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 >> 自查报告 内容页

中镇小学创建管理规范示范校自评报告

  中镇小学创建管理规范示范校自评报告

  —规范管理铸品牌

  省教育厅下发《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以来,我们新安镇小学学校紧紧抓住贯彻落实《管理规范》这一契机,坚持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规范制度体系为主要内容,以创建星级和谐的学校为主要目标,加强宣传发动与学习,狠抓落实,对学校管理中的八项主要工作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贯彻落实,深入探讨新形势下学校管理的新途径、新方法。依法治教、规范管理,促进了新安镇小学教育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对照《连云港市中小学管理规范示范校评估标准》,现自查汇报如下:

  1、学校基本情况

  中镇小学是新安中镇心小学,地处老城区中心位置,具有近百年的历史。学校占地约15亩,建筑面积10000m2,有一栋二层、二栋四层教学楼,一栋三层办公楼、一栋五层教师公寓,一中型操场。校园布局合理,设施齐全,环境幽雅。教学区和活动区独立,达到了绿化、硬化、净化和美化,文化气息浓郁。现有27个教学班,2个学前班。共计在校生1429人,教师106名,教师大专以上学历达80%,教师都具有教师资格。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近年来成绩显著,先后获得“全国新教育实验学校”、“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江苏省电化教育实验学校 ”、“连云港市实验学校”、“连云港市一级学校”、“连云港市德育先进学校”、“连云港市田径特色学校”、“连云港市先进单位”等等;我校已成为一所县内著名,市内闻名的名校,成为我县教育战线上的一面旗帜。

  2、建设特色学校

  中镇小学是连云港市最早开展“新教育实验”的学校。在2004年就开展新教育实验,2005年成为“新教育实验挂牌学校”,开创了连云港地区新教育实验的先河。2007年灌南县成为“新教育实验”整体推进区。我校深入开展“新教育实验”八大行动,成功举办县“书香校园”现场会,学校网站多次被评为市“十优”网站;新教育实验倡导者,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教授曾亲临我校指导工作。我校已成为县“新教育实验”核心基地。

  综合实践活动省市闻名。中镇小学根据新一轮课改的要求,充分挖掘利用乡土资源,开展“打造一个精品课程,编印一本《悯农》教材,建立一个农物展室,开辟一个爱农实践基地,营造一个浓郁的爱农氛围”的“五个一”乡土文化教育活动,为综合实践课程注入了新的活力,奏响了新一轮课改的强音。2005年11月,连云港市首次在乡镇召开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研讨会”在我校举行。4县四区100多位专家、领导来我校观摩。

  创办省首家“本土植物园”。惠涧小学是我校综合实践基地,我校利用闲置的校园,结合本镇实际情况,把该校建设成综合实践基地。在基地,我们开辟了“五园”,即:本土(草本)植物园、本土(粮食)植物园、本土(蔬菜)植物园、本土(水生)植物园,栽种了本土植物近500种。建立了“五室”,即:农物展室、果实展室、环保教育室、现代农业展室、社会主义新农村教育室;定期组织学生到这里参加体验活动。中国自然之友对我镇“本土植物园”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省环保形象大使周汝尧为学生上环保教育课。我镇的本土植物园,在我省、市享有较高的声誉。

  “母爱教育”享誉全市。早在2005年,我校就坚持开展了“点燃爱的火花,感受母爱亲情”的母爱专题教育。通过观看影片、吟诵诗句、学唱歌曲、召开班会、编写板报、实践体验等形式,全方位地渗透亲情教育。我校的专题片“点燃爱的火花,感受母爱亲情”获得了市校园专题片一等奖。

  体艺活动有特色。我校在县“四个一”体艺特色评比中,获得第一名。编排的文艺节目,获得县“三八”节韵律操比赛一等奖,县教师节文艺演出一等奖,成功承办县“庆六一”文化艺术暨学校特色展示现场会。

  3、细化校务管理

  我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建立贯彻实施《管理规范》的责任制,建立校长—中层—工作人员三级责任制网络;制定创建规范管理示范校、达标校实施意见。

  依法治校,聘请新安派出所副所长张律军为法制副校长,每月到学生巡查,听取汇报,及时解决问题,创建星级和谐校园;严格执行“一费制”标准,不分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实行校长负责制,教师全员聘任制,岗位责任制、绩效工资制;建立岗位责任制、编排值班值日人员值日表。实行民主管理学校,每年召开教代会,实行校务公开,重大支出召开校委会讨论,并在公示栏内公布,接受社会的监督。

  4、规范教师管理

  我镇加强师德建设,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执行教育局的四条禁令,严禁教师搞有偿家教活动,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差异性,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严格执行教师资格制度,所有教师持证上岗;

  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与通州市通州小学、金沙小学、石港小学,苏州市宝带小学结对,派教干和骨干教师深入名校学习;开展双向交流,邀请名校名师来我镇开课,做讲座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