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 报告 >> 汇报材料 内容页

这几个河南的学校之间的差距可以忽略不计,又能怎么样?

鉴于马上就要高考了,我这里做最后一次补充更新:我真心认为这几个河南的学校之间的差距可以忽略不计,任意一所都不会影响你读研以后的发展,我知道有很多还在读本科的同学会看到我这篇回答争一争哪个学校好河南一本大学排名,但是真的等你们读研以后你们就会发现,什么河理工河工大河科大华水河师大甚至河大等等学校真的基本没有质的区别。什么这个第二那个第三的也很幼稚,别说这几个学校了,等你们真的去了一个不错的学校读研,你们就会发现,哪怕是更好点的河大,又能怎么样?也一样不够用,更别说这几个学校了。

所以如果有高考生看到我这篇帖子,报一个你们喜欢的专业就好了。而且什么郑州洛阳新乡焦作开封在我看来也根本不重要,因为凡是有点抱负的读研都去发达地区了,没几个还非要留在本省的,所以你本科在哪个城市读书真的重要吗?如果你是一定要读研的情况下,在我看来,也根本不重要。

我知道河南高考难,所以我真诚的建议各位同学在上了这几个学校的本科之后,本科阶段好好学习,研究生期间争取去北上广深和武汉杭州南京等等发达地区深造读书就好了。北京上海都有一堆985211,考不上好的985你就去北交北科北工北化,学院路那一小旮沓攒了多少顶级名校?来看看为什么这里能号称宇宙中心吧。不要再把你的眼界和思维停留在省内的几个学校菜鸟互啄上。你就去华东理工上大东华,去南方科大深圳大学,去武理南理南航苏大,等你到了这些学校读研,你就能更大幅度的提升自己,都远比你留在河南继续读研好上太多太多。

另外,我之所以会写下来这篇文章,是因为我已经上岸一线某大学的硕士了,所以我有时间有闲心在这写着玩,而如果你是还在读本科的同学,就不要去在乎这些学校哪个好一点哪个差一点了,因为真的都一样。

——————

先放张总图,再逐个分析

(更新:为什么我要用这些数据作为分析参考数据?

因为在上一轮双一流评选中,国家参考的便是学科评估(A+学科直接获选),国家奖(自然二等奖以上直接获选,省内的河大便是因此上车国家队),ESI学科排名(ESI前千分之一直接获选),也就是说这些数据的含金量是国家认证过的,所以在这里我也作为主要的参考依据。

其次的博士点数量代表一个学科的建设高度,博士学位师资数量代表学校整体的教师水平,国内三大综合排名虽然水,但是多多少少都有自己的评价标准,三榜一起参考,也有一定的依据。中原学者则是省内最高的学术荣誉,代表着院士的风向。

综上所述,采用学科评估+博士点+国家三大奖+ESI学科精度排名+省部级一等奖+中原学者数量+博士学位师资数量+三榜平均排名来评判各个大学的综合实力。

另外还有人说近几年的奖不算什么之类的话,那我倒是想问问,就连官方的学科评估都是每五年一个期限,你怎么不去说学科评估也不算什么呢。)

原答案:系统的分析一下吧,希望有异议的同学可以在评论区提出你自己的观点和数据,都不要“我觉得”,“我感觉”。

首先这个问题问的时间点很尴尬,今年新一轮博士点和2017-2021年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也出来了,数据都要更新了,其实等到学科评估和博士点结果出来以后,整体局势会更加的明朗。

下面是我个人的详细分析。

更新:零,各个大学的前世今生

1.郑州大学:现郑州大学为原郑州大学,河南医科大学,郑州工业大学三部分合并组建,所以话分三头。

原郑州大学:在老河南大学被拆分后,为了补偿河南省,1955年初,北京决定将在青岛的山东大学迁至郑州,并改山东大学名为河南大学,还在郑州设立了建校办事处,但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山大搬迁一事并未落地。1956年2月,北京决定在郑州新建一所大学,定名为郑州大学。(该历史文件至今仍保留在郑大校史馆)

河南医科大学:1952年老河南大学医学院独立,定名河南医学院,1962年洛阳医学院并入河南医学院,1984年更名河南医科大学。

郑州工业大学:1963年,以郑州大学土建,水利,机械,电机四系为基础,与河南化工学院合并组建而成。

河南一本大学排名_河南工业大学2014年金融专业2本河南分数线_福州的大学本一排名

2000年,原郑州大学,河南医科大学,郑州工业大学三校合并组建新郑州大学,也即今天的郑州大学

2.河南大学:现在的河南大学源于1953年老河大的文科和平原师范学院(1952年底平原省撤销)的文科合并组建成的河南师范学院一院(河南师范二院在新乡办学,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师范大学),1956年更名为开封师范学院,1979年更名为河南师范大学,1984年更名为河南大学。

3.河南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应该比大多数人想象的都更有底蕴,前文说过,老河大文科与平原师范学院的文科合并为河南师范学院一院,老河大的理科则与平原师范学院的理科合并组建河南师范学院二院,所以河师大与老河大也有渊源,1956年,开封的一院升格为开封师范学院的同年,新乡的二院也升格为新乡师范学院。后来在1985年,今河南大学由河南师范大学更名河南大学后,新乡师范学院也更名为河南师范大学。河师大是继郑大,河大,河科大后第四个在省内有一本招生的大学(2007年)

(略去中间部分院校)

这里再多说一句,很多河南省的同学都知道信阳师范学院是除了河师大外最好的师范学院,但是大多数人并不知道,信阳师范学院与今天的河师大,河大也曾有联系。

1975年,开封师范学院(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大学)创办信阳分院,1978年独立成为信阳师范学院。

4.河南科技大学:1952年始建于北京,4年后为了配合苏联援建的一五计划布局,搬迁至洛阳(苏联共援建我国156个重点建设项目,其中10个项目落户于河南省,10个项目中又有8个在洛阳),1958年更名为洛阳工学院,与苏联援建的工业产业相互配套,实现了快速发展。2002年更名河南科技大学河南一本大学排名,河科大是除郑大,河大外,第一个有一本招生的大学。(2005年)

(略去中间部分院校)

5.华北水利水电大学:1951年始建于北京,1969年奉命外迁于河北,1978年更名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经历河北时期后于1990年落户于河南郑州,2001年,华水留在北京的北京研究生部和北京水利电力函授学院,武汉工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一起并入北京工业大学。2013年更名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华水的底蕴不可谓不厚,北京建校却一路坎坷,仍为水利水电行业培养出了一批批中坚力量。刘慈欣也是华水的杰出校友之一。

6.郑州轻工业大学:1977年始建于郑州,定名郑州轻工业学院,2018年更名为郑州轻工业大学,在烟草领域有着出色的造诣(郑轻属于77年建校的本土大学,在历史上没有太多可以介绍的地方。)

7.河南工业大学:1956年始建于北京,1960年迁至郑州,更名郑州粮食学院,1971年郑州粮食学院又被决定撤销建制,原有的相关专业被并入河南农学院(今河南农业大学)为粮油工业系,两校合并。1973年粮油工业系又脱离河南农学院并入郑州工学院,直到1978年脱离,恢复郑州粮食学院建制,2000年更名郑州工程学院,2004年更名河南工业大学。河工大在粮食,食品等相关行业,也有着出色的实力。

一,学校实力(为什么选取以下的数据作为参考依据见本文开头的分析)

1.学科评估

目前来看2012-2016年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最好的是河南理工,有着除军校外全省唯一的A-学科,整体上榜学科为15个

河南工业大学2014年金融专业2本河南分数线_福州的大学本一排名_河南一本大学排名

第四轮学科评估

第四轮学科评估

其次就是华水,作为水利特色高校,水利工程为B,属于还不错的成绩,总上榜学科为8个

河科大的学科评估一般,只有3个B-,无B,总上榜学科为5个,但是好在三个B-均为大工科学科

工大的学科评估结果比较不理想的,仅有1B-2C-。

郑轻作为后起之秀,其实是很不错的,机械电气计科三个大工科均为C,另有两个C+学科。郑轻更名大学稍晚,但是这个学科评估结果并不亚于一些早早就更名大学的学校。如沈阳理工大学,东华理工大学,江西理工大学。

所以在学科评估方面,总体而言为:

理工>华水>科大>郑轻(2C+ 4C)>工大(1B- 2C-)

另外,抛开总数,学科评估是有含金量的区别之分的,不是说两个学科都是B,那实力就差不多了。比如机械和材料两个学科一直被吐槽,但是事实上这两个学科正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强国基础,也是获得较高的学科评估最难的学科之一,是我国现在正被卡脖子的学科。机械和材料的A档高校大多都有不止一个院士坐镇,并且还有好几个杰青以及长江,一些小众学科的A别说院士了,可能连杰青长江都没有。

举个例子,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的学科评估为A,单单一个哈工大材料学院就拥有4位全职中国工程院院士,6位杰青,7位长江。

河南工业大学2014年金融专业2本河南分数线_福州的大学本一排名_河南一本大学排名

西安交通大学机械的学科评估为A,单西交机械工程学院便有3位全职中国工程院院士,3位973首席科学家,3位杰青。

什么是高含金量学科呢?在工科里,可以分为纵向学科(具有鲜明的行业属性的学科)和横向学科(通用于各行各业研究的大工科学科),横向类的核心学科的含金量往往都是最高的,因为比如水利这样的小众学科,主要是力学、材料、机械等学科的集成应用,本身的前沿内容并不够多。在横向学科里,比较重要的是能源类(即电气、动力等),信息类(控制、计算机等),材料类。

总结的来说就是:机械、材料、电气、计算机、控制、土木。

在文科及理科领域的话就没有像工科这样可能会被应用于多个学科的核心学科了,但是仍然可以分出来一些名校竞争激烈的热门学科,具体而言就是: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工商管理、法学、统计学,理科的话则为数学、物理学,另外医科还有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

可以看到,河南理工大学工理文科均有学科上榜。作为驻焦作的高校,能有这样的成绩,加上理工特色的安全工程的A-以及其相关的测绘和采矿两个学科的B和B-,已经很不错了。

河南科技大学则还是集中在工科领域,不过三个学科实力还是不错的,均为B-。

郑轻也是很不错的,作为后起之秀,电气,机械,计科均为C,不论是学科评级还是数量上都优于河工大。

华水除了上述表中学科还有水利工程的B以及水利相关的地质资源的C+。作为一个水利特色高校,也是不错的。

2.博士点

经过2017年博士点增选之后,各校博士点数量是理工6,科大4,华水3,工大3,郑轻0。而2021年博士点增选的河南省赛结果是科大9,华水6,理工5,工大5,郑轻3。具体会有多少成功获批,要看几个月后的国赛结果了。

3.国家奖

不管是国家奖还是省奖河科大应该都是近几年表现最理想的。除了下表的已有的奖项之下,2020年河南省又新增两项国奖三大奖,分别是郑州大学的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河南理工大学的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因此在十三五期间,河南高校的国家奖情况为:郑州大学 1进步二等 1发明二等,河科大 2进步二等,河理工 1进步二等,河农大 1进步二等。

4.排名

福州的大学本一排名_河南工业大学2014年金融专业2本河南分数线_河南一本大学排名

5.师资

由于各个大学在高端人才都是0,没有专职院士,杰青或长江。唯一可以比较的就是中原学者的数量,中原学者是河南省学术圈的最高荣誉,被称为院士摇篮,历届河南省新增院士均为中原学者。这里截几个河南日报这样的带有官方性质的报道。

不过我这里就先比较博士学位的教师数量了。中原学者放在下一条内容里。

科大1200人>理工1078人>华水800余人>郑轻751人>工大729人

6.2007-2020年这几个学校在中原学者的评选的表现,这是河南省内的最高荣誉了,河南省能评上院士的在之前都是中原学者。

科大4人,工大2人,郑轻1,理工0人,华水0人

7.ESI学科排名

综上所述,各个学校的实力,应该心里都能有个数了,我个人就不再给出我自己的答案了。

二,地理位置

河工大华水郑轻在郑州,河科大在洛阳,河理工在焦作,没有太多可说的。

福州的大学本一排名_河南一本大学排名_河南工业大学2014年金融专业2本河南分数线

郑州(gdp12003亿,省会,中原城市群中心城市,地铁,机场)>洛阳(gdp5128亿,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地铁,机场)>焦作(gdp2123亿,地级市)。

补充说明一句,什么是中原城市群?

这里转载一下郑州以及中原城市群的百度百科:

三,学校分数

2020年全国生源排名

因为在河南省本省的招生人数里科大又多华水700人,考虑到加权,

总的全国生源排名(2020年)(含河南省)应该是科大>华水>工大>理工>郑轻

在河南省的生源情况是科大=师大>华水=工大>理工>郑轻

在不含河南省的省外的生源情况是华水>科大>工大>理工>郑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