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范文 内容页

模具表面加工与处理实习报告

模具表面加工与处理实习报告 本文关键词:实习报告,模具,表面,加工

模具表面加工与处理实习报告 本文简介:格力模具表面加工与处理实习报告模具的表面通常指的是模具成形零件上,直接参与制品的内外形状的成形的表面,模具表面的质量直接反映了零件表面的几何特征和表面特性,它对制品的外观质量和模具的使用寿命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在模具制造中,对模具的表面质量有着很高的要求,由于这类表面在模具工作的过程当中,不仅要承受

模具表面加工与处理实习报告 本文内容:

格力模具表面加工与处理实习报告

模具的表面通常指的是模具成形零件上,直接参与制品的内外形状的成形的表面,模具表面的质量直接反映了零件表面的几何特征和表面特性,它对制品的外观质量和模具的使用寿命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在模具制造中,对模具的表面质量有着很高的要求,由于这类表面在模具工作的过程当中,不仅要承受各种压力,摩擦力和粘附力等力的多用,同时承受塑料高温和腐蚀介质的影响,因此很容易造成模具表面的过早失效和损伤。所以在模具的制造当中就必须针对这一类问题进行处理,因而就出现了模具表面加工与处理这一道关键的工序,其中在我们分厂主要应用的是以降低表面粗糙度为目的加工方法就是光整加工,也就是抛光和研磨。

其加工特点为:

加工余量小,原则上是只改善表面质量(降低粗糙度,消除划痕和毛刺),不影响加工精度。

其过程就是利用细粒度的磨料对工件表面进行微量切削和挤压的过程。

磨具相对工件没有确定的定位基准,一般不能修正加工表面的形状和位置误差,其加工精度主要依靠前一道工序来保证。

研磨和抛光的机理

研磨就是使用研具和游离的磨料对被加工表面进行微量加工的超精密的加工方法,在被加工表面和研具之间放置游离的研料和润滑剂,使被加工表面和研具之间产生相对运动,并在其过程之中施加相对的压力,通过其间的磨料的作用除去模具表面的凸起,提高表面精度,从而达到降低模具表面粗糙度的目的。

抛光就是用微细粒和软质工具,对工件表面进行加工的一种工件表面最终光饰加工的方法。其主要目的是去除前道工序的加工痕迹(例如:火花加工的电打痕迹,CNC的刀痕等)从而改善模具的表面粗糙度。抛光和研磨的加工机理是相同的,习惯上我们将用硬质工具的加工称之为研磨,使用软质工具的加工称之为抛光,抛光不能提高工件的尺寸精度和形为精度,但是可以降低工件表面的粗糙度。

研磨与抛光的分类

按照抛光方式可以分为:手工研磨抛光和机械研磨抛光。

按照使用介质可以分类为:游离磨料的研磨抛光和固定磨料的研磨和抛光。

按照机理可以分类为:机械式研磨抛光和非机械式研磨和抛光。

1

抛光加工

抛光的技术指标:一般情况下普通抛光工件表面的粗糙度可以达到0.4um,精密抛光工件表面的粗糙度可以达到0.01um,超精密抛光的工件表面粗糙度低于0.01um,其精度小于0.1um。

其使用的工具主要为:油石,砂纸,研磨抛光膏,抛光工具。

砂纸

主要是有氧化铝和碳化硅等磨料与纸粘结而成的,常用的砂纸型号主要有180,240,400,600,800,1000,1200,1500等(按照磨料颗粒度的大小来分,型号越大,颗粒越小磨出来的表面也就光滑)。砂纸主要应用于半精抛光。

油石

传统的油石是由氧化铝和碳化硅等磨料和粘结剂压制烧结而成的,形状如棒状,截面主要有矩形,圆形,半圆形和三角形等,一般应用于粗抛光,主要的目的是去除加工初始加工痕迹等,使用时候可以根据工件表面的不同形状来选择一定截面的油石,当被加工表面比较硬的时候应该选择比较软的油石,否则反之,当被加工表面要求的表面粗糙度比较高的时候,应该选择比较细一点和组织结构比较密的油石。

抛光工具

常用的主要有各种电动和气动的抛光工具和锉刀,在其工具上安装各种形状的小砂轮或者砂纸等,主要应用于抛光初期的工作,从而达到快递去除加工痕迹的目的。

抛光的基本步骤:

模具抛光一般先使用粗的油石对机械加工的模具型腔表面进行粗的打磨,打磨去机加刀具的刀痕,然后再使用细的油石打磨去粗油石达到痕迹,然后再用细的砂纸对细油石打磨过的表面再进行打磨,最后再使用抛光膏或研磨膏对模具的工件表面进行最后的精抛光打磨,最后达到光亮如镜的效果。这就是一般对模具进行抛光的全过程。当然了,如果有可能的话,可以使用超声波抛光机来对模具进行抛光,这样效率更高。人也比较省劲。

抛光应注意的技巧与方法:

模具抛光不要一开始就使用最细的油石,砂纸,研磨抛光膏,那样是不能把粗的纹路抛掉的。那样打磨出来的活的表面看起来很光亮,但是侧面一照,粗的纹路就显现出来了。因此,要先从粗的油石,砂纸或者研磨抛光膏打磨,然后再换比较细的油石,砂纸或研磨抛光膏进行打磨,最后再用最细的研磨抛光膏进行抛光。这样看起来好像比较麻烦,工序多。实际上并不慢,一道接一道的工序,将前面粗的加工纹路打磨掉,再进行下面的工序,不会返工,一次走下来就可以使模具的光洁度达到要求。

用砂纸抛光需要利用软的木棒或竹棒。在抛光圆面或球面时,使用软木棒可更好的配合圆面和球面的弧度。而较硬的木条像樱桃木,则更适用于平整表面的抛光。修整木条的末端使其能与钢件表面形状保持吻合,这样可以避免木条(或竹条)的锐角接触钢件表面而造成较深的划痕。

当换用不同型号的砂纸时,抛光方向应变换45°~

90°,这样前一种型号砂纸抛光后留下的条纹阴影即可分辨出来。在换不同型号砂纸之前,必须用100%纯棉花沾取酒精之类的清洁液对抛光表面进行仔细的擦拭,因为一颗很小的沙砾留在表面都会毁坏接下去的整个抛光工作。从砂纸抛光换成钻石研磨膏抛光时,这个清洁过程同样重要。在抛光继续进行之前,所有颗粒和煤油都必须被完全清洁干净。

为了避免擦伤和烧伤工件表面,在用#1200和#1500砂纸进行抛光时必须特别小心。因而有必要加载一个轻载荷以及采用两步抛光法对表面进行抛光。用每一种型号的砂纸进行抛光时都应沿两个不同方向进行两次抛光,两个方向之间每次转动45°~

90°。

抛光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缺陷及解决办法:

抛光过度

在日常抛光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抛光过度”,就是指抛光的时间越长,模具表面的质量就越差。发生抛光过度有二种现象:即是“橘皮”和“点蚀”。抛光过度多发生于机械抛光。

“橘皮”的问题就是抛光时由于压力过大而且时间过长时候就会出现这种情况,在工件表面会出现橘皮状的纹路,其原因不是钢材的问题而是由于抛光的时候用力过大,导致金属材料表面产生微小的塑性变形而引起的。解决方法就是:通过氮化或其他热处理方式提高材料的表面硬度;采用软质抛光工具。

“点蚀”是由于零件材料中含有杂质,在抛光的过程当中这些杂质从金属的组织中脱离出来,形成针状的小孔,其解决办法就是:避免用氧化铝研磨膏进行机械式的抛光,采用优质合金钢材。

对抛光工序的一些建议:

1

首先在抛光这一块面临最大的还是机械化程度比较低,大部分的抛光还是主要依靠一些经验比较丰富的老师傅通过手工的方式来实现工件的加工,即使在抛光班组已经配备了一些气动的工具,也很少应用于实际的抛光的过程当中,建议可以组织一些抛光技巧的相关培训,尽量应用一些机械式的工具来操作,来代替传统的手工操作,类似与一种技术的培训,来提高我们工人师傅们的操作水平从理论上来完善我们的实践。

2

抛光其实在模具的生产制造过程之中起着一种至关重要的作用,抛光的进度直接决定了模具装配的进度,在抛光组虽然只待了一周时间可以看得出来,在抛光组的人员编制很不足,就这样直接导致好多零件的堆积,建议可以在引进一些抛光的技术性人才,来给抛光组注入新生的力量,这样不仅可以加快加工速度还可以在引进人才的同时可能会潜在的会引进一些我们自己没有的技术。

3

抛光是模具制造中最薄弱的环节,其中生产效率低下机械化程度不高,面临这样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考虑实现对外技术交流,也就是说和其它的一些模具行业处于领先水平的公司进行技术上的交流,吸收一下我们的同行对于这一块的处理方式,这样不仅可以潜在的提高我们的技术还可以为我们紧跟世界先进制造水平也有一定程度上的帮助。

实习生:苏斌

2013年11月26日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