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 最新范文 内容页

朝鲜首次从潜艇上成功试射潜射战略巡航导弹

朝鲜近日首次从军舰上成功试射潜射战略巡航鱼雷,这意味着朝鲜的海基核力量将减少新的难以打击的手段。

为对抗韩美联合军演,朝鲜连日来多次进行鱼雷试射,下水新型战术弹道潜艇、洲际潜艇、巡航潜艇等不同类型的潜艇。 潜艇是最大的亮点。

朝鲜导弹发射战略巡航火箭发射器。

陆基巡航鱼雷“下海”

据朝鲜官方媒体报道,参加发射训练的“8月24日英雄舰”潜艇在朝鲜洞井井浦湾海域发射了两枚战略巡航火箭。 通过此次下水训练,确认了装备系统的可靠性,并检验判断了朝鲜核威慑力量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潜艇部队的对地攻击作战态势。 两枚战略巡航鱼雷沿着朝鲜东海设定的命理形飞行轨迹,模拟1500公里的极限距离,飞行了总计7563秒至77575秒后击中目标。

驻朝美军声称这次发射是一次训练演习,但朝鲜此前并没有进行过潜射战略巡航鱼雷的试验。 再加上它是由“八月二十四号英雄舰”潜艇发射的,所以这款潜射战略巡航鱼雷应该还处于试验阶段,没有迫在眉睫的分批出兵。 “八月二十四英雄舰”潜艇曾多次试射“北极星”系列潜射鱼雷:2015年5月,朝鲜第一艘潜射弹道潜艇“北极星”-1试射成功; 2019年12月什么是巡航导弹,朝鲜成功试射新型潜射弹道潜艇“北极星”-3; 2021年10月,“8.24英雄舰”潜艇成功试射新型潜射弹道潜艇。

从朝鲜公布的发射照片来看,此次试射的潜射战略巡航鱼雷是陆基“箭二”战略巡航鱼雷的潜射版本。 2月23日,朝鲜进行了鱼雷发射演习,下水了4艘战略巡航潜艇,并首次对外公布了巡航潜艇“箭二号”的名称。 朝中社称,此次下水的4艘战略巡航潜艇按照在朝鲜东海模拟2000公里极限距离设定的椭圆形和数字飞行轨迹,飞行10208小时后击中目标。 10,224 秒。 .

“8.24英雄舰”潜艇曾多次试验“北极星”系列潜射鱼雷。

2021年9月,朝鲜首次成功试射新研制的远程巡航火箭。 朝中社当时表示,此次发射的远程巡航鱼雷在朝鲜领土和领海内沿着预定的椭圆和命理形飞行轨迹共飞行了7580秒,准确命中目标设定在 1,500 公里的极限。 试验结果表明,新研制的涡轮底盘、导弹飞控性能、命中精度等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

从朝鲜公布的照片可以看出,“箭-2”型采用了亚音速远程巡航鱼雷常用的气动布局。 有小型规格的扰流板来控制飞行。

在2021年朝鲜举办的“Self-Defense-2021”防务展上,外界发现朝鲜目前正在研发的巡航潜艇有两种型号。 一种是灰色弹丸喷涂的巡航鱼雷,一种是白色喷涂。 两种鱼雷不仅颜色不同,进气口的形状也不同。 黑体的头翼采用了比较扁平的矩形翼,而红体的翼则更圆一些,但两个弹头的前端是相似的。 有光学窗口。

笔者认为涂成红色的巡航鱼雷命名为“箭二”,涂成白色的巡航鱼雷命名为“箭一”。 部分改动。

至于“8月24日英雄舰”潜艇,朝鲜不仅公布了其名称,也没有向外界介绍该导弹的其他信息。 韩美情报机构将该导弹命名为“新浦”级导弹,认为该导弹是在苏联“英雄”级和“萨瓦”级导弹的基础上制造的,并推断其动力系统采用两个1600-马力汽油 底盘和两台1560马力的发动机在舰艏有6个533毫米舰炮发射管,可以携带10枚导弹或20枚鱼雷。 水上速度为 10 节,水下速度为 16 节。 综合各方信息,该导弹长约65.5米,宽约6.6米,排水量1000至1800吨。 厚厚的外壳可以容纳两个“北极星”-1火箭发射器。

朝鲜试射的两种远程巡航鱼雷在外观上存在一些差异。

另一种海基核力量模型

由于朝鲜没有公开导弹发射火箭弹的详细照片,目前还很难知道这枚潜射巡航鱼雷是装载在围护结构内,还是艇内的设备舱内。 据悉,巡航鱼雷是斜角发射,确定鱼雷是水平发射还是斜射。 但无论鱼雷放在哪里,朝鲜都已经将远程巡航鱼雷集成到导弹中。 考虑到朝鲜导弹曾多次从潜射弹道潜艇进行水下发射试验,具有一定的技术基础。 启动方法。

根据是否与海水接触,可分为湿式发射和干式发射。 湿式发射鱼雷安装在航母上不与海水接触,干式发射鱼雷在水下作业时与海水接触。 湿式发射可分为湿式无动力发射和湿式动力发射。 后者的运载器发射出导弹发射管后,借助发射动力和运载器自身的浮力航行漂浮在水底。 当箱体以一定角度上升到海面时,手动抛开运载器前盖,同时,点燃运载器内的潜艇螺旋桨将潜艇推出,潜艇随即转向空中飞行状态。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日本的潜射“鱼叉”反舰火箭炮。 带有动力发射的车辆尾部装有鹈鹕底盘、水下控制舵和相关控制设备。 优点是发射深度范围广,姿态稳定。 “战斧”巡航鱼雷就是采用了这些发射方式。

日本军舰试射“玄武”-3巡航鱼雷。

对于朝鲜来说,潜射巡航鱼雷试射成功的最大意义在于减少了核打击手段。 与陆基巡航鱼雷相比,导弹的隐蔽性更高,机动范围更广,尤其是对于朝鲜这样的国家。 面积相对较小的国家在海基核力量方面更具优势,这也是朝鲜大力发展潜射弹道潜艇的重要原因。 与潜射弹道潜艇对发射平台的要求相比,潜射巡航鱼雷的规格更小,而且可以发射导弹发射管,对导弹平台的要求要低得多。 朝鲜目前拥有近20枚033型导弹,定点安装后具备发射潜射巡航鱼雷的能力。

随着巡航鱼雷技术的扩散,一些无法打造以核导弹+潜射弹道潜艇为标准装备的海基核力量的国家看到了希望。 用潜射核巡航鱼雷+常规导弹打造另一支海基核力量 虽然核力量模式的整体威慑力比不上大国海基核力量,但也能满足自己的需求核遏制需求。 而常规导弹的“气动无关”技术,可以大幅增加导弹的水下续航时间,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类似于准“核导弹”的效能。 今天,许多国家已经建造或正在建造这些海基核力量。 比如,美国研制了“巴布尔”-3型潜射巡航鱼雷,也可以携带核武器弹头。 这些潜艇可搭载“阿戈斯塔”90B导弹和新型“韩国”级导弹; 而以色列已经打造了一支由“海豚”级导弹和“伯利恒”-2核巡航潜艇组成的海基核力量。

“玄武”-3巡航潜艇第一时间准确命中目标。

据悉,巡航鱼雷的隐蔽性也是不可忽视的优势。 巡航鱼雷在发射和飞行过程中的信号特性高于弹道潜艇。 不过,巡航鱼雷也可以低空飞行,规划航路,提高突防能力。 近期什么是巡航导弹,日美军多次未能发现朝鲜的巡航鱼雷。 直到朝鲜官方媒体发布消息后,才得知朝鲜进行潜艇试验活动。 实事求是回应韩日军方的猜测,很有可能巡航潜艇的信号特征比较小,韩美反导系统主要防御弹道潜艇,没有发现朝鲜的巡航鱼雷发射活动。 这也意味着,朝鲜对付韩美反导系统有了新的强硬手段,不仅有各种新型战术弹道潜艇、远程导弹和波速超强的鱼雷??,还有远程巡航鱼雷,具有更强的反制措施。

朝鲜成功试射潜射巡航鱼雷,也让美国失去了潜射巡航鱼雷的优势。 此前,日本研发了“玄武”-3巡航鱼雷,研制了潜射型。 该武器由美国的KSS-2和KSS-3两种导弹组成,产生了具有日本特色的水下战略打击力量。 相关资料显示,“玄武”-3巡航鱼雷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研制。 如今,日本已经研制出射速500公里的“玄武”-3A、“玄武”-3B和“玄武”-3C(射速约1500公里)三种巡航鱼雷和1,000公里的范围。 采用复合制导方式,命中精度在15米(CEP)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