渗透劳动技术教育的因素,学校拥有的树林、花园、田地、基地等,是实施劳动技术教育的天然场所,应当得到有效规划和利用,学校的建筑、橱窗、板报以及教师的墙面、园地、角落的布置与维护,可以使学生获得劳动技术教育的体验。此外,学校日常生活中环境的整治,工具和设施的维护,课桌椅的修理,重大节日活动的布置等都是实施劳动技术教育的有益资源。

七、保障措施

1、改变学习方式,拓宽发展空间。把学生的发展置于比课堂、比学校生活更广大的社会背景中,把学生的学习场所,从学校拓展到社区乃至整个社会,使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向主动的探究和发展,把课堂知识学习和社会体验学习结合起来,使学生学习渠道多样化,学习方式生活化,为学生搭建展现自我、发现自我、实现自我的舞台。

2、通过多种途径为学生提供具体的现实的情景,让学生置身于广阔的大自然和丰富的社会生活中去亲自接触和感知各种人和事,使他们通过亲身体验、实际操作与活动来改变学习方式,获得探究问题、与人交往的能力以及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教师应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和目标自主选择教学内容和活动场所、自创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教师应认识到自己既是课程的执行者,更是课程的开发者和设计者。教师不仅要发挥自身的主体性,而且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自己去观察、感知、判断、分析、评价、体验乃至创造,使其享受探究的乐趣、活动的愉悦、服务的充实,学会认识自己、理解他人,增强服务意识,形成对社会的使命感和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

4、教师要注重帮助学生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学校要注重依托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在更高层面上统整研究性学习、劳动与技术教育,整和性的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

盘县保基中学

2010年8月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