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 方案 计划 总结 报告 体会 事迹 讲话 倡议书 反思 制度 入党

小学思想品德课主题活动内容与方法有效结合案例研究之二

日期:2020-05-20  类别:最新范文  编辑:一流范文网  【下载本文Word版

小学思想品德课主题活动内容与方法有效结合案例研究之二 本文关键词:之二,思想品德,案例,小学,方法

小学思想品德课主题活动内容与方法有效结合案例研究之二 本文简介:小学思想品德课主题活动内容与方法有效结合案例研究之二:《生活中的环保问题》(2011-06-0216:36:15)转载▼标签:杂谈案例:《生活中的环保问题》授课人:新城区黄河实验小学冯国宁评课人:新城区教师进修学校刘映梅《生活中的环保问题》是未来版二年级下册“环保与生活”主题下的一个活动,黄河实验小

小学思想品德课主题活动内容与方法有效结合案例研究之二 本文内容:

小学思想品德课主题活动内容与方法有效结合案例研究之二:《生活中的环保问题》

(2011-06-02

16:36:15)

转载▼

标签:

杂谈

案例:《生活中的环保问题》

授课人:新城区黄河实验小学

冯国宁

评课人:新城区教师进修学校

刘映梅

《生活中的环保问题》是未来版二年级下册“环保与生活”主题下的一个活动,黄河实验小学冯国宁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爱护环境的道德情感和责任意识,她设计了以下几块教学板块:

1、环保问题知多少

教师由生我养我的妈妈引出人类共同的妈妈——地球,“她是人类生命的摇篮”,“可是现在,我们人类却在无情的伤害着她”。教师引导孩子们从身边寻找环保问题,将其归纳为“水污染”

“空气污染”“噪音污染”“垃圾污染”“破坏与浪费”五大类,并将印有这五大类的创可贴形状标签贴在小黑板上提前画好的蓝色地球上,此时地球上疮痍满目,一道道刺目的创可贴直观呈现出环保问题带给地球的伤害。学生不禁说到:“地球妈妈好丑啊!”“地球妈妈会很疼的!”“我要为她治好伤啊!”在前面的交流中教师给回答好的五位同学戴上了小红花,这时老师请出了这五位同学,让他们看花背后的字,是“看、闻、听、读、问”五个字,它是孩子们发现环保问题所采用的方法。教师鼓励孩子们将这五朵小花贴在了五个创可贴的旁边,这时的黑板因为有了五朵小花,不再那么单调、难看了。

2、小组合作,交流生活中的环保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按照创可贴上显示的类别将学生分成了五组,并撕下创可贴,将它放在五个小组内,让学生先在组内交流,然后每组派一位代表在全班介绍。下面是学生交流的内容:

生1:(通过实物投影展示相机上拍摄的一组照片)这是我在咱们餐厅拍到的(照片内容为满满一桶剩饭),还有王红同学在教室里拍到的(照片为光线充足的白天教室开着所有的灯)。

生2:(实物投影展示)这是我在兴庆公园拍到的花草树木遭破坏的图片(郁金香被踩踏,草坪中央踩出一条甬道,小树被折断),还有李亮同学在网上查到的浪费水资源的图片(没有关紧的水龙头,大量漏水的消防栓)。

生3:我在网上查了很多吸烟的害处(展示一张烟雾变成骷髅的创意广告,学生中发出惊讶的感叹声),我看到我们组张燕同学带来的这张图以后真想对爸爸说:你不要再吸烟了,这不仅伤害了你的身体,还污染了周围的环境。

生4:(用手机播放机器轰鸣)这是我在爸爸的玩具工厂里录到的。

师:其实我们现在就能亲身感受(打开教室门,校园旁边修地铁的建筑工地噪音清晰地传来),我们就生活这样的噪音污染之中。

3;多媒体展示,世界面临的环保问题

师:(播放短片,同时介绍)随着人类对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和谐的生态系统已经被破坏,全球洪灾,旱灾,沙尘暴等频频发生。

(课件出示)仅2008年,全球共发生重大自然灾害321次,几乎每天就有一次重大灾害发生。因灾死亡23.6万人,平均每天有647人死于灾害。而就在现在,在中国的西南地区,正在经历一场百年不遇的旱灾。

(课件展示照片)本该畅游水中的鱼儿,本该跳跃在田间的青蛙,本该一片碧绿的田野,本该祥和幸福的老人,在灾难面前,变成了这副模样。

(课件播放视频——西南大旱中的儿童)师配合画面旁白:

旱灾来临,孩子们不得不用稚嫩的肩膀挑起各种容器,去寻找一切可能找到的水源。这些和你们差不多大的孩子本该无忧无虑的生活,灾难却让他们过早地尝到了愁苦的滋味。他们走几十里山路,一整天一整天地寻找水源,即使这样,也不能装满手中的容器。水,在此刻显得那么珍贵!看看这两三岁的孩子,守着流不出一滴水的管子,那眼睛里,装着多么沉重的忧伤。这本不该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表情,也许他们正在想世界怎么变成了这样!

(老师落泪,学生抽泣……)

师:(来到一个抽泣的孩子身边)你为什么哭?

生1:我很难过……

师:是啊,老师也很难过。如果这样的灾难降临在你们的身上,我们该怎么办?尽管我们现在没有面临这种灾难,但是我们谁也不敢保证灾难永远不会来到我们身边。

师:有什么想说的?

生2:我要多栽树,树能聚集水分。

生3:我要告诉我的所有朋友,破坏环境的后果!

生4:我要节约用水。

4、创作小广告,呼吁人们保护环境。

课件展示环保漫画和环保宣传广告。

教师要求学生仍然按前面的五个大组,分组集体创作广告语,将广告语写在绿叶卡上,由一人大声读出,并贴在每朵红花的下面,黑板上的“地球”上开满鲜花。红花绿叶在蔚蓝色的背景下分外美丽。

师:再看看现在的地球妈妈!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1:地球妈妈好像笑起来了。

生2:地球妈妈变美了。

生3:地球妈妈不疼了,她的伤口好了!

生4:我感觉地球妈妈在夸我们呢!

师:经过我们的努力,地球妈妈已经从伤痕累累变得鲜花盛开。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用实际行动保护环境,地球妈妈就会重新焕发生机!

评析:本课是一节区级研讨课,在研讨中有的教师惊叹冯老师巧妙的教学设计,有的赞叹她饱含深情的语言,还有的欣赏她别具一格的板书……由此,我就在想,冯老师的课到底算不算好课?什么样的课才是好的品德课?这个话题是有些大,要在短短的一篇文章里将品德课的教学理念说清是不可能的,但我想能把品德课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最主要的特点揭示出来,好的品德课至少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避免说教,用真情去感染学生。

传统品德课最大的弊端是将道德行为片面归因于道德认识,这种知识性德育,是通过对道德知识的学习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而学习的过程是以老师讲道理为主。它的缺陷是忽视情感在德育中的价值,忽视情感机智的发生。为什么要强调情感在德育中的重要性呢?我们从人的道德形成的过程来看,先是产生积极的道德情感,再是完成道德认知的建构,然后产生道德行为的冲动,最后经过不断的实践内化为道德品质,即遵循“情—知—意—行”这样的顺序。人对道德信息的接受,人的道德行为的发生都是受感情的引发和调节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灵的深处。”换句通俗的话讲,只有动之以情,才能晓之以理。冯老师这节课讲述了环境破坏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呼吁人们要保护环境,情真意切,感人至深。由于文字的局限,我们不能再现当时的课堂气氛,但就几个环节来看,“环保问题知多少”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初步感知水污染、空气污染、噪音污染、垃圾污染、破坏与浪费等对地球母亲造成的伤害。“小组合作,交流生活中的环保问题”从生活入手,再现浪费粮食,浪费电、浪费水,践踏花草,攀折树木,制造噪音等等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行为,引发学生保护环境的强烈责任感。“多媒体展示,世界面临的环保问题”

引导学生感受洪水、干旱给人类带来的灭顶之灾,画面触目惊心,特别是当学生看到画面中孩子用稚嫩的肩膀挑起各种容器,去寻找水源,看到两三岁的孩子,因为找不到水,眼睛里饱含忧伤时,学生声泪俱下,而这一切是由于人类不注意保护环境,不注意节约资源造成的。学生在接受了这种道德情感的洗礼后,产生了要为环保做点什么的冲动,教师因势引导,让孩子们将自己真实的想法借助广告的形式表达出来。冯老师的这节课以情取胜,直击学生的心灵深处,使他们产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情感,使他们得到内心的而非表面的触动,这种效果是传统说教课无法达到的。

二、巧设教学环节,达成教学目标。

也许有人会说,哪个学科都要设计教学环节,这不像是品德课独有的,但我要说如果你看了教材,上了几节品德课,你就会意识到设计好的教学环节有多么重要,有多难!学科的内容就决定了品德课是世界上最难上的课,弄不好就上成了枯燥无味的说教课。尽管现在的教材有了很大的改观,但它所提供的仅仅是活动的内容,活动的思路,而且是宏观方面的,好多内容是我们在现实课堂上无法实现的,因此教师要设计好一节适合学生的课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我们在听课中发现好的教学设计不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利于教师轻松自如地完成教学任务。冯老师设计的教学环节很有创意,从原本蔚蓝色的地球,到贴满创可贴的地球,到鲜花盛开的地球,它不仅直观再现了过去人类对地球的破坏,同时也形象地告诉我们只要现在付诸行动,将来一定会还地球本来的面目:生态平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冯老师设计的环节符合孩子们认知规律,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孩子们在经历了第一层次“接受(感受)”后又经历了第二层次“反应(认同)”“领悟(感悟)”的过程,情感得到升华,认识得到深化。同时这节课也好操作,其他老师按这个思路也可以把这节课上好,所以说环节设计好了,往往会事半功倍。

三、回归儿童现实的生活,引领儿童未来的生活。

品德课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要尊重儿童的生活,承认儿童的生活是有价值的。回归生活,意味着教学要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单从这节课的题目来看,《生活中的环保问题》要求从生活中发现环保问题,冯老师也是这么做的,先让孩子们用看、闻、听、读、问的方法从身边找找环保问题有哪些,像水污染、空气污染、垃圾污染呀,生活中随处可见,孩子们是不难发现的,至于噪音污染,只要调动感觉器官,也是好发现的,最难的是破坏与浪费,但老师做点提示,学生也是能找到的,浪费粮食、水、电,这是常见的,破坏公共设施如践踏草坪、攀折花木也屡见不鲜,可以说老师归纳的五种环保问题,完全是来源于孩子们的生活。在小组交流时,孩子们展示的是他们课前所收集到的资料,很多资料都是孩子们用相机拍摄,用笔画下来的,可以说孩子们在课前进行了实实在在的调查、访问、收集工作。因为是真实的来源于生活的东西,所以才能真正触动孩子,使他们意识到保护环境,刻不容缓。而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的内容——西南大旱中的儿童,正是当年才发生的事,也是来源于我们的生活。需要明确的是回归生活,并不是让课堂成为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如果是那样的话,课堂只能成为发泄不满和抱怨的场所。回归生活也不是停留在儿童现有的道德层面上,而是要提升他们的认识,引导他们树立道德理想。冯老师没有将课堂内容停留在诉说环境破坏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上,而是引导孩子们认识到只要我们付出努力,这种状况是能得到改善的,地球从疮痍满目到鲜花盛开便是明证,它寄托着大家美好的希望,也是孩子们未来努力的方向。从孩子们积极踊跃的发言中,我们感到孩子们长大了,他们爱思考了。

除此之外老师的综合素质也很重要,比如语言表达,冯老师的语言自然、亲切、口语化、饱含感情,很适合低段学生,教师的身体语言也很丰富,这些都是上好课的前提条件。以上三点是判断品德课最主要的标准,由于篇幅所限,不能穷尽品德课的其它标准。

    以上《小学思想品德课主题活动内容与方法有效结合案例研究之二》范文由一流范文网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流范文网»最新范文»小学思想品德课主题活动内容与方法有效结合案例研究之二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一流范文网 如对《小学思想品德课主题活动内容与方法有效结合案例研究之二》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