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 体会 >> 教学心得 内容页

故事一箩筐2022-07-24将军当时仅是一位班长

17岁参加红军,建国后任总参谋长,晚年入狱。

一篮子故事

2022-07-24 08:58·陕西

我们敬爱的主席也领导了秋收起义。这次起义也一度受挫。很多人因为同伴的牺牲而失去了斗志,但坚持下来的人却是宝贵的革命火种。一个元帅,一个上将,五个上将,当时的最高军衔只是连级干部,而我今天说的黄永生将军,当时也只是一个班长。

打开网易新闻查看精彩图片

人生的转折点

黄永生,湖北咸宁人。在他出生的时候,他的父母希望他以后有个好前程,所以给他起了一个很有前途的名字——黄旭谦。

虽然家里并不富裕,但在他七岁的时候,父母就把多年积攒的钱交给了他供他读书。黄旭谦非常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但两年后钱花光了,他只好提前结束学业,退学返校。家庭。

17岁那年,黄永生和几个老乡到邻近的崇阳县打工挣钱。正好赶上县里民防局招兵买马,怀着当兵的朴素想法报了军,却成了他的生命。转折点。

打开网易新闻查看精彩图片

民防局局长叶崇凯是一名地下党员。就在黄永生参军一个月后,叶崇凯和罗荣桓策划了重阳和桐城的农民起义。参加了秋收起义,让黄绪谦迷迷糊糊地成为了农民起义军的一员。

22岁的年轻教师

接下来的一个多月时间里,黄旭谦经历了太多的失败,刚刚认识的战友瞬间变成了冰冷的尸体。在血与火的考验中,黄旭谦迅速成长,从最初的胆小怕事到刚毅勇敢。

在几位领导的宣传和鼓励下,黄旭谦也懂得了很多革命道理,这些道理他看书就很容易理解。此时的他虽然年纪小,但已经下定决心要跟着这支队伍走到最后。

三万在改编的时候,为了保持一个纯粹的团队,董事长曾提出,如果他想离队,可以发他路费。因此,“诱人”的条件并没有“打动”黄旭谦。他终于跟随主席到了井冈山,参与了第一个农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

黄旭谦果断行动,以弱兵力保住了前敌委的安全。董事长不仅认识他,见面聊天还给他取了个新名字“黄永生”。几十年后,这个名字威震全军。

打开网易新闻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这番简短的交谈,主席觉得这位年轻的班长能力不错,以后大有作为。董事长的眼光还真是准。黄永生从红军班长做起,很快升任连长。随着红军的扩大,他的地位也在不断提高。22岁任红31师师长。

脾气古怪的黄永生

黄永生个子不矮,打仗也很勇猛。即使身为师长,他也经常来到前线指挥作战。他总能在任何战局中做出准确的判断,出其不意地取胜。他的军事天赋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实战中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他喜欢思考,善于学习,很受林彪的欢迎。很安心。”

黄永生什么都好解放军总参谋长,就是脾气有点暴躁。他在红军任团长时,与团政委邓华关系不好。这只是一个分离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查看精彩图片

1937年红军整编八路军时,黄永生最初任八路军115师685团团长,邓华任副团长。这么多年过去了,两人的关系一直没有处理好。两人搭档以来,成天大事小事吵个不停,领导班子不和谐解放军总参谋长,严重影响了部队的战斗力。聂帅出面也没用,只能再次分开,黄永胜被调到独立组任副组长。刚从抗日大学毕业的杨得志接替黄永生,与邓华共事。

后来,115师独立团发展迅速,在很短的时间内成长为数千人。这离不开黄永生的功劳,但他的脾气一直没变,和杨成武的关系也不是很好。后来,黄永胜调任晋察冀军区第三分队任支队副司令员时,与顶头上级分队司令员陈满元相处得并不好。聂帅批评了他一番。

或许是受的非议多了,经历的事情多了,黄永生的脾气总算是变了。1943年,晋察冀军区成立机动旅,黄永生调任旅长。到了那里,他才发现政委竟然是自己的宿敌邓华。不过这一次黄旅长的坏脾气有了很大的改观,两人终于成为了一段时间的好搭档。

打开网易新闻查看精彩图片

解放战争时期,黄永生初任八纵队司令员。杨丈子一战,八纵队与敌人势均力敌,但装备却比不上对方。黄司令员以高超的指挥艺术赢得了这场战斗的胜利。一战时,这支地方武装重组的队伍俨然成了东野的主力,战后更是扩充到四万多人。

晚节不保证

后来,黄永生被调到第六纵队任司令员。建国初期任第十三兵团军长。他胜任任何职务,成为一名优秀的解放军高级将领。新中国成立后,黄永胜被授予上将军衔,后来在老上级林彪的扶持下一路提拔,成为解放军总参谋长

林老爷子对他好,黄永生对他很忠心,但也对他做过一些不对的事。1973年林氏出事后,黄永胜的仕途告一段落,被撤销职务,1981年被判入狱。但对于这些赫赫有名的开国将领,国家并没有忘记他们过去的贡献。几个月后,他们被保外就医,安置在青岛生活。

TAG标签: 黄永胜历史黄叙