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 方案 计划 总结 报告 体会 事迹 讲话 倡议书 反思 制度 入党

母鸡教学设计方案

日期:2020-04-12  类别:最新范文  编辑:一流范文网  【下载本文Word版

母鸡教学设计方案 本文关键词:母鸡,设计方案,教学

母鸡教学设计方案 本文简介:教学设计方案课题《母鸡》教学设计姓名欧阳立艳学科小学语文学校安福县平都第二小学年级四年级教学目标1.自主认识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了解作者笔下母鸡的特点,感受母爱的伟大。3.比较《母鸡》与《猫》在写法上的异同点。学生情况分析四年级是中年级向高年级过渡的桥梁。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

母鸡教学设计方案 本文内容:

教学设计方案

《母鸡》教学设计

欧阳立艳

小学语文

安福县平都第二小学

四年级

教学目标

1.自主认识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作者笔下母鸡的特点,感受母爱的伟大。

3.比较《母鸡》与《猫》在写法上的异同点。

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是中年级向高年级过渡的桥梁。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基本的阅读方法,有了一定数量的语言积累,初步形成了较为稳定的阅读习惯。从思维发展的角度来看,四年级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在阅读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把读书与思考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从而享受阅读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1、

感受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尊敬的情感经历;

2、

感受母鸡伟大的母爱。

教学过程

(包含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等,必须体现信息技术的应用)

一、复习旧知

提问引入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题目叫《母鸡》。大家课前已经预习过课文,请看屏幕上的句子。

(出示句子:可是,现在我改变了看法,因为我认识了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鸡。)

这句话是文章的第几自然段?

生:第四自然段。

师:请大家一起读这句话。

(生齐读)

师:边读边思是很重要的学习方法。上学期我们学过抓住重点词提问的方法,当大家第一次读这句话时,脑海是否产生过疑问?

生:为什么作者先说不喜欢母鸡,后来又喜欢母鸡了?

生:是什么原因对母鸡改变了看法?

生:为什么认识了一只孵出小雏鸡的母鸡后,作者就改变了看法?

师:三位同学的问题实际上是一样的。不过你问得比之前两位同学更到位。我们就围绕你的问题来学习。

(设计意图:梳理学生的提问,引出下个学习环节,让学生的关注点更集中。)

二、

体悟语言

感受主题

师:作者一开始对母鸡是什么看法?

生:作者之前很讨厌母鸡。

师:课文中有一个词写出了作者讨厌母鸡的程度。请找出来。

生:一向

师:什么叫“一向”?

生:一向就是一直。

师:作者后来的态度呢?

生:后来作者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师:你说得真好,直接从文中找到了答案。刚才一位同学说,作者是认识了一只孵出小雏鸡的母鸡后,才改变了看法。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只母鸡。请轻声读课文第五自然段,找出描写母鸡的句子。

(说明:通过点评告诉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

(学生读课文)

生:我找到的是“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

师:这句话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生:我觉得这是一只什么都不怕的母鸡。

师:能否用一个词概括一下。

生:勇敢

师:你真会概括。

生:我找到的是“一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儿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这句话说明母鸡很警惕,一有风吹草动就把小鸡招唤到身边来。

师:掌声送给他。(学生鼓掌)知道为什么要送给他掌声吗?因为他不仅交流了找到的句子,还说出了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学生回答问题时的亮点要及时指出,这样对后面的交流能起到示范作用。)

生:我从刚才那位同学找到的句子中,感受到一位母亲保护儿女时的勇敢和专注。

师:你是从哪些字词中感受到的?

生:歪、挺、看、警告。

师:你不仅找到句子,而且还能从句中的字词获得独特的感受。请大家一起读这个自然段。

(学生齐读)

师:“预备作战”是怎样的情景?

生:是紧张的情景。

师:可是我刚才没有听到“紧张”。应该怎么读?

生:语速要快一些。

(学生再读)

师:这次读得真好,把轻重缓急都读出来了。第六自然段中也有描写母鸡的句子,找出来,说说体会

生:我找到的是“当它发现了一点儿可吃的东西,它咕咕地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教它的儿女吃。”我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母鸡的母爱。因为它找到食物后先要检查一下,然后才叫孩子来吃。

师:你从这个细节中获得了感受。

(说明:在点评中要引导学生学习好的阅读方法。)

生:我找到的是“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我从这句话中感受到母鸡为了孩子把自己都饿瘦了。这是一个负责慈爱的母亲。

师:你归纳得真好。

生:我找到的是“假如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从句子中我感受到鸡母亲为了孩子竟然敢和大鸡争斗,真是勇敢。

生:我从刚才这句话里发现,原来母鸡不敢反抗公鸡,做了母亲之后,竟然敢和大鸡争斗,这里用到了对比的写法。

师:你真厉害,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请大家一起读这个自然段。

(学生齐读)

师:同学们将“消瘦了许多”读得轻一些,很好。请看屏幕上的句子。

出示:

(1)母鸡听到什么东西响了一声,立刻警戒起来,咕咕地警告鸡雏,好像在说:“。”

(2)当母鸡发现了一点儿可吃的东西,它咕咕地紧叫,好像在说:“。”

课文中有些内容没有写出来,请大家来补充。大家可以从两句话中任选一句来说。想象的时候要联系上下文,还可以想一想你的爸爸妈妈有了好吃的东西会怎么说怎么做。

生:当母鸡发现了一点儿可吃的东西,它咕咕地紧叫,好像在说:“孩子们、孩子们,这里有你们爱吃的东西,吃饱了就能快快长大。”

师:请告诉我,你为什么要说两个“孩子们”?

生:因为这样可以体现出母鸡对小鸡的关心。

师:说得好。

生:母鸡听到什么东西响了一声,立刻警戒起来,咕咕地警告鸡雏,好像在说:“宝宝们,有危险,快到我身边来,我不会让你们受到伤害的。”

师:从你的语气中,我感受到了母鸡的急切。

生:当母鸡发现了一点儿可吃的东西,它咕咕地紧叫,好像在说:“孩子们,你一定饿了,快来吃吧。你们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应该多吃点。我都已经检查过了,很安全。”

师:从你话中,我猜得到你的妈妈平时也是这样说的。

(设计意图:从不同的角度评价学生的交流,能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生:母鸡听到什么东西响了一声,立刻警戒起来,咕咕地警告鸡雏,好像在说:“孩子们,快过来,黄鼠狼来了。不过有妈妈在,你们别害怕。妈妈会保护你们的。”

师:你不仅说出了紧张的感觉,还说明了原因。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大家想象得这么好,作者为什么不写出自己的想象呢?

生:因为作者想给我们留下遐想的空间。

生:因为作者已经通过一些词句把我们想象出来的内容写出来了。比如“紧叫”。

师:我想,作者和你的想法是一样的。接下来的两个自然段,请大家用刚才的方法学习。

(学生自读课文)

生:我找到的是“它教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教多少多少次。它还半蹲着—一我想这是相当劳累的——教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温暖。”我从句子中看到了耐心和辛苦。

生:我找到了“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使任何贪睡的人也得起来看看,是不是有了黄鼠狼。”这说明母鸡对小雏鸡很负责,不想让孩子受到伤害。

生:过去母鸡是咕咕叫个不停,可是做了母亲之后,小鸡啄它,它竟一声不吭。这说明它很慈爱。

师:同学们的交流归纳起来就是二句话。(学生齐读: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设计意图:有了之前的指导,学生已经学会了分析句子的方法,可以放手让他们自己谈。)

三、

比较语言

体会情感

师:刚才的交流中好几位同学都说到了前后对比,我们已经知道后面的“咕咕”的含义,再看看前面的。出示句子:

有的时候,它由前院咕咕到后院,由后院再咕咕到前院,没完没了,而并没有什么理由;有的时候,它不这样乱叫,而是细声细气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颤颤巍巍的,顺着墙根,或沿着田坝,那么扯长了声如泣如诉,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个小疙瘩来。

有的时候,它由前院咕咕到后院,由后院再咕咕到前院;有的时候,它不这样叫,而是细声细气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顺着墙根,或沿着田坝,那么扯长了声。

请大家比较这两段话,说说他们的区别。

(设计意图:用直观的方法,提高学生观察比较句子的效率。)

生:被删除的词写出了作者对母鸡的讨厌。

生:“没完没了”写出了母鸡的叫声影响了作者。“如泣如诉”写出了母鸡叫声的难听,“小疙瘩”写出了作者心情不愉快。

师:其他同学可以学着刚才这个同学的样子继续交流。

生:“永远不反抗”、“欺侮”写出了母鸡的欺软怕硬。

生:“发了狂”写出了母鸡的骄傲炫耀。

生:“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写出了作者非常讨厌它。

(学生齐读前后对比的段落。)

、梳理详略

探究写法

师:作者既写了讨厌,也写了不讨厌,从篇幅上看,他主要想表达什么?

生:主要是表达不敢再讨厌母鸡,想说天底下母爱最伟大。

师:所以后半部分写得多一些。而且用一句话来总结,而前半部分就没有总结句。那能不能索性把前半部分删除?

生:不可以,因为有了前半部分,可以与后面的内容形成对比。

生:前面的内容起到了类似铺垫的作用,不能删除。

生:前面的内容让我们知道了母鸡孵出小鸡后的改变。

师:是的。文章前半部分线索是往下走的,到了后半部分,就往上走了。(画出线索)这样文章有起有伏才好看。

老舍先生通过这篇文章赞颂母爱。他自己也有一位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母亲。在母亲去世后,他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纪念她。课后我会把这篇文章和巴金先生的《狗》发给大家。《狗》的写法和《母鸡》很像。请大家完成以下作业:

1、阅读《我的母亲》,从文中找出描写母亲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句子。

2、阅读《狗》,根据文后思考题琢磨作者对“怕狗”和“不怕狗”的详略处理的用意。

(设计意图:用与课文类似的文章作为作业素材,能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巩固课堂上学习的重点难点知识。)

    以上《母鸡教学设计方案》范文由一流范文网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流范文网»最新范文»母鸡教学设计方案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一流范文网 如对《母鸡教学设计方案》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